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收的中蜂几天后才能正常放养?需要注意什么?

手机用户79902098185


感谢提问:新收的中蜂几天后才能正常放养?需要注意什么?

中蜂无论是人工养殖的,还是野生的,每年有两次自然分蜂的周期,一群蜜蜂会根据自身的群势,在一个分蜂周期里,会分出一群或者多群蜜蜂,在分蜂期,经常会遇到分蜂群,蜜蜂甚至还会飞上门来。

说起养蜂,尤其在农村,没有多少人专门学习过养蜂,可以说是误打误撞进入养蜂业的,多数人都是从收捕分蜂群开启养蜂之路,饲养的蜂群从没花钱买过,都是从野外收捕而来,或者是靠收捕回来的蜂群发展出来的,边养边摸索,一点一滴的积累出一套自创的养蜂经验,收捕的分蜂群该怎么养呢?


如何收捕分蜂群

收捕分蜂群最关键的是要收捕到蜂王,在收蜂的过程中有经验的人可以先找出蜂王,把蜂王囚禁起来,放入收蜂笼,蜜蜂自然会进去,所谓的抓贼先抓王,收蜂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于新手来说,找出蜂王似乎不太现实,还是把整群蜜蜂收回去为好,千万别伤及到蜂王,下手要轻,一点点的把蜜蜂往收蜂笼里驱赶,或者戴上防护手套一把一把地把蜜蜂抓入收蜂笼里,轻抓轻放,边操作边观察,发现蜜蜂逐渐往收蜂笼里飞,说明蜂王已经进入收蜂笼,收蜂也算是成功了。


收捕的分蜂期群该怎么养

收捕的分蜂群,需要尽快找一个可以让蜜蜂长期居住的环境,无论是专用的蜂箱还是自制的木箱,都要经过消毒处理,再把蜜蜂过箱进去,分蜂期是不带有任何蜂粮的,虽然饿不死蜜蜂,但容易引起蜜蜂的情绪不稳定,会造成分蜂群出逃的可能,所以需要人工饲喂,让蜜蜂有所依恋,如果家里还有别的蜂群,大可以从其他蜂群搬出几块有蜜有子的蜂脾,绑入新收的分蜂群里,让蜜蜂快速适应新环境。


新收的中蜂几天后才能正常放养?需要注意什么

新收的中蜂群,并不需要囚禁蜂群几天或者过于特别对待,囚禁蜂群反而会起副作用,也不需要特别对待,收回来过好箱就直接养了,尽可能减少对新蜂群的打扰,最多也是加一块防逃片,因为新蜂群出逃的几率较大,但要解决出逃的问题,还是从蜂群本身入手,尤其是给蜜蜂居住的新环境,除了巢门以外,不能再有透光点,箱内不能带有其他异味,蜂箱放置之处,要遮阳避雨,再者就是蜜蜂的口粮,通过人工饲喂能够加快蜜蜂筑巢,蜂王便能快速产卵,有了贮蜜与卵虫,才是蜜蜂安稳居住的前提。


新收的中蜂群,需要注意的是蜂王,分蜂群分别会有两种蜂王的存在,一种是产卵王,另一种是处女王,这与分出的是第几群有关,蜜蜂分出的第一群蜜蜂,基本上都是老蜂王,蜜蜂筑巢后蜂王可直接产卵,再之后分出的蜂群,蜂王十有八九是处女王,在处女出还未来得及交尾,就已经被分化出去,对于这种分蜂群,需要观察蜜蜂筑巢后的情况,如果超过20天蜂王还未出现产卵,说明处女王交尾失败,需要及时介入产卵王,让蜂群快速回归正常。

总结:对于新收的中蜂,几天后才能放养?从收捕回来后,就需要及时过箱,根本就没有囚养,又何来的放养,关键还是过箱后的照管,前期还是人工补喂为好,不仅能维稳蜜蜂情绪,还能加快蜜蜂筑巢,让蜂王有地方产卵,让蜜蜂有地方储存蜜粉资源,这是蜂群长期居住必备的条件。


