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資本創業方案,擁有多少啟動資金,你才敢去創業

賺100萬這個目標,誰都想過,但做到的人,卻不多。為什麼?

大部分人所具備的資源,就像汽車的驅動裝置。有的人是缺少部分環節,有的人是環節一個不少,但是串聯不起來,因此無法帶動汽車向前運轉。

這是一個“非常規”的結果,不管靠打工還是創業,用常規的思維是很難實現的,就得用“非常規”的手段。絕對不是簡簡單單地使用一個“逆推分解”思維,算一個平均數就能解決的。

就像年賺百萬、一天賺2700元,這是一個理想的數值,不是現實中的真實情況。說得容易,誰能單憑一己之力賣賣貨就能每天賺2700元?

你必須跳出“賣產品”賺差價這種思維的限制。記住,沒人是單純地靠產品賺差價賺到大錢的。

所以我們必須先弄清這些問題:

1、如何讓客戶認為我賣的東西是有價值的,甚至是值高價的?

2、如何讓客戶做出購買的決定和行為?

3、如何讓項目持續地賺錢,甚至越做越大?

第一個問題:如何讓客戶認為我賣的產品值高價?

將你的產品變成客戶的期待,描繪趨之若鶩的結果,並且幫他趨利避害。(這句話價值100萬!)

賣產品不是你想賣就有人要買。而是你給出了一個無法拒絕的理由,他才會購買。其實本質上,不是你賣掉了,而是被買走了。

如今不管你做哪一行業,哪個領域,你都將面臨無數的競爭者和你搶市場這塊蛋糕,而且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大家賣的東西,都差不多,而且賣點也一樣,你是很難賣上高價的,你說對吧?即便產品功能差不多,也是可以賣上高價的。怎麼做?

零資本創業方案,擁有多少啟動資金,你才敢去創業

第一,差異化定位,打造獨特賣點

當你的產品在市場上是獨一無二的時候,那麼,你賣多高價,都有人向你買。比如蘋果手機雖然很貴,但是它的與眾不同,吸引著無數人爭相搶購。讓其他手機廠商望塵莫及。

第二,專家明星定位,賣產品之前,先賣自己

不管是陳安之、劉一秒、劉克亞,還是李大慶,他們無不是把自己的個人品牌成功地推廣了出去。把自己打造成了專家、明星,那麼,收高價,比如收5000元一個高級VIP,就不是難事了。而且別人是排著隊主動把錢送給你。陳安之是成功學的權威,劉一秒是宗教智慧的權威,劉克亞是營銷界的權威,李大慶是營銷實戰派、改編技術的權威......人們都是崇拜權威的,當你成為了某個細分領域的權威專家時,那麼,收高價,就很容易。

第三,只賣產品,不會造勢,你永遠賣不上高價

你以為只是本本分分地賣產品,就能一年賺100萬?別天真了!

要想讓別人願意花高價買你的產品,你就得讓別人覺得,你的產品值高價,要讓別人覺得你很牛逼。你是否真的牛逼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別人“覺得”你很牛逼。這句話,你好好體會一下。

第一個問題,用一個詞總結就是:【擺譜】(包裝)

擺譜是一種訴說。不管是以有聲還是沉默的方式,它都試圖將自己的強勢身份信息傳遞給別人,讓別人相信你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從商業的角度,品牌都是“擺”出來的,和人是一樣一樣的。

在人們對你作出一定的身份判斷後,就會給你相應的對待,除了在態度上尊敬你、重視你之外,還給你更多的信任,提供更多的機會或支付更高的價格。

擺譜的目的是什麼?製造信用、信任和預期。李大慶老師寫的電子報告《成為內行的思維密碼》和自傳體小說《缺陷是金,磨難是銀》,就是一個很好的示範。

第二個問題,如何讓客戶做出購買的決定和行為

世界上最難的兩件事,第一是把你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第二是把別人的錢財裝進你的口袋。用大白話說,就是第一是改變別人的思維,第二是改變別人的行為。

第二個問題,用兩個詞總結就是:【做局】+【預支】

所謂做局,就是造成一個利益的聯繫。說得再深入一點,是對內造成一個相互信任的結構與依託,對外造成一種有信用的形象。

一切客戶是策劃出來的……偉大的畫家畢加索年輕時窮困潦倒,因為沒有名氣,一幅畫也賣不出去。怎麼辦?他不得不請畫商幫他想辦法打開銷路。這位畫商是個相當聰明的人,他運用了一種類似反間計的點子:他到市內所有畫廊去,裝著尋求一個名畫家的畫稿。畫廊老闆問他是誰的,他說叫畢加索,是什麼什麼的畫稿,並詳細介紹了畢加索的畫在巴黎以外如何搶手,使畫廊老闆覺得,有這樣一位名畫家居然自己不知道而心驚,答應一定仔細尋找。後來,這位畫商為了進一步吊起人們的胃口,在報上刊登廣告尋求購買畢加索的畫。不久,畢加索的畫果然成為了搶手貨!你想想,這是怎樣一個“局”?

