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承受爸媽和弟弟的“拳打腳踢”,她沒有流一滴淚,更沒有求饒

孩子是一個家庭愛的結晶,許多父母在生活中也是將孩子當作是手心裡的寶貝,十分的寵愛,讓孩子在愛的沐浴之下長大。但是,有一些孩子則不是那麼的幸運,在小小的年紀就承受著爸爸媽媽對他的責罵和鞭打。

一個小女孩就經常遭到父母對她的毒打,小女孩先是在做作業時遭受到媽媽對她扇臉、推搡倒下椅子、用掃帚打她等暴力行為;在爸爸工作回家之後,爸爸也對小女孩進行了扇臉等暴力行為;而在吃飯時,就連小女孩的弟弟欺負了小女孩。

但小女孩面對爸爸媽媽和弟弟對她的"拳打腳踢",只是默默地忍受著,沒有流下一滴眼淚,更沒有求饒。

女孩承受爸媽和弟弟的“拳打腳踢”,她沒有流一滴淚,更沒有求饒

01

孩子不應該成為父母的出氣筒

據瞭解,小女孩的爸爸是一個好賭懶做的人,經常去打麻將並且每一份工作都幹不長時間。在媽媽懷著小女孩的時候,爸爸在那段時間經常對媽媽進行家暴,這也導致了媽媽對這個孩子的不喜歡、怨念。

於是,在生活中,每當自己憋屈、有脾氣的時候,媽媽就通過打小女孩來洩氣;而爸爸更是有家暴傾向的人,工作上遇到不順或者心情不好的時候,也會對女孩拳打腳踢,以此來發洩自己心中的脾氣。

但孩子不是一個供我們發洩的東西,他們也是一個人。對於父母之間的糾紛或者工作等方面的不順,他們至始至終都是不知情並且無辜的,家長們不能因為在外面受到委屈之後就藉著孩子的錯誤來作為宣洩他們自己的出口,這對於孩子來說是不公平而且有著很大的傷害的。

女孩承受爸媽和弟弟的“拳打腳踢”,她沒有流一滴淚,更沒有求饒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不應該也沒有義務成為家長宣洩自己壞情緒的出氣筒。

02

家暴對孩子的傷害

1、使孩子自卑

很多家長在生活中,只要自己看不順眼或者心情不好,不管孩子做得對不對,都會責罵、甚至是對孩子進行暴力處理來迫使孩子向自己認錯。而孩子如果長期在這種暴力、不和諧的環境下生活,就會產生一種自己怎麼做都是不對的感覺,然後逐漸變得自卑。

女孩承受爸媽和弟弟的“拳打腳踢”,她沒有流一滴淚,更沒有求饒

2、身體上的傷害

父母對孩子打罵是常常會使用掃帚、衣架等比較硬的東西,而父母在打孩子時也會沒有控制自己的力度。如果孩子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們的身體是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的,甚至可能會被打出毛病來。

3、擁有暴力傾向

都說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如果孩子長期生活在父母打罵的暴力環境之下,在心裡面會形成暴力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的不明智的想法,他們在長大之後如果遇到和同學發生爭執之類的,也很有可能會出現打架的暴力行為,在將來生活中教育自己的子女時,也會採用和父母一樣的打罵方式。

女孩承受爸媽和弟弟的“拳打腳踢”,她沒有流一滴淚,更沒有求饒

03

父母應該怎麼避免孩子成為出氣筒

1、調整自己的情緒,不遷怒孩子

父母們在工作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應該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情狀態,可以通過做深呼吸或者放鬆訓練來將自己的壞情緒釋放出去,不把情緒帶回家裡。同時,家長們也要謹記孩子無辜的,我們不能將自己的壞情緒放到他們身上。

2、多和孩子交流

小孩子的腦袋裡,總是有千奇百怪的想法,父母在平常生活中應該多和孩子交流,瞭解孩子的想法,對於錯誤的想法,我們可以幫助他指出糾正過來;對於正確的想法,我們也可以表揚,讓孩子感到父母對於自己的肯定和關心,增進彼此的感情。

父母在做一些事情前應該學會考慮孩子的感受,徵求孩子的意見,這樣才能使孩子和自己可以像朋友一樣和諧相處,孩子也自然而然不會成為父母的出氣筒。

女孩承受爸媽和弟弟的“拳打腳踢”,她沒有流一滴淚,更沒有求饒

每一個孩子都是可愛、無辜的,他們應該是父母的掌聲之寶,而不是父母發洩的工具。每個父母都應該愛護、呵護自己的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孩子成為你們的出氣筒。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