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阿里巴巴和京東,誰會活的更久?

點擊看我主頁


阿里巴巴和京東,是我行電子商務的行業的兩個領頭軍,其中阿里巴巴主做的是平臺,提供平臺讓商家與個人直接交易;京東主做的是自營,京東本身為一個大超市,直接出售給用戶,所以兩者的本質上是有區別的。阿里巴巴更像是一個收租的,而京東更像是一家大型超市。

阿里巴巴是輕資產運營,京東是重資產運營,從本身的運營壓力來說,阿里的壓力會更小,這就好比房東,無論對方經營好壞,你照樣收租;而京東作為商家,要考生意的好與壞,所以京東的壓力更大一些。

誰會活更久?

就目前數據來看,阿里巴巴會活得更久一點,因為阿里巴巴不僅僅有天貓和淘寶,阿里巴巴還涉及到其他眾多領域,比如芯片、阿里雲、阿里影業、優酷、高德地圖、UC瀏覽器等等,而且與螞蟻金服形成了互補,已經構建了一個完整的生態鏈;

相比較而言,京東的完整生態鏈尚未構成,目前京東主要就是京東商城以及京東物流,京東金融雖然這兩年也發力,但是與螞蟻金服的差距還有十萬八千里,其餘產業涉及更少,京東至今尚未構成完整的一個生態鏈體系。

其實從市場上對兩者的認可態度也可以看出誰更加的有優勢,目前阿里巴巴的最新市值為4313.73億美元,而京東的最新市值為409.8億美元,還不到阿里巴巴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在市場上的投資者來看,十個京東才差不多抵得上一個阿里。

此外阿里的創收能力也遠超京東,2018財年阿里巴巴的淨利潤為614.12億元,活躍用戶數為5.52億人(如果是支付寶,活躍用戶數達到8.7億人),而同期京東的淨利潤為35億人民幣,活躍用戶數為3.053 億人(至於京東錢包的活躍數,京東自己都不敢發佈),從這數據上也可以看出兩者的差距甚大。

總結

單從目前兩者的數據以及構成的生態鏈來看,阿里巴巴會活得更長,但是互聯網是瞬息萬變的,未來誰也無法預測,就像2005年之前,你能相信諾基亞會在未來短短几年跌落神壇嗎?所以誰活更久,沒有絕對的定論。


鯉行者


謝謝您的問題。阿里巴巴和京東都處於發展機遇期,我看不出任何倒閉的跡象。

阿里和京東位居電商前列。阿里巴巴淨利潤640億元,位居電商第一位,京東淨收入4620億元,淨利潤35億元,緊隨其後。阿里巴巴中國零售市場月活躍用戶為6億,京東月活躍用戶數為3億。阿里巴巴各項數據明顯還是優於京東的。而且京東還面臨拼多多的緊追不捨。不過京東和拼多多都是騰訊系的,也可以理解為兩者共同抗衡阿里巴巴。在電商方面,阿里巴巴是完全的平臺,京東則是自營加平臺。


阿里巴巴的發展機遇。人工智能即將到來,在BAT中,阿里巴巴是最捨得科研投入的,阿里巴巴大量的精力和資源投入到人工智能、芯片、量子計算、雲計算等科技領域。馬雲曾經提出每年投10個億搞科研開發,不管有沒有成果。馬雲還計劃用1000億,將達摩院打造為世界頂尖的科研機構。目前阿里雲已成為微軟、谷歌公認的強有力對手。京東的發展機遇。阿里、拼多多是平臺型電商,是輕資產運營,而京東是重資產電商,自己還做倉儲配送。與互聯網企業不同,京東還做智能供應鏈、智能物流等,擁有18萬名正式員工,間接帶動就業人數超1000萬人。這也是京東獨有的社會價值,包括更高的商品品質,更好的購物體驗、更快的物流。京東在今年還要面臨重要的改組,在管理效率上有望進一步提升。

從阿里和京東的狀況來看,總體趨好,無法判斷誰遇到問題要倒閉。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追科技的風箏


以前都是在淘寶上買東西,這次在京東上買東西感覺真的比淘寶好得多。雙十一以後在京東商城買了鍵盤鼠標,因為家裡的鍵盤,茶杯倒了,鍵盤裡淋了水,壞了。沒有鍵盤,上不了網,好著急啊。於是在京東自營店買了一套,快遞 小哥夜晚還送貨上門,好感動啊!以後我就在京東購物了。


用戶4299856310929


活不久了之前我也認為支付寶是安全可靠的支付平臺,直到10.21好中午我使用支付寶付款的時候顯示賬號已被限制提現跟支付轉賬功能,我當時還以為怎麼回事呢,因為餘額寶裡邊有幾萬塊錢呢,我就打電話給支付寶,支付寶解釋說了淘寶反饋我的賬號存在風險要我找淘寶,就這樣過來過去推了好幾天。後臺淘寶解釋說我自己在淘寶開的店跟買家有交易糾紛,我自己從來就沒有在淘寶開過店鋪。後來查證淘寶解釋他們也不知道,還說讓我換個賬號使用,關鍵我支付寶裡邊的錢沒有辦法用了,客服就是說我們也沒有辦法。


