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物塑造、视觉语言、主题设定解读《寂静人生》的文艺价值


从人物塑造、视觉语言、主题设定解读《寂静人生》的文艺价值

本文图片来源自网络

《寂静人生》是一部很冷门的佳片,上映于2013年,目前豆瓣评分8.7,导演是乌贝托·帕索里尼,本片获得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2013)地平线单元最佳导演奖获奖、艺术电影奖。看似是普通的叙事篇,运用大量固定的机位拍摄,整个影片正如它的名字,寂静、冷淡,和从头贯彻到尾的灰暗,始终给人呈现一种孤独感。

很多网友在看的时候觉得有点像是《入殓师》的英国版,但对于人生的剖析比《入殓师》来说更深刻些,没有后者那么强对于情绪的渲染和烘托,相反正如片名,更清冷、更克制。

故事发生在英国伦敦,主人公梅先生是区公所的职员,做着类似于入殓师的工作,只要是为了孤单死去的人寻找相关的亲人。梅先生也如他的“客户”是一位孤单的人,没有亲人、爱人和朋友,永远西装革履孤身一人,日复一日把工作当成一件神圣的事业,兢兢业业做了22年有余,而当他被告知即将被政府裁员后,他决定将最后一位死者的亲友全部找齐,在这过程中我们看见通过他人的描述串联起了一个完整丰富的比利人物形象,梅先生也因此认识了他的女儿,就当一切开始变得不一样时,主角生命却终结于一场车祸,一切平淡也止于这场车祸。

故事始于寂静,也终将归于寂静,电影平铺直叙,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强烈的视觉冲击,伴随着轻柔静谧的背景音乐,却深入人心,让人深思和遐想生命对于我们到底什么意义,以及我们该如何去度过,接下来从人物形象、艺术手法、主题思想解读《寂静人生》的魅力以及背后蕴含的生活意义。

从人物塑造、视觉语言、主题设定解读《寂静人生》的文艺价值

01 人物塑造

入殓师这一形象背后是人对生命的态度

生活是热腾的,是波澜的,也会是冷清,但终究会归为寂静,这是生活的本质,大概也是导演透过荧幕另一端想传递给我们的讯息。

《寂静人生》对梅先生这一人物形象匠心独具的摹写,让无数观影者开始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

  • 非典型西方伦理规范的人物形象

梅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克己自律,平平淡淡,一心做好自己的事情。

梅先生是一个规规矩矩的英国人,如同他经手的“案子”里的人,独居,没有家人、没有爱人、没有朋友,看起来很符合“中庸”的价值要求,永远西装革履,不苟言笑。

吃同一个牌子的鱼罐头和吐司面包,按时按点重复的过同一条街道,过马路时左顾右看,不厌其烦的往返于公司、教堂、家三个地方,削梨必须削出一段完整的梨子皮,强迫症一般地循规蹈矩地生活,没有随意洒脱和畅意人生,只是不断重复地单一镜头,尽显寂寞,日复一日过着平淡的生活。

从人物塑造、视觉语言、主题设定解读《寂静人生》的文艺价值

  • 对社会服务员工作内容的尊重与负责

梅先生把所有过世的热生前最美好的照片保留下来,在晚上昏黄的灯光下,打开相册慢慢的翻阅,好像参与他们的人生一样,并用用心的根据仔细收纳起来的物品,如一支新口红、一张磨损的碟片,一本相册,串联起他人的人生,为他们写好一份悼词。

然而他的上司并不认可他的做法,因为上司希望能加快事项的处理进度,并尽可能降低花费。而更重要的一点是上司认为:“死者已经死了,葬礼是为活人办的,若无人出现,表示没人在乎,对吧。对于生者来说,没有葬礼,没有悲伤,没有眼泪,是不是更好?”

