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大家有没有跟朋友合伙买房子一人一半首付然后每个月一人一半月供的,这样可以?

skyllyyy


很多家庭买房都是夫妻二人共同购买,也有和父母一块出钱购买的,但和朋友合伙购买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


不过,少见归少见,由于现在很多城市都有严格的限购和限贷政策,导致很多人想买房但没有资格,而且首套贷款无论是贷款额度还是贷款利率都比二套更有优势,这也让一些人萌生了与他人合伙买房的想法。

  

从法律上来讲,这种合伙买房的方式是没有问题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十条,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

  第三十一条,“合伙人应当对出资数额、盈余分配、债务承担、入伙、退伙、合伙终止等事项,订立书面协议。

  第三十五条“合伙的债务,由合伙人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的约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偿还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数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如上所述,如果打算合伙买房,在买房前务必签订合伙买房协议,要明确约定各方出资数额、贷款承担、收益分配等内容,且需要保留完整证明,如果出现纠纷最终闹到法院,一般也会认定为合伙买房关系,且双方签订的合伙买房协议合法有效,各方应按约履行。

合伙买房一般有以下2种方式:

  一,有钱一方借用没钱一方的购房或贷款资格,从而达到买房和节省购房成本的目的,所有的费用均由有钱一方出资。

  二,由于房价太贵,个人承担不起,多个人合伙凑钱买房。一般以投资为主,卖出后共享升值福利,不过,这里面也难免会遇到使用某人购房资质的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利益最大化。

  

但合伙买房虽好,也给未来留下了很多的隐患,下面来详细说一说

第一,房子产权的问题

如果借用别人的购房资格,房子出房本时也必然是对方的名字,自己一方虽然出钱又出力,但房产证上登记的不是自己的名字,在物权上来讲其实这套房子和自己并没有什么关系。

  

虽然在买之前双方会签署严谨的合伙购房协议,但因为房本是人家的,仍然阻止不了对方私自处分这套房产,若买方也是善意购买,法院也会支持买卖合同有效,房子拿不回来了,最终自己的损失也只能向对方追偿。


所以如果不涉及买房资格的话,千万要注意把自己的名字加到房产证里面,确保房产处置时自己知晓。


由于是多个人的房本,此时就会涉及到共同共有还是按份共有的问题,共同共有就是无论出资多少,产权是平均分配的,如果是两个人,份额各自都是50%,而按份共有就是多方事先商量好比例,按份持有,份额并不均等。

  

建议:如双方出资不同,就应当登记为按份共有,并且将各自所占份额写清楚。同时为了防止另外一方擅自处置房产,可以为房产增加抵押,限制交易。

第二,贷款的问题

虽然是多人共同买房,但银行认定贷款人的时候通常都会找最有还款能力的作为“主贷款人”,其他人作为“共同贷款人”,但主贷款人可不白当,需要承担其他共同贷款人不能按时还款的风险。同时,若主贷款人不能还款,银行会向共同贷款人催缴欠款。


但上述这些还是小问题,在实操中最重要的是法院有可能对这种贷款出资有不同的认定和理解,有的法院会认为向银行的借款也属于该方出资,只是通过融资方式出资,渠道不同而已,但有的法院则认为,只有实际拿出来的首付和每月已归还的利息和本金才算是出资,其他都不算。

  

建议:对于双方的出资情况和认定务必在合伙买房协议中规范清楚,写清银行借款是否算一方出资,以及将来的分割方式,避免日后扯皮。

做到了以上这两点只能说风险会小很多,但更麻烦的事儿还在后面。

例如1

两个人合伙买了一套房子,200万买入,3年之后想到了300万,此时房子买还是不卖?一个人想落袋为安,另一个坚决认为还能涨不想卖,这时候听谁的?亏了谁负责?

  

接着,此房与买家谈判,对方只出到285万,同样还是这个问题,一个人觉得行情不好可以出手了,另一个心底最低价位就是300万,一分也不想便宜,怎么办?或许此时还会猜忌,285万就卖,是不是私下收好处了。

最后可能房子还没卖出去,朋友都没得做了。

  

例如2:

房子比较旧不好卖,装修一下价格可以卖的更高,双方对此达成一致。紧接着问题来了,按什么标准装修?要花多少钱?用什么样的材料?谁去买?谁监工?如果最终装修没达到预期,反而还赔钱了,谁负这个责任?


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感同身受,装修是一个费力还不讨好的活,两家人合作装一套房子,不吵翻天才怪,搞不好一个水龙头就能吵好几天,最后还免不了被埋怨。

  

例如3:

楼市又出新政策了,现在的购房和贷款资格更珍贵了,含金量直线上升,这时原本商量好的分配方式就要有所改变,如果仍按原来的分配方法,产权方就不配合过户,你要知道,房子可在人家名下,真闹掰了,你有什么办法?打官司?就算赢了,这个时间也足以长到错过了最佳出售时期。

原本的举杯互酌演变成刺刀见红,何苦呢。

解决上述的麻烦也不是没有办法,比如说:


1,大佬式,有一个人牵头,其他人只能有参与角色,这套房子什么时候出手完全由牵头的这位大佬决定,其他人无条件服从。这种方式要求牵头人具备足够的能力和信誉,其他人也相信他绝对不会骗人。真能做到能服众的有几个呢?

