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上的農民分紅700萬,種田也有奔頭了,去這裡打工比城裡強


2020年1月18日,是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梯田景區大寨村村民領取年終分紅的日子。當天現場碼著一沓沓嶄新的人民幣,村民們早早在此排好隊等著領錢。現場,安保人員帶著真槍實彈保駕護航。

據瞭解,這次是2019年度的分紅。他們大寨村旅遊分紅720.3萬,共有275戶,1246人獲得分紅,戶均2.6萬元人民幣。

村民潘家財和弟弟家一起種了8畝田,兩家人今年共分到了6.8萬元,每年經營農家樂的收入近40萬元。

“以前我們都去外面打工,現在有了這麼好的旅遊扶貧政策,家人都回家種田、開農家樂,還招人來給我們打工。”潘家財說,“綠水青山就是我們的金山銀山。”

2003年,大寨金坑梯田景區正式對外開放,村委與旅遊公司簽訂了共同開發協議,村民負責種植水稻和維護梯田景觀,旅遊公司每年將門票收入的7%返還大寨村,給村民分紅。

2018年起龍脊梯田景區還在國慶黃金週之後繼續推遲稻穀收割,延長景色觀賞期,持續吸引更多遊客。

大寨村支書潘保玉說,依靠旅遊業,村民們走上了致富路。曾是貧困村的大寨村,如今已是遠近聞名的旅遊村,摘掉了多年的“窮帽子”。在外打工的村民也陸續回到村裡吃起了“旅遊飯”。“以前我們出去給別人打工,現在別人進來給我們打工。”

自從2003年開始,大寨村村民負責種植水稻和維護梯田景觀,就有分紅了。至今已經連續16年。很多人感慨,在這裡種田,比去城裡打工強太多了。

如今走在大寨村,一幢幢吊腳樓古色古香,農家旅館、私家車隨處可見,村裡還建起了多個觀景平臺、民族歌舞場等。通過發展旅遊,當地村民如今成了“扛著犁耙種田地,唱著山歌搞旅遊”的“兩棲農民”。

正由於措施得力,坐落在龍脊景區之內的大寨村,讓村寨更美,梯田也得到了更好的保護,這裡不僅風光無限美麗,這深山中的村民生活也日益富了起來。

在夏季,這裡的梯田一片綠色。通過無人機,從高空一看,只見優美的線條,甚至很多國際攝影大獎,都出自這裡。

在金秋十月,龍脊梯田上的稻穀一片金黃,即使不是攝影大師,隨手一拍,也是大片。

據瞭解,2018年大寨村旅遊分紅670.6萬元,2019年分紅又增加了50萬元。身處大山中的農民,是越來越富了。祝福大家!何利民 文/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