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房产中介真的像【安家】那样的工作模式吗?

醉卧云端笑苍穹


您好,我本身是一名房地产工作者,很高兴为您解答。

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中介公司是像小红帽,阿拉丁那样的中介公司,没有那种和谐的工作环境,每个人都带着狼性,有时候为了赚一点中介费真的不择手段的。

在中介行业没有朋友一说,因为很多都是才出社会的青年,每个人工作都是为了生存,有时候一天发很多传单贴很多小广告,在各大平台发布各种消息,都是为了吃上一口好的,几乎每个人都在透支着信用卡,哪里像安家一样,吃好的住好的,还让单?帮装修房屋?调理事件?醒醒吧!那是电视剧,我不否认也许会有这样的公司,但是之前我所接触到的,没有!


混剪剧场


这工作,其实运气成分占了很大一部分,这几年来,我卖了两套二手房,买过一次二手房。卖的时候,就小区门口随便找一个中介,让他来拍照,把房源挂上去。至于是谁把你房子卖出去,那可不一定了,只要在平台上的房源,他们都可以带看,谁都可以卖。最多之前挂房子的哪个娃儿,会有房源的奖励吧。我的房子小的链家的一个女的挂上去的,最后是德佑的一个男的卖出去的。

买二手房的时候也是,贝壳上看了几套房,找了一套下面展示的中介信息,点进去跟他聊几句,然后留电话带看,周末开始去看,周二给定金签合同,买的哪套房子就看了两次。

客户买不买房,还是看房子的位置,装修,价格。这些合适,诚心要买的,马上就可以订,这些不合适,你带看,看破了天也不会定。


一条小小小黄鱼


目前就职于一家房地产经纪公司

房产中介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行业,首先说说痛苦在哪里:

1.痛在行业比较辛苦,基本都是在外跑,扫街、贴条、拦截、资开、发传单,会面临很多的冷眼和拒绝,贴别是在寒冷的冬天和夏天更辛苦。

2.好不容易找到的客户,需要不断地跟进和维护客户,很多时候客户业主休息的时候正是房产中介最忙的时候;需要借助各种时机与客户业主沟通,如剧中的王子健和985那样。

3.房子本身的价格是比较高的,买卖房子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坚持,给自己打气才行,而且可能你辛辛苦苦满上忙下,最后也会颗粒无收~

接下来说说房产中介快乐的地方:

1.收入高,这是这个行业最吸引力的地方了。

2.行业基本没有门槛。

3.做房产中介如果很成功,你背后就是一张关系网,很多资源都能用~[打脸]

各行各业都不容易,大家加油![打脸]



渝叔记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不请自来。我老爸做了十几年房产中介,目前加盟了全国中介行业最大的品牌——贝壳找房,所以我比较有权利来回答这个问题。

《安家》一集不落的看到现在,基本可以总结为: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关于中介的模块都很真实,但是为了突出电视的效果,会夸张一些。

接下来,我说说现实中的中介:

1.形象:每天必须黑皮鞋,黑西裤,白衬衣,秋冬还得穿西装外套,打领带,带工牌,缺一不可。说来很奇怪,他们店清一色帅小伙,几乎没有胖的,都干干净净高高瘦瘦。而且如果你了解点中介,基本上能从领带的颜色分辨出来是哪一家,因此形象很重要,这也是房似锦为什么会一开始要求大家统一工装的原因。

2.上班时间:24小时待命。《安家》预告里徐姑姑婚礼上交换婚戒时都在接电话,这个毫!不!夸!张!任何时间回复顾客的信息都是第一位的,哪怕在开车、洗澡、年夜饭,只要系统信息一响,立马抓起手机。我老爸曾经连续三个月一天不休息,每天正常上班点从早七点到晚九点,如果晚上谈单之类的,就没有时间界限,凌晨三四点签单回来第二天一早又要上班的情况超多。

