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的动乱到底有多可怕?

文史砖家


东汉末年的动乱始于北方瘟疫流行。黄巾起义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张角等人宣称能用“符水、咒语”为穷人治病,进而传授太平道,抓住了穷人的心理,于184年3月在河北地区掀起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让东汉政府焦头烂额,汉灵帝派皇甫嵩、朱儁、卢植分兵三路讨伐,经过8个多月的时间,将起义军主力镇压。下曲阳(河北晋州)一战,皇甫嵩将10多万黄巾军斩首,筑成“京观塔”。

起义虽然被镇压,但瘟疫并未制止。由于北方战乱不断,不少北方人流入江东、荆州、益州和交州等地,将瘟疫扩散至南方地区。整个建安年间,瘟疫有数次大规模爆发,不少我们熟知的人物因为感染瘟疫而亡。

比如曹操的儿子曹冲、建安七子中的王粲、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五人、东吴大将甘宁、吕蒙、刘表之子刘琦、曹魏大将张辽等人。

曹植在《说疫气》中描绘了当时的惨状“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曹丕也感叹到“昔年疾疫,亲故多受其灾。疫疠多起,士人雕落。”

医学家张仲景对此有更为直接的感受,他在《伤寒杂病论》中说“余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以来,犹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伤寒十居其七。”张仲景一大家子二百多人,在不到十年间因瘟疫损失了三分之二。东汉末年瘟疫之流行可见一斑。

除瘟疫外,东汉末年还出现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造成大规模饥荒。193年,曹操和吕布大战于濮阳,却因蝗灾过境、粮草不继而被迫休战“蝗虫起,百姓大饿,布粮食亦尽,各引去。”

关中地区的饥荒尤为严重。李傕、郭汜在长安击败吕布、王允后发生火并,当地“是时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曹魏将领王忠是当时的亲历者,他为了活命不得不吃人“三辅乱,忠饥乏噉人。”后来曹丕把路边的骷髅挂在王忠的马鞍上,以此讥笑王忠在关中吃人求生的经历“五官将知忠尝噉人,因从驾出行,令俳取頉间髑髅系着忠马鞍,以为欢笑。”

更甚者,关中地区还出现了专门吃人的贼寇,挨家挨户抓人充饥。《魏略·勇侠传》中记载了鲍出救母的故事,当时“啖人贼数十人已略其母,以绳贯其手掌,”鲍出悲愤的说“有母而使贼贯其手,将去煮啖之,用活何为?”然后独自追击,砍杀十多名贼寇,将母亲解救。

为解决军粮问题,当时的军阀是想尽了办法。程昱不得不在粮食中夹杂人肉干作为补充。而河北袁绍则“仰食桑椹”,淮南袁术则“取给蒲蠃”,当时只要是能吃的都拿来吃了。鉴于饥荒的影响,曹操于196年兴办屯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粮食问题,这也是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重要原因。

瘟疫、饥荒和无休止的战乱造成了东汉末年人口的大量损失,从6000万降至2000多万。面对累累白骨,曹操写下了《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


石头说历史


先看一般人不注意的事实:曹操,220年,病死;夏侯惇,220年,病死;张辽,222年,病死;于禁,221年,病死;刘备,223年,病死;马超,222年,病死;法正,220年,病死;吕蒙,220年,病死;蒋钦,219年,病死;鲁肃,217年,病死……

公元220年前后,病死了一大批人,除了上面的,还有一些没记载死因的。当然,他们当中有些年龄大了,有一些却正值壮年。


公元119年,中国有记载的大地震就发生了42次。无数人死亡,从而引发了大的瘟疫,此后的100多年里,每隔两三年发生一次……不是因为中间瘟疫被消灭了,而是因为灾区的人已经死的差不多了,瘟疫无法大规模传染了。一旦过两年有了新的源头和疫区,就接着爆发瘟疫。