活個男人樣


目前的天貓體量是京東2倍,更不要談大淘寶了。至於阿里巴巴,麻煩不要弱智,這是個遠超集團的生態圈……,京東辛辛苦苦自建的物流被阿里一整合就沒有優勢了,因為很多年前阿里就看到了社會發展的下個階段是數據時代,大數據,雲計算,智能AI,達摩院是阿里的核心科技研發中心,高薪聘請全世界頂級的科技人才,研發各類前沿科技為其所用,包括美國前段時間卡住我們脖子的芯片!相信不久會有重大的消息!對了,芝麻信用之前你有聽說過信用體系嗎?現在呢?螞蟻金服再來了解一下,拆分出去了,體量太大了。公益事業你去查一下,看看哪個企業貢獻最大,唉,說不完


世界歸來168


阿里和京東誰活著長久,

要看他們的德性,如果阿里在

達摩院下功負並取得成功,那

阿里要比京東活的長久,還可

追趕華為。



用戶2914863520049


其實坊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叫做一流的企業做標準,二流的企業做品牌,三流的企業做產品。如果劃分到電商來說的話,也就是一流的企業做平臺,二流的企業做品牌,三流的企業做自營。



對比一下我們可以發現阿里巴巴目前在整體的戰略佈局上都要更為廣闊一些,而瞄準的目標也早,已經不是京東這類國產廠商,而是類似於亞馬遜這樣的超級巨頭。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目前想做的生意已經絕不僅限於國內的電商生意,而是想要將跨境電商以及國際購這種做到最大,目前來說已經小有成就,依靠著自己的平臺,包括支付體系做起來還是有一些幫助的。



相比京東來說顯然是經歷了不少困難,除了股價下跌之外,我們覺得京東整體的實力還是有的,但問題在於,自營體系的天花板是有限的,目前來說京東已經觸頂了,除此之外,此前依靠的倉儲體系包括物流都遇到了不大不小的麻煩。

目前京東也在學習著阿里的套路,希望引進更多的品牌入駐,而逐漸降低自營的比重,更多的是往平臺靠攏,這也就證明了,其實平臺確實是最賺錢也是最有發展前途的。



除此之外京東的競爭力已經大大降低了,也就是說幾年前京東可能還瞄準的是整個阿里系電商,目前來看的話,只要京東能夠幹得過天貓就已經算是絕大的成功了,在目前騰訊開始扶植拼多多之後,京東的流量以及戰略地位就已經嚴重被降低了。

雖然頂著亞馬遜和阿里的雙重模式,京東在發展上卻並不那麼順利,總體來說還是進入到了一個困境期,我個人是覺得,目前把京東和阿里放在同一個檔次上確實是不太合理。



所以顯而易見,阿力肯定是要比京東活的時間更長。


互聯網的放大鏡


毫無疑問阿里巴巴將會活的更久。

1、從當前的市值來說

阿里巴巴市值 4千多億美金,京東市值僅4百億美金,阿里的體量已經是京東的十倍有餘,中國有句古話「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以上市值還未算上阿里系的螞蟻金服,螞蟻金服在 2018 年估值超過 1800 億美金,已經大大超過了京東的市值。

2、從業務範圍來說

阿里巴巴下屬子公司阿里巴巴B2B[2]、淘寶網、天貓、一淘網、阿里雲計算,業務涵蓋了B2B貿易、網上零售、購物搜索引擎、雲計算服務等等。電商和雲計算是目前阿里的兩個主要支柱,雖然電商已經進入存量期,但是阿里在 2019 年度依然實現了 31% 的增長,在雲計算業務方面收入 77 億,同比增長高達 76%。京東的主營業務即 B2C 電商,對標的是阿里的淘寶和天貓,2018年全年實現銷售收入4620億元(672億美金),同比增長27.5%,這個增長速度尚不能與阿里的電商業務相比,更別說還要加上雲計算業務了。僅僅從電商業務來說,阿里和京東的商業模式也不相同,阿里實現的是平臺本身沒有任何的庫存也沒有倉庫,而京東是自營模式,需要大量的庫存,同時需要建立數量可觀的倉庫,這些都屬於重資產,一旦出現運營問題,這些重資產對資金的需求對京東的壓力將是致命的。

3、從創始人的角度來看

阿里可以甩出京東幾條街了吧


keinYe


很明顯京東啊,阿里巴巴攤子太大,而且攤開一個賠一個,現在除了電商,沒一個盈利的,同是電商面臨京東和拼多多的強力競爭,增長瓶頸已現,實力上這個季報都明顯體現出來,阿里巴巴實際上電商利潤已經大幅降低,(利潤多是螞蟻金融估值上漲做出來的利潤,實力上螞蟻金融由於微信支付的強力競爭,很長時間不會盈利)!另外阿里雲也轉入虧損,大文娛也是盈利無期!最快不出2020年底就有可能崩盤!高德被百度地圖超越也是早晚的事兒,UC,也從最牛逼時幾戶壟斷的地步,慢慢銷聲匿跡!大魚號就更一個笑話!