3.工作难度。可能因为电视剧需要有矛盾冲突、吸引力等效果,所以不可能做到百分百把业务员经历的事情都演上一遍,所以电视里看着签单很简单,其实——相当难!尤其是新人,运气好的可能会很快开单,但是个人感觉中介行业没有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这里所说的不是朱闪闪那种工作模式下的一年)根本出不了师。有时候一个顾客要带着看三四十套房子,感觉所有条件都谈妥了,最后还是签不成。就像徐姑姑说的,一般一个难缠的房东都会遇到一个难缠的客户,有的人在意的问题简直五花八门,刷新你的三观。

4.社会地位。其实,房产中介在社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电视剧里演的让学渣妈妈搬家、帮助男人跟小三分手……这些素材都可能真是存在,只不过有些夸张。起码,如果你是一个房东,千万不要对中介颐指气使,如果你是个客户,也不要百般刁难,起码的尊重要给,你对他们好了,他们给你的回馈绝对是你想不到的。比如房子价格,比如交易日期。一个专业又有经验的中介会让你的房子很快卖掉,也会让你很快买到性价比最高的房子。自然,也能让你花冤枉钱。

5.关于学历。以前都说中介行业门槛低,现在则不然。《安家》里像985那样的名牌大学生现实中比比皆是,我老公店就有好几个。而且相比较学历低的,这些人真的会比较优秀。

6.关于工资。好吧,不得不说,大部分坚持下来的业务员,他们的工资都会高的超乎你的想象。这个跟电视剧里基本一样,中介行业五年以上经验的,家里只要原本条件不差,在所在地一套房子是没有问题的,我身边的基本都是好地段的两套。

7.关于朱闪闪。像朱闪闪这样的应该没有了吧,因为现在大部分的中介都是没有底薪的,如果你不努力,公司留着你你也干不下去了,没有业绩,吃饭都是个问题。

8.关于中介费。电视里有一段演到为了图便宜,顾客找了不正规的中介最后人财两空,这个太现实了,好多好多好多人为了省一点中介费,最后买了产权不明确的房子。在这里提醒有要买房子的朋友,如果你能买的起房子了,千万别纠结一万两万的中介费,免得因小失大。当然,中介费能讲还是要讲的,毕竟省下的钱都是自己的。大部分中介还是能打折的。

然后,说几点安家里作为电视剧非常良心的地方:

1.新老搭配。任何一家成型的中介,都是三两个老员工,加一群新员工。新员工永远是跑腿干事的,比如去老洋房里收拾东西等等,都是新人在干,因为你没资历,所有要做的事情都是交学费。

2.带看、复看等专业词语,看来导演和编剧是下过功夫的,里边的用词真的很专业。

3.演员演技:娄关山的角色塑造的相当相当成功,中介行业大部分都是这种家境不好,不太开窍却又异常努力的农村孩子,他们不在乎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地方,但是默默无闻地努力,不停的追赶。整部剧里,这个角色是最让我感动的,能映射身边的好多朋友,比较有共鸣。剧中的配角就不说了,郭涛海清什么的,个个都很惊艳。关于主角,除了第一集觉得孙俪的脸有点别扭,两个人的演技都非常棒,分寸把握的很好。尤其是罗晋,演技真的是惊艳到我了(不要怪我,以前只看过他演的新版三国演义,除此之外,总感觉演的都是烂片,所以一部都没看过……罗晋粉不要打我)

再说一下不太好的几个地方:

1.房似锦和徐姑姑的身世,一个比一个惨,这身世设定的让人有点出戏。

2.前几集房似锦抢王子健的单子,这在现实中绝对是不存在的,别说是店长了,普通员工也没有这么光明正大抢单的,要是放在以前,哪怕有一点抢单或者搅和单子的迹象,都要走人的。

还有什么想不起来了,总之是一部很好的剧,不知道为什么网上那么多批判的言论,我看剧很挑的,这部剧人物设定、演员演技、情节推进、故事逻辑都上好。至于那些小瑕疵,不影响大局。