实际上,东汉末年短短三十年的时间内,有记载的全国大瘟疫就有十二次。也就是说,除了战场死人多,瘟疫造成的各种疾病,更是夺去了无数人的性命。


曹植当时专门记录了瘟疫的惨状,“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瘟疫杀死了无数的老百姓,也有一些我们熟知的名人,比如“建安七子”当中的徐干、陈琳、应玚、刘桢,都是死于瘟疫。

公元220年左右,大瘟疫达到了高峰期,就连洛阳城,也被疾病肆虐,一大半人都死了。

因为那个时代没有明确的死亡统计,我们只能从史料中进行推测。

东汉汉桓帝时期,瘟疫还没有大规模爆发,当时的人口大约为5600多万人。到了公元280年,晋武帝太康元年,全国人口仅为1600多万人。

说十室九空,真不是夸张的。

所以,东汉末年的老百姓,真的是生不如死。


七追风


东汉末年的动乱有多可怕,我们可以从这个时期的人口变化就可以看出来。

在公元157年左右,当时汉朝的人口多达5600万,可以说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是到了东汉末年,自黄巾起义开始,人口就开始极速下降。在这期间,董卓叛乱,诸侯相互征伐是人口下降的主要因素。


公元208年,孙刘联盟与曹操爆发赤壁之战时,也就是三国前期,整个汉朝可以说是十室九空。等到了吴、魏、蜀三国鼎立,局面相对稳定时,三国的人口已不足800万,勉强达到公元157年时的七分之一。

由此可见,东汉末年的动乱有多严重。

除了战乱这个人祸以外,天灾也是动乱的元凶之一。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东汉末年三国时代的许多故事,但未必知道这数十年间,出现过连绵不断的大瘟疫。其死亡人数之多,简直无从统计。

据《后汉书·五行志》中所记载,从公元119年至217年这百年间的十次大瘟疫,既 119年会稽大疫、125年京都大疫、151年京都大疫、九江 庐江大疫、161年大疫、171年大疫、173年大疫、179年大疫、182年大疫、185年大疫、217年大疫。

这十次瘟疫有五次集中在灵帝在位期间,而在这期间,朝廷无所作为,导致民不聊生,从而让张角有机会发起黄巾起义。


大疫加上兵灾,单独拿出来就足够让人头疼了,更何况这两者凑在一起。因此,东汉末年的动乱有多严重可想而知。


青梅煮酒论剑


东汉末年的人口数量为1500多万,不到汉顺帝时期(5000万)的1/3,从如此剧烈的人口骤减就能看出,东汉末年的社会动乱有多么地可怕。


一、黄巾起义的惨烈后果

黄巾起义的原因我就不多说了,在此只论后果。据《后汉书·天文下》记载:

至中平元年,黄金贼起,上遣中郎将皇甫嵩等征之,斩首十余万。

后来,在东郡仓亭,为了捉拿卜已,又斩首7000多人;

在颍川,斩首数万级;在哺时,获首三万级,“赴河死者五万许人”;在曲阳,汉军又斩首十余万.....仅史书中可统计的数据,黄巾军死亡人数超过20万,尸体堆积如山,被时人称为“京观”。

而东汉军队,不可能无一伤亡,虽然东汉史书没记载,但从战争的惨烈情况来判断,估计其死亡人数与黄巾军不相上下,因此,仅黄巾起义战场上的兵士死亡人数,至少有50万人,而且还都是国家最重要的青壮年劳动力,其造成的连锁反应,不堪设想——赋税、徭役、瘟疫、流民,贼寇......《后汉书》对此用了一句“百姓死伤过半”来形容。

总之,东汉经此一役后,元气大伤,国力衰退得更厉害了。


二、董卓之乱继续雪上加霜

关于董卓的残暴统治,史书记载颇多,相关记载总伴随着“死者略尽”、“杀掠男女”、“所过无复遗类”等字句,如果说黄巾起义遭殃的主要是底层百姓,那么,董卓之乱就是东汉王朝上上下下的一场空前浩劫了。

比如,在公元190年,董卓迁都长安时,洛阳百姓一路上“更相蹈籍,饥饿寇掠,积尸盈路.......二百里内无复孑遗。”董卓还下令“烧洛阳城外百里”,“又自将兵烧南北宫及宗庙、府库、民家,城内扫地殆尽。”

