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第1次去北大讲课,台下学生嘲笑,15分钟后教室里鸦雀无声


人生苦短,何不淡然。看透的人,处处是生机;看不透的人,处处是困境。拿得起的人,处处是担当;拿不起的人,处处是疏忽。放得下的人,处处是大道;放不下的人,处处是迷途。做什么样的人,决定权在自己;有什么样的生活,决定权也在自己。1920年,鲁迅来到北大国文系执教。

鲁迅第1次去北大讲课,台下学生嘲笑,15分钟后教室里鸦雀无声

当时鲁迅在北大上的课主要讲的是《中国小说史略》,就是从历史中总结,来看清当时的社会,加以批批判。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说到这不得不说一件事,那就是当鲁迅第一次给北大学生上课时,他穿着一个补了许多布丁的粗布衣,耳朵上夹着一支笔,手里拿着课本就进了教室

鲁迅第1次去北大讲课,台下学生嘲笑,15分钟后教室里鸦雀无声

当时候的中国并不像现在一样,有标准的普通话,所以他在讲课的时候自然带有方言口音,有些人听了以后觉得特别别扭,最后忍不住笑了出来,这让场面一下非常尴尬。但是这位文学巨匠却没有因此气馁,还是照样讲他的课。慢慢的在场的学生发现鲁迅讲课实在是太有意思了,因为它所讲述的内容非常的清晰,同时呢又不多说一句废话

鲁迅第1次去北大讲课,台下学生嘲笑,15分钟后教室里鸦雀无声

学生们都很自觉的沉默了下来,并且很专心的听讲,渐渐的,不仅文学系的学生来听鲁迅的课,其他系的学生甚至不少的讲师课教授都等着鲁迅来上课。足以见得,在当时的环境下,鲁迅还是很厉害的,魅力十分的大,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鲁迅唤醒了无数的中国人,可以说,鲁迅是他那个时代的骄傲,也是他的同胞的骄傲。

转载文章出于分享信息的目的,如有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