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机不挂炸弹挂水泥?水泥炸弹为何成为各国军队的宠儿?

lucky小默


这是水泥炸弹精确打击了一辆雪地中行驶的汽车,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水泥炸弹并非浇筑的水泥混凝土块,而是具有精确制导装置,打击精度精确到米的精确制导武器!利用自身重量和速度对点目标实施攻击的动能杀伤弹,因为不爆炸而对周围几乎没有额外的伤害,非常适合那些往人群中跑而不敢下手的情况!

(水泥弹为了便于区分,通常被涂成蓝色)

水泥弹最初就是训练弹的一种,他将普通制导炸弹、导弹的战斗部浇筑成同等重量的水泥混凝土,再装上收集数据的装置,就能模拟投弹并反馈出投弹及炸弹飞行的各种数据,确认落点的精准度,这样指挥官们可以轻易的掌控军事训练水平,武器供应商也能拿到相关数据进行参数统计和弹道修正!

现代战争越来越注重“人道主义关怀”,尤其在反恐作战中,恐怖分子就夹杂平民中,而炸弹的杀伤半径高达几十米,附带伤害更是高达上百米以上,这些常规武器大量对无辜民众造成伤害,大量的民众的房屋被毁,无家可归。因此军队总在世界各大媒体的谴责中倍感压力!

而法国率先在2011年对利比亚的作战中使用了水泥炸弹,效果虽然不错,既能精确的消灭目标,有没有太大的附加伤害,这就有点像炸弹中的“狙击枪”,而空中的飞行员们就是空中狙击手,既能击杀敌人,有不至于伤害到平民。但是由于初期法国军队并没有注重宣传,导致被很多人嘲笑法国连炸弹都没钱制造了,只能搬水泥块上战场,殊不知这种精确制导水泥炸弹造价可并不便宜。

有了法国的经验,后来世界各国就把水泥炸弹搬上了战场,这种炸弹打击精度高,伤害主要靠砸,巨大的动能对目标一击致命,而对周围却一点杀伤力都没有,2017年美军也利用水泥炸弹直接在闹市区击杀了基地组织二号人物乘坐的汽车,目标当场被击毙,没有造成周围任何民众的伤亡而得到了媒体的称赞,以美国的强大的舆论宣传能力,这件事当然要让世界任何角落的人都知道才好!


狼烟火燎


水泥炸弹可不是用水泥浆灌到模具当中固化后制做出来的航弹,它就是用精确制导的外壳制成,只不过是把战斗部里的炸药换成了水泥,从使用成本来说,它并不便宜!价格并不比装了炸药的精确航弹便宜多少。

水泥炸弹出现的时间很早,一战后飞机安装炸弹和使用炸弹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为了提高投弹的准确率,就必须要进行多次投掷训练才行...虽然投弹的靶场都是荒无人烟的地方,但是投掷实弹的仍然有危险性,而且实弹价格很贵,为了将意外降到最低和减少训练成本,当时已经装备了轰炸机的国家研制出了“模拟训练弹”,也就是现在“水泥炸弹”的早期型。

使用“水泥模拟训练弹”另外的好处就是可以直观的看到投掷的是否准确,也就是说它是否投掷到了靶心位置或者距离靶心有多少距离,下次投弹时要计算好提前量。
世界上最有名的水泥炸弹就是“小男孩”和“胖子”的模拟训练弹(里面也是水泥),核平广岛和长崎之前,509大队的B–29轰炸机在沙漠进行多次的投掷“模拟弹”的训练 。