  

2,点到为止,在买房之前设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合理卖价,当价格涨到这个点位时,毫不犹豫出手,绝不含糊。不管牛市还是熊市,也不管政府调控边严还是放松,点到为止。

但往往点到了不为止,谁会和钱过不去呢,尤其是在房价上涨的大牛市,真的可以做到价格到了就卖吗?

  

3,强制收购,其实这个是点到为止的补充方案,当价格来到出售节点的时候,比如300万,但其中一方不想卖,那么为解决这个问题,另一方可以强制要求对方收购自己拥有的这部分产权,顺利脱身。

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至少可以保证愿意出售一方的利益,不会弄的连朋友也没得做。

  

4,大家商量着来,这种其实是最常见的方法,但也是效果最差的方法,由于人的劣根性,往往商量着来的另一层意思就是玩命争取自己的利益,最后什么也商量不出来搞不好就得去打官司。

社会上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很多兄弟姐妹甚至由于如何处置老人的房产闹得上电视,亲情全无,丢人又现眼,何况普通朋友?

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意思就是有办法的话尽量不要选择合伙买房,风险大还特别麻烦,两口子还因为房子的事儿闹离婚呢,更别说朋友了,别钱没赚到,最后连朋友也做不成了。

  


小崔聊房


我就和小姐妹一起买了一套万科的酒店式公寓,因为资金紧张又不想错过一套觉得不错的房子,所以2个人合起来一起买的,首付一人一半,按揭一人一半,合同上姓名写的是两个人。

17年7月左右买的,28个㎡,loft户型,层高4.9米,买的时候总价39万多点,今年9月30日马上就要交房了,我们打算交房后就如果租金行情好,就再一起简单装修后过于出租。如果合适的人想买,就卖了。


很多人觉得买房不是夫妻、父母子女关系,是不能写在一个房产证上的,其实,是可以的,有一种叫“非夫妻关系共有人”可以一起买房,但是这个时候最好是双方都单身,这样不会涉及夫妻离婚等财产纠纷。

另外既然是合作一起买房,相互的脾气性格还是要相互完全了解和信任的,毕竟不是小钱,大家最好对关于合作买房的事宜写一个协议,把双方的出资情况、份额、月供、后期房子的去留计划等等详细的在协议上写清楚,因为合作买房,或因为限购没有名额而借用亲戚名义买房的案例最近几年很多,由此产生的后期纠纷也特别多。

前段时间新闻报道,姐姐姐夫借用弟弟的名额买房,现在姐姐要求把房子卖掉,最后因为房产证是弟弟弟媳的名字,买家把房款打给弟弟后,姐姐一直未收到房款,最后当面沟通后,弟弟觉得借用名额给姐姐买房,现在房价比当初赚了近200万,而自己当初因为把名额借给姐姐了,现在自己要买房首付需要50%,大大增加了只买房的门槛。所以弟弟弟媳觉得心里不平衡了,出于对自己的立场考虑我们也能不能怪弟弟弟媳贪心。

所以,对于合作买房,借名额买房的,一定要提前双方明确买房费用支出、份额、房子收益分配、后期房子买卖的决定权等等,不要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在意,都能无所谓,到最后的时候面对利益或纠纷,弄出矛盾连亲戚和朋友都做不了。

以上的回答,希望可以解决你的疑问和顾虑。

资深房企高管,《买房投资,人生必修课》导师,关注账号,及时了解政策,掌握避坑秘籍。


我们有房


跟你分享下我个人的真实案例。

我老公和他姐当时一人出了一半首付合买了一套房,房贷三千,我们多出一千,因为我们住里面。

其实就算这样也比租房划算多了,对吧。

后面房价蹭蹭上涨,然后他姐就想卖掉房子,但是我们还不是很想卖,因为卖了去买别的地方也很贵。

我们就商量着把当时她付的首付还给她,并且多给她五十万,想着这样其实也可以了,毕竟亲姐弟嘛。

结果他姐姐不同意,说她当时是为了投资,如果现在卖掉在除去房贷她可以赚八十万。

后面我们就一直僵持着,房子没卖,因为她想卖也必须要我们同意才行,搞得现在关系也不好。

所以,你看亲人一起买房都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更何况朋友。

其实一开始是一起投资的,但是后面因为我们做生意亏了,卖了原来的房,如果在卖掉现在和他姐合买的这套,我们就真的没地方住了。

我们想着多给五十万,也差不多了吧,而且我们也就这么多了。

可是,人家想要的不止啊!

