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為什麼有吃燉菜習慣?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我是陝西愣娃,愛美食愛生活。

甭吵吵,幹哈,淨整些沒用的😁️

這是我的東北主管的日常口頭禪,東北方言的感染力真強,聽上幾次方言後,哪些話語就在腦海裡回,蕩一直忘不了。東北人都是活雷鋒,豪爽暢快,做事雷厲風行,做人敢做敢當,虎背熊腰彪形大漢可能是國人對東北男人的地域印象,紅紅綠綠大花棉襖可能是國人對東北女人的地域印象。東北人幽默風趣,愛開玩笑愛逗樂子,哪裡有東北人哪裡就少不了歡樂,當然哪裡有東北人哪裡也少不了東北大亂燉😅️



說起東北人為什麼這麼愛吃燉菜?那我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給大家詳細的分析一下!



天氣原因

東北一年有7到8個月都是冬季,氣溫比較低經常下雪天氣寒冷,所以才會想到跟火鍋一樣吃燉菜,燉菜熱量高,製作起來方便簡單粗暴,也符合東北人豪爽的性格,

緯度原因

東北黑吉遼三省緯度高,全年夜長晝短,氣溫低氣候寒冷,這種自然條件的影響下,使得東北人對於燉菜這種吃法的依賴就特別高,氣溫低的時候試想一下圍坐在火爐周圍吃的燉菜喝著小酒,那是真滋潤

民族原因

眾所周知東北是鄂倫春族滿族朝鮮族蒙古族漢族等民族的混居地,各民族的風土人情不盡相同,少數民族多有燉著食用牛羊肉食或者魚類的傳統,這就使得現在在東北生活的人們養成了食用燉菜的傳統吃法,各民族的烹飪方法相互融合相互提升,造就了東北燉菜的絕世傳奇

地域原因

東北地處於中國的東北方,古時候在關外相對閉塞,各種新鮮的瓜果蔬菜不易到達東北地區。所以在東北的冬天人們多食用鹹菜大白菜白蘿蔔等可以長久保存的蔬菜,而這些蔬菜最經典的做法就是一鍋燉,不管是魚肉蔬菜白菜粉條都可以燉在一起味道鮮美熱量豐富非常的好吃

歷史原因

說到歷史原因那最早在東北生活的一定是柔然人鮮卑人女真人等其他少數民族,這些民族成長於馬背之上來去如風,而東北大亂燉可能就是軍旅生活食品的產物,做法快捷簡單方便,一鍋整進去,甭墨跡,麻溜的動手

再給大家分享一個我最愛吃的東北燉菜的經典名菜――豬肉酸菜燉粉條子

食材

豬肉,粉條,大缸酸菜,食鹽,生抽,老抽,十三香

製作方法

  1. 粉條提前入水泡好
  2. 大缸酸菜取出之後切絲備用
  3. 五花肉切片之後,放入鍋中焯水撇去浮沫撈出控水備用
  4. 起鍋熱油,油熟後將焯水後控完水的五花肉片放入鍋中進行翻炒
  5. 加入大缸酸菜,翻炒至出汁
  6. 加入一碗清水 沒過大缸酸菜絲和五花肉片
  7. 加入泡好的粉條,加入食鹽十三香提味,生抽老抽上色,再加蓋悶30分鐘左右
  8. 注意控制火候不要將豬肉燉粉條子們幹30分鐘後,酸菜的所有味道已經全部進入到豬肉和粉條當中這個時候即刻轉小火將豬肉酸菜燉粉條子盛出裝盤即可食用

豬肉燉粉條子,是我吃的第一道東北大亂燉,也是非常的好吃。在我們單位的旁邊有一家東北家常菜,她最火最經典的品就是豬肉燉粉條子,酸菜特別的酸,粉條特別的軟糯,豬肉的味道非常的勁道,吃在嘴裡,就好像身處於長白山頂,就坐於東北的冰天雪地一樣。



