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外国人都这么爱李子柒?

很难想象看过李子柒那些视频如何不爱上,就连老外也不能例外。明明微博也能很方便地看到李子柒,我总爱隔阵子跑到油管去看,还特别爱看视频下方的评论,太疗愈了啊。


有一次和大C聊起这件事,他说大概是符合老外对古老东方的比较正面的那类想象吧。确实这是一部分,着红衣骑马出行,还能怎样更东方公主呢?油管上很多评论都提到花木兰,说她让我想到木兰,说这才是我们所缺失的迪士尼公主,甚至有说她让我四岁的女儿想到木兰的,成为一个跨代的对东方公主的共同想象。


迪士尼在1998年投资制作的动画《花木兰》引发了轰动,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李子柒正像动画中的木兰一样,在田园生活中展示了十足的勤劳勇敢和多才多艺。这恰恰也是欧美文学中时常选择的公主形象,相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其他公主形象,显然木兰更易引起西方文化的认同。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例行出现在短视频中的奶奶,也暗合了木兰代父从军所体现的价值观,关于责任感,关于亲人间的爱。


为什么外国人都这么爱李子柒?

为什么外国人都这么爱李子柒?


对木兰形象的延伸,或许是对东方的一种片面的想象,但油管评论中表达的远不止这一点,更多的评论从更朴实的价值出发。


有的人通过她的视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本来平常到了周末就在床上一瘫不起的,看完视频会想要起床伸伸懒腰,拉开窗帘,搞个卫生,再动手……点个披萨。


有的人通过她的视频看到了世界和生活本来的样子,追求“成功”难道不是一件永无止境的事情吗?在所有人永无止境地对成功的追求中,自然环境也由此遭受了损害。


为什么外国人都这么爱李子柒?


有的人通过她的视频看到了一个loved and loving的普通女孩,觉得她身上的耐心和辛勤让自己汗颜,以为她接下来会再做一样食品吧,结果她再做了八样。是的,她给人带来的激励不仅仅是一个女孩而是一个人,要成为怎样的人,要怎样做事,要怎样与人相处。她远远不只是男人理想的妻子好吗?


为什么外国人都这么爱李子柒?


有的人只要看到她的奶奶出现就感到安心,看到奶奶快乐就感到开心,是的,她的奶奶让很多人想到自己的祖父母辈。


有的人看到她的狗狗们想到一首19世纪的古老歌谣Mary Had a Little Lamb,我去找来看,妈呀,好暖。去爱,而非去索取爱啊孩子们。


Why does the lamb love Mary so?

The eager children cried.

Why, Mary loves the lamb, you know.


当然,也有负面评论,虽然有的人和我一样,尊重但不明白不喜欢这些视频的人是怎么回事。是的,李子柒是一个网红,背后一直都有一个经纪公司,她在微博和油管的关注者分别高达2000多万和900多万,她通过爆炸的流量赚很多很多钱。她在视频中的生活展示的是一种不太可能的可能,哦确实没有人能在独自一个人的情况下完成全部那些事情,想让她的视频成为某种民族性、美好寓言性代言的是别的更具话语性的平台并不是她,她一开始想做的,难道不是在回到奶奶身边生活和赚钱、志趣之间取得某种平衡吗?


当然,她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可是这讨论本身是奇怪的,她真实是怎样的人跟那些视频的美学价值、甚至现实价值一定要有联系吗?抛下对她本人的讨论不管,那些视频本身不美吗?视频中的那个女孩不美不能干吗?我喜欢过很多油管的评论,但今天我最喜欢的是这条:


为什么外国人都这么爱李子柒?


得有多少影视作品听之汗颜、闻之泪下啊。


—— 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