梅先生却不这样认为,虽然这是一份重复、单调的工作,但他却对自己的工作意义有着自己的信念,和公式化处理过世人骨灰的女同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想让逝者在死后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他严谨、仔细、认真地对待自己手头上的工作,注重每一个细节,有条不紊,仔细的寻找死者的亲人信息,联系上他们并劝说他们来参加葬礼,虽然每次结果都让人失望,但是依旧不断的去努力尝试。

这样一份也许别人避之不及的工作,在他这里,是信仰,是坚持,也是必须认真对待的事情。

从人物塑造、视觉语言、主题设定解读《寂静人生》的文艺价值

  • 尝试打破习以为常的生活,寓意着对于新事物的期待与珍贵

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看的不仅仅是梅先生的生活,更是跟着他的脚步了解的比利的一生,电影似乎以双主角形式对比梅先生和比利的性格、人生经历来刻画同一个主题,孤独。在追寻比利人生生轨迹的过程中,或许梅先生窥见两人相同的孤独,或许他觉得可以换一种活法。

当外界因素推动事态进展时,就会激发个体的自我意识,使其发生改变。

所以,在这趟旅途中,我们看到梅先生的生活开始有了一点点新尝试和变化。

他开始尝试热巧克力、冰淇淋、猪肉派,故意错过了火车。和上司撒谎请假,并且对讨厌上司的车撒尿,和流浪汉坐到台阶上喝威士忌,因为比利曾用牙齿咬住皮带吊在三楼三分半钟为慈善机构集善款而打算尝试相同的动作;为了更多地了解比利跟流浪汉一块坐在地上喝着从未接触过威士忌,脱掉古板的西装,换上有生气的蓝色毛衫赴约。

梅先生的生活开始充满了这些细微却可见的变化,也因为生活中这些小小的改变,笑容开始变得多了起来。

由此可见,他的内心,其实也向往着另一种生活方式。突如其来的解雇令,对于梅先生来说带来的不是焦虑,而是勇气。并非结束,而是开始。

从人物塑造、视觉语言、主题设定解读《寂静人生》的文艺价值

02 视听语言

色彩与配乐的完美运用与融合,传递出生命的质感

《视听语言》的作者陆邵阳教授认为:

视听语言,又称影像语言,是以人类的形象思维为基础的视觉与听觉的综合运用,用以表达思想、传递情感、完成叙事的创造性的语言体系。视听语言主要包括两部分: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

在这部影片中,主要是色彩的运用和配乐的运用。

  • 色彩运用:渲染人物情绪,达到画面和谐,传递生命的感知

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明确指出:“色彩产生的是情感经验。”

合理地运用色彩变化,能够让影片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呈现更好的艺术效果,还能通过色彩的差异有效地传递给观众情感上的变化、突出影片所表达的主题。

《寂静人生》这部影片的魅力不仅仅是对于生与死内涵的表达,还在于不同场景下和不同情节下,导演对于色彩的运用。在这部以人生为载体的电影,导演利用不同色彩的变化以体现让的基调,完美的传达了主人公梅先生生活的变化。

①利用色彩变化,烘托氛围,传递主人公的生活状态

影片中使用纯度较低的色彩,以灰暗色为主调,基调平缓而又灰暗,带着英国特有的疏离感和冷淡感。而且在不同部分运用不同的色调,唤起不同的情调,以映衬不同时期梅先生的思想与行动。

前期呈现梅先生日复一日重复的生活、工作室,整个基调灰暗,清清冷冷,传递出了观众从屏幕另一端都能感受到的孤单感,塑造了一个平淡孤独的人物形象,也让观众从中窥看到他对待工作、对待逝者态度的来源。这不仅拉进了观众与影片中主人公的距离,也增加了影片的立体感。

从人物塑造、视觉语言、主题设定解读《寂静人生》的文艺价值

后期因为踏上了拼图比利人生的旅途,开始尝试新事物,与和陌生人交流,尝试新餐品,和上司撒谎请假,不断的进行自我释放,甚至最后好像和比利的女儿有了暗涌的情愫。

影片的色调因为这些事情的发生而发生改变,色调逐渐明朗清晰起来,画面也多彩起来,梅先生甚至穿上了明亮的蓝色毛衣。导演通过色彩的变化,牵动观众的视觉感受,跟随故事的发展心情逐渐预愉悦起来。

从人物塑造、视觉语言、主题设定解读《寂静人生》的文艺价值

从人物塑造、视觉语言、主题设定解读《寂静人生》的文艺价值

淡色的滤镜、固定镜头和优雅的空镜与这部电影的叙事节奏恰好般配,不紧不慢、不咸不淡,就像每一个日常,在特定的时间去特定的地点做特定的事情,不是特别沉闷,亦没有特别的惊喜。

