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那麼傾訴是否還有必要?

D-wish


感同身受這個詞,我們經常用到!但是,真正的感同身受,並不多!

但是,傾訴,很有必要!我們像愛的人傾訴,並不是讓他感受我們的悲傷,而是想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對方不一定要回應,只要靜聽,我們就會心裡平靜許多,舒服許多!

人生,漫長也孤單,心裡的悲喜多了,很像裝滿東西的感覺,不傾訴,總是害怕自己哪一天承受不住,而痛苦!

所以,在我看來,傾訴,不是要找感同身受的共鳴,而是,讓自己心情變得舒暢的方式!如果有一個朋友能耐心的聽你的傾訴,我想,我應該會很開心!


小小049


人生,本來就是一個由生到死的過程。只是我們會在這個過程中領略世間萬物,嚐遍心酸疾苦,歡喜憂愁。

人生得一知己足以。士為自己者死。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古往今來,太多對於知己的描述和讚美,這也證實了知己存在的必要性。那麼,為什麼我們會需要知己呢?

人是最典型的群居動物,可以說一個人脫離了社會,是很難生存下去的,所以我們每天與人打交道就是不可避免的,不管是親人朋友還是陌生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接觸。有接觸就可能會有不愉快,畢竟不是所以事都能盡如人意。若是一件小事,我們自己就可以內部消化,但若是事態嚴重,可能就需要與人述說,進行傾訴。

《成人世界的潛規則》中說到,“別把秘密告訴風,風會吹過整片森林。”這時,傾訴的對象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我們隨便找一個人,就敞開自己的心扉,可能別人只會是略表同情,甚至會被當成茶餘飯後的談資。這時,就很尷尬了,我們自己痛心疾首,別人卻談笑風生。

這也是為什麼會有很多人寧願把自己的事說給自己的寵物聽,都不會告訴別人。貓啊,狗啊,至少不會嘲笑自己。

有的時候,我們遇到了不平事,或許只是想把它說出來,並沒有想著會被同情或安慰。因為感同身受,幾乎是不存在的。

但若是真的遇到了性情中人,能對自己的不快略懂幾分,我們就會將其視若知己。俗話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能找到一個懂自己的人真的是太重要了。

若是沒有遇到,我們也可以將其述說,對著蒼天大地,流水落花。說出來,就能減輕許多。墨菲定律中說到,能將它說出來,問題就已經解決了一半。

更何況,憋在心裡,只會使自己更加難受,久而久之甚至會對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影響。

即使我們的悲喜並不相通,也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傾述依然十分有必要。


雜談小小生


誰都不是當事人,誰又能真的知道理解當事人的所作所為,感受感知!既然不是,那又何必糾纏……人都是多面性的,沒有人,是聖人般的存在,那不科學。傾訴反而是最好的結束方式,有認識的,不認識的,苦水倒出來了,不是花開半夏嗎?



5485Tj


傾訴自然是有必要的。雖然沒有感同身受,但是我們傾訴,大多時候並不是要讓傾聽者對我們的處境,心理想法全方位一字不差的感受到,傾聽者或多或少的理解也會讓我們多少有些欣慰。而且傾訴是一種排解方式,開心的事讓大家都開心,不開心的事講出來,分掉一半不開心,怎麼樣自己也都是得到疏解的。難過的時候,不管自己的想法是對是錯,說出來了,似乎心裡的那塊堵著的地方有了一絲陽光,漸漸的可以看到太陽,自己也就不會太難受,可以走出陰霾,繼續生活。


90後快樂的猴


傾訴是一個發洩口,身體是一個能量場,能量滿了總需要釋放。所以需要選擇一個傾聽者,畢竟你不是對誰都能傾訴出來。傾訴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釋放,如何把不良情緒消化掉不再佔用你身體能量才是最重要。



此碎非彼碎


非常有必要!世上雖然沒有感同身受,但是有同病相憐。

首先非常贊同題主世上沒有真的感同身受,我在我的公眾號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你還在尋求別人感同身受嗎?得到了很多人的回應,他們紛紛表示非常有道理。

但是,世上還存在同病相憐。相同境遇的人有著相同的情緒真正理解對方,只有和快樂的人分享快樂,快樂才會加倍,然後他們會快樂的去吃火鍋、打遊戲、唱歌等慶祝。和悲傷的人分享悲傷,悲傷會減半,兩個人會互相安慰,內心os:我還有人陪,然後說著說著好像沒那麼悲傷了。和悲傷的人分享快樂,對方不是無感就是悲傷加倍。

而對於傾訴者本身而言,說出來就是一種傾訴,即使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效果,但還是起到了一點作用。

綜上,傾訴非常有必要,但是一定要找準對象。


yy悅兮


這個問題好高深的樣子!有個詞語叫做心有靈犀,親。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感同身受確是有可能的,即使面對不能感同身受的一個人,傾訴也是有必要的。我們可以選擇向陌生人表白,向知己訴說,向親近的人發脾氣。甚至醉話連篇的時候,我們都是在傾訴,這是釋放自己的壓力。是情感的釋懷,是不吐不快,是把困惑留給別人,自己痛快。沒有傾訴,哪來深入交流。親,我說的可對?


郭長瑋


人類的悲喜大多是相通的,只是感同身受,層次有點高。至於還需不需要傾訴,就因人而異了。有人不管如何痛苦,都不喜歡向別人傾訴,習慣自己消化。他認為時間能治癒一切,本來忘記了,說一次撕開傷疤一次,會更痛苦。有人傾訴不是需要尋找安慰,而是就是喜歡傾訴,他不太挑對象,只要有人聽他說,他把心中的一切不痛快說出來就痛快了。大多數人傾訴是尋求慰藉和幫助的,至於能不能如他所願,就看對象選的對不對了,也有點運氣的成份。


禪意芬芳


世界上雖然沒有真正相同的感同身受,那只是細節上的東西,但大體上還是相同的,人從出生到為人父母,這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要經歷的,所嚐到的酸甜苦辣鹹是有的,只不是多與少而已,幸運的人就會少嚐點,反之就會多一些。嚐到酸甜苦辣少的人呢,沒有超出它內心的承受範圍,也就是自己默默的消化了。反之呢,它的內心以承受不了,如果此時它不找到最好的發洩口的話,很容易走上決路,也就是社會上選擇自殺的那些人,所以說當人遇到逆境的時候向他人傾訴是對的,不管他人理不理解你,你說出你自己的內心想法也是減壓的一種方式。


自然與和諧


有必要,傾述有人聽,只要有人能傾聽就好,即使那位傾聽者什麼也不說,只是點頭,你也會覺得把心裡的話,心裡的鬱悶一吐為快是多麼舒服。傾述不為別的,只為將自己負面的情緒發洩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