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宁可借屋停丧,不可借屋成双”,是什么意思?

小姚视野


农村俗语“宁可借屋停丧,不可借屋成双”,是什么意思?

“宁可借屋停丧,不可借屋成双”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很简单的,在很多农村都是这样的,其实这句话的重点是在后面半句“不可借屋成双”,借屋成亲,这无论是对借房的人,还是房主都是不好的。


结婚对女性而言其实就是嫁人,嫁人了,那么原来的家中就会少了一口人。这个寓意是不好的,一般对房主而言,也就谐音是自己家里要有一个人去世了,这当然不愿意了。人家借房子成双成对,而自己好心促成美事,到头来家里却有人要离开。


对于借方成亲的人而言,这样做也是不好的。我们结婚时男方往往会承诺女方给一个幸福的家,可是借来的房子,给的是别人的家,而不是自己的。自己给了妻子别人的家,那寓意就是妻子要在婚后出轨,入住别人的家。结婚是喜事,大家当然不愿意有这样不好寓意的事情发生。

再者,结婚那天,如果男人连房子都是借来的,那么就意味着这段婚姻是十分不真实的,从开始就是不真实的,那么两个人在一起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而且借房结婚,那注定以后也要漂泊不定,受苦受累的。

其实对于结婚这件事,就算是自己的家是个茅草屋,只要能遮风挡雨就好,这才是自己真正的安乐窝,别人的家再好也是别人的。

这种说法虽然有些迷信,但是谁也不愿意有不好的征兆在自己身上,因此农村一直还是十分信奉这句话的。


紫禁公子


这句俗话我比较有发言权,因为后面那句我们家就确确实实的经历过。

先来说怎么回事,以前我父母在县城里给我买了一套房子,也装修好了但没有入住,这个时候就空在那里。

当时请的是我表叔帮忙看管,钥匙什么的都在他手里,然后我表叔,因为搬家没有地方住,就想住在我们家,我父亲碍于情面没有说强烈反对,但我母亲那么脾气好的人竟然坚决不让,最后还是要了一块钱,才让他们住进去。

之所以要一块钱,是因为这样性质就变了。就不算他们借我们家的房子住了,反而是算做租给他了,一块钱租给他们了。

我当时很不理解这种行为,反正都是亲戚,毕竟空了也是空了,虽然新房,只要不弄脏了,当然住住也无所谓,为什么非要形式上租给他们呢?

原来就是应了这句话,在农村,宁可借屋停丧,不可借屋成双。

这里的意思其实就是本来把房子借给别人办丧事是一件非常晦气的事情,但人们宁愿把房子借给别人办丧事,也不愿意借给情侣或者夫妻住宿,可见这在农村人们的心中有多么忌讳,有多么膈应。

这种习俗或这种观念的原因,我是弄不明白的,但从老一代人的生活表现中来看,确实是非常讨厌这种行为,所以我母亲那么温和的人也会极力反对,甚至非要要那么一块钱,就是为了出租然后性质就变了,不算借了。

据说这样的原因在于,会非常(妨)主人,就是会给主人带来不好的东西,不好的气运。

可能在这种事情最开始的时候是为了防止夫妻在借宿地方同房吧,而由于古人对这些方面永远都是讳莫如深,才采取了这种办法来避免出事,最后形成了这种观念,把它和子孙的气运联系在一起。

然后一直传下来,成为了农村人很在乎的东西,我母亲称之为规矩,但到底是为了防止什么,她也说不清楚,反正就是和所谓的气运有关。

我们这边是离河南很近的皖西北地区,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这种风俗……


历史好奇怪


对于这个“不可借屋成双”我但是深有体会,我老家江西的,老婆是湖北的,在我家那边就很少有这么一说,但湖北是有讲究的,每次去丈母娘家都是分房睡,但是时间住的稍微有点久呢,分房睡也不太方便,所以我记得岳父岳母还用一张红纸写了好些字,让我签了名字。具体是什么忘了,然后把那纸压在神坛香炉下。后来夫妻同床都是安分的,即使有激情也不敢啊,哈哈。

我觉得不可借屋成双主要还是怕外来夫妻同房行房事,影响不好,其他真的也就没什么关系!