山娃养蜂


野外收回的蜜蜂,需要经过养蜂人精心的处理,才能恢复正常的生活。如果养蜂人在处理上,没能做到位,那蜂群就很难安心的住下来,那也就谈不上多少天可以恢复正常生活。其实野外收回来的蜜蜂,只要做到以下几点,那不出几日,便可恢复正常的生活。


一.调入卵虫脾,让蜜蜂上巢脾

在蜂群收回来以后,就要进行过箱工作。过箱后,当晚必须赶蜂上脾,让蜜蜂有归属感,同时奖励喂养少量的蜂蜜水或者糖水,来刺激蜂王产卵,卵虫脾是蜜蜂最在乎的东西,只有让蜜蜂上脾保护子脾,蜂群才能快速恢复正常。

二.少打扰,让蜂王安心

蜜蜂收回来以后,所需要处理的步骤,都在当晚处理好,第二天就不要再去打扰蜂群,只能通过箱外观察蜜蜂的出勤情况。晚上可以开箱奖励喂养蜂群,但是不能动蜜蜂,放入蜂蜜水或者糖水后,及时盖上蜂箱盖,让蜜蜂多休息。经过两三天的调整,蜂王基本上已经产卵,这就成功了九层,只要在保持一两天就可以安心的拆除隔王片。



箱外观察蜜蜂的表现,能够识别蜂群的稳定情况,只要蜜蜂有进有出,巢门口有扇风的守卫蜂,甚至有蜜蜂采进花粉,都是蜂群初步稳定的表现,只要养蜂人再保持现状两天,就可以放心的去掉隔王片,让蜂群过上正常的生活了。


闽南蜂哥


新收的中蜂几天后才能放养

不论怎样收捕的蜂群带回后,待巢箱安放位置确定并安置好后,在过箱的同时,就应立即开启巢门转入正常饲喂。

如果收捕的是已经筑有巢脾的蜂群,且将巢脾绑缚后连同蜜蜂一并带回的中蜂

1.收捕方法

将准备好的巢箱放在离原巢穴较近的地方,以不影响割脾操作为准。操作时,应先从边脾开始,逐一用喷烟器驱离蜜蜂的同时,迅速割取并按原脾方向绑缚在准备好的梁框上,顺序放入巢箱内。待割取到第一个子脾绑缚安放好后,或者在所有巢脾割取绑缚放入巢箱后,就可用戴有橡胶手套的手直接托起蜂团,轻轻抖入巢脾上方。此时,绝大多数蜜蜂会很快上脾觅食和护子。操作过程中,不盖箱盖,用覆布只遮盖巢脾,其余空间裸露。待绝大多数蜂团被抖入后,就可提脾寻找蜂王。如果找到蜂王且大部分结团蜜蜂被移入巢箱,就可蒙上覆布,再盖上箱盖即可。因蜂王已被收进巢箱,仍未进巢蜜蜂受蜂王信息素及巢门口大量蜜蜂臭腺招引,会逐渐进入巢箱。对少数仍在老巢结团或飞翔的蜜蜂用喷烟器或其它驱避剂反复驱赶,傍晚前所有蜜蜂都会进入巢内,然后封闭巢门带回。

2.应注意的问题

①收捕带回安置到预定位置后,应立打开巢门。

②收捕时防止损伤蜂王,尽量减少子脾及蜜蜂损伤。

③收捕这类蜂群时,因蜂王仍在产卵期或巢内都有子脾,蜂王一般难以飞翔或飞翔很低很近,万一蜂王受惊飞逃,一般还会飞回老巢,或者及时收捕放入巢箱即可,也可装入王笼暂时固定在巢内。

④必须保持新老巢位在2km以上,否则应临时转场安放25天左右后再转入新址,防止距离太近产生大量回蜂而造成损失。

如果收捕的是已经筑有巢脾的蜂群,且收捕时只带回了蜜蜂而没有巢脾的蜂群

1.收捕方法

如果收捕的蜜蜂巢穴无法打开或不能打开,先用喷烟器从巢门向巢内少量喷烟,观察烟雾流出的方位,将出烟最早、最多的巢穴高处留下,用纱网或网孔较大的袋子套住,再用泥巴将周边烟孔封死。用喷烟器从巢门连喷烟雾的同时,连续敲击蜂巢,待蜜蜂全部驱赶到纱网内后,再扎紧袋口带回。