所謂佈局,核心思想,就是布“信任”的局。如何讓別人相信你,這很重要!

讓別人相信你,需要掌握兩點:超出別人預期的給與和影響。

用李大慶老師的話講,就是不斷地提供價值。序列式地把價值分享給你的潛在客戶。就是不斷深化信任的過程。大道至簡,要想得,必須舍。你不斷付出的過程,就是預支潛在客戶對你的信任。這就是“價值前置”。

不管是浪潮式發售,還是微信直郵,都是不斷舍的過程,最後才能得。你只需想好,你手裡有哪些價值點,把哪些價值點舍掉,舍給客戶,哪些價值點保留,用來收費。

打造信任,第二種手段,就是影響。

通過身邊的人事物去影響你的潛在客戶,你就可以慢慢地獲得潛在客戶對你的信任。簡單說一點,用好大慶老師教的ABC法則,就足夠你用的了。即用你強大的背景、後臺,去影響潛在客戶做購買決定。

當然,你要想賺大錢,比如一年賺100萬,就要佈一個大一點的“局”。先圈一部分人進到你的局,然後通過這些人,再圈更多外邊的人入局,然後不斷反覆這個過程。

第三個問題:如何讓項目持續地賺錢,甚至越做越大?

一個生意要想越滾越大,但憑你一己之力,是很難實現的。只有走“聚焦》測試》優化》放大”這一路線,才能把生意做大。否則,你永遠都是小打小鬧,折騰不出什麼大的動靜。如果不通過裂變,一年還想賺100萬?那就做夢吧!

本文摘自《賣家內參年賺百萬落地方案》,本書包含微商、直銷、保險、養生、建材、裝修等各行各業落地實操方案。

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希望本文的思路能給你帶來點兒啟發,另外在微浪鋪的公眾號裡為你準備了一份神秘大禮。這份大禮曾在市面上以680元、980元的價格銷售逾千份,並使大部分得到它的人在三個月內有了質的飛躍。現在只要搜索關注微浪鋪即可領取。僅限前十名,先到先得。

這個問題確實有很多答案。我曾參加一個培訓,談到一個企業的價值。講師說你投資幾千萬做一個酒店,但是由於沒人去住。但是你每天不但沒錢掙,還要倒虧幾十萬。比如房租,工資,稅收,水電,利息………。但是學校士多店門口有個打氣筒,每天學生都要打氣,一次一元。每天都有幾十元掙。那請問是這個打氣筒值錢還是這個酒店值錢?反過來如果酒店重組,通過資產股份置換,產權抵押,股份合作,把它做成購物中心,然後門面招商,……突然每個月總體營業額過億。哪又怎麼算?

05年我在崗廈村裡面5萬轉讓一個快餐餐飲,每天營業過千。但是一個月下來發現虧本一萬左右。然後我手頭現金流只能虧2個月。思考發現事實這項目不掙錢。既然不掙錢就要立刻止損。2.5萬一周內轉讓出去。

後來明白一個道理。如果一個項目投資需要十萬,那你起碼還要有兩個十萬放在哪裡耗。現在不像8.90年代,供求市場轉換,空手套白狼時代早已過去。那種據說那個計劃書就能找風投幾千萬的只是傳說。

我曾見過幾個風投,據說他下面還有幾十個人,分為幾個小組,每年看上千個項目,各種行業都有,通過幾輪才最後到他面前,我的項目,風投一句話就帕斯了。不過我現在還在做。

有時候想如果那天破產只有幾百元,一個人怎麼辦?去文具批發買幾個小玩具去公園學校賣。騎個電單車去農貿市場買一袋黃瓜去小區賣。買十斤麵粉在家炸油條,用醬油辣椒醬調米粉早上去公交站賣。或者一臉泥巴地上打幾個滾,然後沿街門店要錢,不給不走。……………一天也能掙幾百不是。就算跑到一個餐館和他說,我幫您今天洗碗洗菜,賞我今天一碗飯吃好嗎?