最后,虽说在大街上看到穿西装的不是做保险的就是卖二手房的(现在好像还有做金融的),但是还是希望你能尊重他们,对他们好一点,因为,有可能你遇到的就是我老爸(调皮一下)。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中介间的抢单。电视剧中演到过,阿拉丁和小红帽合作,一天之内翘了安家天下好几单。这种现象每天都会发生好多,不过没有电视剧里演的那么明目张胆。中介之间的竞争关系很激烈,毕竟客户就那些,不在你家就去了别人家。有时候是顾客自己想“跑单”,跟着这家看了房,觉得中介费太高,就去咨询别家,以前还有自己找到房东私下交易的。还有种情况是中介发现了客户看好这个房子,主动联系以降中介费为条件来吸引,这种情况叫“撬单”,撬单一般只收一半的中介费。

所以,很多人都觉得中介不正规,其实正规中介太难了,从客户咨询到了解需求到推荐房源到形成带看到产生意向,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中间有多么辛苦。像小红帽、阿拉丁之流的太多,以前有个很大的平台以0.5%的中介费在市场横冲直撞,这种就类似于你去香港旅游花800一样,后期服务跟不上,房子有各种问题……但是当时还是给中介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电视剧里也有类似的情节,就是各中介联合一致抵抗这个公司。现在,这个公司不知道还在不在,但已经构不成威胁了,因为客户的眼睛也是雪亮的,毕竟买房子不是小事,马虎不得。

不过在这也强调一下,并不是所有的客户跑单了,都会受到处罚,中介虽然带看单是有法律效益,但是谁会费那个劲去起诉,有那个时间不如把精力放在下一单上。之前更不正规的时候,业务员也会气不过,去跑单的客户门口扔狗屎什么的,现在基本上没有了,因为大家都被伤害的习惯了,有免疫了。

2.再说说门槛低,入行难的问题。中介行业一般都是年轻人干,因为成长周期实在太长,一般1-3年。期间靠微薄的底薪,甚至没有底薪,因此一般拖家带口的中年人干不住,养不起家。新人入门有多难呢,跟《安家》中演的有些不同,员工入职了要跑商圈,也就是熟悉周边的所有小区,要求熟悉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告诉你一个多大面积的房子,你基本能判断出是这个小区那个楼号大概哪一层的,而且对某个小区的绿化、交通、生活设施等优缺点了如指掌。接下来就是背房源,起码你要背下来20套优质房源,然后在平台发布来吸引客户。

一般入职的前半年,新人是没有买卖客户的,因为没有经验,即使以上条件你都满足了,还是缺乏经验。这个时候师傅就很重要,中介的师徒制一般都是一对一,而且师傅基本都是义务帮忙,不拿徒弟的提成,但是都很负责任,很多师傅会为了让徒弟有信心,把自己小的租赁单让给徒弟,好让他们“开蛋。”所以,在前半年的时间,新人一般都是跟着去学经验、打杂,在店里不停打电话,打到吐为止。

所以你经常会接到如下电话:“您好,请问您是XX先生/小姐吗?我是XX公司的小X,请问您还在买房吗?哦,那您有房子出租或者出售吗?打扰了。”







逃号港片


现实生活中的房产中介当然不可能像《安家》那样的工作模式。

首先,我的朋友圈中最早提出否定的恰恰就是房产中介的朋友们,他们在第一.二集播出的时候,就简短的感慨——哪有这么美好~。在随后的剧集播放中,他们的朋友圈也甚少参与剧情讨论,就连网上一众营销号群起讨伐,为他们鸣不平的“撬单”“甩中介私自成交”等等,在我的朋友圈中也没看到他们有产生多少共鸣,他们对《安家》做的最多的依然是,截孙俪,罗晋的图,配精炼软文,推销自己的房源。不得不说,《安家》这名字寓意真好,服化道精美,各种卖房小剧情不考虑现实逻辑,剪成十几秒的小视频做宣传很完美,所以房产中介们认不认同这剧我不知道,房产宣传肯定是十分喜欢的。

