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小漁》和《喜寶》:相似的經歷,別樣女性,異樣的人物定位

嚴歌苓和亦舒是同時期的當代作家,兩位高產的作者給燦若星河的文壇帶來了諸多優秀的文學作品。她們堅持不懈的耕耘,將自己的創作風格和創作特點融入進了作品裡,讓文壇注入了更多新的血液。

《少女小漁》和《喜寶》:相似的經歷,別樣女性,異樣的人物定位

《少女小漁》和《喜寶》,是嚴歌苓和亦舒的代表作,這兩部小說均被改編成影視劇,這兩部小說都是描寫當時女性的困境,但是在人物刻畫和定位上卻不同。

幾乎所有文學作品的誕生,都和作者的自身經歷,當時的社會環境息息相關。所以,能夠從這兩部作品中看出兩位作者的異同。

一、異樣的成長背景,相似的海外留學經歷

嚴歌苓出生於上海,早年父母離婚,12歲考入成都軍區,後留學哥倫比亞大學,1989年離婚後,於1992年嫁給了美國外交官。

嚴歌苓的藝術創作源於父親,她的父親是著名作家蕭馬,從小耳濡目染。早在文工團做文藝兵的時候,嚴歌苓就開始了自己的創作。

後來在美國留學期間,因發表的《少女小漁》被李安買走版權,得到了一筆鉅額稿費,這讓她更加堅定了寫作的信念,視寫作為一生踐行的諾言。

嚴歌苓雖然早年父母離異,父母卻很愛她,她並沒有受到父母婚姻的影響,依然開朗、樂觀、知足的人。她曾上過魯豫有約,主持人問:“你認為幸福是什麼?”嚴歌苓答:“是知足。”

嚴歌苓因為早年遊歷世界各地,加上自身豐富的人生經歷(舞蹈演員、文藝兵、留學海外),她所寫的作品眾多且涉獵範圍甚廣。

《少女小漁》和《喜寶》:相似的經歷,別樣女性,異樣的人物定位

嚴歌苓

亦舒1946年出生於上海,後來隨著家人前往香港定居,小學、中學都是在香港完成,中學以後便做了記者。在積累豐富的社會經驗後,便前往英國留學,學習酒店管理,回國後又做了一名編劇。

亦舒在文學上十分有造詣,十幾歲便發表了小說,亦舒家裡眾多兄弟姐妹。個人經歷上來看,和嚴歌苓頗為相像,兩人都是幾經輾轉再次讀書,和嚴歌苓不同的是,雖然亦舒的原生家庭是完整的,但是她和家人的關係並不好。

哥哥倪匡曾說過:“自己已經有20多年沒有見過,也沒有聯繫過。”兄弟姐妹之間甚少有來往,就連她和前夫所生的孩子,在媒體上也披露過,與她數年未見。我想這不是和她筆下的女性相似麼,在面對一些感情抉擇的時候——決絕、獨立、傲嬌和倔強。

她的作品多以大都市為背景,筆下的女子都很漂亮,總是白衣、長髮,但是卻都很獨立,有著很強的自身能力,在金錢和情感的面前,通常會選擇金錢,視金錢為安全感,這是亦舒塑造人物的特徵。

《少女小漁》和《喜寶》:相似的經歷,別樣女性,異樣的人物定位

亦舒

二、《喜寶》和《少女小漁》的作品分析

1、少女小漁是勤勞善良的女性—辛勤工作掙錢,這部小說最終是對女性自我觀念的重塑,女性成長意識的覺醒

小漁是跟著男朋友江偉一起前往的美國,她去美國的目的就是為了陪伴江偉,照顧江偉的衣食起居,在美國的日子十分辛苦,白天打工,晚上讀書,這也重現了海外留學生當年留美的經歷。

小漁是善良的,對待江偉百分百的付出,就連江偉為了拿到綠卡讓她和美國人馬里奧假結婚的時候,她也同意了——只為江偉。

這時候的小漁沒有自我的屬性,是江偉的附屬。她是中國傳統的女性,善良且懂得為別人付出,她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為了江偉,樂於奉獻卻不知道怎麼對自己好。

小漁和馬里奧一起生活後,她和馬里奧剛開始都認為對方打擾了自己的生活,再到後來的關愛彼此,他們之間有被對方所影響。馬里奧從小漁的身上看到了中國女性勤勞、善良的品德。

