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认为科创板可以获得成功吗?

老断说事


开弓没有回头箭!

以前很多人看好科创板,认为将会带动A股大涨。现在A股下跌了,又开始一边倒的抨击科创板,认为科创板会分流资金。如果你让现有股民来说,肯定都认为科创板不会成功,因为自己已经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里面亏得不成样子,怎么还敢奢望科创板成功?并且很多人都是没有达到资金门槛进入科创板的,对科创板抱有的都是负面情绪。

你问没有炒股的人呢?他其实对科创板一点也不关心,科创板会给他带来收入吗?会让他加薪吗?显然都不会,那么成功不成功都不关他们的事情。

科创板开板势在必行,各项准备工作正在作最后的冲刺,最快七月份可能就会开板。能获得成功与否,不是网上大家充当键盘侠就能讨论出结果来的。需要从管理层到投资者的共同努力,需要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很简单,如果认为科创板不能成功,那么不要去炒科创板就行了。

成功与不成功的标准在哪里?

如果以融资能力来看的话,所有A股都是成功的,从上市之初到现在,股市总市值增长了无数倍,上市公司数量增加了无数倍。从融资角度来说是极大的成功,而从投资者回报来看则是极其失败的,绝大多数股民都被亏损累累,有些2007年就被套牢,至今已然十二载,且解套依然遥遥无期。

如果科创板开板后就被爆炒,那么结果不会有什么意外:大多数人在大涨后追高买入被套,进入漫长的等待解套之路,甚至有些最后血本无归,毕竟科创板公司很多都是经营存在不确定性的公司。而假如科创板上市后遇冷,甚至出现科创板新股破发,那反而是好事情,至少说明在试行注册制之下,扭曲的发行定价机制得到了改观。

所以我的看法可能有大多数主流的看法并不一样,大家认为的是科创板上市后一路大涨就是成功,否则是失败。而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我认为如果科创板开板上市后爆炒,那才是最大的失败,和原来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收割另一批天天想发财的股民而已。反而科创板能够平稳开板,实现资本合理定价,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出现优秀的公司脱颖而出,成为未来的科技龙头,而垃圾的公司被抛弃,甚至归零,才是真正的成功。


财经宋建文


科创板能不能成功?看看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就知道了。无非是增加了炒作空间,允许亏损企业上市,让那些权贵资金可以更好地更快割韭菜。

原来还有盈利要求,那些板还要想办法做成盈利,起码一年内还能看业绩。现在好了,这亏损企业,同股不同权,成立时间太短的,反正一切奇葩的企业,只要换上科技的新装,都可以上市圈钱。

什么成长性,盈利能力,不存在的。反正我前面已经说清楚了,责任自负。

然后让大户去拿原始股,散户要到三级市场去高价承接。

亏损了,钱圈走了,经营不下去了,没关系,直接退市,反正风险自担。

无论什么板,只要不尊重市场规律,不尊重投资者,不让造假者欺骗市场者倾家荡产,最后都一地鸡毛。

看着好了,马上就会有一个专门的科创流水线,一年成立,第二年上市,第三年亏损,然后现金流断了,第四年退市,第五年开始新的一轮割韭菜。

原来还要警告,赵薇赚多少个亿也就罚款到顶60万元,还要谴责,现在好了,风险自担责任自负,大家都无责。

以前的板,还要投资者前期巨额风险投入,还要做出利润,还要有成长性,最后做的只能是一次性买卖。现在好了,科创板开创了割韭菜的流水线,可以连续割,一轮又一轮。

可怜的韭菜,永远被一板又一板,打得遍体鳞伤左右吃板!