其次,现实情况,前边说了biubiu朋友圈里边有很多房产中介,这是因为在去年的时候我就考虑换房子(biubiu现在的房子噪音有点大),咨询了几天,然后朋友圈就被本地各类房产信息刷屏了😂。期间也看过几次房子,算是对房产中介流程略有了解,所以当剧中海清挺着大肚子去看那套奇葩户型的时候,实在是太抽离现实了,房产中介自己出钱精装房源,这种骚迷之操作合不合理就放一边不讨论了,咱就当合理,刚装修好,甲醛味就散了一天就约孕妇看房....emmmmm,好,就当装修的特别高级,完全没有甲醛(也不知道到底有多贵),房似锦让海清老公不陪同,然后整出个隐藏式台阶让孕妇挺着肚子爬上去看我是真没法忍。你是真不把孕妇的健康安全当回事啊,我认识的房产中介没有一个这么虎的。

最后,抛开现实中的较真,纯以电视剧艺术来看,这剧还是不错的。因为艺术嘛都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就我以这段时间看房的体验,导演编剧要真按现实中的写和拍那是真没多大意思,吐槽归吐槽,要真有房产中介为了卖房给我专门给我私人定制个精装房,那他得多二......咳咳,不是,那我得有多感动啊,买不起也感动,看不上照样感动,甭管我掏不掏钱,你看我感不感动就完事了。现实终究是骨感的,光骨头是下不去嘴的,虚构点温馨的肉肉,多可爱,就像朱闪闪一样,两年不开单还能留在店里,也没啥背景,就是一群中年男的团宠多有爱这剧情,多正能量,多有爱,按现实里拍,这剧还能过审吗?

我反正觉得,这剧挺好,不杠,只要豆瓣不超过6.5分,我觉得还行,嗯,挺好,就这个评价了。




biubiu316


电视剧《安家》看了二十多集,我自己在中介买过几次房子,接触过中介公司的中介代理人,刚开始热情是没得说的,端茶递水,客客气气的,但是给你签订购房代理合同或者过户后就基本上不负责了,最后能陪同你,并协助你把原房东的房屋腾空,结清水、电、气、物业、房屋基金过户的比较少,大多数都得自己和原房东跑路办理,碰上刁难的原房东就会有点麻烦。

现在的房屋中介公司大多数是一些年轻人,每个人为了养活自己,天天打电话联系房源联系客服,并带看房屋,为了生存,几乎天天在各大平台发布各种房屋出售和租赁信息,先挂在网上挂一个低价格的房屋,引诱客户打电话过来咨询,然后借口说这套房子已经卖了,或者已经租了,我们这还有环境、装修方面比较好的房源,欢迎前来免费察看等等理由,让顾客都信以为真,只好前来看其它的房源,这就是业界常说的“钓鱼法”。

房屋中介人说辛苦也有辛苦的,他们自己的生活过好点,想尽办法挖掘客源,希望尽快签单有提成拿,服务是没有电视剧安家里面说得那么好,那么动听,就像房似锦说的那样,我们房地产代理人目的就是尽快成交、签单,只能管房屋过户安安稳稳到客户手中,我们也管不了房屋里的幸福,那来那么多的良心服务。

电视剧《安家》里面中介人之间的团结,一心向上只是电视剧的情节,现实中,没有谁让单,只有抢单,里面还帮忙搞装修房屋,过户后还帮助调理邻里纠纷事件,这些是不会有的,为你把房屋过户或者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后,把中介费一交就基本上见不到中介人的影子了。大家说,是这样吧!谢谢!