2.应注意的问题

①驱赶目的达到即可,防止喷烟太多熏死蜜蜂。

②也可用连续敲击、震动或石碳酸、风油精、汽柴油等驱赶收捕。

③收回后新老巢穴的距离必须在2km左右,否则应临时转场饲养25天左右才能转回新址,防止大量回蜂造成损失。

④有自备子脾、蜜脾最好。若无或仅为蜂桶或巢箱,则应提前在巢内放置1:1的糖浆水1公斤左右加以补饲,以备蜂群造脾所需,并在巢门口加装隔王片,待傍晚时分将蜜蜂抖入巢内。5天内不宜开箱查看,待蜜蜂造脾后,开始正常出入或有花粉带入时,再开箱检查并连续奖饲,蜂王产卵后再拆除隔王片。

如果收捕的是刚刚出逃的分蜂群或飞逃群

1.收捕方法

如果收捕的是刚刚出逃的分蜂群或飞逃群,在自己有蜂群的情况下,迅速从自己蜂群中先抽出蜜蜂较少的边蜜脾或幼虫脾1张,脾子多少应以群势大小为标准,放置到分出群或飞逃群傍边。若蜂团较高,可用粘有蜜糖的收蜂笼贴紧蜂团上部收捕。若蜂团能够直接触及,先用喷壶打湿蜂团,防止收捕时蜂群乘机飞逃。再直接用子脾或蜜脾贴紧蜂团并轻微刮擦,因蜜蜂非常恋子贪食,待爬满蜜蜂后,再直接放入巢箱,同样不盖箱盖,用覆布只遮盖巢脾。待绝大多数蜜蜂被收捕后,再逐脾检查寻找蜂王,若蜂王已被收入巢箱,可以盖住箱盖,也可以不盖箱盖。其它蜜蜂受蜂王信息素及蜜蜂臭腺引导,剩余的蜜蜂会追随信息引导,自动散团进入巢箱。若为节约时间,也可用喷烟、摇晃、震动等方式驱散蜂团,促其尽快归巢。

2.应注意的问题

①若收捕时能够触及蜂团,最好用喷壶先将整个蜂团打湿,防止蜂群乘机飞逃。

②收捕时尽量减少刮碰和震动。

③防止损伤蜂王,尽量减少蜜蜂损失。

④若收捕地点与安置点较近,待所有蜜蜂进巢后,可直接将巢箱搬到预定位置正常饲养。

⑤因巢内有幼虫脾和蜂蜜,蜂群一般不会逃跑。在无法确认蜂王是产卵王和处女王的情况下,切记不要加装隔王片,防止处女王无法出巢交尾而造成损失。

⑥若收捕地点与安置点较远,为保证子脾安全,就不可能带上子脾。只能用蜂笼、蜜脾或喷有蜜糖水的空脾收捕。待所有蜜蜂进巢后,将巢门封闭严实,带回安置到预定位置后,再及时打开巢门转入正常饲喂。


亢岁平


新收的蜜蜂只要蜜蜂开造脾的话就可放心了,像我们一般是当天就可以正常出勤了。

我们这收到蜜蜂时会从其它蜂箱中抽调一张子脾给它,蜜蜂是恋子性昆虫,所以只要有子脾在话是不是跑了,可以放心大胆让他自由出入了 。

要注意的是:

1.如果外面没有足够的蜜粉源的话,在晚上时进行饲喂且要适量,用来刺激工蜂造脾、让工蜂饲喂蜂王促使蜂王产卵。

2.蜜蜂一定要放在比较安静的地方,不要过多的开箱打扰他们。


赣南蜂情说三农


收捕蜂群的形态

对于我们收捕的蜂群来说,一般我们可能收捕到的蜂群有两种形态,一是收捕到蜜蜂的老巢,包含了蜂脾以及幼虫这些成分;另外一种是我们发现了分蜂群,对分蜂群进行了收捕。虽然说这两种蜂群都是蜂群,但是实际上在养殖过程中蜂部落发现两种形态的蜂群发展时间并不一样,而且蜂群能够快速发展的时间与我们的养殖方式有关。

