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前線姐妹花 (趙竹川)

戰“疫”前線姐妹花 (趙竹川)

全民戰“疫”,華夏情深。

在河北省武安市石洞疫情檢查站,有兩位大學生志願者,她們是一對雙胞胎姐妹。姐姐中華,沉穩嫻靜;妹妹曉華,活潑風趣。聽著她們風鈴般的話語,心中倍感親切。登記信息,測試過往人員體溫,姐妹倆處事不驚,動作規範有序。在這個恐慌出門的時間段,姐妹倆迎難而上,衝鋒在戰“疫”防控前沿,化身為洺水畔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戰“疫”前線姐妹花 (趙竹川)


2020年2月20日上午,我在檢查站現場對姐妹倆進行了訪談。據姐妹倆介紹,她們從2月5日開始,志願參加了疫情檢查。家裡人不光從言語上支持她們的志願行為,而且從行動上緊跟。小兄弟和父親段海兵,也參加了這項特殊不能再特殊的戰“疫”防控阻擊戰,母親居家搞好後勤。小小村莊,小小農家,一家五口人,卻有四口人走上戰“疫”防控前沿。這個義舉,這個數字,都令我不由得敬佩萬分。

戰“疫”前線姐妹花 (趙竹川)


姐妹倆同為大四學子,白天參加防控,晚上撰寫論文。姐妹倆穿著相同款式的灰色長襟棉服,沒有過分的濃妝,在她們身上,洋溢著樸素自然的風采。春日的陽光下,姐妹倆的紅袖套,顯得格外鮮豔奪目。

正在空氣流通較好的路邊訪談時,一輛噴灑消毒水的小型機動車駛來。消毒水霧,在風中借力飄散。我們趕緊進入辦公室,繼續暢談。

戰“疫”前線姐妹花 (趙竹川)


說起這半個月時間的經歷,姐妹倆的眼角微微溼潤,有白玉珍珠般的東西,從臉頰滑落。剛開始那幾日,或許是有些過往車輛司乘人員,感覺到文弱的姐妹倆缺少威懾力,慢騰騰地像等待下轎錢的新娘子一樣,不積極配合測體溫和登記信息。過去那幾天後,過往司乘人員,漸漸認識到這項工作的意義,沒再發生不和諧的事例。

戰“疫”前線姐妹花 (趙竹川)


由於鄰近蘑菇養殖大棚地,前往直購者眾多。有時侯,八、九個人前呼後擁,說說笑笑地途經這裡。姐妹倆看的仔細,總會發現有人不戴口罩。發現情況後,就會立即提醒:“嫂子,快戴好口罩,別相跟那麼近啊!”對方恍然大悟:“哎,就是,忘了,忘了。”邊說邊從口袋裡掏出口罩戴好。

誰都想不到,戴口罩出門,會成為今年開春後,鋼鐵一般的村規民約。在這個1400左右人口的石洞村,愛心人士為每位村民,捐獻了一個口罩。中華和曉華姐妹倆,挨門挨戶發放口罩,不知聽到了大人小孩們多少個暖心暖肺的謝謝!

戰“疫”前線姐妹花 (趙竹川)


這次訪談,我為中華和曉華姐妹倆的經歷而感慨頗多。本來想寫成詩歌,但動起筆來,在一曲箏樂中,筆墨化作這一千多文字,實屬天意。及至行文到此,才猛覺時間的流動。

戰“疫”前線姐妹花 (趙竹川)


這次訪談,要特別感謝入中、勝利、永旺等幾位老熟人的支持。檢查站的人員,有的給我拿水果,有的給我拿芝麻糖,他們讓我深深感受到家鄉人的真誠。就在結束對姐妹倆的訪談時,又遇到了一位姓孟的村委熟人。孟女士介紹說,她兒子也是大學生志願者之一。因為考慮到晚上值守人員少,氣侯冷,她兒子都是主動來頂夜班。

戰“疫”前線姐妹花 (趙竹川)


春風雖冷,但心脈為這個村莊而感動,為這個村莊湧現出這麼多大學生志願者而感動。希望這些文字,能讓更多人瞭解當代大學生的風采,正所謂萬盛詩曰:人生當報國,國難顯忠心。

從中華和曉華姐妹的身上,我感受到當代大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血情懷。姐妹倆的義舉,為祖國人民呈現了一份無愧於時代的答卷!


戰“疫”前線姐妹花 (趙竹川)

作者簡介:趙竹川,字萬盛,號洺水老川。中國電力作協、河北省作協、邯鄲市作協會員,武安市作協副秘書長。作品集有《老川詩集》,代表作有《故園》、《暮光中的固鎮》、《女媧賦》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