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罪犯要秋后问斩?春天和夏天不能杀人吗?

秋天是一个索命的季节

秋天来了,又到了千万死刑犯人头落地的季节,一首《凉凉》送给各大监狱的魁首们。古人似乎对秋天情有独钟,秋天本是百姓大丰收的季节,可官府老爷却要在大丰收的时候处死罪犯,连一口家乡的新米都没有吃上就嗝屁了,真是杀人诛心。

这么一想陈世美还是幸福的,被包公的狗头铡铡上一刀,也不用体会这种望穿秋水的日子。(陈世美:我替我八辈祖宗谢谢你!)

为何古代罪犯要秋后问斩?春天和夏天不能杀人吗?

问斩也得看黄历

《礼记·月令》中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按照古人的观点,秋天刮冷风、早上降白霜、树上的蝉开始鸣叫,“气氛组”已经准备到位,罪犯此时不死更待何时?

大明律法明文规定“立春以后,秋分之前决死刑者,仗八十”。就算哪个不开眼的官老爷敢在秋分之前处死刑犯,这八十大板打下去,估计就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为何古代罪犯要秋后问斩?春天和夏天不能杀人吗?

给犯人一个上诉的机会

秋后问斩不仅代表了天地间运转规律,同时表明被关押的死刑犯还有上诉的机会。一般死刑犯从判决到关押再到行刑都要经过好几个月的时间,若罪犯能抓住这个机会洗脱嫌疑,在“死亡号列车”到达时,还是有机会下车的。

死刑犯们也可以在监狱里给当朝著名的将军、文人祈祷祈祷,万一有人立下滔天的功劳,没准皇帝陛下一高兴大赦天下。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哪天实现了呢。

为何古代罪犯要秋后问斩?春天和夏天不能杀人吗?

为何春天和夏天不能行刑

之所以规定秋后问斩,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等到百姓大丰收之后,人们就会从劳动者转变成吃瓜群众,等到百姓们将集市围的水泄不通时,刽子手大刀一挥,死刑犯血溅当场。此举可以警示普通百姓,若是违法犯了死罪就是这个下场。

刽子手的大刀告诉百姓:“你的头虽然不是面团捏的,却比面团还要脆”。

为何古代罪犯要秋后问斩?春天和夏天不能杀人吗?

而在古人眼中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一国国运在春天蓬勃发展,若是在春天问斩岂不是沾了一身的晦气,帝王将相最忌讳这些鬼神之道了。

若是在夏天问斩,百姓都忙着耕种,刑场只剩下监斩官跟刽子手大眼瞪小眼(死刑犯已经吓得不敢睁眼),对于百姓的教育意义不大,而且夏天天气炎热很容易让细菌滋生,若因此引发一场瘟疫,监斩官的脑袋就得搬家了。

为何古代罪犯要秋后问斩?春天和夏天不能杀人吗?

暮蝉不可听,落叶不堪闻。死刑犯在秋天落叶归根,给大地添一分肥料也是极好的。

关注人字拖,这个冬天不得jio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