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中国为什么花千亿拼命生产歼10C?

歼-10是中国中航工业集团成都飞机工业公司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自主研制的单座单发第四代战斗机。该机采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和鸭式气动布局,是中型、多功能、超音速、全天候空中优势战斗机。中国空军赋予其编号为歼-10,对外称J-10或称F-10。歼-10采用鸭式布局,翼身融合。通过精心设计主翼与机身中部结合处的曲面,既增加了机内容积(用于载油、装备,以及为尔后发展预留空间),也有效利用了它带来的空气动力增升效果。主翼后部机身两侧没有安排其他结构,这再次体现了翼身融合的设计理念,只是在尾喷管前端机腹下加装了两片外斜腹鳍。这两片腹鳍用于战机大迎角飞行时,配合高大的垂直尾翼保持飞机的稳定性。与“狮”相同的是,歼-10也设计了四片减速板,其中两片位于机身上部主翼后方,其余两片仅位于机尾下部腹鳍之间。

俄媒:中国为什么花千亿拼命生产歼10C?

歼-10的首批生产型采用久经考验的俄制AL-31FN涡扇发动机。苏-27家族也采用了AL-31系列发动机,后续生产的歼-10则将装备WS-10A涡轮风扇发动机,涡扇10,简称WS-10,代号“太行”,是由中国一航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设计的军用涡轮风扇发动机,,研究过程长达近20年。2005年,涡扇-10A发动机通过初始寿命试车考核,标志着该发动机顺利完成设计定型的全部考核试验。这型发动机研制历时18年,凝结着两代航空人的心血。雷达方面,歼-10采用国产JL-10脉冲多普勒雷达,搜索距离100千米~130千米,攻击距离80千米~90千米,可同时跟踪6个目标,并选定4个加以锁定摧毁;远期将采用国产相控阵雷达或俄罗斯“甲虫”、“珍珠”雷达。歼-10 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搜索距离在 100 至 130 千米之间,攻击距离在 80 到 90 千米左右,应能同时对付两个目标。

俄媒:中国为什么花千亿拼命生产歼10C?

由于雷达也是中国军工的弱项,为歼-10 研制火控雷达也很艰难,国内只有南京第 14 电子研究所能担当此重任。没有好的雷达,歼-10 本身性能再好,也只会象以往几个型号的作战飞机那样,无法攻击低空目标,缺乏多用途能力。歼-10 是我国第一种配套雷达早于飞机本身研制成功的战斗机。而该雷达与美国F-16采用的 APG-66/68 两种雷达,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媒体报道,我国已经开始大批量生产歼-10C战机,而歼10B和歼10A的生产则已经停止了,而中国最终歼10生产数量很可能会达到近千架,用来大批量替换空军中已经非常落后的歼8和歼7型战机。我国歼10A战机生产了约300架,歼10B战机更是仅仅生产了不到80架就停止了,最终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歼10C战机。歼-10C在外观以及规格上和歼-10B没有明显分别,相比之前试飞的歼-10B,这架新机仅仅在机背上和机头下方都多出了一根天线。歼10C装备有更为先进的雷达设备,其雷达拥有较歼-10A/B装备的雷达更大的探测距离,并具有同时跟踪12个目标,并打击其中威胁最大的6个目标的能力。

俄媒:中国为什么花千亿拼命生产歼10C?

其驾驶舱设置了更先进的国产衍射平显。此外歼-10C除了装备有较为先进的PL12中距空空导弹外,传闻还将装备更为先进的PL-13远程空空导弹和PL-10近距离格斗弹,而PL-13远程空空导弹将赋予歼-10C对敌方预警机的打击能力。加装了激光制导吊舱的歼-10C,还能发射多种激光制导炸弹,进一步提高了战机的对地精确打击能力。歼10C战机在改进以后还拥有一定程度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甚至可以携带4枚600千克级的鹰击-91反舰/反辐射导弹,整架战机用途已经趋向于多用途化,整体作战效果类似于美国F16改进型。歼10C战斗机的发动机更换为了最新型的“太行”改进型,推力提升到了14吨以上,机动性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且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DSI进气道带来的损失推力问题,并且因为飞-火-推一体化的原因,歼-10C的多用途打击能力非常强大,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达到了早期重型多用途战斗机的水准。专家称在面对普通战机的情况下,歼10C甚至能打出五代机面对四代机的碾压性优势,歼10C是一款非常出色的战斗机,而相对于歼11D,歼16等战机,歼10C又相当廉价,与美国空军拥有上千架F16一样,中国也拥有上千架歼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