一路上的富户,更是董卓打劫的主要目标,强行没收人家的资产,使无数家庭破碎,无辜之人惨死无数。

他的暴政终引得各地豪强富户纷纷起义,进而,又导致了一连串的兵祸、战乱,山寇趁机并起,百姓惶惶不可终日,犹如惊弓之鸟,望烟而奔,观尘而溃,尸骨遍野。

自此,东汉名存实亡。


三、董卓死后的军阀混战

董卓被王充除掉后,整个烂摊子无一人可收拾,于是,东汉的动乱继续加大,郭汜、李傕趁机作乱,攻打长安,死者数万;李傕掌权后,又成了“董卓2号”,“其子弟纵横,侵暴百姓”,“白骨委积,臭秽满路”。

最终,三辅之地的人口所剩无几,二三年间,曾经繁华无比的关中地区竟然找不到一丝人迹!

在此之后,天下彻底大乱,军阀割据,群雄并起,战争与死亡成为了这段时期的代名词,并且,很多军阀,比如曹操,都实行屠城策略。

可以想象,当时的整个东汉疆域内,是何等的一幅惨烈之相!


四、瘟疫频发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战争与死亡往往伴随着瘟疫横行,文献中对东汉末年的疫疾爆发也记录颇多:

“建宁四年三月,大疫”;“熹平二年春正月,大疫”;“光和五年二月,大疫”;“中平二年春正月,大疫”;“建安二十二年,大疫”......

频繁的瘟疫,所造成的结果就是“家家有强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总之,东汉末年,一次次的人祸以及随之而来的一次次天灾,使得短短30年间(黄巾起义至东汉灭亡),全国人口数量骤减超过2/3,整个社会极其动荡与黑暗,宛如末世,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乱与惨烈的年代之一。


阿中说文史


东汉末年的动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天灾和人祸。自汉桓帝时期全国人口高达六千万,到了东汉末年,全国人口已不足一千万,短短100年时间不到,人口的巨减不只是动乱带来,更多的夹杂着天灾。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曹操的《蒿里行》)

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曹植《说疫气》)

以上是曹操、曹植父子对东汉末年百姓惨状的描述,相当的震撼,一副人间炼狱的情形跃然纸上,如果我们要分析这种天下悲惨的原因,我认为有一下两个因素:

天灾

东汉后期,汉王朝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地震频繁,据有关史料的记载,汉桓帝、灵帝、献帝时期前后更发生了多达几十次的重大地震,而且这些地震基本都是在一些重要的城市,比如都城洛阳,前前后后更计发生了5次大规模的地震。

地震的发生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既是身体的摧残,更是心理的震撼,地震对人的伤害肯定是很大的,最重要的是地震过后带来的瘟疫才最为致命。

瘟疫的流行,把地震的次生灾害进行了有效传播,东汉时期的医学水平无法对瘟疫进行有效的控制,而且此时的东汉王朝及其的腐败,外戚和宦官正忙着争权夺利,根本就没有心思来赈灾。

地震和瘟疫的流行造成了人口的减少,而这仅仅是开始,瘟疫流行一段时间后,逐渐的平息,平息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疫情得到了控制,而是人口的死亡速度很快,瘟疫已经没有了传染源和受染载体了。当人口有一定的恢复,无论是地震还是原疫区感染有重复这这样惨绝人寰的循环。

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他们可都是当时的贵族),有四个就死于瘟疫,可以想象这场天灾波及面有多大。

人祸

东汉末年,朝廷中外戚和宦官不断的进行你争我夺,导致了皇权旁落,无人治理国家,地方上的军阀又趁机坐大,加上流民四起,天下已经毫无法度,乱成了一锅粥,特别是底层百姓的农民起义加剧了这种混乱。

东汉末年的张角兄弟领导的黄巾军发展迅速,参加人数众多,其实跟随者们只是想喝一碗能够治疗瘟疫的符水而已,张角凭借这种封建迷信的把戏短短时间就聚集了几十万人对抗朝廷。

