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之曾孫、戾太子劉據之孫劉病已(漢宣帝),為何要滅霍光家族?

苛就辰葉玖銑


霍光乃漢室四朝老臣,侍奉漢武帝劉徹,輔佐漢昭帝劉弗陵,立廢漢廢帝劉賀,伴駕漢宣帝劉病已,在大漢朝堂工作近半個世紀,為漢室的安定和發展立下不朽功勳,被尊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以皇帝級別的葬儀陪葬於武帝之茂陵,本應世代同享哀榮,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霍光去世兩年後,漢宣帝卻將霍家一族滿門抄斬,那麼漢武帝之曾孫、戾太子劉據之孫劉病已(漢宣帝),為何要滅霍光家族?

有書君認為霍光家族成員深居朝堂要職,干預政事讓漢宣帝無法施展抱負,不能真正親政,於國漢宣帝除外戚毒瘤,必須除惡務盡,不留後患。於家漢宣帝髮妻許平君為霍光之繼室霍顯所害,必報殺妻之仇。於法霍氏家族意圖謀反,必誅以正朝綱。

一、於國漢宣帝除外戚毒瘤,必須除惡務盡,以絕後患。

自古外戚專權干政是懸在皇帝頭上的一把利劍,霍光家族在漢宣帝時已不僅僅是重臣更是外戚。一心想回歸漢室劉家天下的漢宣帝面對如此強勢的外戚集團,不得不痛下決心,搬開頭上利劍,除去大漢朝堂這顆巨大的毒瘤。

霍光家族的強勢可以從他們的要職上見分曉,霍光外孫女上官氏為皇太后,是漢宣帝名義上的母親,霍光女兒霍成君為宣帝第二任皇后,霍光的兒子、孫子、侄孫、女婿等有的掌控兵權,有的掌控信息通道,有的掌握皇帝車馬行蹤……

霍光對漢朝天子忠心耿耿不假,為大漢社稷盡忠報國有功也不假,他在世時,他的妻子、兒子、孫子、女婿等人可能還會聽聽這大家長的話,可霍光去世了,他的後代未必如霍光一樣忠於漢朝天子,忠於職守,而且他們權勢熏天,已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長期富貴和權勢,使霍氏家族徹底腐化。

這霍光一離世,繼室霍顯便日益驕橫跋扈,為所欲為,常常帶著女兒們出入長信宮如入無人之境,最可恨的是霍顯認為太子劉奭是來自民間不當立,便指使女兒霍成君欲要毒死太子,干預國家的立儲問題,而且心狠毒辣,好在太子奶媽忠心護主,一切吃食必先嚐過,一切用物親力親為,才免遭毒手。

而霍光長子霍禹私自擴建宅弟超過規定大小,又利用掌控軍權在朝中結黨營私,培植黨羽,連家奴都仗勢欺人,打到魏相府上去了。

霍光孫子(後過繼給霍去病)霍山是尚書令,經常扣押舉報他們的奏摺,並通知霍禹打壓政敵,以致漢宣帝都聽不到民聲,反而讓霍山監控皇帝和官員的交流,知道朝中一切動向,皇帝的一舉一動盡在霍家掌控之中,著實讓漢宣帝防不勝防。

霍光家族成員一個個深居要職,遍佈朝堂每一個重要角落,完全掌控了漢天子的軍隊和政府各個要害部門,成了漢宣帝的親政攔路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何況漢宣帝又是一個有理想、有才華、有能力的皇帝,怎甘心當傀儡,令他人擺佈?

於是漢宣帝把霍禹升為大司馬卻擼了軍權,霍山則被漢宣帝的廣開言路架空,霍家一族中的女婿們都調離京師,下放到外地任職,在京師和宮禁的軍隊與霍家關係密切的人,都設法調離原職。

漢宣帝做好這些佈局,用溫水煮青蛙的辦法,讓霍氏家族成員工作崗位進行調整,遠離軍政要職,表面升了官,實權卻全沒了。

漢宣帝出招穩準狠,霍氏家族猛一醒來,已失先機,只有被動挨打的份了。漢宣帝欲除外戚霍光家族,為的是國家的長治久安,為的是大漢江山固若金湯。

二、於家漢宣帝髮妻許平君為霍光之繼室霍顯所害,必報殺妻之仇。

漢宣帝與霍氏家族的過節起源於“故劍情深”,霍光繼室霍顯仗著霍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想立自己的小女兒霍成君為皇后,漢宣帝卻對在苦難中相濡以沫的結髮妻子許平君情深意重,他對霍顯這個無理要求做了一個曲線救妻策略,以讓大臣的幫著找一把以前用過的劍,達到立許平君為皇后的目的。