好了,以上就是我對東北人為什麼這麼愛吃燉菜的分析,希望東北的大哥們看到了之後不喜勿噴哦,也希望東北豪爽的大哥們能夠給予寶貴的意見,啥時候也能推薦我個小雞燉蘑菇吃一吃。感謝觀看,歡迎評論,記得關注我哦,每天都有不同的美食與您分享😗️😗️😘️😘️😘️


赳赳老秦不暇自哀


中國不僅地大物博,而且人口眾多,南北各地的語言、生活習慣、飲食文化等均有較大的差異,今天主要說說這飲食習慣的問題。


我是南方人,體驗過五年的東北生活,這東北人除了喜歡吃麵食之外,這燉菜也是東北人非常喜歡吃的,我在東北也吃過不少東燉菜,但是會有很多南方人不是很理解東北人為什麼喜歡把菜一鍋燉。怎麼不像南方這樣搞小炒、煲湯之類的,對於這樣的疑問,以前我也是有的,但是自從去了東北五年之後,這樣的疑惑就慢慢解開了,接下來說一下東北人為什麼習慣吃燉菜。


第一點、東北很冷;其實對於這個問題也是有很多疑問的,那就是南方人以為東北人不怕冷,而東北人以為南方不冷。這都是錯誤的觀點,正確的是東北人是怕冷,甚至比南方人還怕冷,而南方沒有暖氣,冬天室內比東北還冷。因為東北冷,燉菜也是為了適應環境,在以前的火炕平房中,條件可沒有現在這麼好,室內也冷,而燉菜能很好的保存食物的溫度,如果像南方那樣每個菜搞個小炒,端上桌還沒開吃菜就涼透了。大鍋燉菜不僅能使菜不涼,而且吃的時候也非常暖身,可以達到驅寒的效果。

第二點、東北人性格豪爽 、大方,再加上東北冬天的食物沒有南方的豐富,做菜的人性格又豪爽一些,當然不會像南方那樣做的那麼精緻,直接大鍋燉的話就比較簡單粗暴,不用在意那麼多細節,這應該也是東北人喜歡吃燉菜的一個原因。


第三點、燉菜其實也很好吃;你別看有東北大亂燉一說,這個還真的不是亂燉,也許在以前食物資源匱乏的年代由於客觀條件限制,不得不真的亂燉,但是現在的東北燉菜基本上不是亂燉的,這燉的搭配也是有講究的。比如豬肉為什麼燉粉條、小雞為啥燉蘑菇,這除了自身營養搭配之外,另外的是口感好,並且也是先輩們長期實踐的結果,哪些菜搭配著燉好吃,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亂燉”。燉菜不僅兼具其中各種菜的營養為一體,而且熱量高,口感豐富,燉肉軟糯,香味和食物精華充分發揮出來,並且易消化,這也是燉菜好吃又營養的一大特色。


範工聊美食


東北燉菜起源於過去的大灶、大鍋,因為燒火做菜不像現在這樣方便,做飯的時候就在鍋裡燉上菜,鍋邊上面貼上餅子,這樣菜和飯一起就熟了,回味無窮。

我小時候家裡就是大鍋,看著媽媽做飯,我也學會了,先把大灶的火用木柴和煤引燃,在大鍋裡燉上菜,鍋熱了才可以貼餅子,鍋不熱餅子貼不上,會掉下來。

媽媽也經常在大鍋裡蒸土豆片,把土豆片切好,放在盆裡,裡面倒點油,放上蔥花、油、鹽、花椒麵,把餅子貼好後,把土豆片放在鍋裡的簾子上蒸,餅子熟了,土豆片就熟了,這個方法一直用了很久。

