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令漢帝國畏懼的草原帝國匈奴,後來怎麼樣了?

眾史千言


我是小九,很高興回答您的這個問題!

我們中國的版圖在遙遠的歷史長河中,並不像現在一樣遼闊偉大,我們的民族當時可謂四分五裂!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那個令大漢帝國都畏懼過的草原帝國——匈奴

匈奴是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興起於今內蒙古陰山山麓。 秦末漢初匈奴逐漸強大,對西漢政權造成強大威脅,後為漢武帝所敗,退居漠北分裂為五部。公元前53年,南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率眾投降西漢。漢元帝時期昭君出塞,此後60餘年漢與匈奴保持了和平。東漢時匈奴再次分裂為南、北匈奴。公元48年,南匈奴投降東漢。北匈奴叛服不定,被東漢擊敗。南匈奴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建立了前趙政權。匈奴與鮮卑的混血後代鐵弗人建立了胡夏。

據傳華夏族與匈奴族同源,約公元前16世紀夏朝滅亡後,夏後履癸的一支後裔逃到北方,在吞併其他部族之後成為匈奴族。

公元前九世紀以前,匈奴王族即夏朝王族後裔的一支主要分佈於阿爾泰山以東的鄂爾多斯高原。從匈奴單于歷年秋季在鄂爾多斯祭祀龍神的習俗來看,匈奴原型即殷商甲骨文卜辭所記載的龍方,圖騰為黑龍。

我是一個動漫迷,也相信有一部分的人應該看過《秦時明月》五部曲,大秦的黃金火騎兵——首領蒙恬,便是當時大秦抵擋匈奴入侵的一支強大的力量!(這裡有點偏離話題)公元前215年,蒙恬率領30萬秦軍北擊匈奴,收河套,屯兵上郡(今陝西省榆林市東南)。“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冒頓單于繼位後,開始對外擴張。在大敗東胡王之後,隨即併吞了樓煩、白羊河南王(匈奴別部,居河套以南),並收復了蒙恬所奪的匈奴地及漢之朝那(今寧夏固原東南)、膚施(今陝西榆林東南)等郡縣。並對漢之燕、代等地進行侵掠。向西進擊月氏,老上單于繼位後,大敗並殺死了月氏王,迫使月氏向西域遷徙。北方及西北一帶的丁零、渾庾、屈射、鬲昆、薪犁等部族先後臣服於匈奴。

漢朝曾與匈奴進行多次大規模戰鬥。公元前201年,韓王信被迫投降匈奴。次年,漢高祖劉邦親率32萬大軍征討,在白登(今山西大同東北)被匈奴冒頓單于40餘萬騎兵圍困七晝夜。後用計逃脫(白登山之圍尚有爭議,冒頓單于作為血腥冷酷之人不太可能因為一個女人幾句話就放走一個巨大敵人。也有一說是因為周勃軍團及時趕到,匈奴見漢援軍已到無取勝把握,才順水推舟同意撤兵),之後漢朝採納了劉敬的建議,對匈奴實行“和親政策”,以漢室宗女嫁與單于,並贈送一定數量的財物以及開放關市准許雙方人民交易。後文、景諸帝也是沿用和親政策以休養生息。然而匈奴仍不滿足,不時出兵侵擾邊界。

武帝時,西漢經過近70年的休養生息,經濟、國力大大增強,對匈奴從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發動了三次大戰:河南之戰(也稱漠南之戰)、河西之戰、漠北之戰。此時正為伊稚斜單于在位時期。

公元前127年,漢武帝派衛青收復河南地區;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霍去病奪取河西走廊,受降匈奴右部十萬人,設武威、酒泉、敦煌、張掖四郡;公元前119年,衛青、霍去病率五萬騎兵分兩路出擊,衛青擊潰單于,霍去病追殲左賢王7萬餘人,封狼居胥。兩軍共殲滅匈奴軍9萬餘人,使其一時無力渡漠南下。

匈奴的衰落時期從伊稚斜單于至呼韓邪單于,經歷18任單于,從漢武帝元鼎年間到漢元帝建昭三年(前36年)滅郅支單于為止。

後匈奴因戰爭、天災、領土及人口的減小,處境日益困宭,內部紛爭開始激化。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于朝漢,提出願婿漢以自親,娶王昭君與漢修好。呼韓邪封王昭君為寧胡閼氏。

此時雙方相安無事,局勢安定,國力得到恢復,人口增加。……

王莽建立新朝後企圖用武力樹立威信,分匈奴居地為15部,強立呼韓邪子孫十五人俱為單于,以削弱匈奴的勢力,激起了匈奴的不滿,連年侵擾北方邊塞。西域諸國先後淪入匈奴勢力範圍。

東漢初期漢光武帝與匈奴通好,不斷派遣使者前往賜財物,而單于驕倨益橫,漢匈關係仍沒有改善。29年,匈奴扶植盧芳為漢帝,割據五原、朔方、雲中、定襄、雁門等五郡,都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南)。後降漢,被封為代王。後復叛,留匈奴歷十餘年。……

187年,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董卓專權之際,南匈奴發生內訌,國人殺死單于羌渠,子左賢王於夫羅即位。而參與者恐被報復不認可新單于,另立一位單于,於夫羅只得前往漢朝申訴求助。正值漢末大亂,只好留在河東。195年,南匈奴參與了中原混戰,東漢蔡邕之女蔡文姬被擄掠去匈奴。202年,南匈奴首領歸附漢丞相曹操,蔡文姬歸漢。216年,曹操拘留呼廚泉單于,而派右賢王去卑監國,並將南匈奴分成五部,安置在平陽郡,匈奴單于王朝終結。