而到了现代,即便是精确制导航弹出现之后,各国空军在训练是也离不水泥炸弹,在“模拟器”上虚拟投掷和与挂弹投掷还是有区别的,所以使用训练模拟弹是非常有必要的。


“水泥炸弹”的弹体,激光引导头很娇贵要在参战之前再安装,然后将炸弹挂在飞机的弹药挂架上。

战争进入到21世纪之后,“人道主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狂轰滥炸和故意伤害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大多数军事行动对于平民生命还财产还是要表面上进行保护的,这就需要减少附带伤亡和破坏,否则会激起民愤的!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所谓的“舆论压力”,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媒体资讯传播非常发达和报道迅速,出现一个“误伤事件”不须一个小时就会传播到时间各地...血腥的场面的视频和截图就会出现在各大报纸和门户网站的头条、首页,再加上“群情激奋”的白左思维 ...对于交战双方在政治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所以,对于一些藏匿在居民社区、宗教场所、超市、菜市场...等这类地方的敌对方的武器装备、骨干分子就不能使用常规炸弹去打击,这种地方人员过于密集,即便使用最小的250磅精确制导航弹也会造成上百人的伤亡...为了避免这种血腥场面的出现,就需要另辟蹊径!

“利比亚战争”期间,法国空军在打击“卡扎菲政权”的高级领导人和重要目标时,就使用了“水泥模拟训练弹”,由于训练弹只是没装炸药,在投掷精度方面与真正的炸弹没有区别,在打击目标时就是“重力加速度”的撞击,2,3百公斤的水泥墩子从天而降砸上准没好!其效果类似古代战争当中使用的“礌石”,在巨大的撞击能量下即便是躲在坦克内也会被砸成肉酱...通过几次使用后法军认为效果很好,即消灭了要打击的人或者物,又没有出现附带伤亡和其它财产损失,也就在后面的空袭当中较大量的使用了“水泥炸弹”。


美国“中情局”的特工发现了恐怖分子头目,本.拉登的女婿,跟踪后引导战斗机投掷“水泥炸弹”连人带车砸了稀烂,而周围的人和车辆没有伤亡和损失。

看到法军在利比亚使用“水泥炸弹”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后,美军也开始进行仿效,其实美军早在196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就使用过“水泥炸弹”,当时由B–52战略轰炸机携带数十枚500磅的“水泥炸弹”空袭有越南反抗武装存在的村落,一个B–52编队携带几百枚水泥墩子在几千米的高空落下产生的伤害并不亚于正规炸弹,更主要的还是炸弹落地后形成巨大的震荡波,将越南游击队的地下坑道震塌...由于美国进行的“反恐战争”,也需要使用附带伤亡小的武器来打击“恐怖分子”,比如:以前使用的“地狱火”反坦克导弹附带伤亡太大,虽然要打击的目标被炸死,但周围的无辜也会有几十人的较大伤亡...舆论压力太大了!所以,美军也开始使用“水泥炸弹”。

“水泥炸弹”其实价格不便宜,需要在特点的环境下才能使用,而且它需要直接撞击后才会有杀伤效果,不是炸药那样有杀伤半径和范围,所以从使用原则上来说它属于辅助型弹药,空的军大部分任务仍然由正规炸弹去完成。

战争当中使用什么样的弹药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大材小用更不能隔靴搔痒,以合适为原则。


皇家橡树1972


水泥炸弹并非浇筑的水泥混凝土块,而是具有精确制导装置,打击精度精确到米的精确制导武器!利用自身重量和速度对点目标实施杀伤力,因为不爆炸而对周围几乎没有额外的伤害,非常适合那些往人群中跑而不敢下手的情况!水泥炸弹有时也作为训练弹使用。因为刚开始投弹的时候可能会不准,如果带有杀伤力的石头,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而水泥弹是无害的

水泥炸弹之所以能代替常规炸弹与瞄准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要知道在早期的轰炸攻击中之所以选用爆炸力惊人的高爆弹,是因为轰炸精度十分有限需要爆炸冲击来波弥补,二战中同盟国打击法国大陆的德国装甲部队就是使用巨大的“高脚柜”炸弹,巨大的爆炸冲击波可以将重达50吨的虎式坦克掀飞,在爆炸冲击波范围内的人员非死即伤。但是现代化的航空瞄准具配备高速计算机和定位系统,可以精确地将水泥炸弹投掷到一栋大楼的楼顶,巨大的动能又可以砸穿每一层的地板直到地下室,无论是破坏力还是精准性都可以满足军方需求,况且还有经济实惠的优势,在经济不景气的时代背景下想不火都难.

