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啥意思?为什么这么说?

新大风歌


历史上,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老百姓根据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了不少谚语,关于一年两个春的的就有:“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那么为什么要这样说?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

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一年有两个立春的话,那么这一年的牲畜家禽会像金子那么贵。

一年两个春,就是双春年,那么,双春年又是怎么来的?

按照我国传统的节气计算方法,农历2020年的节气中有两次立春,分别在正月十一(公历2020年2月4号),和腊月二十二(公历2021年2月3号),因此2020年就叫双春年。

农历,它主要是根据月亮的“朔望”就是月亮“圆缺”的规律而制定的。它的一个月约等于29.5天,它的一年可以是12个月,也可以是13个月(加上闰月)。正是因为有闰年的出现,才会有一年之中有双春的情况发生。

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公历年份来划分的,每个阳历的二十四节气里都有立春。

所以说二十节气的变化(包括立春),跟农事无关,也跟牲畜无关。

早在农耕时代,每当出现双春年的年份,人们可能就会以为冬天相应的长一点,聊的大多都是关于天气变化的话题,到底今年冷不冷啊,庄稼收成怎么样啊?

后来,再根据当年的情况总结了很多谚语,如:“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也是说的双春年冬天天气冷,牛都能被冻死,牛冻死了牛栏自然就空了。

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说的就有了一些道理,因为牛都能被冻死,那么,所有带毛的鸡鸭猪狗大多也不能幸免,活下来的那些带毛的自然就金贵了。

但是,俗语也有它的局限性。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说法都不太一样。

“两春夹一冬,必定暖烘烘”、“两春夹一冬,薄被也过冬”说的是双春年的冬天,天气就不会太冷,是暖冬,就会暖烘烘,一床薄被子就能过冬了。暖冬不仅温度高,当年降水还好,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

同样都是双春年,这些俗语反映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气候。

其实,也不难理解,各地的气候情况不一样。我国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候,南方地区却鸟语花香鲜花满地了。

所以这些俗语所表达的都是当地的情况 ,准确性还是比较高的,因此才被人们流传下来。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全球气候的变暖,很多老俗话有的具有局限性,有的也会失去了它的准确性,不过这些也是文化传统不可分割的部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寄托了传统文明美好的愿景,我们还是不应丢弃它。


那些旧时光


今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农历闰四月,共有13个月,384天。于是,就出现了一年两立春的情况。农村俗语说:“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这是讲的什么意思?为何这么个说法,有道理吗?

我们先来看看这“一年两个春”是什么情况?春者,立春也,就是说一年有两个立春的节气。事实上的确如此,今年的第一个立春之日是正月十一,2020年2月4日;第二个立春之日是腊月二十二,2021年2月3日。当然啦,农村俗语自然讲的是农历,即我们说的阴历。正月十一、腊月二十二,正好在一年之内,所以说“一年两个春”的说法是对头的,没有错误。

我们都知道,农历节气是15天一个,平常一年就是24个节气。但是今年因为农历多出一个月,有384天,按照15天一个节气推算,自然就会出现两次立春了。这本正常之事,按照日历推算本该如此。但是古时人们通过观察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即双春之年“带毛的贵如金”,这就不能不令人思考了,为什么如此,讲得有没有道理?

对于这个问题,可能有的人理解偏了,认为是双春之年两头冷,因为天气太冷而猪牛羊等带毛的家畜家禽被冻死了,所以家畜家禽变得贵如金了,我不能不佩服他们的想象力,但情况如实吗?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是不如实的。远的不说,只说近的双春年,2017年、2014年、2012年、2009年、2006年、2004年……谁见到猪牛羊冻死遍地了?没有嘛!

其实,真正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年逢双春两头冷,这个冷是对人类来说的,因年头年尾都是寒冷,人们受不了寒冷就得添加衣服取暖,什么衣服最暖和?当然是带毛的大衣或皮衣了。带毛大衣与皮衣是什么原材料做的?当然牛羊皮、毛啊!带毛大衣或皮衣买的人多了,自然就会涨价,价格比平时要贵一些,这是市场规律嘛,大家都懂的。这里说的“贵如金”虽说有些夸张成分,但说明价格的确是贵了,这倒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广大农民朋友而言,双春之年是好年份,向来有一种说法叫“双春雨水多,双春好种田”,双年之年的庄稼,往往会获得好收成。同理,经济作物也是如此,在三晴两雨的滋润下,多数经济作物都能喜获丰收。因此,大多数农民没有“带毛的贵如金”之忧,反倒是有“双春好种田”的快乐!


