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忘記買玩具,7歲女兒一通“拳打腳踢”,爸爸直接一腳教做人

寶媽忘記買玩具,7歲女兒一通“拳打腳踢”,爸爸直接一腳教做人

許多父母都表示,現在的孩子是越來越難管理了,他們總在小小年紀就有了自己的脾氣,有時也是因為被家裡的老人寵壞了,所以才會變得特別難管理。而這些孩子長大之後,就會成為別人口中的熊孩子了。

7歲女兒因母親忘記買玩具對其拳打腳踢,父親一腳教給女兒怎麼做人

有一位母親帶著自己的女兒逛商場,正在商店裡試衣服。就在這時,小小的女孩竟然衝著母親拳打腳踢,而母親也沒有制止的意思。

寶媽忘記買玩具,7歲女兒一通“拳打腳踢”,爸爸直接一腳教做人

後來才知道,這個女孩已經7歲了,當時母親答應女兒去商場中給她買玩具,但母親一直都在試衣服,好像忘記了答應女兒的事情,所以女兒才會大打出手。

不過,這個視頻並沒有這樣結束,因為下一秒,女孩的父親做出了讓人解氣的行為。只見這個父親衝著女兒就踢了一腳,彷彿是在教給女兒怎麼做人。但母親特別心疼女兒,於是就把女兒抱在了懷裡,還對丈夫喊道:她不懂事年齡小,難道你也是嗎?

寶媽忘記買玩具,7歲女兒一通“拳打腳踢”,爸爸直接一腳教做人

生活中有些孩子只要做出了一些不良行為,父母就不會在第一時間制止或者指責,反而是一味護著孩子,告訴他人:他只是個孩子而已,你又何必跟他斤斤計較。就是因為有這樣的父母,所以才會讓孩子沒有原則的做事。因此在孩子做錯事時,父母應該這樣做,才可以讓孩子懂得如何做人。

第一,指明錯誤,讓孩子改正

在孩子做錯事時,正確的做法不是縱容或者包庇孩子所犯的錯,而是要在孩子的面前指明錯誤。若是對他人的利益造成了損失,也一定要在第一時間讓孩子向對方道歉,獲得對方的原諒之後,兩方再協商賠償的事情。

此外,孩子若在家中做錯的事情,雖未對別人造成損失,也一定要糾正孩子的錯誤,讓他們引以為戒,不能再犯。

寶媽忘記買玩具,7歲女兒一通“拳打腳踢”,爸爸直接一腳教做人

第二,讓孩子有承擔錯誤的勇氣

許多孩子犯錯之後都會躲在父母身後,那是因為他們知道父母會格外包容自己,哪怕自己做錯了事也不會出面指責,更是因為許多家長認為,在孩子年幼時是不需要承擔錯誤的。

這種理念原本就是錯的,所以應該讓孩子具備承擔錯誤的勇氣,不管做錯了什麼事,都一定要站出來承擔責任才好。

第三,必要的懲罰是可取的

雖然現在不能用暴力對待孩子,但在孩子做錯事時也要讓其受到一定的懲罰,哪怕是與體罰無關,也要讓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事情之後是要付出代價的。

只有他們知道做錯事的結果,以及自己所付出的代價,才能夠懂得自己怎樣做才是對的,也會避免再犯類似的錯誤。

寶媽忘記買玩具,7歲女兒一通“拳打腳踢”,爸爸直接一腳教做人

很多家長都特別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彷彿那些孩子就不會犯錯一樣,其實天下沒有不犯錯的孩子,只是看家長如何教育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