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獲獎的背後,為何的“韓流”文化如此強勢?

對於2019年到2020年的韓國電影界來說,可謂收穫大禮,以《寄生蟲》為代表的韓國電影問鼎戛納以及奧斯卡,這不僅映射出韓國在電影製作上的突出,更顯示了“韓流”文化對外輸出的強大,當然除了受人熱議的電影《寄生蟲》外,我們在其他文化領域也能看到韓國文化的亮麗色彩,從前些年風靡中國的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再到現今太陽的後裔以及當下90後,00後追捧的各類韓國明星團體如EXO,GOT7等。“韓流”文化似乎勢不可擋,這也難免讓人好奇,一個國土面積只有中國的九六分之一,人口5200萬左右的國家為何在娛樂文化上有如此輝煌的成就。


《寄生蟲》獲獎的背後,為何的“韓流”文化如此強勢?

韓國電影《寄生蟲》劇照


(一)文化解放 文化立國

我們要想理解韓國娛樂文化為何如此發達,就不得不回到上個世紀後20年的韓國,80年代末韓國結束軍事獨裁統治,並順利邁向所謂“西式民主”國家體制轉型,成功在1993年實現民選總統,而這無疑打破了長期以來軍事獨裁體制下對文化和思想大規模的壟斷和絕對管控。由此,韓國的文化事業在90年代迎來“解放”。

但韓國文化產業仍然還是一顆深埋在地下未發芽的種子,韓國文化事業的解放只是為其蓋上了土壤,真正讓其生根發芽的時期是卻是在1998年,時任韓國總統的金大中提出將文化產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立定為21世紀韓國的立國之本。


《寄生蟲》獲獎的背後,為何的“韓流”文化如此強勢?

素有“亞洲曼德拉”之稱的韓國總統金大中

在當時,經歷97年金融危機的韓國,製造業嚴重受到衝擊,大型企業接二連三的破產,各大銀行揹負鉅額的壞賬,新任總統金大中為刺激經濟恢復,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由此加大了政府對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以進一步挽救絕境中的韓國經濟,這無疑給韓國文化產業發展帶來了契機。


《寄生蟲》獲獎的背後,為何的“韓流”文化如此強勢?

經融危機下韓國民眾遊行


(二)日本影響 豐厚回報


當然,除了青瓦臺政府的高度重視外,隔壁島國日本也對韓國文化產業的發展起到不小的示範作用,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就已經提出“文化立國”的國策,該政策對於日本在20世紀後10年的動漫及影視業的崛起起到不小的作用,直到現今,日本的第二大經濟支柱仍然是日本動漫。從這裡可以看出,日本文化產業的壯舉以及豐厚的收益刺激著當時處於金融危機的韓國。


《寄生蟲》獲獎的背後,為何的“韓流”文化如此強勢?

2001年日本文化產業結構圖


另外,文化產業本身具有“投入較少,收益較多”的特點,與大型傳統制造業如:電力,機械等相比,文化產業無需大規模的固定資產投入,並且具有大型製造業所沒有的優點:產品的附加值高,以動漫產業為例,一部動漫影視作品除了作品版權買賣外,還附帶手辦卡通人物銷售,線下的動漫節等都能為動漫製作方帶來豐厚的利潤,並形成粉絲經濟群體,為動漫產業長期獲利奠定堅實基礎。

《寄生蟲》獲獎的背後,為何的“韓流”文化如此強勢?

日本人氣動漫《七龍珠》


(三)井噴發展 流水作業

在韓國政府對文化產業重點發展的背景下,伴隨而來的是韓國文化產業的大井噴,以2000年到2004年為例,在2000年,韓國文化產業海外收入僅僅只有5億美元,但在2004年,韓國文化產業成為僅次於韓國汽車產業的創匯行業,成為韓國第二大支柱性產業。


《寄生蟲》獲獎的背後,為何的“韓流”文化如此強勢?

韓國男團


文化產業帶來豐厚利潤的同時,也培養了一大批韓國娛樂文化公司,在這其中最典型莫過於SM,YG,JYP這三家公司,在韓國文化產業特色的塑造上,這三家公司可謂典型的領頭羊,他們都以打造偶像團體作為韓國文化輸出的突破口,簡單而言,就是打造超高人氣的明星團體以製造粉絲群體並獲取大量由粉絲貢獻的經濟效益。


《寄生蟲》獲獎的背後,為何的“韓流”文化如此強勢?