狐仙诗行


我只能说呵呵了,涛哥买过两套二手房,这话我说起来有说服力,也有购买经验,首先说一个海清买的铁道房这个案例,正常情况下房东委托卖房,尤其是二手房房东一般委托2-3家中介公司出售,其次看房钥匙也在一个人手里,第三也不允许中介随便装修自己的房子,因为装修这个东西说不清,再说装修是要拿房产证等相关材料到物业社区备案的,你一个中介什么都没有,哪里来的权利去装修改造房子,何况上海这种一线城市对装修扰民管理的更严格,所以中介装修房子完全不符合国情,可能是原剧卖房子的女人里的桥段,那是国外的国情,上海不现实!其余的就更不用多说了!

再说说办公条件,真正的房产中介门店都是网吧式格子间办公室,哪有他们这么奢侈的条件!可能为了拍电视设计宽松点也能理解,毕竟蜗居条件没法拍戏!




涛哥007


首先说说现实中的中介:

1.形象:每天必须黑皮鞋,黑西裤,白衬衣,秋冬还得穿西装外套,打领带,带工牌,缺一不可。说来很奇怪,他们店清一色帅小伙,几乎没有胖的,都干干净净高高瘦瘦。而且如果你了解点中介,基本上能从领带的颜色分辨出来是哪一家,因此形象很重要,这也是房似锦为什么会一开始要求大家统一工装的原因。

2.上班时间:24小时待命。《安家》预告里徐姑姑婚礼上交换婚戒时都在接电话,这个毫!不!夸!张!任何时间回复顾客的信息都是第一位的,哪怕在开车、洗澡、年夜饭,只要系统信息一响,立马抓起手机。我老公曾经连续三个月一天不休息,每天正常上班点从早七点到晚九点,如果晚上谈单之类的,就没有时间界限,凌晨三四点签单回来第二天一早又要上班的情况超多。

3.工作难度。可能因为电视剧需要有矛盾冲突、吸引力等效果,所以不可能做到百分百把业务员经历的事情都演上一遍,所以电视里看着签单很简单,其实——相当难!尤其是新人,运气好的可能会很快开单,但是个人感觉中介行业没有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这里所说的不是朱闪闪那种工作模式下的一年)根本出不了师。有时候一个顾客要带着看三四十套房子,感觉所有条件都谈妥了,最后还是签不成。就像徐姑姑说的,一般一个难缠的房东都会遇到一个难缠的客户,有的人在意的问题简直五花八门,刷新你的三观。

4.社会地位。其实,房产中介在社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电视剧里演的让学渣妈妈搬家、帮助男人跟小三分手……这些素材都可能真是存在,只不过有些夸张。起码,如果你是一个房东,千万不要对中介颐指气使,如果你是个客户,也不要百般刁难,起码的尊重要给,你对他们好了,他们给你的回馈绝对是你想不到的。比如房子价格,比如交易日期。一个专业又有经验的中介会让你的房子很快卖掉,也会让你很快买到性价比最高的房子。自然,也能让你花冤枉钱。

5.关于学历。以前都说中介行业门槛低,现在则不然。《安家》里像985那样的名牌大学生现实中比比皆是,我老公店就有好几个。而且相比较学历低的,这些人真的会比较优秀。

6.关于工资。好吧,不得不说,大部分坚持下来的业务员,他们的工资都会高的超乎你的想象。这个跟电视剧里基本一样,中介行业五年以上经验的,家里只要原本条件不差,在所在地一套房子是没有问题的,我身边的基本都是好地段的两套。

7.关于朱闪闪。像朱闪闪这样的应该没有了吧,因为现在大部分的中介都是没有底薪的,如果你不努力,公司留着你你也干不下去了,没有业绩,吃饭都是个问题。

8.关于中介费。电视里有一段演到为了图便宜,顾客找了不正规的中介最后人财两空,这个太现实了,好多好多好多人为了省一点中介费,最后买了产权不明确的房子。在这里提醒有要买房子的朋友,如果你能买的起房子了,千万别纠结一万两万的中介费,免得因小失大。当然,中介费能讲还是要讲的,毕竟省下的钱都是自己的。大部分中介还是能打折的。