所以創業還是生存,不在乎你你有多少錢。而是在乎你有多大的雄心壯志,以及你對你所做項目的瞭解和把控。房地產都知道掙錢,也有破產的。當然你像王思聰那麼有錢去投,而且還有後期充裕資金現金流當然更好。說實話現在當老闆的那個不差錢?再多都不夠用。

現在創業,需要的不是多少啟動資金,而是做事方法和做事的人!

一、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創業概念和傳統時代是完全不同的。

零資本創業方案,擁有多少啟動資金,你才敢去創業

1、傳統創業是做生意賣東西賺錢;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創業是創造需求產生消費;不明白這個道理,創業一定會失敗。

①、很多人以為創業就是做生意賺錢,開個開店擺攤賣東西賺差價,這是錯誤的,這不是創業,是做買賣。而且現在賣東西太多了,同質化競爭太激烈了,你以為自己聰明能想到的其實別人都幹過幾百次了。一定要找對風口!現在以傳統方式做生意,就如同拿錢打水漂。

②、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創業是創造消費需求,是如何買的問題?現在賣東西人的太多了而買東西的人太少了!如何創造消費需求?方法很簡單,就是讓消費者買東西能賺錢,消費者自然就願意消費了,把原來讓中間商賺走的利潤讓消費者賺。移動互聯網時代,消費者就是經濟體,有店鋪(智能手機)有渠道(社群關係鏈)。微商就是一次失敗的嘗試!微商,就是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做了一件錯誤的事情!

零資本創業方案,擁有多少啟動資金,你才敢去創業

③、傳統做生意是“賣”和移動互聯網創業是“買”,這是本質上的區別。

二、創業就是做別人喜歡的事。

想賺別人的錢,就要想辦法完成交換。拿什麼交換,做別人喜歡的事。創業,就是做別人喜歡的事情而不是自己喜歡的事。只有能幫到別人,你才能賺到別人的錢。這是最基本的創業道理。創業要認真的想一想,別人都需要什麼,你能幫人家解決什麼問題,再考慮自己能賺多少錢的問題?馬雲之所以成為首富和有今天偉大成就,就是源於: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幫助別人賺錢,然後自己賺到最多的錢。

傳統時代的創業觀念是滿足需求;傳統互聯網時代的創業觀念是如何更好的滿足需求;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創業觀念是創造需求產生消費,因為賣東西的人太多了,買東西的人太少了。

李嘉誠不賺別人最後一個銅板和馬雲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是新老兩代商人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觀念。

零資本創業方案,擁有多少啟動資金,你才敢去創業

三、移動互聯網時代創業,需要的不是資金,而是做事方法和做事的人!

移動互聯網時代創業,投資越大失敗率越高,投資越小成功率越高。投資大運營成本就高了,風險就大了,最重要的是消費者現在需要的不是物美價廉的產品,而是需要能給自己賺錢的產品,創業的重點不在於投資生產,而是在於能夠培養需求的內容和產生消費的產品利益,這都是錢不能解決的!所以,移動互聯網時代創業,需要的不是資金,而是做事方法和做事的人!

怎麼說呢?2011年我200塊人民幣,開始創業,自己買個30幾塊錢一個月的空間,然後免費下來個模板,再買了個60塊錢的域名,剩下的錢就去網吧,靠做網站(承接私服開區一條龍服務)

由於我技術好,人勤快,服務也好,在3天不到,就接到第一個單,賺了600塊,然後用著600塊,再次投入,第一個月,賺了3000,然後再投入,反正到了2012年,我銀行卡流水200來萬,利潤大概120萬,這就是我創業的經歷,成功賺取了我作為屌絲的第一桶金,

其實創業不在乎你有多少資金,而是你堅定不移的想法,以及刻苦耐勞的精神,如果你做到了這兩點,創業就幾百塊錢搞定

現在我的狀況是,2014年跟幾個人合夥運營棋牌遊戲,虧了300萬,我個人虧了80萬,基本回到解放前了,現在還倒欠銀行20萬債務,但我不傷心,也不難過,我感覺這只是上天對我的考驗,

準備清明節過後去廣東東莞電子廠做幾個月事,歷練一下多年沒跟人打工的經歷,然後重新創業,

我今年才31,還年輕,我還能折騰個10年,哈哈

如今的中國,萬眾創業,創新的時代,啟動資金已經不是創業最大的門檻了!

如今的創業,有一根網線,一臺電腦,就可以創業了!電商就是最廉價的創業!

如果你有互聯網,編程等技能包的話,那麼,創業就更簡單了!只要你能解決真正的用戶需求,就可以用你的技術去實現!

創業門檻越來越低,成功率自然也就越來越低了!所以打鐵還需自身硬!看自己的能力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