新非新非


科创板是否可以获得成功?和目前存量a股是否成功,是一个道理:看你如何定义所谓的“成功”,以及谁来“定义”成功。

一个资本市场的成功,应该如何定义?是新股可以愉快的发行?不论什么情况都可以发行叫成功?还是一个资本市场定价有效,奖优罚劣能够自我淘汰,孕育出需求伟大成功的企业。投资者获得巨大的回报,正向激励作用导致资金长期而稳定持续流入,一个市场具备强烈的抗干扰,始终坚持走自己独立和长期的上涨趋势。这是世人理解的一个“成功”的资本市场,或者说,美国的资本市场是唯一成功的股市。

而我国官方认为的“成功”的股市,就是可以在加快“直接融资”和加大“扶贫”以及“一带一路”等高层指导的方向上加快融资,以服务于上述目标的股市,就是成功的股市。而科创板的成功,被高层和官方定义的成功指的是“可以加快科创企业融资上市,加快满足科创企业资金需求”。

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到,我们“世人”和“官方”的观点显然不同。也正是因为“不同”所以我国股市十年来维持在3000点一下徘徊,而同期上市公司数量从3000家增长到了37-3800家,并且新增了几个整“板”——十年来,新增了创业板,中小板,科创板。

官方是如何做到“可以愉快地发行新股”的?关键技巧在于“新股的无风险收益”——通过新股发行人为定价,上市后一律“44%涨停”到无数一字板,成功地,无差别地制造了“新股无风险收益”。这就导致,即使股灾,即使熔断,即使十年指数依旧在3000点以下徘徊,依旧可以顺利,愉快地“发行新股”。这就是“成功”。

而为什么十年指数维持在3000点徘徊,而美国十年牛市指数涨了将近4倍,连印度指数都翻了几倍?因为社会是聪明的,钱是聪明的,看到股市长期大量存在的问题没有从根本被改变!

那么,科创板是否改变了股市长期和大量存在的问题?没有改变这些问题,a股不能成功,科创板可以例外吗?a股存在的问题,换一个“赌场”就会成功吗?

这些问题都是显而易见的,大家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杆秤!


屠龙刀fei0598


A股已有上证、深证和创业板,科创板有存在的必要吗?为什么?

我认为有两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第一种是你发现什么有效,然后复制它;

第二种是你发现什么是无效的,然后规避它。--查理·芒格

而我们中国的A股明显就是在学习(复制)美股市场的一个阶段。就好比美国股市有纳斯达克,A股也想有自己的纳斯达克。这是一个科技股的占绝大比重的市场,美股的科技股占比达到了30%左右,而A股仅有12%。

所以,我们更需要一个给予科技股快速上市的市场,从而大力发展国有的科技领先企业!

其次,对于优胜劣汰来说,A股这几十年里一直做的不够好!好的公司不容易上市,垃圾的股票更无法退市,所以科创板的推出,更多的是一种战略试点的意义。也就是给予优胜劣汰制度的一个测试,为了以后的发展做准备,做铺垫。

因为美国的优胜劣汰非常完善,但是A股却有着处罚力度过低的问题!

说到注册制,美国注册制实行长达80余年,探索出一套完备的制度体系惩处追责上,美国注重严刑峻法、集体诉讼和公平基金,让财务造假公司付出惨痛代价。

一是美国对证券欺诈严刑峻法,中国处罚过轻。

二是在美国财务造假者可处以500万美元罚款和25年监禁,不亚于与持枪抢劫等恶性犯罪。

但是中国虚假披露惩处力度过轻,最高刑期仅三年,处罚金额最高60万元,无异于放纵违法犯罪。

因此,综合来看,科创板的推出是有必要的!只不过在打造“中国纳斯达克板块”的路途上,我们经历了创业板、新三板的失败,科创板是否能够扛起大旗,就要边走边看了!!