水泥炸弹原本是用于训练使用,用水泥来代替航空炸弹里的炸药成分。水泥密度本身与炸药接近,并且可以通过调整配比来模拟不同成分的炸药。从而真实模拟出炸弹的整体配重,以及空中弹道轨迹,同时没有炸药不会爆炸的水泥炸弹在投掷后可以回收,进行重复使用,从而节省成本。

战斗机向目标投射出水泥弹后,水泥弹虽然不会爆炸,但是它从空中落下的时候,其300KG的重量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所产生的重力足够对人体产生伤害,说白了,水泥弹就是以自身重量砸伤攻击目标。美国曾经在追击敌方重要人物的时候,使用了水泥炸弹进行攻击,水泥弹将目标所乘坐的汽车顶砸出了一个大洞,目标成功被攻击,而且周围的物体没有遭到任何的损坏,于是世界各国纷纷开始效仿美国使用水泥弹的新作战模式。

水泥炸弹出现的时间很早,一战后飞机安装炸弹和使用炸弹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为了提高投弹的准确率,就必须要进行多次投掷训练才行...虽然投弹的靶场都是荒无人烟的地方,但是投掷实弹的仍然有危险性,而且实弹价格很贵,为了将意外降到最低和减少训练成本,当时已经装备了轰炸机的国家研制出了“模拟训练弹”,也就是现在“水泥炸弹”的早期型。

水泥弹最初就是训练弹的一种,他将普通制导炸弹、导弹的战斗部浇筑成同等重量的水泥混凝土,再装上收集数据的装置,就能模拟投弹并反馈出投弹及炸弹飞行的各种数据,确认落点的精准度,这样指挥官们可以轻易的掌控军事训练水平,武器供应商也能拿到相关数据进行参数统计和弹道修正!

使用“水泥模拟训练弹”另外的好处就是可以直观的看到投掷的是否准确,也就是说它是否投掷到了靶心位置或者距离靶心有多少距离,下次投弹时要计算好提前量。


第一美女


图为水泥弹砸中卡车瞬间。

水泥弹并不是弹体用水泥浇筑的炸弹,其和普通的炸弹只有一个区别,就是炸弹内部可以产生杀伤力能够爆炸的炸药被水泥替代,除此之外并没有多大区别,水泥弹和普通炸弹有着同样的外形和外壳构造,制导装置也都一样,除了炸药外两者造价也都相差无几。所以,水泥弹在落地后不能像普通炸弹那样爆炸并产生一定范围内的杀伤力,其毁坏程度可以说是点式的,落到哪儿就毁坏哪儿,不会爆炸,杀伤半径极小。

那么,可能有人会认为既然水泥弹不会爆炸,只是装药上面的不同,造价也都差不多,没有一定范围的杀伤力为什么还要造水泥弹呢?这难道不是做无用功?

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俗话说存在即合理,任何事物的长期存在都有他存在的用处,对于水泥弹来说也是这样。

一般来说,水泥弹的用处基本就是两个:

① 做训练弹用,以方便检查投弹是否精确

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在进行投弹训练时都用水泥弹来作为训练弹,这是因为水泥弹只是内部的炸药被替换成为了水泥,其他的各部分都是和普通炸弹一样的,两者的重心等影响因素都差不多,在投弹的时候和真实的炸弹的下落轨迹基本一致,况且又没有伤害且可以重复利用,这就可以在水泥弹落地后方便训练人员检查是否精确的命中了目标,以便于投弹人员的快速成长。

