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必修課·形狀色澤術語分享

幹茶形狀

多毫:有茸毛的茶條比例高,程度比顯毫低。

顯毫:有茸毛的茶條比例高。

披毫:茶條佈滿茸毛。

茶文化必修課·形狀色澤術語分享


鋒苗:芽葉細嫩,緊結有銳度。

身骨:茶條輕重,也指單位體積的重量。

重實:身骨重,茶在手中有沉重感。

輕飄:身骨青,茶在手中份量很輕。

勻整、勻齊和勻稱:上中下三段(把茶葉放在托盤裡,經過把盤後,將茶葉分成上中下三層,即為上中下三段)茶的粗細、長短、大小較一致,比例適當,無脫檔現象。

勻淨:勻齊而潔淨,不含梗樸及其他夾雜物。

脫檔:上下段茶多,中段茶少;或上段茶少,下段茶多,三段茶比例不當。

挺直:茶葉不曲不彎。

彎曲和鉤曲:不直,呈鉤狀或弓狀。

平伏:茶葉在盤中相互緊貼,無鬆起架空現象。

茶文化必修課·形狀色澤術語分享


細緊:茶葉細嫩,條索細長緊卷而完整,鋒苗好。

緊秀:茶葉細嫩,緊細秀長,顯鋒苗。

挺秀:茶葉細嫩,造型好,挺直秀氣尖削。

緊結:茶條卷緊而重實。緊壓茶壓制密度高。

緊直:茶條卷緊而直。

緊實:茶條卷緊,身骨較重實。緊壓茶壓制密度適度。

肥壯和碩壯:茶條肥嫩身骨重。

壯實:尚肥大,身骨較重實。

粗實:茶葉嫩度較差,形粗大尚結實。

粗壯:茶粗大而壯實。

粗送:嫩度差,形狀粗大而鬆散。

松條和松泡:茶條卷緊較差。

捲曲:茶葉捲曲呈螺旋狀或環狀。

盤花:先將茶葉加工揉捻成條形在炒製成圓形或橢圓形。

細圓:顆粒細小圓緊,嫩度好,身骨重實。

圓結;顆粒圓而整齊。

圓實:顆粒圓而稍大,身骨較重實。

粗圓:茶葉嫩度較差、顆粒稍粗大尚成圓。

粗扁:茶葉嫩度茶、顆粒粗松帶扁。

團塊:顆粒大如蠶豆或荔枝核,多數為嫩芽葉粘結而成,為條形茶或圓形茶中加工有缺陷的幹茶外形。

扁塊:結成扁圓形或不規則圓形帶扁的團塊。

圓直和渾直:茶條圓渾而挺直。

渾圓:茶條圓而緊結一致。

扁平:扁型茶外形扁平挺直。

松扁:茶條不緊而呈平扁狀。

扁條:條形扁,欠渾圓。

肥直:芽頭肥壯挺直。

粗大:比正常規格大的茶。

細小:比正常規格小的茶。

短鈍和短禿:茶條折斷,無鋒苗。

短碎:面張條短,下段茶多,欠勻整。

松碎:條松而短碎。

下腳重:下段中最小的篩號茶過多。

爆點:幹茶上的突起泡點。

破口:折、切斷口痕跡顯露。

老嫩不勻:成熟葉與嫩葉混雜,條形與嫩度、葉色不一致。

幹茶色澤

色澤是茶葉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反映茶葉的顏色和光澤性。不同的鮮葉和不同的加工工藝,共同決定著幹茶色澤。在茶葉感官評定中,幹茶色澤、湯色、葉底在茶葉感官品質八項因子中佔三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茶葉品質的好壞。


油潤:鮮活,光澤好。

光潔:茶條表面平潔,尚油潤髮亮。

枯燥:乾枯無光澤。

枯暗:枯燥反光差。

枯紅:色紅而乾枯。

調勻:葉色均勻一致。

花雜:葉色不一,形狀不一或多梗、樸等茶類夾雜物。

翠綠:綠中顯青翠。

嫩黃:金黃中泛出嫩白色,為白化葉茶類、黃茶等幹茶、湯色和葉底特有色澤。

黃綠:以綠為主,綠中帶黃。

綠黃:以黃為主,黃中泛綠。

灰綠:葉面色澤綠而稍帶灰白色。

墨綠、烏綠和蒼綠:色澤濃綠泛烏有光澤。

暗綠:色澤綠而發暗,無光澤,品質次於烏綠。

綠褐:褐中帶綠。

青褐;褐中帶青。

黃褐:褐中帶黃。

灰褐:色褐帶灰。

棕褐:褐中帶棕。常用於康磚、金尖茶的幹茶和葉底色澤。

褐黑:烏中帶褐有光澤。

烏潤:烏黑而油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