  • 剧情配乐:表现电影主题,丰富人物形象

影片的精彩之处除了故事情节,配乐也同等重要,它可以丰富观众对于内容的了解和感受。一位优秀的导演可以对视听语言精准运用,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完美配合为观众打造绝妙的观感体验。

梅先生在家中用餐、整理逝者相册、写告别词等场景中都使用背景音乐进行表达其生活状态,平淡如水,甚至平静到有些压抑,直到最后一个“工作对象”的家人愿意参加葬礼,当他觉得自己的工作不是白费力气时,他整个生活才鲜活起来,背景音乐都轻快的起来,有一种一切都在慢慢变得美好的错觉。

是的,当凄美的钢琴声再次响起时,就是梅先生生命终止的时候,好像在诉说生命戛然而止的遗憾,也好像在像是在祭奠约翰,像是在遗憾梅先生和凯勒之间的缘分,像是生者和死者的永别。当所有人离开,只剩荒凉墓地时,一个个约翰曾经陪伴过的灵魂纷纷走到他的墓前,像是一种感谢、一种对死者的缅怀。

影片通过精致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渲染氛围的经典配乐,将一个孤单、执着甚至有点可爱的人物形象勾勒出来,为观众描摹了一场平淡无声而却又震撼人心的生活启示戏剧。

从人物塑造、视觉语言、主题设定解读《寂静人生》的文艺价值

03 主题设定

生和死从来都不是完全割裂的,如何面对死亡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

  • 人生短暂,我们应珍惜当下

不要把时间看的很长用不完,其实它很短,短到你没有感觉就流逝了,当你回头再看时,一切都没有重来的机会了。

影片中梅先生相册里逝者不分年龄,有年老者也有年轻者,他们多都是独居离开这个世界的人,有些人的离开是没有预兆的,影片中出现的第一位逝者她有一只视若女儿的小猫咪,还刚买了一只新口红,但是还没来得及使用就离开了人世间,梅先生在被解雇事情的推动下开始发生改变,但还没来得去全身心去体验新鲜生活的时候,一场意外车祸按下了终止键。

正如剧中台词:时间不会为了任何人停留。

其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来日方长”,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总想着来得及,却忘记我们永远不知道生活和意外什么时候来临。

从人物塑造、视觉语言、主题设定解读《寂静人生》的文艺价值

  • 生命终将寂静,改变还来得及

日本最年轻的临终关怀医师大津秀一,在亲眼目睹、亲耳听到1000位患者的临终遗言后,写下了《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书中提到的种种“人生至悔”之例,均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犯的,却又总是被疏忽的事情。

我们普通人都曾年少热血,渴望轰轰烈烈,但大多数人都因为多种原因,归于现实,过上平淡的生活,但总会在某些时刻感慨生活,悔恨自己缺少点勇气和魄力。

大津秀一说:“人们临终前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这一辈子啊,太短了。”当人们在生命尽头往回看时,往往会发现有好多事情没有去做。“真正的后悔,其实不是因为没有没有做好事情,多半是责怪自己没能尽力去做事情。”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经典的故事:

有一老人曾在他60岁时很想学小提琴,但是觉得年纪有点大,就放弃了,结果后来他在路边看到有人拉小提琴,羡慕不已,就突然想到60岁那时的想法,不禁感叹道,“若是那时我学小提琴,那么我现在就拉了30多年的小提琴了”,因为那一年他93岁。

如果你对于某件事情有着热爱和激情,就不要在迟疑犹豫,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与其坐等悔恨,不如现在开始改变!

从人物塑造、视觉语言、主题设定解读《寂静人生》的文艺价值

04 写在最后

寂静人生,讲述的不是梅先生平淡如水的一生,而是我们每一个人。

尽管如此,还是希望我们都能肆意不留遗憾过完这一生,当我们最后时刻回首时,是坦然而平静,正如梅先生。

泰戈尔《飞鸟集》: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人生的意义不是永久,而是充盈。

从人物塑造、视觉语言、主题设定解读《寂静人生》的文艺价值



作者:Lucky,一个对生活有期盼,对世界有话说的中年养生少女。正在努力做一个时刻保持鲜活状态的人,很开心在成长的路上遇见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