种植大世界


俗语有云“一年两个春,带毛贵如金”。

这句话就是说,若是一年有两个立春的话。这一年带毛的动物,就会很贵。带毛的动物当然就是指的猪、牛、马、羊、狗、兔等之类的家养动物了。

这些动物能够贵到和金子的价格差不多的地步,当然了这仅仅是一种比喻而已。

不过,很不巧的是庚子年的2020年,就是有两个立春。一个在阳历的2月4日,另一个在2021年的2月3日。

为什么一年有两个立春就会导致带毛的动物比较贵呢?

说白了这个是和气候有关的,若是一年内有两个立春,这就说明在这一年里,冬天的时间就会特别的漫长。

冬天持续的时间都长,对于动物来说就是一场灾难,因为冬天太寒冷了。冬天的时候,我们人都的屋子里都是有暖气的,冬天长一些没有关系。

可是,动物就受不了了。

动物不但要面临寒冷的长冬,而且还有可能面临着没有吃的可能。

正是这种情况的存在,会导致大量的动物死去。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很多家里养的带毛的动物死掉了。

这种情况下,留活下来的就比较贵了。

所以,才有了“一年两个春,带毛贵如金”的说法。

当然了这种说法也是有局限性的,是古代的时候,人们长期对一些事物观察得到的结果。

但是,现如今这样的话,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时代了。

毕竟我们如今的社会,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

我们现在不是靠天吃饭的时期了,不但我们不会缺少东西吃,动物同样也不会缺少东西吃的。

再说了即便是冬天里冷一些,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办法,来帮助动物们过冬的,所以,这句俗语“一年两个春,带毛贵如金”,只适用于古代的时候,很显然现在已经不适应了。


史学达人


您好,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提要:老人说“一年两个春,带毛贵如金”,今年的牛羊真的会贵如金吗?

现在天气已经越来越暖和了,立春也已经过了五六天了。关于立春的说法科学兴农也听到了不少,比如“鼠年难逢双立春,农家喜宴把肚撑”、“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一年两立春,豆子贵如金”,还有就是今天提到的“一年两个春,带毛贵如金”。这句农家俗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科学兴农就和大家看一下这句农村俗语。

“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简单的来说就是一年当中有两个立春的话,长有毛的家畜会非常的贵。为何会这样说呢?按照这句俗语的意思来理解的话,如果遇到了今年这样的双春年的话,冬天的会比往年更长一些,天气也要更加寒冷一些。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家里养的长有皮毛的家畜就会非常容易出现冻害,严重会冻死,这样的话,这一年里的牛啊、羊啊这些家畜的价位就会大幅度的上涨。这句话的意思和“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的意思非常的相似。

那么一年中有两个立春真的像上面说的这么厉害吗?牛羊这些家畜都无法安全过冬了吗?这里让我想到了另外一句俗语“两春夹一冬,薄被也过冬”,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年当中遇到两个立春的话,这一年会非常的暖和,这样一来就和上面的两句俗语互相矛盾了。其实这也很好理解,我国的地域面积广阔,南北气候差异非常大,而农谚俗语这些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质,在一个地方适用,在另外的地方可能就不行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一年当中有两个立春的问题。一年中有两个立春并不算是什么特别稀奇的事情,这主要和我国的农历历法的计算方式有关。就拿21世纪这一百年来说,有37年中是一年中有两个立春的年份,有37年是一年中都没有立春的年份,另外还有26年是一年中有一次立春的年份。这样一看,一年当中有一次立春的年份倒是较为稀少的了。所以说对于一年中有几个立春不需要在意,按照正常的农业规律进行农业活动,这样就能够避免在农业活动中出错了。