飯店已經開始了迴歸,做起了農家飯、農家菜,過去的回憶已經變成了餐桌上的大鍋燉魚、大鍋燉雞、一鍋出……

這幾天我的腦子裡都是過去的飯菜,什麼都想吃,也許是因為我病了,好久沒有好好吃飯的緣故。

我最想吃芹菜餡餃子、辣椒醬、小魚醬、土豆餅,我想像過去那樣把玉米麵餅子掰開,在裡面放進去辣椒醬,大口大口的吃,想起來要饞死了😄。

如果我身體健康多好,我可以自己做著吃,還可以發視頻,讓悟空也看看,我吃農家飯香甜的樣子。😄


玉芳話情感


我是南方人,東北菜當然也喜歡。南方的冬天家裡來客人媽媽炒菜多,前面炒好的還要拿個盆裝少許熱水,如果客人喝酒比較慢到後面媽媽經常要把桌子上的很快涼菜再才重新加熱。何況東北的冬天,所以估計更多的是傳統。以前冬天沒有暖氣冷,試想一下一家子人圍著爐子,爐子上面燉著菜,邊烤火邊吃邊喝邊聊是多麼簡單愜意的事。


xiallll


我媳婦父母是山東人,他們飲食習慣是炒菜,我家是100年前河北遷移過來的,習慣於吃燉菜,我很嚮往燉菜的味道,太好吃了,土豆燉茄子,鯰魚燉茄子,酸菜白肉血腸亂燉,豬肉燉粉條,南瓜湯,都很好吃。不知道南方人喜歡這種菜嗎?


淡墨色彩


出來不吃燉菜!我遼寧出生!不承認我是東北人!我祖先山東!我是山東人











酆都大帝0


東北為什麼有吃燉菜習慣?

東北的燉菜是一大特色,各種肉類、魚、蔬菜放在一個大鍋裡咕嘟,邊上還能貼麵餅子,非常的好。那麼東北為什麼會有吃燉菜的習慣呢?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東北,冬季嚴寒、無霜期短,基本上過了夏天就到供暖的季節了。而對於以前來說,東北的時候更是惡劣。據我所知,東北的燉菜是從滿族傳過來的。滿族是馬背上的遊牧民族,和蒙古族類似,驍勇善戰。對於以部落為單位的少數民族來說,大鍋燉菜是最簡單、營養液比較豐富的吃法。而且,在寒冷的季節,一群人圍著一口冒著熱氣的大鍋,既能滿足口舌之慾又能驅寒,的確是個不錯的吃法。因此,在東北就習慣了燉菜這種吃法。



不止是滿族,東北的朝鮮族的吃飯方式也比較類似於燉菜。朝鮮族不炒菜,燉湯,也是很多種食材放在一個鍋裡燉,既能增加食慾還能補充熱量。

因此,東北吃燉菜是一種流傳了多年的風俗,主要是為了方便、驅寒而來的一種烹飪方式。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因為東北冷!

過去的冬季比現在還冷,不說大雪封門六個月也差不多吧。

那時候房子質量與現在自然沒法比,哪來的磚瓦房。普通家都是土坯房,房頂是茅草的。保溫效果自然不好。

取暖全靠炕。通常外屋是廚房,有一個灶臺。這灶臺連著的就是裡屋的炕。過去會搭炕可是一門技術,要讓熱氣在炕裡流暢地達到所有部位。即要保證爐子好燒,炕又熱的均勻。有些人就不行。不是爐子的熱氣不往炕裡走,反而往外走,那就嗆到做飯的人了!我們叫“不好燒”。還有一種就是炕熱的不均勻,炕頭的位置燙死人,炕梢的位置沒熱氣。

在做飯的過程,也是加熱燒炕的過程,熱一點都沒浪費。

光說炕了,忘了說東北為什麼喜歡吃燉菜。

還是因為冷啊!如果我們做菜都像南方朋友一小碟一小碟的,結果就會是還沒從廚房拿到屋裡的炕桌上,就已經凍上了!