霍光當時有上官皇太后掌管後宮,自己的主張漢宣帝又言聽計從,對此事反應不強烈,而霍顯卻十分震怒,她必須讓自己的女兒登上皇后的寶座,明的不行,她就用起陰損之招,時逢許皇后懷孕臨產,霍顯找到御醫淳于衍許給她榮華富貴和大量錢財,並威脅她,一家性命都在此一舉,淳于衍在許皇后的滋補湯中放入慢性毒藥,許皇后產後不久去世。

沒有不透風的牆,一年後,太原首府陳遂奏報,淳于衍在太原落網,對霍顯指使毒害許皇后一事供認不諱,漢宣帝怒不可遏,恨之入骨,在宮中大叫要殺了霍顯替許平君報仇!

漢宣帝歇嘶底裡的喊殺聲,讓宮中震怖不已。很快,宮中的百官們就都在傳,說當年許皇后之死是霍夫人指使御醫所為,陛下氣瘋了要殺人。

殺妻之恨,不共戴天,何況漢宣帝與髮妻結於苦難之時,在苦水中一起浸泡,兩人相互扶持,患難與共,現在得知真相,必將把犯案之人捉拿歸案,於家,丈夫有責任保護妻子,就算是平常的百姓,妻子被害,為其申冤為其報仇雪恨,是天經地義之事。何況有情有義漢宣帝呢?

三、於法霍氏家族意圖謀反,必誅以正朝綱。

霍顯得到女兒霍成君傳來的消息,心裡盤算著,漢宣帝一定不會放過自己,不如讓兒子女婿們奮力一搏,或許還有機會,便召集大家密謀反叛,本就對漢宣帝有一肚子意見的霍顯、霍禹、霍山、霍雲,深知謀殺皇后是滅族之罪,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來個魚死網破,準備逼宮。

霍顯更是惡中膽邊生,乾脆像當年對昌邑王那樣,效仿舊案,先廢了漢宣帝,立霍禹為帝!

霍家聯絡各個女婿,做好一切佈署,霍顯到皇宮求見太后,想以太后的名義先罷黜漢宣帝,卻被早已得知消息的許舜以太后身體欠安需要靜養為由擋在了宮外。霍禹去拜見霍皇后同樣沒見到人,其實一切盡在漢宣帝掌控中。

漢宣帝早就派張安世、韓增分別帶領軍隊將霍家宅邸包圍得嚴嚴實實,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將霍氏家族一網打盡了。

霍雲、霍山、範明友見大勢已去,無力迴天,在被捕之前自殺。霍顯、霍禹、鄧廣漢被一一捉拿歸案。霍禹被腰斬,霍顯及霍家的女兒、女婿等有姻親關係的,皆被處死。霍光家族被誅滅,只留下霍成君一人,皇后之位被廢,毫無生趣的苟活於世,12年後,自殺離開人間。

按照漢朝法度與漢律,霍氏家族中霍顯謀害許皇后在先,後又鼓動家族成員謀反篡位,是要被誅殺九族的!只有對違法者實以刑罰,才能以正朝綱!

多行不義必自斃!霍氏家族的被誅於國漢宣帝是為了江山社稷的穩固,於家是霍顯心狠手辣毒殺許皇后,引來殺身之禍,於法霍顯犯案後不知悔改,妄想謀反篡位,以致連累霍氏家族一齊被誅,實在是害人害己,自作孽不可活!

漢宣帝滅霍光家族,是霍光家族成員咎由自取,漢宣帝對功過是非拎得清,看得透,所以對霍光本人仍尊重有加,陪葬茂陵,奉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並沒磨滅他的功勳,足見漢宣帝寬廣的胸襟,公正寬容的品性,善待功臣的修為,這是歷代帝王望塵莫及的!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劉病已滅霍光全家是霍光駕鶴西去後的事。

1.霍光生前作為權臣,對漢王朝有貌似不忠的行為。劉弗陵英年早逝後,霍光處心積慮地物色了昌邑王劉賀來當傀儡皇帝以便自己獨攬大權,而劉賀年少輕狂,快馬加鞭趕到京城後,不僅沒對有恩於己的霍老感恩戴德,還要“勵精圖治”,到處安插親信,甚至要收回霍老的兵權,這觸碰了霍老爺子的底線。


所以,霍老暗中聯繫有實權的朝臣,經親示皇太后——自己的親外孫女後,把上任27天的劉賀廢黜了!儘管史書上說劉賀是因為驕奢淫逸、行為荒誕而被廢的,但歷史是勝利者寫的;就事實來看,霍老雖沒篡位,但對大漢皇帝任意廢立,顯然十惡不赦,罪不可恕;劉病已心知肚明!