有了混乱就有了战争,有了战争就一定要死人的,这就更加的加剧了东汉末期人口的减少,这种人祸的发生不但加剧了人口的减少,更是对当时的社会次序进行了颠覆性的破坏。

综上来看,东汉末期的动乱状态,不但有天灾的因素,更有人祸的原因,其实重要原因在于政局的不稳定,导致了民生灾难的蔓延。


沉墨I方之城


在东汉末年曾经发生过一场非常大的动乱,提起这场动乱,人们至今都胆战心惊的,要知道东汉中期的时候还有6000多万人呢,但是过了东汉末年,这6000多万人仅剩下2000多万了。一下子死了2/3的人,这场动乱对国家造成了非常大的打击,能够存活下来实属不易!东汉末年社会非常的动乱,各地都发生了战争,人们饿肚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除了这些大家能够想象得到的动乱以外,国家还爆发了一场大的瘟疫,这场瘟疫蔓延的非常的快,路上到处都是白骨,人们饿的吃野草啃树皮,直到最后连口水都没得喝,然后就被活活的饿死了。

东汉末年,百姓们为了逃离战乱,纷纷离开自己的家乡,所以很多的地没人耕种,因此粮食产量就大大减少,连战场上杀敌的士兵都吃不饱,就更别说普通的百姓了,大量的农田被荒废,导致了国库的空虚!也就在这个时候,还传出了人吃人的事情,可见人们是多么的饥饿呀,百姓们流离失所,孩子们养不起就把他们直接丢掉。战乱已经造成了很多人的死亡,在战争之后又出现了瘟疫,当时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也没有好的医生,因此就算是小小的瘟疫,任其继续发展下去,都有可能会毁了一个国家!而在东汉末年,爆发的瘟疫竟然高达了12次,人一旦得了瘟疫,那么下场大多都是病死,又或者是被火葬,很少有人能够顺利活下去的!据说,建安七子中有4个人是死于瘟疫的,可见瘟疫是多么可怕呀。

另外,东汉末年的人也非常的可怕!刘备在和吕布打仗时被击败了,然后刘备就逃到了一户人家中,当时刘备受了伤,而且又非常的饿。刘备打算在这户人家中吃顿饭,然后休息一晚,第二天再继续赶路!刘备通过询问得知,原来这户人家是靠打猎为生的,男子名为刘安!刘安和刘备交谈一番之后,便要准备肉给刘备吃,刘备听了之后当然十分欢喜,并且并没有察觉到任何的不妥。毕竟他们是靠打猎为生的,家中有肉确实比较正常。很快刘安就把准备好的肉给拿了上来,并且说这是他捕杀的狼身上的肉!刘备岂是没吃过狼肉的人,这肉一看就不正常,虽然刘备说不出这个肉哪儿有问题,但他可以确定的是这绝对不是狼肉。

刘备吃肉之前找了个借口去上厕所,就在这个时候刘备在厨房发现了刘安的妻子,刘安的妻子竟然死在了厨房中,而刘安还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刘备检查一番后,发现刘安的妻子手臂上的肉被割掉了,这个时候刘备不禁后背发凉,这是多么细思极恐的一件事情呀!原来刘安把妻子杀死了,然后又将她手臂上的肉割掉,做成了肉端到了刘备的面前!

其次,东汉末年的时候还出现了很多的江湖骗术,这些江湖骗子趁着国家动乱之时,想要大捞一笔。骗子们嘴中念着别人听不懂的咒语,然后卖所谓的符水,并且告诉百姓们,喝下了符水之后就可以百病不生。这些人一看就是江湖骗子,他们所说的话根本不足为信,但尽管如此,还有很多百姓愿意去相信他们。最后竟然有几十万百姓愿意追随这些骗子们,其实这些百姓也并非是非不分,只是他们确实是走投无路了,因此他们宁愿相信符水可以救他们,但事实证明,这些所谓的符水根本就没有办法阻挡瘟疫,让他们百病不生!符水只会让原本就动乱的社会变得更加的乱罢了!