東北的這種灶很佔地方,家裡最多有倆個灶。所以,平時的日子吃飯,菜也不會弄很多樣。但也要保證家裡人全都吃飽。就在量上取勝。量大了自然不好炒,我們就擅長大鍋燉。連湯帶水的吃著也暖和。所有原料都放進一個鍋裡,慢慢地、慢慢地燉上一大鍋。呈的時候也用大盆,慢慢地呈上一大盆。看著實惠,其實更重要的還是保溫。

那時候,外頭是冰天雪地,屋裡在熱乎乎的炕上,家人圍坐,桌上放著熱氣騰騰地一大盆一大盆地冒著熱氣的菜,暖和!!!

身上暖暖的,心也暖暖的。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東北菜一直給人們粗獷、豪邁的印象,很多南方的朋友初次去吃東北菜館,往往會被菜餚的量大所“震懾”,尤其是各種大分量的燉菜更是如此,那麼這次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吧。

【東北為什麼有吃燉菜的習慣?】

作為一個東北人,我覺得這主要還是氣候和地理環境造就的飲食習慣,主要表現在幾個不同的方面。

  • 首先燉菜更好消化吸收。

在東北有著漫長且寒冷的嚴冬,出現零下30度的溫度是很正常的情況,我印象中曾經歷過最低零下42度左右的冬天,風吹在臉上跟刀子似的一般痛。這樣寒冷的環境就迫使人們需要進食高熱量、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只有這樣才能及時為身體補充大量的能量,才能在嚴酷的天氣下更好的存活下來。居住在越高緯度地區的人們,飲食就越偏高熱量、易吸收,這是一個很正常的趨勢。


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下,燉菜的方式就很適合,將食物燉的軟熟之後咀嚼、吞嚥、消化吸收都會變得更容易一些。

  • 其次燉菜的烹飪更便捷,更省火力。

看到這個說法可能有些小夥伴不太能理解,覺得燉菜要一直保持加熱狀態,怎麼會更省火力呢?有這個疑問的朋友肯定是沒見過火炕。火炕就是磚石壘砌成的床,下面有複雜的通道結構,最後有一端聯通室外的煙囪,另一端聯通外面的爐灶。在烹飪的時候爐灶底下燒柴產生的煙和熱力就會通過火炕,從而給屋子裡取暖,睡上去的時候也是熱烘烘的。

那為什麼說燉菜省火力呢?一般我們炒菜需要的是爆發性的高火力,燒柴的爐灶要想得到這個效果就需要添不少木柴和稻草之類的才能勉強達到,但是炒過菜之後剩下的柴並不能像煤氣那樣方便的調小火力就省下來,依然會燃燒、提供大量的熱,火燒的太旺那火炕可就燙屁股了啊,於是這些火力基本就等於浪費了。

所以在冬天做燉菜綜合考慮下來是比較省火力的,只要保持燉菜微沸的程度就可以,慢慢咕嘟著,菜好了炕也熱了屋子也暖了。畢竟在很久以前的東北地區,大雪封山之前人們就要備好過冬的柴火,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沒有足夠的柴火取暖做飯,那是挺可怕的事情。

  • 最後就是燉菜的方式可以緩解食材不足的困境。

不同於現在的物流、種植技術的發達,在很久以前的東北地區只要大雪一下來,那麼人們的日常菜餚就只有一些酸菜、提前曬制的乾菜和耐儲存的土豆、白菜之類的,肉類和魚類在那個時期當然也是遠沒有現在豐富的。

所以人們的飲食就比較容易單調,首先在那個時候的冬天就不會有吃涼拌菜之類的想法了,吃進去冰冰涼的不是什麼好體驗,如果要炒菜也就那麼幾種搭配,而且前面我們也說了還要參考木柴火力的消耗,所以乾脆不如就燉著吃。各種食材加在一起燉成一爐,葷素搭配融為一體,吃起來味道就更有層次,熱乎乎的吃下去也舒服。

  • 可能有人好奇現在冬天也有各種食材了,煤氣、電磁爐也很方便了,為什麼很多東北人還是鍾愛燉菜呢?