养殖方式

第一:收捕的老巢

如果我们收捕到的是蜜蜂的老巢,收捕后位置好,蜜源充足,在经过绑脾过箱,科学的奖励饲喂的情况下,蜂部落认为除了冬季之外,其它季节一般一周内蜂王恢复产卵,,工蜂开始正常的采蜜采粉工作,我们可以拆除防逃片,进行正常的养殖。

如果我们收捕后没有进行绑脾,也没有进行饲喂,在我们的位置没有问题,气候条件好的情况下,蜂群可能要四五天才能恢复正常,出现工蜂正常采蜜的情况,要求气候条件非常好,至少在收捕蜂群后一周都是晴天,如果在收捕的当天到第二天下雨,则蜂群可能出现大量死亡,甚至全部死亡的情况。所以新收捕的老蜂群,在没有进行绑脾过箱的情况下,饲喂是非常重要的,蜂部落曾经就见到过一夜间蜜蜂死亡大半的情况,主要就是新收捕的蜂群没有饲喂,这点我们养蜂的朋友应该引起重视。

第二:收捕的分蜂群

很多朋友以为收捕的老蜂巢蜜蜂更容易安静下来,其实恰恰相反,分蜂群要比老蜂巢容易安静,根据蜂部落的观察,分蜂群只要气候好,我们的蜂箱处理干净,位置选择好,哪怕没有经过饲喂也会快速造脾,就算不用加入幼虫脾和不用饲喂失败率也不高,如果经过加入子脾和奖励喂养,通过蜂部落的饲养情况来看,成功率可以说是百分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蜂部落认为这里面的差别在于蜜蜂是否“愿意”和我们对蜂群的折磨情况。

第三:老巢没有分蜂群容易安家

对于老巢来说,蜜蜂自己住的好好的,我们去毁巢后带到一个新的地方,其实这种情况带有强迫性,蜜蜂实际上在这上面是体现出“不情愿”的情绪的,毕竟蜜蜂好好一个家给弄个支离破碎,所以蜂部落认为这种蜂群比分蜂群更难安家。

对于分蜂群来说,分蜂群结团的目的是找到适合居住的地点,如果我们发现了分蜂群,也给分蜂群准备了适合的地点,这相当于是一个顺水推舟的行为,蜜蜂自然是非常愿意安静下来的,而从蜜蜂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分蜂群的蜜蜂具有迫切的筑巢愿望,如果我们在收捕后几天进行奖励饲喂和放入子脾,这种蜂群可以说第二天我们就可以明显的看到已经造脾,说明蜜蜂已经稳定下来,可以拆除防逃片,进行正常的饲养。

第四:处女王的分蜂群不宜长时间上防逃片

关于分蜂群而言,蜂部落一直认为是不应该上防逃片的,根据蜂部落在本地养殖的蜜蜂来看,尤其是我们传统土养的中蜂,有可能一次分蜂分出两三群,而且在同一天的时间,这点蜂部落已经看到太多。如果蜜蜂在同一天分出了两三群,毫无疑问,三群里面应该有两只处女王,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上了防逃片,很可能影响处女王交尾。所以如果我们的收蜂的时候发现蜂团中雄蜂过多,毫无疑问蜂群中的蜂王是处女王,对于这种蜂群而言,更急于寻找到新的住址,所以我们收捕后最好在第二天就把隔王片拆除,只要看到有新的蜂脾产生就可以拆除,长期上防逃片有可能造成处女王产卵。

工蜂的行为

其实关于什么时候蜂群可以正常放养的问题,蜂部落的理解是停止饲喂和拆除防逃片,因为从目前科学养蜂的角度来说,并不存在放养的说法,因为活框养殖是需要定期的检查蜂群和打扫蜂群的,还应该进行科学的喂养。所以从新收捕的蜂群来说差别就在于收捕后几天的管理不同和上了防逃片。蜂部落认为防逃片的拆除以工蜂的清理蜂巢和采蜜采粉为准,只要工蜂正常清理蜂巢中的垃圾,并且有采蜜采粉活动即可巢础防逃片,让蜜蜂正常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