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醫保政策有調整

中國綿陽新聞網訊 昨(22)日,記者從我市召開的醫保政策調整情況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市陸續開展了城鎮職工醫保政策修訂、整合原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為城鄉居民醫保新的政策制度體系等重要工作,出臺並實施了一系列惠民利民醫保政策,切實體現了醫保“為民、惠民、利民”的基本功能。

按照上級統一部署,我市於2017年底全面完成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整合各項相關準備工作,目前,整體推進順利,整合效果初步顯現,主要變化體現在四個方面。

參保人群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參保範圍進一步擴大,不再區分城鎮和農村戶籍,本市戶籍的城鄉居民均可參保,另外在我市辦理了居住證的外市戶籍居民也納入參保範圍,方便這部分外地居民就近參保就醫。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城鄉參保居民人數為421萬,參保率超過省規定的97%以上。通過重新辦理城鄉居民參保繳費,讓過去長期存在的重複參保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參保待遇更加公平與可持續。醫療機構不再區分縣域內、外,統一按照醫療機構等級確定醫保報銷標準,實現醫保待遇全市一致。嚴格按照基金管理“收支平衡、略有結餘”的原則,在確保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適當提高了市級醫院的醫保報銷比例,適當提高了基本醫保待遇最高支付限額,城鄉醫保待遇整體有所提升。

參保群眾進一步獲得實惠。擴大了醫保目錄和慢性病病種,藥品報銷目錄由之前新農合1300餘種、城鎮居民2300多種,擴大執行新的醫保目錄2500多種;將36種國家談判藥品(主要是抗癌類高價藥物)納入醫保報銷範圍;將原來縣市區新農合約20種門診慢性病擴大為27種,門診特殊重症疾病擴大為10種(類)。通過以上政策措施,切實減輕了參保患病居民醫療費用負擔。

參保群眾就醫和報銷更為便捷。城鄉居民就醫時持社保卡,不僅在市內定點醫院,在履行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後,在市外開通異地就醫即時結算的醫院也能結算,並且是基本醫保、大病(補充)保險一單式結算,無需個人墊付醫藥費,切實消除了參保群眾墊付壓力和往返報銷的不便。全市統一的城鄉醫保政策已從今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

此外,按照相關規定,今年以來,我市修訂出臺了城鎮職工基本醫保辦法和配套的實施細則等政策文件,在保持原有政策體系框架大致穩定的基礎上,對一些政策作了微調。

主要體現在七個方面:一是將軍人服現役年限視同職工基本醫保繳費年限。二是調整擴大門診慢性病病種和門診特殊重症疾病病種,提高門診慢性病補助標準。三是明確從城鄉居民參保轉而參加職工醫保後的待遇等待期,可以享受一定標準的醫保待遇。四是修訂出臺了基本醫保異地就醫管理辦法,主要將異地短期備案時間由原來的3個工作日改為出院結算前均可備案;異地長期備案不再受限於3家定點醫院,可以直接備案到市(州),在備案地的異地聯網醫院均可直接結算。五是出臺36種國家談判藥品進醫保我市的相關貫徹執行文件。按照要求將36種談判藥品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城鎮職工基本醫保支付範圍,明確通過醫院—藥房模式進行管理,方便參保人員就醫購藥和報銷。六是出臺國家精神衛生試點我市醫保政策保障文件。按照試點要求,切實減輕重性精神病參保患者的醫療費用負擔,對市域範圍內的重性精神病參保患者,實行“一站式”抗精神類藥物免費配送,基本醫保、大病(補充)報銷和醫療救助一站式報銷,按照“急性期、慢性恢復期、準迴歸期”明確在不同等級醫院的限額支付標準。七是調整提高了城鎮職工、城鄉居民基本醫保最高支付限額。將城鎮職工的最高支付限額從30萬元提高到32萬元,城鄉居民最高支付限額從原來(城鎮居民16.5萬元、新農合18-20萬元)提高到20萬元。

據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通過學習外地先行地區經驗,在醫保新舊政策調整中尋找合適的平衡點。城鄉醫保制度整合既注重基金風險可控,又力求不讓大多數群眾的基本醫保待遇因政策變化而降低,適時調整城鎮職工醫保政策待遇,切實體現醫保“為民、惠民、利民”的基本功能,實現政策託底,不讓群眾因病致貧、返貧,為全面小康事業提供有力的醫療保障。(綿陽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橋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