《复仇者联盟3》钢铁侠是如何把一整套装甲放进反应堆里的?

热爱发明的小胖子


当然是用了纳米机器人,不过纳米机器人并不是真的,只有几纳米的直径,要玩这么大一套装甲放在一个小小的反应堆里很不容易,相比起来黑豹的战衣就逊色很多。

因为这种装甲很像漫画中的绝境病毒装甲,所以我推测这套装甲也是隐于皮肤下面的,电影后面就有类似的情节(托尼分解出自己的装甲与自己的皮肤结合由于止血)如此可见,这套袋甲是可以与皮肤融合间融的。

在复2中开头大战鹰眼受了伤,钢铁侠用他们科技快速为他治疗的伤口,这就说明钢铁侠有能力将某种物质移植到人体中代替人体的某些器官并且不会产生排异反应。

于是我推测钢铁侠的装甲原来是隐藏皮肤表面下的,或者说在身体各处的组织之间的间隙中,或者说说存在血管中,(那些器官与器官之间无用的缝隙大约是人体体积的30%),胸前的反应堆可能只是个出入口,因为从可以看出纳米机器人还不能从细胞的缝隙中传出。

托尼可能是对自己的心脏进行了改装,在主动脉上安装了一个开关,这样可以将纳米机器人储存在血管中随着血液流动,需要的时候按一下胸前的反应堆,这样从快速流动的血液中过滤出纳米机器人来提取出来(我知道这样有点扯

)。或者是移植在皮下组织的间隙中,反应堆是个出入口


一只半解看社会


电影里交代了啊,是用纳米技术,何为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就是将物质缩小到纳米级进行储藏,而钢铁侠托尼在《复仇者联盟3》就是把钢铁战衣用纳米技术存放在方舟反应堆里,那么,问题来了,如此重的钢铁战甲缩小放在方舟反应堆里托尼是如何正常行走的呢?


很多细心的观众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很多粉丝联想到了漫画里的血边战甲,什么是血边战甲,血边战甲类似于纳米技术,用特殊技术将钢铁战衣缩小存放到皮肤表层之下,需要用钢铁战衣时钢铁战衣就可以直接从皮肤表皮之下出来,听起来是不是很酷炫!

然而《复仇者联盟3》里的钢铁战衣并不是血边战衣,电影中清晰地展现了战衣是从胸口的方舟反应堆扩散而出,看到这一幕的班纳被惊到了,托尼告诉了班纳这是纳米技术!

就算是血边战甲,钢铁战衣一样是有重量的,虽然分散在全身,带着一堆金属行走起来也不会轻松自如!而身着钢铁战衣的托尼能够行动自如也是因为钢铁战衣里的动力装置!


好的,我们言归正传,《复仇者联盟3》里的钢铁侠战衣是用纳米技术存放在方舟反应堆里是毋庸置疑的,而胸口存放钢铁战衣钢铁侠还能行动自如我们可以认为托尼在方舟反应堆里安装了反重力装置,以托尼的科技水平解决这个问题是不在话下的!

再者,其实钢铁战衣并没有那么重,在《钢铁侠2》中我们曾经看到小辣椒手提钢铁战衣然后扔给托尼,这说明钢铁战衣的重量不是很大,只要托尼在方舟反应堆里稍微加入一些反重力装置就可以了!



草根说电影


运用的是纳米技术,以往钢铁侠胸口的反应堆在做完手术后,在《复联3》中被改成了存贮纳米战甲粒子的存储器,有点像黑豹的振金战甲被收纳到项链当中的技术。

具体来说说钢铁侠的纳米战甲:

在电影中斯塔克的战甲,摆脱了以往物理穿着和储备的形式,在电影《复联3》中采用了全新并且灵活度变态的纳米技术,也就是全新全异战甲。

和以往战甲有何不同?

相比较此前的马克系列的物理战甲,全新的纳米战甲不仅实现看钢铁侠即时穿着的需求,更多在在战斗力上也是碾压之前的系列。

1、纳米技术,即时修补损毁。

在影片中,钢铁侠的战甲能力展现最全面的一次战斗,就是在泰坦星战场和灭霸互怼的一次,全程各种高能。

而在这场战斗中,比较明显的战甲特性就是面对灭霸强大的摧毁能力,当钢铁侠的战甲出现损毁后,存储器中的纳米粒子就会一瞬间实现损毁修补。

这种技术,相比较此前马克系列只能使用远程召唤备用零件来说,简直不要太牛掰。

2、具备多重形态,适应各种战斗环境。

在电影《复联3》中,如果说雷神是全场的MVP级别,那么全场的第一滴血获得者 就是钢铁侠。

在泰坦星上,钢铁侠正是凭借着纳米战甲的各种战斗形态,直接“击伤”了灭霸。

同时,电影中钢铁侠的战甲能够化身速度型的推进器,也能够利用纳米粒子衍生出战锤、利刃以及适用于战斗技巧的各种辅助形态。

惊艳!

3、不同于漫画的战甲改编。

此前在电影上映前,其实钢铁侠的战甲,不少影迷都是接着漫画中钢铁侠的血边战甲在做猜测。

但是实际上映后,改编后的钢铁侠战甲使用的是纳米技术,和漫画中钢铁侠将战甲植入到皮下组织不一样。

不过,相比较漫画来说,影版更符合斯塔克的风格,在视觉上也更纯粹与科幻感,漫画版本中有些偏向于人体改造,有点生化人的意思。

更多精彩电影情报、美剧推荐,神剧推荐,请关注OMG电影情报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