以上,希望我的回答会对你有所帮助


豫见现场


没法按顺序来了,想到哪写到哪吧。其实徐姑姑是有原型的,叫徐东华,80后,链家网CCO首席内容官。上张图片,虽然没有罗晋帅,但笑起来挺可亲的,那天老公听他讲课,我跟着听了点,不错。

据说《安家》这部电视剧的很多故事都是他提供的真实案例加以改编的。

1.昨天漏掉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中介间的抢单。电视剧中演到过,阿拉丁和小红帽合作,一天之内翘了安家天下好几单。这种现象每天都会发生好多,不过没有电视剧里演的那么明目张胆。中介之间的竞争关系很激烈,毕竟客户就那些,不在你家就去了别人家。有时候是顾客自己想“跑单”,跟着这家看了房,觉得中介费太高,就去咨询别家,以前还有自己找到房东私下交易的。还有种情况是中介发现了客户看好这个房子,主动联系以降中介费为条件来吸引,这种情况叫“撬单”,撬单一般只收一半的中介费。

所以,很多人都觉得中介不正规,其实正规中介太难了,从客户咨询到了解需求到推荐房源到形成带看到产生意向,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中间有多么辛苦。像小红帽、阿拉丁之流的太多,以前有个很大的平台以0.5%的中介费在市场横冲直撞,这种就类似于你去香港旅游花800一样,后期服务跟不上,房子有各种问题……但是当时还是给中介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电视剧里也有类似的情节,就是各中介联合一致抵抗这个公司。现在,这个公司不知道还在不在,但已经构不成威胁了,因为客户的眼睛也是雪亮的,毕竟买房子不是小事,马虎不得。

不过在这也强调一下,并不是所有的客户跑单了,都会受到处罚,中介虽然带看单是有法律效益,但是谁会费那个劲去起诉,有那个时间不如把精力放在下一单上。之前更不正规的时候,业务员也会气不过,去跑单的客户门口扔狗屎什么的,现在基本上没有了,因为大家都被伤害的习惯了,有免疫了。

2.再说说门槛低,入行难的问题。中介行业一般都是年轻人干,因为成长周期实在太长,一般1-3年。期间靠微薄的底薪,甚至没有底薪,因此一般拖家带口的中年人干不住,养不起家。新人入门有多难呢,跟《安家》中演的有些不同,员工入职了要跑商圈,也就是熟悉周边的所有小区,要求熟悉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告诉你一个多大面积的房子,你基本能判断出是这个小区那个楼号大概哪一层的,而且对某个小区的绿化、交通、生活设施等优缺点了如指掌。接下来就是背房源,起码你要背下来20套优质房源,然后在平台发布来吸引客户。

一般入职的前半年,新人是没有买卖客户的,因为没有经验,即使以上条件你都满足了,还是缺乏经验。这个时候师傅就很重要,中介的师徒制一般都是一对一,而且师傅基本都是义务帮忙,不拿徒弟的提成,但是都很负责任,很多师傅会为了让徒弟有信心,把自己小的租赁单让给徒弟,好让他们“开蛋。”所以,在前半年的时间,新人一般都是跟着去学经验、打杂,在店里不停打电话,打到吐为止。

所以你经常会接到如下电话:“您好,请问您是XX先生/小姐吗?我是XX公司的小X,请问您还在买房吗?哦,那您有房子出租或者出售吗?打扰了。”《安家》一集不落的看到现在,基本可以总结为: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关于中介的模块都很真实,但是为了突出电视的效果,会夸张一些。

接下来,我说说现实中的中介:

1.形象:每天必须黑皮鞋,黑西裤,白衬衣,秋冬还得穿西装外套,打领带,带工牌,缺一不可。说来很奇怪,他们店清一色帅小伙,几乎没有胖的,都干干净净高高瘦瘦。而且如果你了解点中介,基本上能从领带的颜色分辨出来是哪一家,因此形象很重要,这也是房似锦为什么会一开始要求大家统一工装的原因。