真的,要是知道是这情况,我就不买了。


无花果的影记


有的,因为杭州限购,我已经两套以上了,自己名下是没有资格了。

但是同学有,同学是某集团的高管,他公司发给他的股票,正好可以允许出售,所以他套现了200w出来,因为他知道我比较懂买房,就来找我,我们一起投资了一个摇号的盘,名字写他的,我们签好协议,我和他共同出资,名字写他的,贷款用他的名义,但是什么时候出售我说了算,另外他保证不赔钱,赚了平分,亏了算我的,我补上全款买下房子或者直接给他补差价。

这里的重点是买卖是我说了算,名字和贷款是他出,相当于用掉了他的名额,我承担风险。

这个在购房资格严的城市才需要这样做,还有就是代持人的信任度,省的以后纠纷,一般情况下,不建议这样做,如果没办法了,找个律师一起拟好协议签好合同。

现在这个房子微涨,抵冲利息,不挣钱。但是他的股票如果不卖,现在已经亏一半了。





杭楼里的茅台


看到这样的标题,就是一把泪。我看房的经历有20年了,对楼市也略知一二。

2016年我看好了房价上涨的趋势,劝一个朋友买房。在限购的条件下,我自己没有购房资格了。想跟他合买。我开出的条件是,费用共同承担,赚了平分,亏了算我的。卖房的时间定位五年之后。她儿子已经过了18岁,所以他们家还有三个购房指标。

但他害怕以后的经济纠纷,所以还是拒绝了。我眼睁睁的看着房价从1.9万/平涨到了2.9[流泪]


一笑已经风云过


大家好,我是ZZ家的小胖仔,荣幸受邀回答~

合伙买房这件事在前几年其实还是比较流行的。那个时候大家都是为了投资,而且也看好房地产。不过那个时候大家都是买了新房之后等交付就马上转手变现了,然后分钱或者把赚的当首付再去投资下一套,很多人其实都是赚到钱的。那时候我记得温州炒房团是出了名的。温州人也出了名,他们那时候都是一个家族团购的,然后等交付之后就哄抬房价。

不过经过房价的前两年猛涨,现在已经是在缓慢增长了,跟之前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现在两个人合伙购置一套新房,等交付之后就出售的话,发现除掉自己贷款的利息啊和缴税成本,再加上二人平分,还有两年的时间,发现所赚并不多了。而且还要花费很多精力去折腾。更重要的事现在朋友之间还不一定信得过。在利益面前,很多事都是说不好的,这个还真的不得不信。如果合伙买房后再出一点点意外,那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所以这里面的风险还是蛮大的,还需慎重啊。

之前我有个同事,他是跟亲戚合伙买了一套住宅,后面涨了一点但是不是很多,亲戚说听别人说房价马上要跌了,赶紧出手吧,不然套进去了,想用钱办其他事都办不了啦,但是同事说他很看好后面的市场,再坚持几年能赚更多,两人意见不同,一直吵吵闹闹,后面同事无奈还是卖掉了,但是之后他们的关系也就慢慢淡了。

也许是现在市场没有之前那么疯涨,所以合伙买房中间的风险还是蛮多的,如果是个人也就算了,无论是涨是跌都由自己做主。

以上仅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点评哦。


ZZ家的小胖仔


最好还是自己买。就拿我老公来说,几年前和他同学在北京三环买了合伙买了一套110平的房子,目前是简单装修出租,因为当时首付比例高,所以目前租金和房贷相差不大。但是我们现在生意需要用钱,对方有好几套房子,他又不着急卖。我们也不在北京,也没有主动权,他说现在房子有价无市,放出去了不好卖。我们也没办法,就这样拖着,哎……房价是翻倍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卖出去。就这样拖着吧……


一生平安20192019


刚刚和我老公外甥合买了一套,因为我名下有两套,限购了,而外甥有公积金,还是首套房,于是便一对一半出首付拿了个房子,后期贷款一对一半还。但是我不会和朋友合买。有的时候你的真心在所谓的朋友面前一分不值。我不喜欢和亲人以外的人有任何金钱上的牵扯。


大兔子丫头


我和朋友合伙买的两套,第一套落他名下,第二套落我名下,这样我们就可以享受两套首套房的优惠,并且都还有一套房票。不过的确有时装修、卖或不卖的事儿上会有分歧,但是都不会有大的问题,大不了后面谁的钱宽裕了,就把对方的那部分加溢价全都买过来呗。签了份协议,但是感觉没啥用,还是得看互相的信任上。


土豆51643792


可以,分享周围2个例子。

坐标深圳,一个同事跟他一个朋友,2个人合伙买的二手房,在价高的时候成功售出,不言而喻肯定是转了。

坐标广州,也是一个同事合伙跟她朋友在广州买的期房,现在大家一起还房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