2.霍光生前,霍夫人瞞著霍老爺子,毒殺了劉病已的皇后許平君;許廣君是劉病已流落於民間時的結髮妻子,劉病已君臨天下後,霍光曾要把女兒嫁他當皇后,劉病已卻向朝臣談起了自己曾有一把寶劍流落於民間了,心有靈犀的朝臣知其意,找來了許廣君,劉病已就立許廣君為皇后了(故劍情深來源於此);霍夫人敢毒殺漢宣帝感情深厚的皇后,這觸碰了劉病已的底線,儘管霍光沒參與,但最低說明家風不正,劉病已得知真相後,隱忍不發,還接受了霍氏女為皇后,顯然內心已埋下了復仇的種子。



3.霍光死後,霍氏家族在霍夫人的鼓動下,想謀反,搞叛亂。霍夫人鑑於自己毒殺許皇后的事遲早是要敗露的,到時漢宣帝絕對饒不了自己,所以,霍夫人暗中聯合朝中大臣欲廢除漢宣帝,另立新君。


結果,被漢宣帝先發制人,霍光家被滅族。


希望星晨58298869


漢宣帝屬於大氣晚成。

說白一點,在市井混過的皇族,遠比霍家子弟更具備政治能力。

漢宣帝:



漢宣帝從小生活在監獄中,耳染目睹的都是如何生存,如何戰勝敵人的技巧,出獄之後又見識了民間疾苦,娶得平民女子,再接受正規教育,個人能力非常出眾。

被霍光選擇為皇帝后,漢宣帝牢固做了三件事情以確保自己的地位:

一、假意奉承霍光。甚至霍光老婆殺害原配許平君,霍光女兒多次想毒殺兒子劉奭,漢宣帝都隱忍不發,以求暫避鋒芒。

霍光繼妻霍顯:



二、為祖父戾太子劉據追諡,同時派人查詢廢帝劉賀動向。就是向天下宣佈,自己才是漢武帝正牌嫡子劉據唯一子孫。

三、常宿昭帝廟。漢宣帝的皇帝法統來自於叔祖父漢昭帝,所以在霍光掌握政權時期,漢宣帝常夜謁漢昭帝廟,跪坐祈福至天亮,從而掌握了政治主動權。

霍光死後,漢宣帝終於控制了政權,霍光老婆兒子發覺毒殺許平君事洩,也就企圖乘漢宣帝夜謁漢昭帝廟時發動政變,挾持漢宣帝后另立皇帝。漢宣帝發現後雷霆一擊,族滅霍家,並廢霍成君。

霍成君:



在這裡要說明,霍光繼妻顯出身低微,是霍光原配的媵女,甚至連姓都沒有記錄,後因兒子的原因被霍光扶為繼妻。所以霍顯、霍顯兒子霍禹、女兒霍成君均沒有接受過良好教育,德不配位,終遭族滅幽閉。


四川達州


因為有昌邑王劉賀的例子在前,史書上說劉賀是驕奢淫逸,行為荒誕,但其實只是一面之詞,更像是霍光的欲蓋彌彰之詞。

劉賀舒服日子過慣了是不假,但也絕不至於因此就被廢!

解鈴還須繫鈴人,劉賀的這出鬧劇,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捧他的人叫—霍光!

高高捧起,重重摔下,霍光既然能把劉賀立為皇帝,自然是有他深思熟慮的考量的,換句話說,對於老奸巨猾的霍光來說,誰聽話,誰能更受控制,誰就可以當皇帝,至於是不是你劉賀,無所謂!

壞就壞在劉賀實在是太嫩,打小諸侯王府自由野蠻的生長,讓他完全不瞭解政治的險惡,他天真的以為當了皇帝就可以真正君臨天下,一言九鼎,唯我獨尊了,所以,皇帝位置還沒坐熱,就開始大肆的撤換原來霍光的人馬,換成自己的心腹,連一點回寰的餘地都沒有給自己留。

這對於大權獨攬得霍光來說,自然是不可容忍的,加上劉賀確實也是多有劣跡,行為禮法不端,當然,這其中也有老狐狸霍光給設的套,到不管如何,劉賀確實給人留下了把柄。

所以,菜鳥劉賀的結局也就不可避免了!