水泥弹一般区别于真正的炸弹会涂上蓝色的涂料。



② 打击小范围的集中目标,为了避免伤及平民就使用水泥弹精确的消灭目标

我们知道普通的炸弹在落地爆炸后会产生一定范围内的杀伤力,其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以及单片等都可能会对想要打击的目标周边的平民产生伤害。

因此,这个时候想要打击集中性的目标不想伤及无辜时水泥弹就派上用场了。

北约国家经常在打击恐怖分子的行动中使用水泥弹来打击藏在城镇中的恐怖分子,另外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都实际使用过。别看水泥弹不能爆炸,但是这些重量在1000磅或者2000磅的水泥弹在高空被投下后,落地时其就能依靠产生的巨大的动能将目标所在的建筑或者是所乘坐的车辆给击穿,别看建筑的墙壁够厚,水泥弹落地时的动能能够将这些普通的墙壁给砸穿好几层,就连任何的一个坦克的装甲都完全不在话下。



因此,不具备伤及无辜的危害的水泥弹在精确制导装置的牵引下完全能够定点的清楚掉目标,即使是没有目标也不会波及平民,这样的话也可以减轻当时国的舆论压力。

而以上这些,也就是水泥弹的作用!


迷彩眼观世界


各式各样的飞机,配各式各样的炸弹,长期以来各国均在为炸弹伤及平民而犯难,自从用上水泥弹后,这个问题终于得以解决。

水泥弹,顾名思义,它是由水泥做成弹身,然后配以制导装置,从外观上来看,它的形状、体积和重量都与普通的炸弹相似。水泥弹严格来说,它不是刚发明出来的新式炸弹,其实它早就被发明出来了,只是它是作为战机在训练时所使用的训练弹而被发明出来。虽然是训练弹,但是现在它正在成为各国军队的宠儿,许多特殊任务中使用它比用真炸弹的效果要更好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饱受战火的摧残后,开始对战争有了新的理解,人民的生命成为各国重视的第一要素,即便是两个国家产生军事摩擦,也会尽量选避免对平民造成伤害。如果哪个国家对平民造成伤害,那么他们将受到联合国和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谴责,于是各国都在探索新的作战方式。

美国为此发明了精确制导微型炸弹,炸弹的爆炸杀伤力只有数十米,只有普通炸弹的十分之一,即便是这样,它在城区爆炸的话,还是会伤及到平民,于是美国尝试使用水泥弹来进行攻击。水泥弹是由水泥制成,它与普通炸弹一样,在制导装置的引导下,攻击目标,但是它不像普通炸弹那样会产生爆炸效果,因此它可以避免误伤平民。

不能爆炸的炸弹能伤人吗?能!战斗机向目标投射出水泥弹后,水泥弹虽然不会爆炸,但是它从空中落下的时候,其300KG的重量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所产生的重力足够对人体产生伤害,说白了,水泥弹就是以自身重量砸伤攻击目标。美国曾经在追击敌方重要人物的时候,使用了水泥炸弹进行攻击,水泥弹将目标所乘坐的汽车顶砸出了一个大洞,目标成功被攻击,而且周围的物体没有遭到任何的损坏,于是世界各国纷纷开始效仿美国使用水泥弹的新作战模式。

水泥炸弹虽然是训练弹,且不会产生爆炸,但是它依然可以依靠下落所产生的重力对敌人产生严重的伤害,与此同时还不会对目标周围的人和物有所伤害,因此各国开始喜欢上这种水泥炸弹。


世界近代史观察员


训练用为主,必要时候使用主要为了控制威力

2011年北约干涉利比亚内战的“奥德赛黎明”行动期间,法国和英国空军大量使用水泥炸弹,用于支援反政府武装地面攻势,这是水泥炸弹首次大规模投入实战使用。


水泥炸弹原本是用于训练使用,用水泥来代替航空炸弹里的炸药成分。水泥密度本身与炸药接近,并且可以通过调整配比来模拟不同成分的炸药。从而真实模拟出炸弹的整体配重,以及空中弹道轨迹,同时没有炸药不会爆炸的水泥炸弹在投掷后可以回收,进行重复使用,从而节省成本。
在北约通用标识中,这种未装真实战斗部的训练弹使用蓝色涂装进行标识。

