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征戰無人及,稱帝三載即隕落,李存勖的高亮人生為何如此短暫

“生子當如孫仲謀”是三國時期魏主曹操對吳主孫權的讚歎,這裡的“生子”不是生個兒子,而是指生瓜蛋子,意思說,年輕人應該像孫權一樣,敢想敢幹,大無畏地向前衝,成就一番功業。

亂世出英雄。三國是亂世,五代十國也是,於是出現一位年少英雄,他就是“生子當如李亞子”的李存勖。

馬上征戰無人及,稱帝三載即隕落,李存勖的高亮人生為何如此短暫

“生子”這個事,首先要有個好爹。有了好爹,才有年少成名的物質基礎。比如孫仲謀的好爹江東孫堅,為他奠定了孫吳政權的基業。而窮小子年輕時,還為吃飯發愁呢,哪有功夫去想年少成名。

李存勖就有個好爹李克用。

李家出身沙陀族,不是中原人士,祖輩都在大漠附近稱雄,地方一霸。後來依附唐朝,幫助打下一些小部落,唐室為了拉攏,賜國姓李。李克用怎麼聽著也比原姓名朱邪克用靠譜。

李克用因他的眇目而著名,獨眼龍一般都是狠角色。他和另一位狠人朱溫(上一篇文章寫的是他,後梁開國皇帝)在鎮壓黃巢的征戰中立下大功,都被封為節度使(地方軍政一把手),還封朱溫為梁王,封李克用為晉王。並稱“晚唐雙雄”。


馬上征戰無人及,稱帝三載即隕落,李存勖的高亮人生為何如此短暫

爹已經很猛了,沒誰想到兒子更猛。首先是乾兒子李存孝(中國歷史十大猛將之一),人稱十三太保。不知為何干兒子總是十三太保最厲害,隋末靠山王楊林的乾兒子中,也是十三太保秦瓊最有名。

再說親兒子李存勖。據記載在李存勖5歲時,李克用在軍營慶功宴上拍著兒子說,我快老啦,兒子你不同凡響,20年後必能代替我征戰天下。

後來李存勖11歲時再次出彩,跟著他老爸打了勝仗回京覲見唐昭宗,昭宗見了小李存勖,拍著他的背誇讚道,這孩子相貌不凡。不知是鼓勵帶來動力還是優秀帶來鼓勵,自此後,小李子彷彿開了光,讀《春秋》,練騎射,同時還精擅音律。


馬上征戰無人及,稱帝三載即隕落,李存勖的高亮人生為何如此短暫

文武雙全讓小李子稱霸中原,可沉迷音律之娛,卻讓後來已稱帝的他丟了性命。標準的巔峰出道,晚節不保式的人生。

小李子年少時,他爹李克用一直被朱溫壓著暴打。907年,朱溫稱帝,建立梁,史稱後梁。轉過年,李克用病逝。彌留之際,拿出三支箭,遞給李存勖,要他幫自己殺掉三個仇人。

第一支,殺掉忘恩負義的劉仁恭。劉仁恭打了敗仗前來投靠,李克用既幫他收復失地,又為他謀求職位,結果他卻去投靠敵人朱溫,此人非殺不可。

第二支,打敗契丹,殺掉不忠不義的耶律阿保機。李克用曾和耶律結為異姓兄弟,但這個義結金蘭比劉關張相差太遠。就會在關鍵時刻背後捅刀,不殺難消心頭之恨。

第三支,不說也能猜到,滅掉敵人大Boss朱溫朱全忠,一統天下。

李存勖接箭,並將之供在祖廟。此後,李存勖繼任河東節度使,襲封晉王。


馬上征戰無人及,稱帝三載即隕落,李存勖的高亮人生為何如此短暫

少主登大位,資歷尚淺,年長者自然不服,以李存勖叔父李克寧為首,舉兵叛亂。後被李存勖擒殺,二十四歲的他踏出閃亮的第一步。正式開啟“生子當如李亞子”的人生模式。(這裡的亞子,是唐昭宗起的名字,意為“此子可亞其父”。)

事實證明,李存勖強過他爹李克用。第一次面對朱溫,就擊敗梁軍。返回太原後,他開始整肅軍紀,任用賢才,懲治腐敗,寬緩刑罰,打擊盜賊。幹了一堆英明君主該乾的事,使晉國改革圖強,百姓歸心。

原本晉的實力比梁要較,但李存勖先後打贏了潞州、柏鄉之戰,初步穩定住局勢。

911年,李存勖著手準備修理劉仁恭、劉守光父子。此時這對父子正鬧內訌,兒子劉守光把老子劉仁恭囚禁起來。藉機稱帝,國號大燕,史稱桀燕。(聽著名字夠喪的,滅國的國號啊!)

馬上征戰無人及,稱帝三載即隕落,李存勖的高亮人生為何如此短暫

李存勖聯合幽州諸鎮出兵,劉守光恐懼晉軍,忙向後梁求救。朱溫親率大軍北上,兵敗,羞憤而發病,被自己兒子朱友珪弒殺。

李存勖應該很遺憾,沒想到最大的敵人,沒有死在自己的箭下,反而死於忤逆之子劍下。

913年,這邊逆子朱友珪剛弒爹奪位,反過來就被兄弟朱友貞誅殺。朱友貞稱帝,史稱梁末帝,後梁最後一個皇帝,就等李存勖來砍頭了。

是年11月,晉軍連奪幽州諸鎮,攻破幽州,俘獲劉仁恭、劉守光父子。(劉仁恭是從大獄中被提出來的,一直被兒子關著呢)。

914年,李存勖得勝返回太原,回城後第一件事,就是處死劉仁恭父子,墓前祭奠李克用。順便祭拜了兩支箭,父親的遺願完成兩樁,還差外族契丹。

李存勖南破後梁,北定桀燕,威震中原。

馬上征戰無人及,稱帝三載即隕落,李存勖的高亮人生為何如此短暫

917年,李存勖最後一個敵人登場。因為晉軍實力過於強大,其他的中原勢力無法抗衡,不服之下就有漢奸勾結外族,壽州刺史盧文依附契丹,開始和中原叫板。統一了契丹的耶律阿保機,可謂聖主明君,卻沒有在李存勖手裡討得半點便宜,親率大軍南下時大敗,還讓兒子被抓。

要不是李存勖後來不務正業玩票,搞了一堆名伶宦官作票友,契丹或許就沒有後來發展強大的機會,北宋的那些皇帝們也能好過些。

雖然沒有親手宰了耶律阿保機,但李存勖活著的時候,契丹人真沒有再來搗亂,也算完成了老爹遺願,可慰平生!


馬上征戰無人及,稱帝三載即隕落,李存勖的高亮人生為何如此短暫

為了感激賜予國姓的李氏大唐,李存勖於923年稱帝時,沿用唐為國號,史稱後唐。

可惜“生子當如李亞子”的猛人李存勖年僅42歲即死於兵變,令人唏噓!

以征戰開創朝代,即是打破原有的社會秩序,造成禮崩樂壞的局面。作為開國君主若不能居安思危,不勵精圖治建立秩序,不體恤下情保持社會穩定,難免要承擔身喪戰亂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