科学兴农


哈哈,我也来凑凑热闹[耶]

“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那句俗语大家都认为是一年两春会天气寒冷毛皮用量大引起带毛动物贵的原因,说事实话那俗语我真的是第一次听,通过我对那句话的推敲和对现实的观察、总结说是寒冷引起带毛的动物贵的原因是错误的说法。

说"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那一句切实有点道理,但说一年两春带毛的贵的原因是因寒冷皮毛用量大引起我却认为是错误的。因为:

一年两春也就是说一年中有二个立春,二个立春也就说明了今年春天时间段长。春天时间长也可说梅雨季节的时间会长,故名思义梅雨季节是指梅花开放的季节基本都是细雨纷飞的季节。那种长时间空气湿度大的天气有利于细菌、病菌的大量繁殖,那样的环境势必会造成养殖的带毛动物较容易生病,且死亡率也会较高,民间所说“苋菜兔难养”也就是那个原因,同时也由于养殖死亡率高势必会造成以后市场的供不应求从而出现价高现象。

“一年二春带毛的贵如金”,结合俗语“春阴百日阴”来看今年养殖皮毛动物会是很艰辛,但大家技术好、养得好同吋也会是个丰收年。

大家想想我说得有理吗?



现代农大


问:农村俗语“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是啥意思?为什么这么说?

一、先说基本常识问题:农谚俗语更像玄学。

这里的“春”指的是“立春”,“一年两个春”指的是一年当中有两个立春,又成“双春年”,既然有双春年,下一个年份就会“没有”立春,就是“无春年”。农村人真的很奇怪的,农谚习俗文化很多,看似浅显易懂,但总觉得又有故作高深的意味,散发着浓郁的狭隘的农耕文化气息。



很多时候打败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二十四节气划分明明是按照公历年份来划分的,而农谚里说的“一年”又是按照农历来说的。一年两个春,按照农历来说一个年头,另一个年尾。庚子鼠年正月十一立春,庚子鼠年腊月二十三又一个立春,如果按照公历来说农谚习俗文化将毫无意义可言,也就失去了好多的敬畏。

再说说“带毛的”是啥东西?这里面省略了一个名词,就是带毛的(动物)。这里说的带毛的动物指的是农民养殖的家禽牲畜,必须是家养的。我们的常见的农民家养的牲畜家禽就是牛、羊、猪、兔、狗、鸡、鸭、鹅等。关于带毛的农谚,还有一句叫“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啥意思?和上面这句农谚差不多,就是说农民家里养的牲畜家禽是不能算在固定资产里面的,养殖动物具有不确定的风险性,稍不留神就死掉了,比如疫情,比如冻死等原因,带毛的贵如金,也就是说很值钱。



整句话的字面意思就是:如果一年有两个立春的话,那么这一年的牲畜家禽会很贵,像金银那么贵,其实也就是一个比喻,什么时候带毛的也贵不过黄金,不过奇货可居也不好说。

二、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经验有时候就是教训。

立春,意味着冬天过去了,是新的一年的开始,立春是春天来了,气温将会慢慢回升,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绿色植物也会蓬勃生长,再过几个月,农作物就会丰收,这是正常年份只有一个立春节气的话。如果立春当天是晴天,那么这一年的年景会非常好。

但双春年不同,两个立春里面还有冬天的日子在,不过这个说法不太准确,毕竟另外一个立春太远了,应该指的是立春和春节之间。一年两个春,中间那个冬天时间就会更长,更冷一些,无论是人,或者动物都要多承受酷寒的折磨。人还好些,可以穿更厚更暖和的衣服过冬来抵御寒冷,而动物呢本来以为立春了开始暖和了,谁知道更冷了然后就冻死了。

这个农谚应该和“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差不多,双春年对耕牛不利,没有歇息时间,再加上天气寒冷,耕牛会冻死和病死的几率更大。不过农谚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由于地域幅员辽阔的关系,南北西东的农谚有时候会互相矛盾。比如“两春夹一冬,无被暖烘烘”,又有一些农村老辈人认为,双春年的冬天很暖和的,不会太冷,即使盖不是很厚的被子也不会冷。是不是?这里又成暖冬了!