瑾轩以希


第一次接触到农村的俗语,感到很亲切,小时候常去老家农村,那个时候,文化不高的奶奶总是在哼着一些俗语。一开始也听不明白,后来听多了,慢慢也就明白了。农村人喜欢把家长里短的一些事情编成俗语,没事就念叨念叨。时间长了,成为了一种文化习惯了。

外人可能听不明白,但是本村本地人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像这个“宁可借屋停丧,不可借屋成双”,简单的俗语背后可很有深意哟!

这句话,我们从字面来理解很简单,就是我宁可把我的屋子借给别人办丧事,也不能借给别人办喜事。这好像有点说反了吧,其实一点也没有反。

中国文化中有一种”死者为大”的理念,无论这个人生前是个什么样子,只要他死了,在村子里死人是最大的。如果这个死人连个停尸的地方都没有,是大不敬。所以好心人会把自己的房子借给死者家属停灵办丧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善举,而行善事之人是会得到好报的。

特别过去农村往往会来很多外地的流浪汉,他们流浪至此,最后死在这里,无亲无故,难道还能让他们暴尸荒野吗?当地人就得把房子腾出来停尸体。

相反,如果你要把房子借给别人办喜事会怎么样呢?正所谓“先成家,后立业”,如果一对新人混到了连新房都没有,还得借别人房子结婚的地步,我看这婚也就不要结了,结了婚以后的生活也不会幸福。

因为你连个安乐的窝都没有呀,如果有谁把自己的房子借给别人结婚,这不是在帮他们,而是在害他们,让他们不思进取。将来夫妻俩因为各种矛盾闹得鸡飞狗跳的时候,供房子给他们的人就该哭都找不到地方了,简直晦气十足,而且永远消散不开。

还有一种情况,把房子借给结婚的年轻夫妻,然后他们很快有了孩子,过去医疗条件没有现在这么好。生孩子肯定都是在家里面,这下好了,年轻夫妻在别人家里生下了自己的孩子,这是血污之事呀。

以后年轻夫妻走了,这房子也就没有人敢再住了。除非是给外乡不知情的人住,本乡本土的人是肯定不会住的。所以对农村人来说,虽然本性善良,但是有些好事是做不得的,做了是要倒一辈子霉的。

所以无论如何,停灵办丧事可以,结婚不行,听起来好像有些不近人情,实际上却是至理名言,简单的一句话后面蕴藏着深厚的哲理。

当然,现在是新时代新社会了,老观念也要改改了,但是还是有些观念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你什么时候看到过农村年轻人结婚借别人房子的呢?就算是砸锅卖铁,也得准备一套房子吧。而在城市里,租房结婚更是被人耻笑,你连房子都买不起,你还结什么婚呢。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乡俗,不知道关于这句话,您是怎么理解的呢?


小小嬴政


“宁可借屋停丧”,意思是说,当某人家里发生了丧事,办丧事时若地方不够用,需要借用邻居的地盘,作为邻居,就成全人家吧。

因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把仁义、忠孝看作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当一个家庭的老者去世后,儿女为死者张罗丧事,是一种尽孝,面对尽孝的人寻求帮助,若帮了他,那就是行善积德。

并且,人们常说“死者为大,入土为安”,当办理丧事时,其它无关紧要的事情都要为丧事让路,因为死人在此时是最尊贵的,他将与世界和亲朋好友做最后的道别,让他平安上路才是正事。

当穿白戴孝的孝子登门求助,他必定是没有其它办法了,大家都是乡邻乡亲,所以,在这时就要毫不犹豫帮助他渡过难关,同时也是为自己积攒口碑和人品。

“不可借屋成双”,意思是说,不要随便给那些成双成对的男女借用房子让他们居住,因为这样做了,会带来不必要的后果。

在古代交通极不发达的年代,普通老百姓出远门时,主要依靠步行,要行走好长路程,消耗很长时间才能赶到目的地。所以,常常要备足干粮,一边赶路一边充饥。遇到晚上,要么找一座破庙过夜,要么借宿民房,要么咬咬牙花些银子住客栈。

寺庙大多处在偏僻位置,留宿破庙可能会遇到猛兽攻击,住客栈要花钱,所以,借宿民房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

遇到借宿者,主人一般都会爽快答应,这是古代人约定俗成的规矩,没准自己将来遇到同样问题也会求人帮忙。


如果是成双成对的借宿者,不是夫妻关系就是情人关系,孤男寡女住在一起,难免要行床笫之欢。行房事不但会弄脏主人的被褥,而且古人还认为,如果是连主人都没有住过的新房,若让孤男寡女先入住了,会给主人带来晦气。

所以,若遇到成双成对的男女来借宿,主人要么不肯,要么准备两间房子让他们分开住。

另外,如果借宿者是手脚不干净的人,留他们住宿后,他们半夜做出偷鸡摸狗的事,主人岂不是引狼入室吗?