小漁則看出了馬里奧自暴自棄的原因——馬里奧曾經是個作家,因為文字獄讓其坐牢,不再寫作。

《少女小漁》和《喜寶》:相似的經歷,別樣女性,異樣的人物定位

在和馬里奧的相處中,小漁受到了馬里奧的關心——給小漁做飯,為她留門,為她罵撞她的路人,相比較下馬里奧更懂得關心別人。他告訴小漁要為自己而活,為自己做決定,而不是江偉。

江偉卻揹著小漁和其他女人好上了,在這雙重的對比和權衡下,小漁的意識漸漸覺醒,馬里奧受傷後她主動留下來照顧他,他沒有再聽從江偉的話,不再是那個木偶人,任其擺佈。

小漁和馬里奧在異國的文化差異、飲食差異、性別差異中最終和這種差異和解,和自己和解,漸漸找回了自己。

2、喜寶有著明確的金錢慾望,在愛情和金錢面前,她選擇了後者,表面醒世獨立,實際卻還是依靠另一半救濟,並沒有真正獨立

亦舒筆下的喜寶,是個物質慾望強烈的人,一直存在爭議,她貧窮卻美麗,桀驁不馴,明確的金錢觀。與富家女勖聰慧相遇,讓她認識了勖聰慧的爸爸——勖存姿。

勖存姿和兒子同時喜歡上了喜寶,但是喜寶選擇了前者,因為她需要錢。她在世界一流名校——劍橋大學讀法律,可她不想一輩子坐在打字機前過生活。

雖然是高學歷的女性,但是喜寶沒有通過自己打工賺錢,沒有勤工儉學,透露出來的是赤裸裸的金錢慾望,也讓讀者看到了女性的另一面。因此,這部小說的女性形象,在文學作品裡也是經典的角色塑造。

《少女小漁》和《喜寶》:相似的經歷,別樣女性,異樣的人物定位

勖存姿給了喜寶足夠的金錢,讓她在英國留學期間衣食無憂,喜寶一邊享受著勖存姿的金錢上的滿足,另一邊卻有很多追求她的男性。

她有過利弊權衡,最後還是選擇了財力雄厚的勖存姿。勖存姿死後,留給喜寶很多的遺產,讓喜寶終身衣食無憂。

在形象的塑造上喜寶這個人物自始至終都是表現的很愛財富,她是聰明的、桀驁不馴,觀念也是明確的,因為從小缺錢對金錢有著依賴性,實際上並不獨立。

所以,這部作品也帶給我們啟示,沒有理所應當的財富,天上不會掉餡餅,這只是故事,我們必須靠自身獨立。

3、弱化男性角色,卻又不可忽視的“男配角”,是讓主角重新審視自己,帶動情節發展的重要節點

①馬里奧和江偉是兩個相反的面,帶給小漁反思和成長

張愛玲說:“每個男人的心裡都有紅玫瑰和白玫瑰。”而少女小漁裡的江偉就是那個“蚊子血”,他給小漁的是打擊(為了綠卡將小漁賣給了馬里奧),是順從,是缺少主見。

《少女小漁》和《喜寶》:相似的經歷,別樣女性,異樣的人物定位

馬里奧帶給小漁的是陽光、理解、關懷。他給予小漁正確的指引,正面的關懷。兩個男人一反一正的對比,讓小漁最終從不十分愛他的江偉身邊抽離。

從關懷裡找到了自我,重新審視自己後,找到了自我。小漁是有成長的,如果是剛開始不清醒,後來成熟後,前面的都將是經歷和收穫。

②喜寶父親的缺位,直接影響了喜寶的情感傾向,選擇勖存姿是為安全感

喜寶中的眾多男性都喜歡喜寶,毫無疑問喜寶是受人喜歡的,她聰慧、桀驁不馴,幽默,世事洞明。喜寶之所以接受勖存姿和她的成長環境有關,那麼就不得不提她的父親。

喜寶父母離婚,在她的人生中父親的角色是缺失的。缺錢、缺愛,這也導致她後來在擇偶上,選擇了實力雄厚的勖存姿,這也是有她對於缺失情感的彌補。在年輕的男人面前,她選擇了一個年長的,能夠讓其有安全感的男性。