劉病己就是在劉賀悲劇後才被霍光扶立起來的,對於霍光的專權霸道豈能沒有想法,只是羽翼未豐,反抗過甚反而容易成第二個劉賀,但埋藏在心底的怨恨肯定是越積越深的!

最重要在於,漢宣帝不是劉賀,所以專橫過甚的霍光身後事也就不可避免了!


小哥燴史


其實算下來,霍光與漢宣帝都屬於西漢時期的衛霍集團,這裡面的衛霍自然指的是衛青與霍去病,而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劉病已是衛子夫皇后的曾孫,戾太子劉據的孫子。

有的人認為巫蠱之禍是漢武帝想要清除衛霍外戚,這個是很沒有道理的,因為如果要清楚外戚,沒有辦法將劉據也一併清除,另外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得到器重,也是因為他是霍去病的弟弟。

如果漢武帝真的要清除衛霍外戚,是不可能讓霍光成為顧命大臣的,不可能將年僅八歲的漢昭帝劉弗陵交給霍光的,主少國疑,那麼霍光顯然是大權在握的。

漢昭帝只活到了二十一歲就病逝了,因為漢昭帝無子,所以就從漢武帝的孫子裡面去找,找到了昌邑王劉賀,劉賀是原來昌邑哀王劉髆的兒子,劉髆的母親是李夫人,舅舅是李廣利與李延年。

為什麼霍光要選擇這個劉賀為皇帝,這個不大好說,因為史書沒有說明這個問題,但是劉賀只當了二十七的皇帝就被廢,史書給出的理由是劉賀做了太多的壞事,高達一千一百多起。

這個就比較有意思了,按道理說這個劉賀這麼壞,霍光應該之前就知道了,既然知道了,怎麼又會迎立他為皇帝,然後又廢黜他這個皇帝呢?畢竟廢黜這個皇帝的風險還是十分之大的。

個人覺得有一種可能,霍光廢黜劉賀,就是為了迎漢宣帝為帝的,但是在漢昭帝病逝的時候,霍光不太合適迎立漢宣帝,畢竟他是造反的戾太子劉據的孫子,所以霍光就先立劉賀,之後再廢劉賀,再迎漢宣帝。

霍光死後,漢宣帝之所以要滅霍光的家族,這個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霍光的兒子們要造反,所以就被滅全族了,但是霍光並沒有被受牽連,而且在麒麟閣十一功臣裡,霍光仍然名列第一。