網絡達人01


有兩類公司不容易倒閉,一種是高科技公司,這類公司掌握了核心的技術,不容易被顛覆。一種是做別人不願意做的苦活累活,不會再有哪個公司會像京東一樣,苦哈哈的做這麼大規模的自營,再去投入幾千億構建這麼大的物流體系。還養了這麼多快遞小哥,投入這麼大週期這麼長而且利潤這麼低,但是做好了能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並且為行業創造巨大的價值。當京東的規模越來越大的時候,他的運營成本會逐步下降,盈利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這類公司雖然長期虧損但是現金流健康,虧損並未持續擴大,這樣的公司也不會輕易倒閉。有了騰訊的扶持,今年的京東,有望一掃去年的陰霾,進入平穩發展期。

阿里巴巴市值有4000多億美金,主要因為它的體量大,他的市值裡邊包含了電商,大文娛,新零售,菜鳥,國際化業務等等,阿里這4000多億美金市值裡估計得有超過10000億人民幣是自己投進去的,幾百億收購餓了麼然後並表,幾百億投資蘇寧,幾百億收購優酷並表,幾百億收購大潤發,三江購物等等然後再並表,100多億收購網易考拉並表,幾十億美金投入東南亞電商laza再次並表,上千億資金投入並控制了中國輿論媒體……還有多筆大大小小收購然後並表的。京東雖然市值比較低,但是京東並沒有大手筆的併購發生,京東商城就一個自營加第三方業務,而且他已經把物流,金融,健康,技術以及到家等等業務全部獨立出去了,未來這些公司都會單獨上市,據說京東數字科技以及京東健康都是奔著千億美金的目標去發展的。所以京東現在市值裡泡沫成份少,含金量高。

阿里這幾年憑藉超高的增速,股價飆漲,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時代正在發生劇烈的變化,阿里巴巴是一個典型的頭重腳輕的企業,有廣度但是沒深度,佈局雖廣,但是除了電商以外,其他業務通通虧損,而且有虧損加大的風險,虧損雖然不可怕,但是虧損加大是很危險的。他的所有業務都面臨諸多強大對手的圍攻夾擊,僅僅在國內,雲計算就要pk騰訊,華為等等強手,支付要pk騰訊,淘寶要pk拼多多,天貓要pk京東,生活服務業務,餓了麼要pk美團,大文娛業務,僅僅優酷視頻都得面臨騰訊,愛奇藝等等對手的競爭……螞蟻金服雖然價值連城,但是騰訊金融,京東數字科技也不是吃素的……線下更不用說了,競爭更加慘烈。除了電商以外,其他的業務份額他都沒有做到第一……阿里未來很有可能被騰訊系這些公司打得他顧此失彼,首尾難救。阿里巴巴的生存壓力絕對遠遠大過京東,阿里的收入全部來源於電商,但是不要忘了,電商法已經實施了,電商法明文規定,小賣家也要納稅,這個規定對淘寶肯定會有很大的影響,按照去年的銷售額,阿里去年要交納8000多億的銷售稅,如果對阿里沒有影響,馬雲就不會公開反對電商法的實施了。沒有了電商的持續輸血,阿里其他的業務也會遭受重創,根據最新的財報顯示,阿里去年新增了一億的新用戶,但是gmv增速只有25%,淘寶增速19,天貓增速31,京東去年新增用戶只有1千萬,但是gmv增速達到30%,京東去年經歷了最低谷,今年不可能出現更壞的情況了,而阿里隨著電商法的監管,隨著增速的變緩,隨著自營業務的增加,今年的營收增速得從50多跌到30,利潤也會下滑,gmv也是鐵定要下滑,毛利率經營利率均創歷史最低紀錄,如果這幾個指標增速都嚴重下滑,阿里的股價很可能要腰斬。阿里現在進入了巔峰後的下滑期,京東進入了觸底反彈期,未來幾年更看好京東的發展。

最終誰能活得更長久,主要取決於國家政策,誰的發展更符合國家利益誰就能更加長壽。如果真的嚴格實施電商法,現有的電商格局很有可能會被顛覆。阿里達摩院只是一個科研部門,不是一項具體的創新業務,阿里有達摩院,騰訊還有如來佛祖院,華為有觀音院菩薩院呢……有的人也不用吹牛逼,一年淨利潤600多億,一年僅僅投入了200多億做技術,是不可能作出什麼成就的,華為去年投入研發1200多億……國際巨頭亞瑪遜,谷歌以及微軟每年在技術上的投入都超過千億人民幣,京東去年虧損,也投入了100多億用於研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