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石垌村第一書記化身“推銷員”幫賣蕉

“找不到收購商,也找不到工人幫忙採收,田裡的香蕉就要全部砸在手裡了……”2月下旬,眼瞅著200多畝正值採收季的香蕉就要爛在樹上,廣西玉林市陸川良田鎮石垌村國生香蕉種植基地負責人張英運心急如焚。

原來,疫情發生後,石垌村響應號召,採取了嚴密的防控措施,村裡的各個通道都布控了檢疫點,村民不出門、少出門,外來人更難進村。張英運本計劃能賣個好價錢的香蕉,出現了嚴重滯銷的情況。

香蕉種植基地的幾個山頭,蕉葉綿延起伏,綠油油的一片。“請了人,下了很多功夫去打理,今年的香蕉算是豐收了,預計有100萬斤香蕉,可因為疫情,什麼都變得不一樣了。”香蕉樹上成熟的果實逐漸掉落,張英運非常心疼。

2月24日20時起,廣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自治區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三級響應,事情開始出現轉機。

玉林市石垌村第一書記化身“推銷員”幫賣蕉

在繼續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玉林供電局派駐石垌村的第一書記吳富華時刻關注著村裡的復工復產情況。針對村裡大量香蕉因為疫情影響而滯銷的情況,他召集村兩委進行商議討論。“疫情要防控,但鄉親們的農產品銷售問題也必須得解決。”吳富華說。

討論的都是很現實的問題:到哪裡找收購商?誰能幫忙採收?疫情防控之下,運香蕉的車輛進出村子該怎麼管控?等等。

第一書記第一個解決問題,吳富華當起了“推銷員”。他將香蕉滯銷情況進行了一個簡單的總結歸納後,趕到良田鎮政府作了彙報。隨後,他和鎮政府工作人員分工合作,給收購商挨個打電話進行協調溝通,聯繫到了南寧、柳州以及廣東茂名等地的收購商,商定了香蕉銷售事宜。

針對收購商很關注的貨運車輛的出入管理問題,良田鎮專門開闢扶貧“綠色通道”,承諾運香蕉的車輛經過疫情檢疫合格後均可正常通行。

香蕉的成熟期很短,在香蕉外表皮即將變黃時必須採收,否則將影響香蕉的保存與運輸。同時,還要根據香蕉成熟程度進行分類,較熟的運往本地或者其他相對較近的地方,較生的則發往外地。這就要求必須有足夠的人手進行香蕉採收。

“我們必須保證香蕉的質量,所以我們在這幾天必須完成全部的採收和出貨。”有勞動,有收入。吳富華第一時間想到了村裡的貧困戶,幹起了“包工頭”的活兒。

在賈永有、賈玉金等貧困戶的家中,吳富華把採收香蕉的工作情況大致作了說明,動員他們“接活”。“由於疫情的影響,他們大多數都已經在家空閒了一個多月。”很快,賈永有、賈玉金等人同意到香蕉種植基地幫忙採收。由於還處於疫情防控時期,吳富華給他們配發了口罩。

為了保證人手充足,吳富華還向後盾單位玉林陸川供電局爭取到4名青年志願者到基地幫忙。

2月26日,石垌村國生香蕉種植基地的綠色蕉林中,人們來回穿梭。採收、修剪、分類、裝車……不多時,滿滿的一卡車香蕉就裝載完畢。

“一天的時間,我們摘了10萬多斤,很快就可以全部賣完。”看著裝滿香蕉的卡車在香蕉林中駛出,“搬運工”吳富華擦了擦臉上的汗水。

“感謝吳書記!我們拿到了春節以來的第一份工資。”賈永有高興地感謝吳富華。

“非常感謝我們的吳書記、村委會和鎮政府幫我們解決了香蕉滯銷的問題,減少了我們蕉農的損失。”張英運笑了。(彭遠賀、呂漢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