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寒假,谁用的好,或许谁就是下一个学霸


超长寒假,谁用的好,或许谁就是下一个学霸

​新春佳节,在大家准备欢度节日的时刻,一场传染病让所有人过上“不一样”的春节。为了防止病毒进一步扩散,全国所有老百姓都选择待在家里,哪也不去,这也间接让我们的学子过上了一个超长寒假。

何为寒假?它不仅仅是放假,更应该是成为大家的学习加油站,特别是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来说,每分每秒都显得尤为珍贵。经过这个寒假,初三或高三的考生们,就要面对最后一个学期的拼搏,走上中考或高考的考场,其意义不言而喻。

因此,如何在寒假里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已经成为很多老师、家长和学生非常关心的话题。

要想取得学习上的进步,无外乎是“努力+方法”,道理很简单,但做起来确非易事,要不然满大街都是学霸了,就像“努力”这一词,很多人把它理解成了死读书,理解成了题海战术,却忽视对自身的查漏补缺和对症下药,最终让自己不仅学的又苦又累,造成学习效果并不太理想的局面。

寒假补课,一定要先学会“补自己”,不要盲目跟风,错失良好的学习机会。为了能更好的帮助大家进行寒假复习,提升学习能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简单聊聊如何更有效的进行寒假学习。

超长寒假,谁用的好,或许谁就是下一个学霸

一是别忽视基础

说到基础,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在很多文章里,我一再强调其重要性,只不过很多人却并不太重视。因为在大部分人的眼里,基础实在是太简单了,片面的认为没必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复习巩固。

如果你也是这么想的,那就大错特错。掌握好书本上的知识点,更要掌握好书本上的例题学习。一道题目能拿来当例题,说明这道题目是经过层层精选,解题方法也是优化在优化。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地区的中考试题都从课本中来,进行改编加工。

因此,大家一定要弄清教材的编排结构体系,其次对课本例题的处理方法要掌握。实际上课本例题的解法代表的是数学根本大法,不能轻视。

超长寒假,谁用的好,或许谁就是下一个学霸

二是别盲目信奉题海战术

很多学生从小就开始就被灌输数学学习要多做题的思想,数学课堂教学经常强调数学学习要学会多做题、多解题,这样才能逐渐提高数学成绩。以至于这让很多人形成一个误解“数学学习=多做题”,即只要多做题,数学成绩肯定就会上去。如果一个人的数学成绩不够好、考试考砸了,肯定就会被认为题目没做够,要去“刷”更多的数学题目,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让数学学习不断陷入“题海战术”当中。

数学学习需要解题,要想学会运用知识去正确解决问题,那需要通过多解题才能实现,但“数学学习≠解题”、“多解题≠好成绩”。解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各种数学能力,提高数学成绩,前提条件是你要能从解题中学到方法,感受知识的运用,学会解题反思,学会提炼数学思想方法精髓等等,那么这样的数学解题、数学学习,才能稳步提高你的数学成绩,避免陷入无止境的“题海战术”。

超长寒假,谁用的好,或许谁就是下一个学霸

​​三是努力克服粗心的毛病

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粗心毛病对学习的影响是可有可无的,甚至“无视”而过,这会让我们的学生造成一种错觉,认为这样“不小心错误”一种可以忽略不计的错误,只是运气差而已,最终在粗心的毛病中越陷越深。

有句老话:犯错并不可怕,就怕一错再错,不知改正。

如果我们的学生面对粗心的毛病,没有去及时吸取教训,继续犯同样的错,就相当于一错再错,久而久之,对学生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寒假,正是大家改正自身缺点的好时机,学会把“错”变成“对”,你的学习自然就进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