由此可見,霍光家族被滅,主要原因還是霍光子孫出現了問題,如果霍光家族像金日磾家族那樣低調從事,也想七世不衰的。


歷史簡單說


  第一個皇后:許平君  公元前88年或者公元前89年,許平君出生。  許平君的父親許廣漢,年輕時在昌邑王府做事。後來武帝出遊,從長安至甘泉宮,許廣漢是隨駕人員之一,或者出於緊張,拿了別人的馬鞍放到自己的馬背上。這是“從駕而盜”的大罪,本該判死刑,劉徹則讓他受了腐刑。於是許廣漢便做了宦者丞。公元前80年,上官桀發動政變未遂,這時許廣漢正負責部索。上官桀值守的廬內有繩子數千,許廣漢偏又找不到,被其他人發現。於是許廣漢又被判處做鬼薪,即苦工一類職務。後來逐漸升遷,直到暴室嗇夫。而這時,劉詢已由祖母史良娣的孃家搬到掖廷讀書。  許平君本來許配給內謁者令歐侯氏的兒子,就在結婚前夕,對方病故。  許平君與劉詢(漢武帝皇后衛子夫的兒子劉據的孫子)於公元前75年成婚,前74年生下後來成為漢元帝的劉奭;,同年漢昭帝駕崩,劉詢被擁戴為皇帝,許平君進宮為婕妤。當時幾乎所有人都在霍光家族的威逼下要求讓霍成君當皇后,“公卿議更立皇后,皆心儀霍將軍女”。但劉詢沒有忘記與自己患難與共的許平君,他下了一道“尋故劍”的詔書,要尋寒微時的一把劍。朝臣們見風轉舵,便都聯合奏請立許平君為後。依例,皇后的父親一定要封侯,但霍光卻始終不允。後來才封了個“昌成君”。  而霍光的妻子霍顯一心想讓女兒成君作皇后。本始三年,許平君再度懷孕,生下一個孩子。皇后分娩之後,霍顯命御用女醫淳于衍(掖廷護衛淳于賞的妻子)在所進的丸藥中加入附子,讓許平君在坐月子時服用。許平君服用後不久毒發逝世。漢宣帝非常悲痛,追封她為“恭哀皇后”,葬於杜陵南園(也稱少陵)。  毒害皇后事發,淳于衍被捕,霍顯聽說後十分驚恐,便將此事告訴了霍光。霍光無奈,只得全力遮蓋此事,這才勉強過關。霍成君如願以償當上皇后,她飛揚跋扈,揮金如土,與許後提倡的節儉、賢德完全違背。劉詢裝作對她千依百順,而霍成君也沒有為劉詢生下子嗣。地節二年(前68年),霍光去世,劉詢為他舉行了聲勢浩大的葬禮。地節三年(前67年),漢宣帝封許平君的父親許廣漢為平恩侯,立與許平君在民間所生的劉奭為太子。霍顯非常惱怒,甚至“恚怒不食,嘔血”,並授意霍成君伺機毒殺劉奭。但因為太子的保姆常先試菜驗毒,所以幾次下手均未成功。地節四年(前66年)七月,霍家發動未遂政變,招致族滅,霍光子霍禹,霍雲,侄子霍山,妻子霍顯都被殺或者自殺。八月,漢宣帝以陰謀毒害太子為由,廢掉霍成君,令其遷往上林苑的昭臺宮;十二年後的五鳳四年(前54年)再度令其遷往雲林館,霍成君自殺。葬於藍田縣昆吾亭東。廢后詔書原文: 皇后熒惑失道,懷不德,挾毒與母博陸宣城侯顯謀,欲危太子,無人母之恩,不宜奉宗廟衣服,不可以承天命。嗚呼傷哉,其退避宮,上璽綬有司。至此,劉詢終於為髮妻許平君報仇。  在劉詢落難時,許平君對劉詢不離不棄,當上皇后之後,細心打理後宮,而劉詢能夠力排眾議立平君為皇后,還能為其報仇。對於許平君來說,相比班婕妤、衛子夫等人,她已是十分地幸運。  霍成君(前83年左右—前54年),西漢名臣霍光的小女兒,漢宣帝劉詢的第二位皇后,史稱霍皇后。本始三年(前71年),漢宣帝的元配許平君皇后被霍成君的母親霍顯毒死後,霍光將霍成君送入宮中 為婕妤,次年本始四年(前70年)正式冊封為皇后。婚後帝后感情燕好(關於這一點是一個令人爭議的話題,有人說宣帝這樣做是在欺騙霍成君,利用她,很無恥;也有人說宣帝是忍辱負重。不論如何以宣帝當時的處境確實是迫不得已,據說霍成君也一直未有生育,此事是否和宣帝有關有爭議)。霍成君由於是豪門出身,再加上有一個愚蠢的母親,所以出手很大方,她給下人的賞賜往往很多,與許後時的節儉相比甚為懸殊。霍光的長女嫁與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為妻,而上官太后正是霍光長女的女兒,也就是說霍成君是上官太后的親小姨。  地節二年(前68年),霍光去世。地節三年(前67年),漢宣帝封許平君的父親許廣漢為平恩侯(此前,霍光一直不同意給許廣漢封侯,認為他是“刑餘之人”,所以封他做了“昌城君”,但官職也是相當大的),立與許平君在民間所生的劉奭為太子,霍顯非常惱怒,甚至“恚怒不食,嘔血”,並授意霍成君伺機毒殺劉奭。但因為太子的保姆常先試菜驗毒,所以幾次下手均未成功。地節四年(前66年)七月,霍家發動未遂政變,招致族滅,霍光子霍禹,霍雲,侄子霍山,妻子霍顯都被殺或者自殺。八月,漢宣帝以陰謀毒害太子為由,廢掉霍成君,令其遷往上林苑的昭臺宮;十二年後再度令其遷往雲林館,霍成君自殺。葬於藍田縣昆吾亭東


zkfum825


漢宣帝劉詢作為一個廢太子劉據一脈的骨血,他能夠活著長大成人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而其能夠從民間順利繼位成為帝王,就更是一段傳奇的歷史,這不得不說其運氣使然,而其中除了幕後臺前幫助他的人之外,更應該感謝的還是霍光,作為西漢託孤重臣,霍光可謂是權傾朝野,權勢驚人,因此才有了他拍板迎立昌邑王劉賀,而在其成為帝王僅僅27天又將其給廢黜的大事件。