⭐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和投资背后的真正逻辑。谢谢您的支持,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琅琊榜首张大仙


主板成功吗,创业板成功了吗?大多数股民是猪,是羊,只能任人宰割,投资的公司有回报的千里挑一,一大片公司弄虚作假,高置压,高减持,捞一大笔钱跑路,有的甚至把公司掏空,剩一地鸡毛要小股东承受,这个市场只有利大股东和上市公司,是一个虚伪,变态市场,最好关了,老百姓生活会轻松点


用户叶公好龙


最近几天,科创板十分火爆,今后会如何呢?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公司上市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公司上市是为了圈钱、掏空上市公司、然后跑路,那么,不管搞个什么板,也只是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醋,结局不会好。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围绕''公司上市融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做大做强,大股东和投资者从发展中获利",制定股市游戏规则,完善法律法规,堵住各种可能的漏洞,科创板和其他板才有希望。前几天,交易所高层和一些专家大谈特谈"试水、摸着石头过河''之类的言论,我是非常反感的,试想中国股市已经经历了28年的发展,难道还没有摸出一点门道吗?


aijh02


这个世界没有一定成功的事,按照管理者的想法想让他成功,按照概率学成功占50%。按照投融资标准,成功应该是融资者得到超高的溢价率。而投资者获得超高的收益率。从表面上看这二者是矛盾的,解决的方式就是科创扳股票有超高的成长性。但本人认为这个结果比较难达到,原因是我查了所有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司对业绩成长的描述90%都落空了,而且基本都是虚高业绩而不谈困难,这不能不担忧中国股市包装上市之风根深帝固,而且科创板放开了市盈率这个全世界都遵循的标准.新股动扎一,二百倍市盈率,还认为是改革,在这个问题监管一定要清,个别高成长的特殊行业的公司是可以高溢价发行的,各国的实践也证明是可行的,。但是,95%以上的普遍型公司还是要坚持20%的市盈率,这才是对中国股市负责,中国股市长期存在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毛病就是监管忽左忽右,没有基本底线和原则,让很多带病公司上市,使投资者损失惨重。总而言之,本人预言,如果科创不能寻找到一个融资者和投资者利益的平衡点。再高的意愿也会落空。如不信,二十年后看。


用户102172102


截止7月26日上周五收盘,5个交易日里25家公司股价较发行价均实现不同程度上涨。安集科技以350%的涨幅居首,25家公司平均涨幅约140%,平均市盈率约120倍。

科创板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一场造富运动,但是其背后蕴藏着重大的战略意义,我认为科创板能否取决于以下3个关键因素:

01 科创板的价值在于创新

对于科创板的期待,中国的投资者期待已久了。中国也迫切地希望能够打造属于自己的纳斯达克,从科创板的注册制,到审核机制,再到退市机制,每一方面都体现出当局设计者对于新兴资本市场的一种改革的决心。

7月22日,上海科创板开市,不仅仅意味着中国的纳斯达克的诞生,更是反映出了上层对于国家股票交易的战略规划、经济转型阶段的一种迫切需求,同时也反映出了科创企业在国内谋求生存和资金的一种状态,这将对科创创新型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强烈支持。

科创板需要持续去实现的就是把更好的科技创新企业留在中国,让中国的投资者能够在科创板与这些创新企业一起成长,享受其成长背后所带来的红利。

02 科创板机构投资者的占比

我们其实可以看到,对于科创板而言,有了50万的资金门槛限制,会限制住很多散户的入场,这一做法的目的并不是说不让投资者参与这场红利,而是希望能够通过一种方式提升资深投资者的数量,必避免这个市场的投机性。就像美国股市一样,大多数的投资方是机构,而散户只是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比例,这就是一个健康的市场。

而对于现阶段科创板上市公司的股价,我认为短期而言,科创板股票将趋向于理性定价。从中期来看,波动区间会逐渐收窄,随着更多新股上市,市场更加成熟,也会有更加理性的定价,个股分化会更加明显。长期而言,随着新股增多,加上之后的涨跌幅限制,科创板市场将逐渐回归理性,估值将回到更加理性的水平。