2.上班时间:24小时待命。《安家》预告里徐姑姑婚礼上交换婚戒时都在接电话,这个毫!不!夸!张!任何时间回复顾客的信息都是第一位的,哪怕在开车、洗澡、年夜饭,只要系统信息一响,立马抓起手机。我老公曾经连续三个月一天不休息,每天正常上班点从早七点到晚九点,如果晚上谈单之类的,就没有时间界限,凌晨三四点签单回来第二天一早又要上班的情况超多。

3.工作难度。可能因为电视剧需要有矛盾冲突、吸引力等效果,所以不可能做到百分百把业务员经历的事情都演上一遍,所以电视里看着签单很简单,其实——相当难!尤其是新人,运气好的可能会很快开单,但是个人感觉中介行业没有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这里所说的不是朱闪闪那种工作模式下的一年)根本出不了师。有时候一个顾客要带着看三四十套房子,感觉所有条件都谈妥了,最后还是签不成。就像徐姑姑说的,一般一个难缠的房东都会遇到一个难缠的客户,有的人在意的问题简直五花八门,刷新你的三观。

4.社会地位。其实,房产中介在社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电视剧里演的让学渣妈妈搬家、帮助男人跟小三分手……这些素材都可能真是存在,只不过有些夸张。起码,如果你是一个房东,千万不要对中介颐指气使,如果你是个客户,也不要百般刁难,起码的尊重要给,你对他们好了,他们给你的回馈绝对是你想不到的。比如房子价格,比如交易日期。一个专业又有经验的中介会让你的房子很快卖掉,也会让你很快买到性价比最高的房子。自然,也能让你花冤枉钱。

5.关于学历。以前都说中介行业门槛低,现在则不然。《安家》里像985那样的名牌大学生现实中比比皆是,我老公店就有好几个。而且相比较学历低的,这些人真的会比较优秀。

6.关于工资。好吧,不得不说,大部分坚持下来的业务员,他们的工资都会高的超乎你的想象。这个跟电视剧里基本一样,中介行业五年以上经验的,家里只要原本条件不差,在所在地一套房子是没有问题的,我身边的基本都是好地段的两套。

7.关于朱闪闪。像朱闪闪这样的应该没有了吧,因为现在大部分的中介都是没有底薪的,如果你不努力,公司留着你你也干不下去了,没有业绩,吃饭都是个问题。

8.关于中介费。电视里有一段演到为了图便宜,顾客找了不正规的中介最后人财两空,这个太现实了,好多好多好多人为了省一点中介费,最后买了产权不明确的房子。在这里提醒有要买房子的朋友,如果你能买的起房子了,千万别纠结一万两万的中介费,免得因小失大。当然,中介费能讲还是要讲的,毕竟省下的钱都是自己的。大部分中介还是能打折的。

然后,说几点安家里作为电视剧非常良心的地方:

1.新老搭配。任何一家成型的中介,都是三两个老员工,加一群新员工。新员工永远是跑腿干事的,比如去老洋房里收拾东西等等,都是新人在干,因为你没资历,所有要做的事情都是交学费。

2.带看、复看等专业词语,看来导演和编剧是下过功夫的,里边的用词真的很专业。

3.演员演技:娄关山的角色塑造的相当相当成功,中介行业大部分都是这种家境不好,不太开窍却又异常努力的农村孩子,他们不在乎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地方,但是默默无闻地努力,不停的追赶。整部剧里,这个角色是最让我感动的,能映射身边的好多朋友,比较有共鸣。剧中的配角就不说了,郭涛海清什么的,个个都很惊艳。关于主角,除了第一集觉得孙俪的脸有点别扭,两个人的演技都非常棒,分寸把握的很好。尤其是罗晋,演技真的是惊艳到我了(不要怪我,以前只看过他演的新版三国演义,除此之外,总感觉演的都是烂片,所以一部都没看过……罗晋粉不要打我)

再说一下不太好的几个地方:

1.房似锦和徐姑姑的身世,一个比一个惨,这身世设定的让人有点出戏。

2.前几集房似锦抢王子健的单子,这在现实中绝对是不存在的,别说是店长了,普通员工也没有这么光明正大抢单的,要是放在以前,哪怕有一点抢单或者搅和单子的迹象,都要走人的。

还有什么想不起来了,总之是一部很好的剧,不知道为什么网上那么多批判的言论,我看剧很挑的,这部剧人物设定、演员演技、情节推进、故事逻辑都上好。至于那些小瑕疵,不影响大局。

最后,虽说在大街上看到穿西装的不是做保险的就是卖二手房的(现在好像还有做金融的),但是还是希望你能尊重他们,对他们好一点,因为,有可能你遇到的就是我老公(调皮一下)。


综艺哥


《安家》以“安家”为命题,采用单元故事叙事结构,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例如为迎接二胎置换新房的博士生夫妇、辛苦大半生只为安家落户的包子铺老夫妻等,同时也展现了“中介与客户究竟是怎样的关系”,“中介是否要对客户的购房选择负责”等问题的答案,观众很容易在剧中找到共鸣。

  剧中号称“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子”的房似锦(孙俪饰),目前已经开出三单业绩。第一、二单都与海清饰演的妇产科博士宫蓓蓓有关,她在给宫蓓蓓提供专业意见的同时,也给她灌输梦想与未来的心灵鸡汤,最终将那套奇葩户型装修后卖给了宫蓓蓓。



  据了解,房似锦这套登门拜访、手绘生活地图等操作,甚至被一些房地产公众号当做范本来分析。孙俪和海清在阁楼仰望天空的一段场景,也登上了热搜榜。房似锦那句“当您累了烦了,被生活磨得百孔千疮的时候,这里就是你独处的空间”引发很多观众共鸣,当然了,也有网友表示,这段比较鸡汤。

  尚无“假行业真恋爱”的可疑气息

  记者看到有网友表示,虽然《安家》的豆瓣分不算高,但起码有行业剧的样子,从目前播出的剧情来看,暂时没有“假行业真恋爱”的可疑气息。而且《安家》以普通中介职员为主视角,目前未见“霸道总裁”人设,还是挺接地气的。

  尤其是女主角房似锦,一改以往都市剧中时尚、靓丽的女主角刻板形象,房似锦一头极短的头发,一张几乎素颜的脸,深色职业西装配黑色中跟皮鞋,手握一把伞、一个公文包。剧中她随身携带笔记本、充电宝、计算器、钱包、名片夹,还有测距仪等,谈工作前要先吃薄荷糖避免口气等细节,都引发网友称赞。

  “店长抢单”等剧情也被网友质疑

  不过网友也有吐槽的地方,剧中引出的话题有些过于老套,比如包子铺严叔严婶两个老人全款为儿子购房,正在付款签约时,儿子突然要求在房产证上加媳妇名字,对于“给儿子买房,加不加儿媳名字”这个话题,不少网友表示,该话题无解,也不新鲜。不过这里也引出了另一个话题,即“中介是否要对客户的购房选择负责”,毕竟罗晋饰演的徐文昌本着对严叔严婶负责的态度,建议他们别全款,而是加入部分贷款。

  另外,房似锦在卖出奇葩户型之前把房子重新装修了一遍,有观众质疑说,现实中很少看到中介公司这么做过,如果装修好了,客户不喜欢,不是砸手里了吗?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实际上,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只有当房源被中介买下,或者中介与房东签署授权合同,中介才会对房源进行装修改造,装修改造的费用最后也会包含在房款中。也有观众吐槽奇葩户型的装修工期与叙事时间不符:“才发了三天传单,房子就装好了?这是火神山速度吗?”

  作为店长,房似锦的抢单现象,也被网友评论说,“现实中店长可不会这样”,因为管理层空降门店指导业务,更多是看数据、想策略、调资源,不会亲自上阵一线去带看和签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