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放疗造成的放射性食管炎能恢复吗?

张吟90192006


放疗是肿瘤放射治疗的简称,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是继手术、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外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约有7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癌症过程中需要放射治疗。其作用机制是各类X直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线、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作用于照射野内肿瘤细胞,最终导致肿瘤灶缩小或消失。

放疗虽然可以一定程度杀死肿瘤细胞,但对肿瘤临近的组织、器官也会产生损伤。肺癌因病灶位置的不同,放疗后产生的放疗副反应也不同。周围型肺癌因远离纵隔重要脏器,主要的受照射的包括病灶周围的肺组织和皮肤,而中央型肺癌临近食管、脊髓、心脏等重要组织,产生的毒副反应也会更大。其实对于放疗造成的反应,有些可以短期内就表现,我们称为早期放射反应,如白细胞、血小板低下,口腔溃疡,放射性气管炎,放射性食管炎等;晚期放射反应发生时间不定,可有几个月就开始出现的放射性肺纤维化,也有很久或不发生的甲状腺功能低下,皮肤纤维化,放射性脊髓炎,放射性心脏损伤等。

肺癌放疗引起的放射性食管炎,放疗结束后可恢复,一般不留有后遗症。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一般是放疗开始后2周左右,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异物感、烧灼感,吞咽痛、吞咽困难,甚至部分病人拒绝进食。它的发生与否以及发生的严重程度,与以下相关因素有关:

1.食管受照射的长度,越长反应越重;

2.照射的分割放射,一天接受两次放疗的超分割病人出现放射性食管炎的时间及反应均较一天只接受一次放射治疗的病人发生早,相对反应也可能更重;

3.照射剂量也直接影响着反应的严重程度;

4.是否接受化疗药物,部分化疗药物如顺铂,5-Fu,紫杉醇等同期放疗使用,可以提高放疗疗效,因此放疗期间使用这些化疗药物进行放疗增敏也司空见惯,而这些化疗药物提高疗效同时也会引起毒副反应的叠加。其严重并发症可有食管穿孔、食管瘘,大出血等,血常规、食管镜、上消化道造影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局部粘膜情况,对病情有所评估。

放射性食管炎一般无后遗症,其急性期反应明显,改善局部症状可口服局部黏膜保护剂硫糖铝,含有利多卡因的漱口液可改善局部疼痛,激素及抗生素的使用对于放射性食管炎也十分有效,此外抑酸保胃及高蛋白富维生素的静脉营养支持治疗也十分必要。如果反应很重无法耐受放疗,需暂停放疗。日常饮食上需注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避免过烫、坚硬、辛辣的食物。

因此,肺腺癌放疗造成放射性食管炎能恢复,不要恐惧,注意调整心态,积极应对肿瘤的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