03 科创板需要时间的沉淀

科创板开市以前,很多唱衰中国股市的人总是会拿创业板说事,传递出那些负面的声音:“科创板割韭菜啦,先割一波再等下一波”、“科创板也就3分钟热度”……

其实,对于中国人来讲,这何尝不是一种妒忌呢?从创业板开市,再到新三板,中国人一直都在等待属于我们自己的“纳斯达克”,等了这么多年,还是没有结果。

由于A股整体不太成熟,成立的时间还不到30年,其交易机构的数量和成熟程度远远不及美国股票市场或者一些欧洲发达国家。A股几十年来,牛短熊长的特点,让A股的散户遍体鳞伤,大多数已经被这个市场伤害过无数次。这个时候,政府突然在数月的时间内推出科创板,对于散户来讲,从心里上是不太能够全部接受这种新鲜的产物,接受不来就只能隔岸观望。涨太多和他也没关系,要跌多了正好应验唱衰者的心理。

总而言之,对于科创板来讲,还是需要时间的沉淀,只有通过了时间的检验,留下了优质的企业,这样才能让中国的投资者信服,相信科创板是一个不同于主板的交易板块,让投资者和创新企业愿意在科创板生存下去。

以上就是我对该问题的分析和解释,希望可以帮助到题主及更多的人。原创不易,感谢阅读。


我是杜耶说理财,价值投资的布道者。

点赞和转发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关注我,和我一起慢慢变富。


杜耶说理财


科创板是天字号工程,一定会成功!

开创科创板的两大使命:

第一,科创板是股市改革的实验田

我国股市设计之初,就带着非常浓厚的中国特色。这些特色让一些国企成功脱困、一些民企也赚了很多钱,还有机构、董监高、关系人士、消息灵通人士等等都获利颇丰。

股市批量圈钱造富,唯独对股民没有很好的回报,股民亏多赚少!

这样的制度设计缺陷,不但于普通股民不公,也不符合成熟市场惯例!

股民投资人不能分享国家发展、股市发展、上市公司发展的红利,无论是超短线,还是长期投资于中石油这种超级大蓝筹,大部分股民甚至都是亏损累累,已经引起为国接盘的股民们的公愤!

股市也一蹶不振,不断下跌,甚至到了引发金融风险的程度。

这样的制度设计必须改革,再不改革必将使国家离心离德,人心涣散。

科创板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承载着对不合理制度改革、让股民分享股市发展的厚望!

第二,科创板是真正高科技创业企业的二次孵化器

创业板设计之初,本来是被寄予了高科技创业企业二次孵化器的厚望,谁知因规则不清晰加上把控不严,创业板事与愿违地变成了一个鱼龙混杂的四不像!!!

在美国纳斯达克的指引作用下,大家当然知道搞一个真正的高科技创业企业板的重要性。

所以,提出了设立科创板来承担科技创业企业二级孵化器的构想。这一届执行力很强,在短短10个月时间就已经准备就绪,截止今天(2019年6月17日)已经接受两家公司注册,不日即将发行上市。

虽然现在媒体对科创板表现得风轻云淡,但是,这两大使命决定: 开弓没有回头箭,科创板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我们还必须了解,股市为了科创板所做的准备和铺垫

第一,强行摁下一个进入爆发初期牛市暂停键。

中国股市从2019年初起,行情出现了大反转,出现连续放量上攻,顺利突破半年线和年线两条牛熊分界线,并持续创新高,牛市特征已经非常明确,股民人均利润10万+,股市高奏“喜洋洋”。

但是,说时迟那时快,我们的股市自律性好啊,就在大家认为很快要进入最赚钱的主升浪的时候,突然自己按下了牛市暂停键,自觉下跌一半涨幅,回到了牛熊分界线附近整理。

这是为什么?

不就是为了等待正在快马加鞭🐴赶来驰援的科创板一起开疆扩土、攻城拔寨,共建长牛慢牛的宏伟蓝图嘛!!!

第二,引导、调动所有国有性质机构资金入市

最近1-2年,陆续开放或者扩大了保险资金入市、社保资金入市、养老金入市、银行理财子公司入市,并开放企业股份回购。还成功发行了两批规模千亿级别的科创板基金。

这么多国字号大资金为科创板开板保驾护航,历史罕见,世所未有!!!