其實這就是習慣、傳承的力量啊,比如臘肉之類的美食最初也是人們為了保存肉類才發明的,現在哪怕已經不需要再用鹽漬的方式才能保存肉類了,可是臘肉的味道已經變成了一種美食文化、一種傳承的美食記憶,東北的燉菜也大抵如此。

那麼以上就是這次關於東北燉菜的解答了,如果覺得有些道理的話,懇請幫忙轉發和點贊!最後也歡迎大家評論分享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哦!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啞巴美食家


為什麼東北人愛吃燉菜?

有很多人會以地域黑的方式說;因為東北窮,因為東北廚師笨就會做燉菜,因為東北的經濟落後,這可以說純粹的胡說胡有理嘛!

 中國的東北地區,處於北緯42°至53°之間,是最冷的天然區。一到冬季,東北人就開端吃燉菜了,豬肉燉粉條,酸菜燉血腸,茄子燉土豆,鐵鍋燉大鵝,小雞燉蘑菇、酸菜汆白肉血腸、鐵鍋燉胖頭魚,豆角烀餅子,排骨燉豆角,農家一鍋出,農家一鍋鮮,排骨燉土豆,排骨燉粉條………想必是好吃的燉菜實在太多了。



這是我問的一個東北大姐,她給我說的原因,最重要的就是天冷。

這位也是同樣的回答,也是因為天冷的原因。

這一位就是標準的吃貨來著,但是她說的也非常的有道理,難道不是嗎?

同樣的三位東北女人,她們的觀點基本都是一致的,天冷,好吃,喜歡,入味,營養等,些都是實打實的實話(在我的角度認為)!

要是讓我這個西北人說我們對面的東北人為什麼喜歡吃燉菜,我想說說我的觀點;

東北人吃燉菜他是因為東北的生活條件而決定的,主要是四季的溫度條件。比如其他地方供暖時間大部分是11月初或者11月中旬,停暖時間是來年的3月中旬左右。而東北的供暖時間是10月初到來年的5月初,這就可以想象那裡到底有多寒冷了。

還有就是東北一年四季只有夏天,秋天可以吃上蔬菜。冬天和春天只能吃冬天儲存的蔬菜,土豆,大白菜,蘿蔔,酸菜,而這些菜恰恰只有燉著吃最好吃,尤其和,排骨,紅燒肉,草魚,大馬哈魚,鯰魚,嘎魚,雜魚,胖頭魚,粉條子,這都是很美味的燉菜,而且它還很有營養,也很入味。加上東北的冬天和春天吃燉菜,有菜有肉又走湯,吃著非常的舒服而且也很溫暖。



東北的農村自古以來都是大鐵鍋燉菜,不管家裡有多少口人,都是如此的。十口八口的,十幾口子二十口子,一鍋燉菜,又方便又簡單,有菜有湯的,往碗裡的白米飯上澆上一勺子,拌著米飯吃,既好吃又下飯,在出點汗,那真是舒服極了!

現在蔬菜是容易運輸,知道東北剛入冬的蔬菜有多貴嗎?


其實東北還有很多美食,最有名的燒烤,麻辣燙,各種玉米麵餅子,很多淡水魚類,各類餡的東北餃子,溜肉段,鍋包肉,地三鮮,大拉皮,蘸醬菜,東北的大米。

舊三寶;人參,鹿茸,烏拉草。

新三寶;人參,貂皮,鹿茸角。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各有所愛,各有所長,各有千秋,各式各樣。

再說了,東北現在海鮮也多的是,也早就走進了千家萬戶的餐桌上,成為了家常便飯。

東北作為我們的同胞,曾經的重工業區,大慶油田,為新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和載入歷史史冊的記錄,請不要用網絡語言暴力同胞互相殘殺!

尊重每一個地方人的習俗,飲食,人為,文化,就是自己對自己的尊重,自己素質的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