或者,借宿的男女是一对私奔者,会连累到主家,因为古代对私奔的惩罚相当严重,为私奔者提供藏匿之处,同样会受到严厉惩罚。

因此,人们常常用“不可借屋成双”来告诫世人。


鸿鹄迎罡


西门观点:意思是将棺材停放在别人不用的屋子里可以,但夫妻在妻子娘家不可以行房事。

“宁可借屋停丧”,意思很好理解,就是家里有人去世,但自己家里由于狭小或因为其它原因,放不下棺材,可以借用别人闲置的房子用。

“不可借屋成双”,这是比较隐晦的说法,就是如果夫妻到妻子的娘家过夜,不可以睡在一个屋子,更不能睡在一张床上,尤其不可以行房事。

这是过去的传统观念和习俗,丈夫和妻子一同妻子回娘家,如果需要过夜,晚上就得分开睡,据说是因为如果在娘家与妻子同房,会对娘家不利,娘家人会倒霉。所以“不可借屋成双”是不可逾越的观念。

其实,我倒认为,这些习俗更多的原因是过去农村住房条件差,一家人住在一个屋子里,甚至睡在一个土坑上,妻子与丈夫一起回娘家,很有可能与娘家人住在一个屋子里,所以,为了避免尴尬,一般都是妻子和母亲挨着睡,丈夫与岳父挨着睡。

如今,很多传统观念已经改变,而且住房条件好多了,各家都有客房,亲戚朋友来后,一般都住客房,虽然很多地方和很多人还依然守着“在娘家不能与妻子同房”这个规矩,但一部分年轻人已经不在乎这些陈规旧矩了,到娘家过夜,也照样睡在一起,照该干什么干什么。

谢谢你的关注,期待您的看法!


西门白甫


古人封建。借给别人房子在自己家里出丧,那是积德行善的事。会带走这家人的晦气。如果借给别人在自己家里结婚。那是不吉利的事。古时候,有一对夫妻。走在半路,天黑了。就借宿的农家小院里。小院的主人把他安排在自己儿子的房里。儿媳回娘家了。儿子在外面当兵。一直没有回家。这天夜里,恰巧儿子回来了。进房一看。一男一女在她的房里住着。认为自己的媳妇出轨了。拿起刀来,把一男一女全部砍死了。造成了误会。儿子成了杀人犯。还被判了死刑。从此以后。在农村的家里。无论是外来的夫妻。还是自己的女儿回娘家。都不能住在一起。住在一起会给这家人家带来晦气。带来不吉利。从此以后。就有宁可给别人出丧。也不给别人成双的习俗。


太阳1373


意思是房子可以出借给别人办事,因为农村有死者为大,出借给别人是积善行德,老年人过世了,也称谓白喜事的说法,死者会保佑他们,给他们带来好运,白喜事的说法,至今很多地方类同,和红喜事一样热闹。

不可借屋成双,是因为农村有习俗,就算女儿回家了,也不可同姑爷同床,以前有说法,如果女儿姑爷同床住久了,会经常入住,会和自已的儿子争夺家产之说。

也有地方说:夫妻同房会对屋主不利,会给家庭带来霉运,女儿姑爷也不例外。

我们老家也是这样的习俗,借屋办丧事不多见了,不借屋同房在有的地方已经不存在了,女儿姑爷可以同床的。

入乡随俗吧,毕竟每个地方都有自已的风俗习惯,就算是科学也不能改变地方习俗。

友们你们家乡的习俗是怎样的?欢迎你留下精彩评论。






一抹流云12345


农村俗语“宁可借屋停丧,不可借屋成双”是什么意思?农村当中人们对于婚丧都是比较看重的,这两件事都是人一辈子中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不管家庭贫寒或是富裕,人们在这个时期都会尽自己最大努力把它操办好。