东汉末年是历史上非常典型的乱世时期,这个时期的死亡率高的离谱,国家遭遇到了天灾人祸,最终60%的人都在这场大的动乱中丧命了。生活在这么一个时期,人们甚至都不会去奢求吃饱穿暖,因为活下去才是他们最大的愿望!所以才有了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的悲叹。


木剑温不胜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曹操

东汉末年可以说是中华文明中的一次大动乱,东汉末年有多可怕?基本所有灾难都轮番发生,明朝末年也是如此赶上小冰河季,灾荒,瘟疫,战乱随后是灭亡,而东汉末年是瘟疫,饥荒,地震,兵乱,屠城,随之是将近一个世纪的三国纷争,根据《中国人口史》所记录依据东汉中期的人口统计(6500万左右),三国初年的人口估算(2300万左右),那么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里,当时的中国损失了近60%、多达4200万的人口,这些人口减少主要是三方面,瘟疫,饥荒,战乱,东汉末年之惨状也多由此带来。

伤寒病患者

一.瘟疫

东汉末年也是医圣张仲景所在的年代,另外一个历史名医是华佗,其实两人同存与一个年代,而张仲景能有如此历史地位可以说完全是逼出来的,因为当时北方瘟疫十分严重,公元171年,179年,185年,204年,214年都发生了较大的瘟疫,根据《伤寒杂病论》记载:“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害十居其七。”二百多人的宗族三年内病死三分之二,这三分之二中有十分之七是伤寒病导致的可见但是的瘟疫多么严重,乱世出名医这也不无道理。


政府此时内乱不断朝局动荡,无暇顾及百姓,很多人病死街头,田野,连收尸的都没有。这也是黄巾起义的原因,张角说自己可以划符抵抗疾病,没有方向的百姓们只能盲目相信,黄巾起义迅速聚集四五十万人。

二.战乱

可以说战乱的减员在一定程度上远远高于瘟疫,瘟疫还可以预防,而战争却是连锁发生的,往往动乱年代,就会有瘟疫,饥荒。除了在战场上的战斗减员,东汉末年还发生好几次屠城事件,一次屠城往往几万,几十万的消减,徐州刺史杀害了曹操的父亲,曹操一怒就攻打徐州城随后开始了屠城,但对于屠杀数量目前还是个迷我认为会有几十万百姓被杀,我更倾向于徐州的士兵被屠杀,但是此时没有人会估计百姓,百姓被误杀是必然的,

而且在古代攻打下一座城池后,对于比较野蛮的部队来说这座城池就是他们的战利品,烧杀掠夺,奸淫掳掠,对于百姓来说是灾难的。特别是董卓的部队格外喜欢如此,所以也不得民心。据说董卓死后没有人收尸,尸体暴晒街头,肚子上的油被晒出放上蜡烛还亮了好几天。

几次大战皆十几万规模,官渡之战二十万袁绍部队灰飞烟灭,所剩无几等等大战每场伤亡接在十万左右,加上不断的小战。根据记载有将近2000万人口因战争伤亡。

三.饥荒

由于各地军阀大规模征用青壮年为兵,再加上战争、天灾的影响,使得各地普遍出现农田大量抛荒、粮食歉收的现象,从而导致饥荒蔓延。在当时的情况下,各地军阀普遍严重缺粮,以至于出现“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见《三国志·卷一》)的现象。

由于极度的缺粮,导致百姓们在饥饿感的驱使下,竟然开始以同类为食,导致“人相食”的现象屡见史端。比如兴平元年(194年)六月旱灾、蝗灾过后,“是时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见《后汉书·卷九》)。这样的记载还有很多,不难想象当时的惨状。


阐释君


众所周知,在我们中国的5000多年历史长河里,华夏大地上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强大、鼎盛的王朝。而我们也到知道这么一句话:“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即使是在强大的王朝,也会有覆灭的时候。每到朝代更迭时,就会发生非常大的动荡,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例如,历史上以强大著称的汉朝,在覆灭之时,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动荡。