如此可見霍光權勢非同一般,所以成為帝王被霍光處處掣踵,可是漢宣帝還是很感謝霍光的,畢竟如今的帝位可是霍光的拍板,而霍光以退為進的試探之後,再加上劉詢處處對其尊重,因此也算是相安無事。

霍光雖然是權臣,卻也是點到即止的,可是其妻子卻有意讓她們的女兒霍成君成為皇后,所以就毒殺了臨產的皇后許平君,而許平君是和漢宣帝相識於微末的結髮妻子,兩人感情很好,可是這一事件,令得劉病已極為的惱怒,可是如今羽翼未豐,也就處處忍讓了。

幾年後,霍光去世,而漢宣帝也逐漸的將權利收歸,如此霍氏家族的威勢下降,而霍光的妻子是一個不知進退的人,她享受了多年不可一世的權勢,而今認為漢宣帝忘恩負義,霍光一死,卻動了她們霍氏家族的各方面權利,讓得既得利益嚴重受損,因此就想要發動政變將漢宣帝推翻,自己家族當政,而其兒子成為帝王,如此保證霍家的權勢。

霍氏叛亂,卻被漢宣帝先下手為強,強勢鎮壓,朝中朋黨也被一網打盡,因此霍氏家族因為謀反而落得個被滅的慘淡下場。

漢宣帝劉病已是一個英明果決的帝王,也是一個善惡分明的人,霍光的妻子一再觸及其底線,先是毒殺皇后許平君,再是謀反篡權,她的行徑可謂是大逆不道,是沒有進退自知的,憑藉著家族的功勞和權勢再而三的不可一世,而今落得家族盡滅的下場也是咎由自取與人無尤。

都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必定有一個女人在默默的支持,娶的賢妻事事順心,而娶得不懂得進退,處處張揚的妻子則是家族災難的開始,霍光就是最好的明證。


歷史風雲天下


這個問題也是很多人討論,主要原因大概有三個方面:

1、霍光後人意圖謀反。霍光在世時,霍光兒子霍禹、霍去病之孫霍雲(霍雲是過繼給霍去病繼承香火和爵位的)皆為中郎將,霍雲的弟弟霍山為奉車都尉,根植朝廷,霍家不僅掌控著天下兵馬,還手握皇宮禁衛,尤其是皇宮禁衛,關係到皇帝的安全,雖然霍光沒有反叛之心,但漢宣帝內心肯定頗為忌憚。


待霍光死後,漢宣帝為收回兵權,對部分霍家子弟進行外放,通過一系列的人事變動來削弱霍家在朝廷的權力。霍氏族人因此產生了巨大的危機感,舉家憂愁之下,霍山,霍禹終於決定鋌而走險,準備先下手為強。先以設宴的名義邀請朝中重臣,在席間發難誅殺政敵,然後起兵廢掉皇帝。不料事情敗露,霍氏被滅族。

2、漢宣帝需要鞏固自己的政權。

漢宣帝的父親和爺爺因為陷入巫蠱之禍自殺,漢宣帝從小孤苦無依,流落民間的時候還蹲過幾年牢房。本身即皇帝位於他沒有任何可能,漢昭帝去世後,昌邑王劉賀已經登基,後因荒淫無度被霍光聯合朝臣廢除,之後霍光提名劉病已,才有了後來的漢宣帝,也算是鹹魚翻身了。



而也正因為這樣,加上年幼,政事上基本對霍光言聽計從,以致最後霍光權傾朝野,霍家勢力盤根錯節。霍光死後,漢宣帝只要不想做傀儡,自然要收回大權,但手段其實相對平和,只是一系列的人事變動嚇到霍氏了,以致於霍氏直接反了。

3、霍光老婆害死了許皇后。


霍光想讓女兒霍成君嫁給漢宣帝做皇后。但漢宣帝不願意拋棄糟糠之妻,於是演了一出“故劍情深”的好戲,順利立了許平君為皇后。

霍光老婆為了扶自己的女兒上位,揹著霍光找人毒死了許皇后,霍光起初是不知情的,後來知道了礙於夫妻情面幫忙掩蓋過去了,雖然沒有事發,想必皇帝應該心裡有數。只是礙於霍光的權勢和顏面沒有揭穿而已。

那麼既然霍氏已經造反並且已被滅族,為什麼霍光還能位列麒麟閣之首呢?漢宣帝為什麼沒有秋後算賬?