第三,扩大外资投资规模

中国股市前后分别被富时、明晟等国际一线大指数基金纳入被动配置股票池,资金也恰好于今年、明年陆续到位!

外资独资证券公司已经破冰!

沪伦通已经开通!

中日ETF互通已经开通!

现在又正在研究扩大QFII投资规模!

总之,现在一切已经就绪,管理层和所有股民都翘首以盼,等待科创板正式开盘。科创板已经如箭在弦上,只待一声令下,必将攻城拔寨,引领中国股市走出真正的慢牛长牛。


分享财经知识和经验,启迪财经智慧!我是涨亭板,中国注册会计师,欢迎关注我


涨亭板


科创板从去年10月份酝酿到现在,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推出,这在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我们之前的创业板、中小板从酝酿到推出,通常要十多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科创板很可能是吸取了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而推出的。

至于科创板是否可以获得成功,那要看站在谁的角度上看问题,如果站在决策者角度上来看,评判科创板是否获得成功,有以下三大标准:一是,科创板是给创新型科技企业融资,未来科创板如果能够摆脱创业板的弊端,成为能够诞生类似“华为”、“中兴”公司股票的“蓄水池”!科创板就可算获得成功。但目前来看,新一批上市的科创板企业资质平平,而且市盈率定得过高,希望后面要加以改进。

二是,科创板建立主要是进行注册制的试点,那科创板就不能像中小板、创业板有历史遗留问题。一旦科创板注册制试点成功后,就可以全面推广。既然要拿科创板作为注册制的试点。对于,决策层而言,科创板已经顺利开板,注册制改革已经推动,接下来就希望科创板试点成功,早日对外推广成功经验了。

三是,科创板将作为一个新推出的板块,很有可能会加大资本项目对外开放力度,引入海外资金为我科技创新型企业所用,这样不仅可以奠定上海的金融中心的地位,而且还能促进中国资本项目的开放。估计一些海外对冲基金出于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需求,还是有部分资金进入到科创板市场进行战略投资。

事实上,在决策者的角度来看,科创板肯定可以获得多种收获与成功。即使第一批科创板企业的质量不高、超募现象严重,但也还是可以进行修正的。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科创板推出就没有这么乐观了:

首先,科创板推出会分流一部分A股市场资金,目前股市每天成交量不足4000亿,处于上下两难境地,本身就要承担新股IPO的重压,现在还要科创板来分流资金。所以,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科创板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再者,科创板第一批股票已经成功上市,市场普遍反映市盈率过高,超募现象严重。显然,科创板新股上市的股价并不便宜。而且科创板还规定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置涨停限制,5天之后涨跌幅超过20%,于是机构投资者跃跃欲试。

而我认为,既然要搞科创板,推出注册制,就不应该再鼓励市场过度的投机行为。至少从目前情况看,科创板是鼓励投机,并没有培养价值投资理念。预计科创板股价波动会很大,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的风险也会很大。

最后,科创板是实行的注册制,这意味着新股可以大量上市,但绩差股也可以快速退市。这不仅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风险较大,也对机构投资者来说,也需要有一双鉴别上市公司质地好坏的“慧眼”,否则买到绩差的上市公司股票也会遇到较大的亏损情况。而对于那些财务报告造假、粉饰业绩的上市公司应该给予严惩,并且要建立投资者索赔制度。从这一点上看,现在说科创板已经获得成功还为时尚早。

科创板在万众瞻目之下,终于推出交易了,至于说它是否已经成功,要看站在谁的角度上看问题。对于监管者来说,科创板只要为科技创新型企业融到资金,只要完成注册制试点,只要吸引外资来布局科创板,就算成功了。而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科创板尽管已经推出,但是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希望科创板企业上市价格订得更加合理一些,希望在推出退市制度后,也能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对于造假欺骗投资者的上市公司要严惩不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