尾声:农历是很玄妙的历法,当农历和二十四节气融为一体,就成了无所不能的民间神器,可以指导农耕活动,出行禁忌,天气预测,甚至祸福相依等,而农谚俗语,则是农家喜闻乐见的咒语,传承千年。

农村老俗话


"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刚看这句俗语,估计很多人无法从字面上去理解隐藏的意思,一串问题就在脑海里冒出来了,一年怎么有两个春?带毛的是什么?为什么带毛的变贵了?等等。下面,咱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这句农村的俗语。



◆"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的字面意思

"一年两个春"中的"春",指的是立春,整句的意思就是一年里面有两个立春。奇怪,一年不都是一个立春吗?怎么会有两个?其实,一年两个立春很少见,但是也不是没有,就比如2020年就拥有两个立春,分别是阴历的正月十一(阳历的2020年2月4日)和阴历的腊月二十二(阳历的2021年2月3日),由此2020年被称为"双春年"。



由此可见,按照我国传统的节气分析,2020年的立春和2021年立春都发生在阴历的同一年里面,而这意味着2020年的冬季会非常的寒冷。

"带毛的贵如金",字面意思就是一年有两个立春,意味着冬季变得寒冷,导致带毛的动物冻死,加上人们需要购买带毛的衣物来保暖,促使带毛的东西变得紧缺,最终价格就变得很贵。

那么,整句俗语的意思就是:一年里面有两个立春,意味着今年会变得寒冷。人们为了应对寒冷,对带毛的东西产生很大需求,加上带毛的动物冻死,促使带毛的东西价格变得昂贵。



◆"一年两个春,带毛贵如金",带有一定局限性

这句农村俗语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放在以前,人们保暖都喜欢使用带毛的东西,天气冷了,需求量上来了,价格自然就变贵。但如金人们保暖的方式变得多样化了,不是单一追求带毛的东西,所以即便是"一年两个春",也不会对带毛的东西市场价格产生影响。另外,2020年的立春我们已经过来了,个人感觉天气没有变得多么寒冷,相反近些日子来,夜晚下雨,气温并没有变得很低,而是在雨水的影响之下变得有些许的暖和。

不过,2020年按照阴历算,下一个立春要到2021年的2月3日,不知道那时气候是否变得寒冷,我们拭目以待吧。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同时,希望大家有关于多多关注【有点意思的事儿】,多多给予点赞,化成我继续分享更多三农知识的动力,谢谢。

有点意思的事儿


2020年2月4日是立春;2021年2月3日也是立春,这两个立春正好都在农历庚子年内。这就是俗话说的“双春年”。


立春是传统24节气之一。“立春”的本意是“天气从这一天开始温暖;万物从这一天开始生长”。这是古代先民们根据中原的气候变化,总结出来的农耕文明经验。

俗话说“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说的就是如今年庚子年这种“双春年”,那么有皮毛的动物将会非常的珍贵,其市场价值也会比较高。


原因就在于“双春年”,立春过后有“倒春寒”,所以相对会冷的时间会比其他年份早更长一点。而处皮草的动物因为天气寒冷,毛色自然也会更好。所以以前御寒的“高档”材料,自然也会变得销路更好,价格更高。

在传统社会,懂节气的人们自然会在这年多养一些带毛的牲畜,以便增加家庭的收入或者有防无患。


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跨过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山气候,等等。所以“节气”并不能真的指导所有地域的农耕生产、生活。但是这却寄托了传统文明美好的愿景。


炒米视角


今年就是两个春,这两个春有另外一种叫法“双春年”因为今年的立春在春节期间,但是在双春年的时候有一些讲究,这些讲究和一些说法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注意的,比如问题中提到的“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这句话虽然是老辈人的经验总结,但是在现在来看还是有一定价值的,那么接下来我就结合两个春的农村说法来进行分析讲解。

“一年两个春”

刚才我们也讲到了两个春就是指的“双春年”但是大家一定要切记虽然立春了,但是其温度还是非常低的,就好比我们当地的温度,基本上都是几天温度高然后就是温度低,也就是说气温在立春之后也是忽冷忽热,尤其是在一年两个春的时候,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因此一般老辈人对于一年两个春的时候,都会提前做好预寒的准备。