第一、霍光輔佐漢武帝三十餘年,未曾出過任何差錯,深得漢武帝信任,臨終更是將年幼的昭帝託孤於他。


輔佐昭帝期間盡心盡力,期間大赦天下,鼓勵農業,於民休養生息,國力逐步恢復,才有了文景之治後面的昭宣中興。昭帝時期所有政策均出自霍光之手。

整個西漢經濟得以從漢武帝窮兵黷武的困境中走出來,霍光居功至偉。

第二、 霍光雖然權傾朝野,大權獨攬,但未曾有過不臣之心,從未想過篡權奪位。加上為人正派,出發點多是以大局為重,功在社稷百姓。家族反叛也是在其死後,與其並無直接干係。


霍氏家族的勢力已經瓦解,過分追究反而不利於自己的名聲,再有,漢宣帝本身也是心胸開闊之人,沒有理由去為難一位過世的功臣。

第三、承認霍光,就是承認漢宣帝自己。前面有說到,漢宣帝本來只是一個流落民間的皇家子弟,沒人管的流浪兒,他能成為皇帝全是因為霍光。
因此要保證霍光迎立自己的合法性,霍光的人設就不能崩,如果全盤推翻霍光,甚至會招來世人對於自己帝位合法性的質疑。


讀古今社會


霍光,字子孟,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市)人。他是西漢中葉權臣、政治家,位列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是大司馬霍去病異母弟、漢昭帝皇后上官氏外祖父、漢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

漢武帝在臨終時,拜他為大將軍、大司馬。霍光受命輔政,被封為博陸侯。之後霍光輔佐漢昭帝,消解了上官桀擁立劉旦的陰謀。昭帝死後,霍光廢立昌邑王劉賀,擁立漢宣帝即位,掌權攝政,權傾朝野。

本始元年(前73),大將軍霍光向宣帝叩請還政於君,宣帝謙讓再三,仍委霍光以大任,並對群臣論功行賞。本始三年(前71)正月癸亥日,皇后許平君去世。本始四年(前70)三月乙卯日,宣帝立霍光之女霍成君為皇后,赦天下。

地節二年(前68)三月,霍光病逝,宣帝與上官太后親自臨喪,並按蕭何故制厚葬霍光。四月,宣帝開始親政。因念霍光的功德,宣帝委任霍光侄孫、樂平侯霍山領尚書事總攬朝政。但他還令群臣常向皇帝報告工作,以便皇帝掌握下情。當時宣帝每五天一聽事,使自己始終處於政治核心區域,並未因放權給霍家就讓自己失勢。

班固曾讚歎曰:"霍光受襁褓之託,任漢室之寄,匡國家,安社稷,擁昭,立宣,雖周公、阿衡何以加此!"這是將霍光比作周公旦和伊尹,讚譽不可謂不高。"

漢宣帝劉詢也評價說:"故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宿衛孝武皇帝三十有餘年,輔孝昭皇帝十有餘年,遭大難,躬秉誼,率三公、九卿、大夫定萬世冊,以安社稷,天下蒸庶鹹以康寧。功德茂盛,朕甚嘉之。復其後世,疇其爵邑,世世無有所與,功如蕭相國。博陸宣成侯光宿衛忠正,勤勞國家。"可為何漢宣帝最終還是要親自埋葬立下如此功勳的家族?

其一霍光大權在握,危及皇權。司馬遷說:"夫威福者,人君之器也。人臣執之,久而不歸,鮮不及矣。"霍光專權太長時間,而且多置親黨於朝廷,極大地威脅到了皇權。

其二霍光妻子霍顯,毒死皇后許平君。霍顯一直想讓她的小女兒霍成君成為皇后,便買通御醫淳于衍,在漢宣帝即位三年之後毒死了已經懷孕的許皇后,由此被漢宣帝記恨。班固所說的:" 陰妻邪謀,立女為後,湛溺盈溢之慾,以增顛覆之禍。死才三年,宗族誅夷,哀哉!"說的便是霍顯。