大家都知道,汉朝一共可以分为2个部分,一个是汉高祖刘邦建立的西汉王朝,而另外一个就是光武帝刘秀建立的东汉王朝。而导致他们中间出现断层的原因,就是新朝王莽的篡位,后来王莽被刘秀打败,才有的东汉王朝。

而我们都知道,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诸侯争霸,再到后来的三国时期,是出了名的乱世。但是,这个从东汉末年开始的乱世,究竟有多么“乱”呢?当时的老百姓一定会告诉你:能活着就是一种“奢侈”。

首先,在国内政治方面。在东汉的汉灵帝时期,在他继位的时候,非常得独断专行,在他这样的执政举措之下,整个东汉朝政都非常混乱,老百姓们被压榨得体无完肤,生活非常艰苦。而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事件,最典型的就是黄巾起义。而这次黄巾起义,因为规模巨大,所以对东汉的统治根基,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打击。

而在黄巾起义被镇压了之后,东汉内部的外戚和宦官为了争夺政权,也进行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当时镇压黄巾起义的主要功臣:大将军何进,就被宦官集团给杀死了,而后董卓又消灭了宦官集团,自己控制了皇室,掌控了东汉王朝的权力。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十多路诸侯,以讨伐董卓为名,揭开了群雄逐鹿的序幕,进入了诸侯混战的局面。

其次,在东汉末年,不光光是有人祸,还有着非常多的天灾。根据史料记载,在东汉时期,光光是大地震就发生了42次,而且每一次地震之后,都会伴随着可怕的瘟疫。因此,在东汉王朝的100多年时间里,每隔两三年就会发生一次瘟疫。为什么会每隔两三年呢?原因就是在那间隔的两三年里,已经是死得没剩下多少人了,已经达不到“瘟疫”的级别了,所以才每两三年发生一次。

而在东汉末年的30年时间里,光光是有记载的全国性大瘟疫,就多达12次,而没有记载的,就不知道还有多少了。而在瘟疫的影响之下,在加上战争的屠戮,东汉末年的人口,已经减少了非常多了。因此,才会有了记载当时瘟疫惨状的一句话:“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并且,不仅仅是底层老百姓们难逃瘟疫之苦,就连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中,徐干、陈琳、应玚、刘桢这4人,也都是死于瘟疫。可见当时的瘟疫是有多么的可怕。

除此之外,有专家进行过统计,在东汉的汉桓帝时期,那时还没有瘟疫发生,人口在5600万左右。而到了三国结束之时,司马炎建立晋朝之后,全国的人口,只剩下了1600多万人。而在这段时间中,战争和瘟疫带走了4000多万人,用“十室九空”来形容当时的现状,一点都不夸张。

因此,我们往往都只知道,东汉末年是一个乱世,但是很难想象到,这个乱世是如此之乱,也难怪对于当时的老百姓来说:“能活下去,就是一种‘奢侈’了。





卿说


历史不会偏袒一个人一生,同样也却不会放纵一个朝代一世,人有新陈代谢,朝代就有老旧更迭。

东汉进入垂暮之年,各种危机、动乱频频爆发。

历史终究要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既有人祸当道,又有天灾横行,连年战乱使得百姓叫苦不迭,底层人民的利益不仅无法保障,能活下去有时候也可能成为一种奢望!

战争、瘟疫、地震、剥削数重压迫,短短100年,全国人口由5000万骤减为500万。

要说东汉末年最为残暴的莫过于瘟疫肆虐,医疗水平不甚发达,历史上关于那段黑暗的过往,记载也并不详实。

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仅存的资料判断,凭借正常的医疗手段,并没有足够明显的效果,但是为了减轻病痛折磨,普通百姓支付不起足够的医疗费用,只能够采用各种偏方。

当然也不缺乏广大江湖骗术的追随者,病急只能乱投医,本来就民不聊生,但是江湖骗子却大行其道,靠着一些没有根据的咒语符文,再配上传神的故事案例,来进一步压榨百姓身上的最后一滴精血。

这次翻瘟疫,具有爆发范围广,突发性强,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搞得百姓惶惶不可终日,历史上也没有相关案例。