除此之外,还有使用


专门设计装药量极少的小型炸弹可以进行训练,这是美军的BDU-33训练弹,整个炸弹只有25磅,主要装药是烟雾发生剂,击中地面后产生大量烟雾。

在轰炸利比亚期间,大量使用水泥训练弹,最主要原因是便于控制威力。由于利比亚内战主要形势是城市巷战,交战双方犬牙交错,很难进行识别区分。并且周围会有大量未来得及逃出的平民,这种情况下使用大威力航空炸弹,杀伤半径可以达到数百米,难免会造成大量平民死亡。所以使用水泥炸弹,去定点攻击反政府武装难以对付的坦克、装甲车等重装甲目标。利用炸弹自身重力去砸毁,便于控制威力。
另一方面,在轰炸建筑物时,由于水泥炸弹外形上跟普通炸弹没什么区别。建筑物内敌军被砸后,无法区分是哑弹还是延时爆炸炸弹,也会逃离建筑物,从而实现轰炸效果。


五岳掩赤城


水泥炸弹并非浇筑的水泥混凝土块,而是具有精确制导装置,打击精度精确到米的精确制导武器!利用自身重量和速度对点目标实施杀伤力,因为不爆炸而对周围几乎没有额外的伤害,非常适合那些往人群中跑而不敢下手的情况!水泥炸弹有时也作为训练弹使用。因为刚开始投弹的时候可能会不准,如果带有杀伤力的石头,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而水泥弹是无害的



企鵝君


终于能为国家贡献近来彼为头痛的几幢旧楼拆解后的水泥垃圾的去处了,为制造水泥弹也贡献一点原材料。


聚钎归


首先,你这个命题就有问题。水泥弹并没有成为各国军队宠儿。水泥蛋只是军队作为训练或者在执行需要避免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的军事行动中使用的武器。


黄花有礼


所谓的水泥炸弹并不是说用水泥制成炸弹的外形,而是用水泥粉末替代炸弹里面的装药,因为水泥粉末的密度和炸药粉末的密度是差不多的,至于其他东西该是什么就是什么,水泥炸弹除了装药不一样外所有东西都是一样的。当时在训练时那种昂贵的导引头是不会装上去的,美军越战的时候就成,将普通的航弹改装成精确制导炸弹,就是装了导引头,这种东西制造难度较大且成本较高,一般只用于特种轰炸,其他还是交给普通航弹吧。


欧洲狂风战机投掷的训练用的水泥炸弹,观察落地时炸弹并没有爆炸
美国B-1轰炸机投弹,炸弹在落地后爆炸

而各国空军之所以用这种水泥炸弹主要是用于飞机的投弹训练,和训练狙击手需要用子弹来喂一样,只有通过多的训练才能让飞行员掌握精度投弹的经验,如果是用真的炸弹来训练的话那是不可能的,先且不说危不危险,光是成本就让人受不了。就算狙击手训练使用的高精度弹成本顶多也就50多块钱一发,但是航空炸弹可不便宜呀,特别是那种精确制导炸弹。所以为了省钱就搞出了这种能重复使用的水泥炸弹,毕竟勤俭持家是永远不会错的。



这种玩意除了训练用以外还参加过实战,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法国在叙利亚的作战,别看它是个实心弹,但是高速的战机以及空投炸弹时在地球引力作用下赋予了它足够大的动能,从头顶上头下来砸穿存房子是不成问题的,打坏房子之后房子指标的石块能砸死人,这就是它的附加伤害。不过这种东西仅局限于局部战争的特种作战,毕竟它的威力有限,对于一些常规战争来说需要的还是强劲的航弹爆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