其三霍氏家族胡作非為。霍光死後,霍顯不但私自擴大霍光陵墓,大興土木,最後還不守婦道與外人私通。霍家的家奴馮子都在霍光生前很受霍光寵信,沒想到霍光一死,霍顯竟與他私通淫亂。在當時流傳甚廣的一首樂府詩《羽林郎》中便有如下詩句:"昔有霍家奴,姓馮名子都。依倚將軍勢,調笑酒家胡"。其子霍山、霍禹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其四,霍家發動政變,意圖謀反。霍光死後,宣帝已經下定決心除去霍家這一心病。起初他並沒有追究許皇后的死因,而是先進行了一系列人事變動。宣帝調整了霍氏親信的職位,明升暗降,削奪了他們的實權。眼看著大權旁落,霍家人開始有了危機感,與其讓皇上滅掉自己,不如先下手為強。

霍家謀劃要利用太后設宴的機會,將丞相魏相、平恩侯許廣漢等召來,再讓範明友、鄧廣漢等人用太后的旨意將他們處斬,然後廢掉皇帝,立霍禹為帝。但是,這個陰謀被宣帝發現了,除了霍山、霍雲自殺之外,其餘霍家人均被斬首棄市。因與霍家有關聯而被定罪誅滅的達數千人。

至此,這個顯赫一時的家族被連根拔起。著名歷史學者蔡東藩曾評價霍光道:"伊尹能使太甲之悔過,而霍光徒毅然廢立,專制成事,其不如伊尹多矣!然以後世之莽操視之,則光猶有古大臣風,與跋扈者實屬不同。善善從長,光其猶為社稷臣乎?"論功績,霍光是不折不扣的大漢功臣,這足以讓他走上巔峰。

司馬光也曾說:"霍光之輔漢室,可謂忠矣……乃復任之以政,授之以兵,及事叢釁積,更加裁奪,遂至怨懼以生邪謀,豈徒霍氏之自禍哉?亦孝宣醞釀以成之也。昔椒作亂於楚,莊王滅其族而赦箴尹克黃,以為子文無後,何以勸善。夫以顯、禹、雲、山之罪,雖應夷滅,而光之忠勳不可不祀;遂使家無噍類,孝宣亦少恩哉!"霍光雖然有功勞,但他背後的霍家卻是仗勢欺人、為所欲為。因而可以說,宣帝最想對付的不是霍光本人,而是飛揚跋扈的霍家。

自古權臣難以簡單評價,大司馬、大將軍霍光臨危受命輔佐,擁立昭、宣二帝,延續中興盛世,功不可沒。可其廢立昌邑王非人臣之禮,把持朝政總攬大權,朋黨勢力滿天下,約束家族不利,其族人為非作歹,及至謀反,又罪不可赦。宣帝及長,自然要剷除阻礙其親政的外戚權臣。霍光薨逝得以善終,而其族人貪戀權柄,不識時務,胡作非為,被宣帝明升暗降,再一一貶斥分化而最終一舉抄沒,也是他們自己的一番造化。


高會民


劉病已是太子劉據的孫子,巫蠱案被牽連。只有幾歲的劉病已就進了監獄。本來要處死的,被人藏匿了起來。漢武帝知道錯殺了,太子劉據以及黨羽,不是關押就流放了。皇后衛子夫上吊自殺。漢武帝知道被人矇騙,也有些後悔。這是有人把劉病已推出來。漢武帝讓他入了宗譜。

巫蠱案影響太大,沒人願意接近劉病已。經常出去,也沒有人關注。最後流落在外面了。之後認識了許平君,成了患難夫妻!

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在漢武帝死後,慢慢把持朝政。感覺新皇帝劉賀不聽話,就廢掉劉賀,給一個海昏侯就打發掉了。

知道在外流落的無依無靠劉病已,立他為傀儡帝。劉病已知道自己一個光桿皇帝,不是霍光的對手,只能韜光養晦。霍光要什麼就給什麼。不停給霍光加官進爵!

霍光要立自己的女兒為皇后。劉病已不鬆口。最後霍光就毒死了劉病已的結髮妻子許平君。搞得隱忍劉病已差點暴走。等到霍光一死,就爆發了。找霍家討債去了。 然後還立了許平君的兒子為儲。駕崩的時候沒有進祖陵,而是在郊區建了杜陵,與許平君合葬。

不過很多霍光實行比較好的政令,並沒有廢除。最終劉病已成了一代明君。文治超過漢文帝、武功追漢武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