以上就是小九對這個問題的回答,篇幅思路不是特別清晰,還請見諒


市井九公子


匈奴帝國的形成過程,歷史上沒有詳細的記載,只記載他們興起於蒙古高原,發祥於陰山山鹿,這個馬背民族通過不斷的戰爭統一了北方部落,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而這支力量,足以消滅任何一箇中原王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但北方匈奴的威脅依然存在,秦始皇不得不命公子扶蘇和蒙恬率20萬大軍駐防邊境,防止匈奴人南下,可見,秦始皇也是畏懼匈奴人的。

漢朝建立時,正值匈奴帝國兵強馬壯,劉邦本想挾統一的餘威消滅匈奴,哪知第一戰就被圍在白登山,幸虧劉邦的謀士諸多,且能力出眾,採取了賄賂的辦法,花大量的金錢和美女買通了匈奴單于的近臣才得以逃脫,從此,漢朝每年都向匈奴進貢,並選公主嫁到匈奴和親。

劉邦死後,呂后掌權,匈奴人更加瘋狂,甚至戲弄呂太后,但呂太后也只得忍氣吞聲,繼續著進貢和和親政策,文景兩帝時,由於實行了休養生息的國策,國家逐漸富強起來,史稱文景之治,但對匈奴的政策依然沒有改變,公元前196年,漢朝政府把劉徹的姐姐嫁到匈奴,同時陪嫁的還有太監中行悅。看到姐姐撕心裂肺的慘景,劉徹心中理下憤怒的種子,發誓此生一定要消滅匈奴。

歷史好像真的有輪迴,這個劉徹還真的當上了皇帝,史稱漢武帝,因此,從登基那一天開始,他便著手謀劃滅匈奴的戰爭。

公元197年,以衛青、霍去病為代表的漢王朝將領,開始了消滅匈奴的戰爭,儘管匈奴人藝高膽大,旦有漢朝的漢奸中行悅當謀士,但漢朝的軍隊仍然銳不可當,打得匈奴人無力迴天,特別是霍去病,帶輕騎長途奔馳2000公里,直搗匈奴王庭,封狼居胥,使得匈奴無顏色,而霍去病那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豪言壯語,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漢武帝通過三次大規模的清剿匈奴,使得匈奴內部瓦解,一部分匈奴人南下投降,成為了大漢王朝的子民,另一部分匈奴人不得不離開他們的土地,遷徙到更遠的地方。有證據表明,今天歐州的匈牙利人,就是當年匈奴人遷徙到那裡的,同時在俄羅斯、中亞五國也有他們零星的分佈,南下的那一部分匈奴人,後來與漢朝的子民在一起不斷融合,他們與大漢子民一起,在長期的融合過程中,不斷形成了我們偉大的漢民族。(圖片來自網絡)





紫色的玉


公元前60年,也就是漢朝建立西域都護府的那一年,匈奴虛閭權渠單于去世,汗國內部出現了五個單于混戰的局面,最終形成了呼韓邪單于和郅支單于兩大分支。

至公元前53年,呼韓邪單于內附漢朝,這便是南匈奴。

從此,匈奴分裂為兩部分,南匈奴成為漢朝的一部分,而北匈奴繼續稱雄大漠。

漢朝擊敗北匈奴,是在公元91年,這是我國曆史上一個重要的年份。這一年,北匈奴被竇憲在阿爾泰山擊敗,漠北出現了權力真空,形成了一個大混亂的局面。

此後,北匈奴一分為四,退出了中國歷史的舞臺:

1、北匈奴單于弟弟於除鍵部分

北單于的弟弟本是漢朝支持的對象,漢朝的本意是用來取代北單于的地位,不過他最終叛漢,在率兵逃回漠北的過程中被漢軍追上斬首,其部屬也被全殲。

2、北匈奴單于殘部

北單于被竇憲擊敗後,率殘部遠走中亞的烏孫、康居,這一部分的具體人數,史書並無記載。這一部分最終與中西亞、東歐的遊牧民族阿蘭人、哥特人等融合,一般認為公元4世紀出現在歐洲的匈人便與匈奴有關。不過,匈人不可能完全是匈奴,畢竟時間已經過了300年,匈人至多是擁有匈奴的部分族群。

3、加入鮮卑

北匈奴單于西遁之後,大量的匈奴部族其實仍然留在了大漠。而隨著漢軍退回中原,與漢軍聯手擊敗北匈奴的鮮卑則佔據了匈奴故地。

於是,留下的匈奴人便加入了鮮卑,從此成為鮮卑的一員,之後又隨著鮮卑人入主中原,比如鮮卑宇文氏便本是匈奴人。

4、加入柔然

除了加入鮮卑外,還有一部分匈奴人始終留在大漠的北部,他們一直到公元4世紀才被柔然所吞併。

柔然,是鮮卑別部,在鮮卑人入主中原之後佔據了大漠草原。

以上便是北匈奴四部的結局。

除此之外,內附的南匈奴在西晉末年掀起了永嘉之亂,劉淵在滅了西晉之後建立了漢國,後來有改稱“趙”,史稱“前趙”,從此我國北方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

隨著五胡十六國時期的結束,南匈奴和鮮卑人一樣,最終融入了華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