《少女小漁》和《喜寶》:相似的經歷,別樣女性,異樣的人物定位

喜寶對於勖存姿而言也不僅僅是包養的情人,她的存在也是證明自己的活力與年輕的心態。文中不止一次的提到衰老,而喜寶就是年輕的象徵,襯托出他懼怕衰老。

三、嚴歌苓和亦舒兩位作者給予人物的定位不同

1、嚴歌苓對於筆下人物的定位

少女小漁節選:小漁丈夫其實不是她丈夫(這話怎麼這樣難講清?)和她去過證婚處的六十七歲的男人跟她什麼關係也沒有。她跟老人能有什麼關係呢?就他?老糟了、肚皮疊著像梯田的老意大利人?

要是你再多住幾天就好了。要是我死了你會記得我嗎?要是我幸運地有個葬禮,你來參加嗎?要是將來你看到任何一個孤愣愣的老人,你會由他想到我嗎?

小漁點點頭,答應了他的“要是”。

老頭向裡一偏頭,蓄滿在他深凹的眼眶裡的淚終於流出來。

嚴歌苓比較熱衷寫大時代背景下的小人物,比如《少女小漁》裡的小漁,《小姨多鶴》裡的多鶴,《扶桑》裡的扶桑,《第九個寡婦》裡的王葡萄,《媽閣是座城》裡的梅曉鷗等。

她筆下描寫了眾多的女性,在寫作上一直筆耕不輟,每年一部長篇小說,她筆下的女性有著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生活環境和時代背景,有深度且有廣度。

《少女小漁》和《喜寶》:相似的經歷,別樣女性,異樣的人物定位

嚴歌苓說:“她的筆下的女性都是有鈍感力的,很善良,很多時候閃耀著人性的光輝。”她筆下大多數普普通通的女性,或者是底層的女性,她在描寫他們身上的善良,用善良和美德來感染他人。

在經歷生活後,也會對自己的生活有新的啟示,也帶給讀者驚喜。她具備獨特的視角,用富於故事性的內容來給大家表述。

2、亦舒對於筆下人物的定位

《喜寶》節選:“我沒有溫情。我姓姜,姜是我母親的姓。”“我也一樣。”我說,“叫他去地獄。”

“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愛,如果沒有愛,很多錢也是好的。”

我呆坐在計程車內。車子向家那邊駛去。我下年度的學費,我想,學費沒著落。生活費用。我的母親要去嫁人,現在這個世界上我只剩下我自己。剛才勖存姿給我一個機會。我淒涼地想,如果我要照目前這種水準生活下去,我就得出賣我擁有的來換取我所要的。我絕不想回香港來租一間尾房做份女秘書工作,一生一世坐在有異味的公共交通工具裡。這是我一個墮落的好機會,不是每個女人可以得到這種機會。

《喜寶》是亦舒早期的代表作品,也曾被改編成影視劇,亦舒擅長寫大都市的女子。有《流金歲月》裡的蔣南蓀,《印度墨》裡的劉印子,《圓舞》裡的周承珏等。

她筆下的這些女子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有著高學歷,有著姣好的面容,喜歡穿白色衣服,留著長髮。她所描寫的這些女性大多都有當時香港女性的原型,是具有當時那個時代的特徵。雖然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結局,確實缺乏廣度,看起來有些單一。

她筆下的女性大多有著物質基礎,例如:《喜寶》裡有著赤裸裸的金錢慾望,愛情和金錢有衝突的話,毫無疑問的選擇金錢;《我的前半生》裡的羅子君,前半生婚姻不幸,後半生努力堅強,賦予了女性的獨立。《獨身女人》裡的林展翹,默默努力工作,靠自己打拼。《人淡如菊》裡透露出來的寂寞和孤單等等。

《少女小漁》和《喜寶》:相似的經歷,別樣女性,異樣的人物定位

這和她自身的成長經歷有關,她成長於香港,也有自己的情感傾向,筆下其實是香港女性的部分縮影。

結語:亦舒和嚴歌苓都是我很喜歡的作家,他們對人物經歷的描寫,人物性格的刻畫,人物命運最終走向的傾斜,都有自己的偏好和關注度。

她們所編寫的小說故事,帶給我們見識了人性的複雜,讓我們瞭解了文學的寬泛,故事的複雜多樣,女性的最終選擇與歸屬、自我的救贖與成長等等,帶給我們以啟示或警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