就连东汉时期著名医术大师张仲景也束手无策,短短10年间,张仲景的家人亲属也已经死伤过半,当时曹操军中也患有瘟疫,将士死伤无数,但也束手无策。

各种地质灾害频发,尤其以地震最盛。

何况地震引发一系列的灾难性事故也随之发生,不仅造成极大的财产损失,甚至对于沿海地区的百姓构成生命威胁。

更有甚者,在那个科学意识普遍不规范的年代,甚至认为这是惹怒了苍天,理所当然遭到天谴处罚,仿佛世界末日来临的前兆一般。

自公元119年起随后的40年间,大型地震就发生5次,对洛阳城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性损失。据说当时最少7级,当然这还不包括各种小地震,余震。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普通百姓不好过,就连当时的统治者和管理者也安逸不了,为了活下去,大大小小的起义相继爆发。

当时张角带领的黄巾起义最为厉害,由于处于关键节点,自起义开始,就凭借着星星之火燎原之势。虚弱不堪的东汉政权,也在那样的困境当中垂死挣扎。

面对农民起义自身都难保,更抽不出精力去镇压,任由他们闹去吧,如果严重了就让地方募兵镇压,各股势力为了抢夺资源,也拼尽全力,

公元189年,作为一方割据势力的董卓倒行逆施,凭借手中的权力颠倒是非黑白,荒诞残暴引起了各地诸侯的极大不满。

自从他拥立刘协为帝以来,各地联军征讨不断,这样也进一步加大了人员伤亡。董卓之死,也进一步孵化崛起了枭雄曹操、袁绍等人,要不是最终形成三国鼎立之势,怕是进一步征战,难免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看似是人间,实则是尸横遍野的地狱,在这里不是以人为本,没有人权也没有尊严,只有绝对的实力,或者绝对的领导力和号召力才能够生存下来。

没有经历过那样的苦楚,仅仅也只能通过联想浮现出画面的,接近4500万人口的死亡,足够形容当时的惨状,虽然已经步入文明的人类社会,一时间仿佛回到了那个野蛮纵横的年代。


大国布衣


人口从6000万在短短的几十年内下降到了不足2300万,人口下降了60%还多,你说东汉末年的动乱有多可怕?三国的故事很精彩,但是大部分普通人都不会愿意投胎到三国——太容易挂。

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曹操在中原大地上见到的景象,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首先是战乱,社会阶级矛盾导致了战乱。由于汉朝的人才选拔制度问题——举荐制,意思很简单:就是让有名望的有权利的人推荐人才。于是举荐制度形成的一个后果就是大氏族的崛起。汉朝也出现了四世三公这样的局面,皇帝很弱小,氏族很强大。

氏族贵胄们把持这人才上升通道,把朝廷里的肥缺都安排称了自己的人。比如袁绍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朝野。朝廷除了中央军之外,没有特别强悍的力量。人才选拔制度导致了氏族政治。

但是,是人才就不甘心永远做底层。举个例子来说,董卓这个人,三国演义里这是一个奸贼。但是三国志里记载,董卓在西部和羌人打交道,董卓是从底层干起来的。饱受氏族们压迫的奋斗者们,在被召回进京后。其报复心里就开始了,董卓对氏族们的十分不满,因此两者之间积累已久的矛盾终于爆发。

从此天下大乱开始,各地军阀势力互相混战,社会生产力集剧下降。冷兵器时代,人是最主要的力量,当然也是最容易消亡的,每一场战役下来,都有大批量的人挂掉。

瘟疫——可怕的瘟疫,可以在短时间内消灭掉大量人口。

同时,由于战死的人太多。来不及掩埋处理,进而导致了瘟疫的爆发。被污染的水源等,加速了瘟疫的传播,可怕的瘟疫,建安七子中有一半以上都是被瘟疫叫走了。瘟疫的爆发不止一次,魏文帝时期,描写的瘟疫场面是:家家户户有人去世,室室有哭声。

这是一个极其混乱的时代,一将成名万古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