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这个县,是周王室的发源地,由于一个神话故事而得名

商朝末年,纣王昏庸无道,西边的周国崛起。周文王姬昌有德行,深得百姓爱戴,可是对于起兵反商这事,却心里没底。

有一天,一只凤凰翱翔在周国的国都岐邑的郊野上空,落在了岐山顶上,高声鸣叫,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凤鸣岐山”的故事。周文王听到凤凰的鸣叫声,知道这是灭殷兴周的征兆,于是起兵伐商。而凤鸣岐山的岐山后来形成了一个县,这便是今天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县。

陕西这个县,是周王室的发源地,由于一个神话故事而得名

凤鸣岐山

那么为何名叫岐山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

传说上古时期,水神共工氏骄横跋扈,又听信小人浮游的挑唆,挑起战端,妄图统一九州。老百姓怨声载道,却敢怒不敢言。

这时共工氏的儿子后土站出来为民请命。后土与他的父亲不同,天性纯良,待人以诚,老百姓都拥戴他。他力劝父亲不要穷兵黩武:“从前的蚩尤那样强悍,不也被黄帝打败了吗?”

共工氏心有所感,然而浮游出来挑唆说:“后土的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蚩尤失败固然由于穷兵黩武。但是古来哪位领袖不是靠武力夺取天下呢?运用武力,固然让老百姓遭殃,但是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统一天下呢?只要我们成功了,再施行仁政,老百姓还是会感激我们的。”

共工氏听了浮游这么一说,又改变了主意。

后土见父亲执迷不悟,便收拾行囊,离家出走了。

共工氏掀起漫天的洪水,让老百姓遭灾。后土潜心研究水利,平治土地。他足迹遍及九州,治理水患灾害。名声越来越大,渐渐超过了他的父亲。

陕西这个县,是周王室的发源地,由于一个神话故事而得名

共工怒触不周山

共工知道这件事后,暴跳如雷,大骂后土不孝,要抓住后土,实行家法。当时后土正在豳州(今彬县)兴修水利,听到父亲要来杀他,也不躲避,离开了豳州,往南走了一百多里,恭迎父亲,而且力劝父亲施行仁政,再不要做伤天害理的事情了。

共工氏与后土争执起来,气得一口血水吐在了后土的头上,居然把后土淹死了。后土死后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山峰,为百姓遮风挡雨。

由于后土和他父亲的分歧,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使得他变成了一座山,因此这座山便称为“岐山”。

岐山成为行政建制的名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是西魏大统四年,也就是公元538年,设立了岐山郡。隋朝隋文帝在位期间,设立了岐山县。后来岐山县便一直沿用至今。

陕西这个县,是周王室的发源地,由于一个神话故事而得名

岐山县

如今的岐山县有“甲骨文之乡”“青铜器之乡”“中国千年古县”之称,岐山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许多人来此参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