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海军军服

国民党陆军的军服自1924年黄埔军校建校后创造国民革命军以来,一直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所使用的陆军军服都是以中山装为基础加上当时的时代元素设计的,而海军和空军的军服就不一样,今天先讲海军军服,海军军服自清末再度建起,无论是船舶、武器还是军制军服,基本上是全盘西化。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国民党逃亡台湾,海军军服基本没什么变化,只是在改朝换代时将帽徽、旗帜一换了之。

1931年国民党颁布《海军军服条例》,仍沿用前制,将服饰分为大礼服、礼服、晚礼服、公服、晚公服、常服、晚常服等。夏季还有夏晚礼服、夏公服、夏晚公服、夏常服、夏晚常服等。

国民党海军军服


国民党海军军服


国民党海军军服


国民党海军军服

国民党海军的帽徽为金线绣制,图案设计极有特色,从帽徽中央的海军锚图案,环绕陪衬的橡叶装饰都可以看到英国皇家海军帽徽的影子,清朝海军帽徽在英国皇家海军帽徽顶部皇冠的位置上,替换成了金龙戏珠图案,而国民党就把金龙戏珠替换成了青天白日图案,其他都没变。

国民党海军军服

国民党海军军衔方面同样沿用清朝的西化的海军军衔,在一些图章和称呼做了改变,军衔图章金龙戏珠换成了青天白日,称呼上清朝海军军衔是正都统、副都统、协都统、正参领、副参领、协参领、正军校、副军校、协军校,分别为都统、参领和军校,对国民党与之对应的是将官、校官和尉官,国民党在将官军衔设多了特级上将和代将。

国民党海军军服


国民党海军军服

海军将官的袖章是一宽道加中道金线,上将、中将、少将和代将分别加三中道、二中道、一中道和无中道,校官的袖章是用四中道、三中道和二中道间一窄道代表上校、中校和少校,尉官的袖章是用二中道、一中道一窄道和一中道代表上尉、中尉和少尉。采用这种袖章制度时,除一些专业技能军官外还需在金线之上加装饰金色圆环。专业技能军官中,轮机军官袖章上的金线里要加入蓝色线,军医加入红色线,会计文书加入白色线。

国民党海军军服


国民党海军军服

除了袖章外,双肩的肩章上还缀有军衔符号。肩章为金色底,将官肩章上的标识由青天白日、双锚和银星组成,一级上将为四颗星,二级上将、中将、少将三级分别为三颗、二颗、一颗,代将没有五角星。校官肩章上的标识是青天白日,单锚和银星,也以银星的数量区别职衔。尉官肩章上没有锚装饰,其余区别方法和上述略同。轮机军官上的双锚、单锚和五角星均为金色的。

国民党海军军服

专业技术军官则在军衔肩章外侧加兵种所属兵种色的镶边。

国民党海军军服

在国民党海军中不仅上士、中士、下士算军士,一等兵也归入军士类,二等兵一下(含二等兵)才称为兵。其中上士的军衔,勤务符号为金线制,其他军士、士兵为红线制。

国民党海军军服


国民党海军军服

士兵勤务符号

国民党海军军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