“带毛的贵如金”

那么首先咱们先来理解这句话当中“带毛”两个字,其实就是指的带有羽毛或者毛发的家畜,刚才咱们讲到两个春的时候气候寒冷,因此对于这个时候家里养殖的家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带有羽毛的家畜来讲会显得更加珍贵,毕竟带有羽毛的家畜可以抵御寒冷的气候,当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因此在寒冷的时候一般都会穿上羽绒服,或者是在空调屋里取暖,所以对于带有羽毛的家畜显得也没有那么珍贵了。



综上所述:

总而言之这句话虽然说的有道理,但是我们也要根据现在的生活来理解,毕竟学习和理解一句老话的时候,需要结合所处的生活以及时代来进行正确的认知。


纪录乡土


更多农业养殖知识和种植技术,请关注三农堂广讯,诚邀您的关注,共同探讨三农知识。

今天是2020年2月11日,已经距离春节有一段时间了,基本上就是出了正月十五就已经属于过了年,不过今年过的还是比较糟心的,因为疫情的问题,估计大家都没有过上这个好年,不过年年有春节,大家在2021的时候可以过个好年了,毕竟这个天灾人祸也是躲不掉的,那么对于今年来说,本是个双春年,在农村里老人说,双春年是个好的年份,尤其是鼠年逢双春年也是比较好的一年,那么对于农村的俗语“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是什么意思呢?有啥道理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农村俗语的事。

要说这个农村的俗语,也是农村的一部分,基本上在农村里,大家都会说上几句俗语,有的时候,很多的俗语也是农村老一辈人历经了沧桑,经过了磨炼,这样才悟出了很多的道理,加以文字的修饰,就变成了俗语,对于有的俗语也是帮助我们少走弯路,就像一些天气的俗语,由于在古代的时候,大家都是不能预知未来的天气,那么古代人怎么记载呢?他们是通过一些年份发生的事,然后到了新的一年去对照往年的事情总结出来的一些事,然后就形成了俗语,就拿这句“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这句话来说吧,就是一句关于天气的俗语。

今年是2020年,那么对于今年来说,是有两个立春的节气的,由于是农村很多的人都是用阴历来记事,阴历也咱们说的农历,对于农历的说法是,是每隔2-3年的时候就会出现一次闰月,还有的时候闰年,那么闰月的年份出现的话,那么这个农历的月份就会多出一个月,那么这个就是闰月的意思,对于2020年的是个双春年,还有的年份在一年中就没有立春的节气,所以说这个也是阴历和阳历的共同算法,那么对于2020年来说,一年有两个立春,是好还是坏呢?

其实对于很多人都知道2020年有两个立春,但是真正的立春时间是在2020年的2月4日这天,立春也是在很多地区都有着打春的说法,那么第一个立春的时间是在2月4日,那么另一个立春是在什么时候呢?这个另一个立春的时间是在2020年的腊月二十二,对于一年两个春,很多人说这样的年份是很难的,尤其是在鼠年,因为每隔几年都是出现闰月和闰年,但是能临到鼠年是双春年的话,那么就是及其少见,因为这种情况都是几十年一见,很难得的年份,所以对于老人说,像双春年比较适合结婚,也有的说,两个春可能结婚对双方都不好,总是这个双春年也是大家各执一词。

那么在农村为啥说“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呢?原来这个有的时候,处于双春年的话,因为有两个立春的节气,那这一年当中在冬天的时候就是比较冷,那么对于农民来说养殖的牛羊类的牲畜可能会在寒冷的天气下,被人类当成做皮毛衣服的原料,加上天气寒冷,牛羊的草料也是比较少,所以说这些带毛的牲畜就是比较贵了,其实对于这句话来说,虽然有根据,但是现在的科技发达,尤其是今年的天气也是比较好,很多的地区在冬季也是没有见到下雪,所以说有的时候,俗语也是一种文化,不一定能符合当前的事实,有的时候也是作为一个话题,茶余饭后的话题而已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