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武器技术很强,轻松仿制出马克沁机枪,为何每次被打得大败?

说起清末那段时期,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清政府腐败不堪,军队战斗力低下。似乎清朝在军事上就没有优势之处,然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实际上,甲午战争的时候,清朝的军事技术并不落后,武器装备上赶得上同期的欧美强国。尤其是在1888年,金陵机器局还仿制成功了马克沁机枪。这款威力巨大的杀器,在清朝仿制出来的时候,连英国都还没正式装备军队。可以说,清军在装备上并不完全落后欧美强国。

晚清武器技术很强,轻松仿制出马克沁机枪,为何每次被打得大败?


除了仿制成功这款利器,1890年,江南机器局又成功仿制出了“曼利夏连发枪”。相比单发枪,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1887年,清军仿制出了后膛全钢火炮,有了连发枪和钢炮的支持,清军在装备上已然处于亚洲领先地位。那为何甲午战争,清军和弱小的日军开战却被打得大败呢?

晚清武器技术很强,轻松仿制出马克沁机枪,为何每次被打得大败?


原因其实很简单,清军的士兵完全就没个军人的样。平时训练连人影都找不到,打起仗来拉拉垮垮,敌军一冲锋,清军就被吓得溃败而逃。这样的军队,纵使给它再好的武器,到了士兵手里也只是如同烧火棍一般,更别指望军队能打胜仗了。因此清军每次都挨打,不是因为别的,军队不成样,军纪稀松,士兵完全就不在状态,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打胜仗?

晚清武器技术很强,轻松仿制出马克沁机枪,为何每次被打得大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