宁可借屋停丧,不可借屋成双,这里面的“借屋”是指借用邻居家的房屋的意思,而为什么停丧却可以,而“成双”却不可以呢?我们都知道家中有丧事,家人一般都会比较伤心,毕竟自己最亲近的人离开了这个世界,世上又少了一个可以说心里话的人。

以前我国很多农村家庭其实都比较贫困,很多人的家就是一个小小的茅草屋,而在亲人去世时家里根本放不下棺材。因此只能借用邻居家的房屋停放,在办丧的这几天不能让棺材露天放在外面,而且对于人们来说“见棺发财”是好事,别人也并不介意。




其次,对于“借屋成双”在农村就比较忌讳。这里的成双是指夫妻或者情侣晚上睡在一起。夫妻行男女之事是再正常不过,但在别人家晚上睡在一起就很不好,这会让主人家很难堪。因此不管夫妻还是情侣到了别人家住,一般都会选择分开睡,这在现在看来也是对于主人家的尊重。



最后,“不可借屋成双”在生活中也很普遍。比如自己跟老婆到娘家居住,老婆也是和自己分开睡的,如果自己执意和老婆睡在一起,这会让丈母娘很生气,以后自己的日子也就不好过了。因此这样的俗语在现在看来仍有很多值得学和借鉴的地方。


乡村波比


宁可这样,不可那样,这种句式,意谓这样那样都不行。但如果一定要选一样,两害相权取其轻,则宁可这样。至于那样,是坚决不容许的。

“宁可借屋停丧,不可借屋成双”,就是说,“借屋停丧”和“借屋成双”,人们都不能有这样的举动。不能提出这样的请求,也不能答应这样的请求,总之,这两种事,就不能发生。但以这两种事相比较而言,则“借屋成双”比“借屋停丧”问题更严重,更荒唐,更要说“不”。

借屋停丧

借屋停丧,即借用他人房屋停尸发丧。这是旧时礼俗不允许的。

旧时,家族长辈一旦沉疴不起,无力回天,病危,如果居于偏房,都要迁回家中最尊贵之地:正房。这样,病人去世,才称得上是“寿终正寝”。在临终前,还有一种“换床”仪式。

曾子临死易箦,以求合于正礼。后世世俗的换床垫、换床板,善意的解释,可称其是对病人“冲喜”的俗信,以求病人转危为安。真实的意图,则是旧时的人以为,人亡之后还有魂灵,生者惧怕死者留恋死去之处,阴魂不散。毕竟,生者将来还要在此处睡眠,难免会疑神疑鬼的。

自家人尚且“换床”,怎可向他人“借屋”?

借屋成双

借屋成双,即在他人家中行周公之礼,成双作对做鸳鸯。此为世俗所不容,更甚于“借屋停丧”也。

根据近代社会学家的研究,初始时代,人类男女之间,大约是没多少禁例的。社会渐有组织,男女规制亦逐渐增多。

男女的交际,初时是极自由的。后来,拥有武力、资本的男子,平时把部分女子占为己有,但时不时的也会又恢复初时的自由状态。比如,在汉代,《史记 · 滑稽列传》说:

州闾之会,男女杂座……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

另外,汉代有高禖(méi)祭祀。高禖神是一种和生育有关的神。祭高禖的活动大约类似于男女群聚,晚间在树下野合。

男女之事,本是极正常、极自然的。但社会伦理和人的性情,中道难得,总是易于扭曲于一边,走向两个极端:或极端放纵,或极端压抑。

宋代以后,男女性观念便向极端压抑的方向发展。从此,性,逐渐成为一种禁忌。

所谓禁忌,就是禁行忌言。所谓禁忌,就是男女之事太敏感。所谓禁忌,就是把性与道德捆绑在一起,性是色情、是堕落、是道德败坏。所谓禁忌,就是性是一种羞耻,污秽、龌龊、丑陋……

“不可借屋成双”,便是这种性禁忌的现实表现。

记得在2014年,广州举办“性文化节”,华中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正在演讲“性文化”时,惨遭人群中突然冲出的一个人泼粪。

“借地谈性”尚且落得如此下场,就不要冒禁犯忌,“借屋成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