當然,這三家公司在打造偶像藝人已形成其獨特的模式,而這正是韓國文化產業成功的秘訣和特色所在,在這模式中每一個環節都經過精密的策劃。從數年的練習生選擇與訓練、到確定出道團隊、確定團隊風格定位、舞蹈編排、服裝設計、唱品設計、出道後活動企劃等,每個環節都在出道之前提前討論確定。


《寄生蟲》獲獎的背後,為何的“韓流”文化如此強勢?

韓國偶像練習生


另外,為了保持藝人的新鮮感,三家公司每年都會安排新的偶像團隊出道,更換各自公司的主打藝人,頗具流水線作業的味道,從90 年代的HOT(SM), 水晶男孩(DSP),GOD(JYP)到2000 年後的東方神起(SM)、少女時代(SM)、Big Bang(YG)等 再到新生代:EXO(SM)、GOT7(JYP)、防彈少年團(BIG HIT)等,韓國高人氣偶像團體更換平凡,“而這也印證了一句話”在韓國,一位藝人最多隻有兩年的當紅週期不是玩笑”,也許這樣的培養和更換主打偶像藝人的方式在常人看來是殘酷的,但不可否認,這又恰恰是韓國文化產業的精髓,它為韓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注入充足的燃料。

《寄生蟲》獲獎的背後,為何的“韓流”文化如此強勢?

SM娛樂公司旗下旗下男團EXO


(四)韓劇風靡 強勢領軍

當然,除了在偶像製造業上閃閃發光外,韓國文化產業的在電視劇領域也是一種強勢的存在,

除了這些年風靡中國的來自星星的你,太陽的後裔外,其實早在上世紀的1992 年 由韓國MBC電視臺拍攝的第一部青春偶像劇 《嫉妒》在韓國引起了轟動,並在隨後席捲了日本。而在2005年時,韓劇《大長今》 在湖南臺上映後,更是以超過 4%的平均收視率,超過 17%的收視份額穩居當年中國電視劇收視率榜首。

《寄生蟲》獲獎的背後,為何的“韓流”文化如此強勢?

韓國電視劇《大長今》


在電視劇領域,韓國能擁有如此出色的海外戰績,就本身而言,依靠的是出色的編劇,在定位上,韓劇大多以家庭劇和青春浪漫劇為主,以青春浪漫劇為例,它以其浪漫,細膩的優點吸引的大部分女性,在情節上常有“灰姑娘愛上白馬王子”的編排,雖在情節有時會出現雷同,但還是俘獲大部分女性的心,而就外部而言,韓劇的崛起離不開政府對韓國民營電視臺的重視和政策支持。


(5)光鮮背後 問題突出

從電視劇以及偶像製造上,我們看到韓流的強大,但韓國文化產業外表光鮮亮麗的背後卻有著灰暗的一面。頻頻爆出的韓國藝人的自殺新聞常常會在中日韓的社交媒體上引發強烈的社交媒體“”地震”,從2009年的藝人張紫妍自殺事件到2019年SM公司旗下藝人崔雪莉被證實在家自殺身亡都將韓國娛樂產業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寄生蟲》獲獎的背後,為何的“韓流”文化如此強勢?

韓國藝人 張紫妍


深究這些自殺事件的背後,不難發現在娛樂產業上,韓國藝人不僅競爭壓力大,出演平凡,同時,部分“低薪”藝人難免成為娛樂公司的賺錢機器,一旦過了其當紅時期,不得不被娛樂公司扔進“垃圾筐”,成為令人唏噓的快速消費品。


(結尾)

在過去的30年裡頭,我們或多或少的見證了韓國文化對外輸出的強大,就其產業本身而言,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今天中國在“對外文化軟實力輸出”上依然需要厚積薄發,儘管這些年來,我們有在“油管”上讓歪果仁深深痴迷的長安十二時辰,慶餘年等優秀作品,同時,我們民族優秀文化大有可在,但我們在對外文化輸出的形式上,編制上等方面仍需要下足功夫,並且要儘可能避免像韓國藝人自殺慘劇的發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