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如果有一種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12%,100%能兌現,那會怎麼樣?

雪之道理財


假設如果有這種產品,會怎麼樣?大家歡呼雀躍排隊搶購嗎?且慢!

這種產品根本不可能有,因為市場供求關係,經濟邏輯上不成立。

首先,眾多銀行會群起仿效。目前銀行活期存款年利息0.3%,一年期定期存款年利息1.75%,穩健型理財產品年收益4%左右,年化收益率12%還保證兌付,必定受到所有資金追捧,不論企業還是個人的資金都趨之若鶩,農村老太上街賣完幾個雞蛋的錢都要轉身去這家銀行排隊買這個理財產品,如果大量供應,將社會資金都吸收過去,其他銀行怎麼辦?群起仿效,年息12%就會成為儲蓄存款標配。

接著,貸款利率隨之也大幅上升。銀行依賴存款貸款的利息差賺取利潤,存款利息12%了,貸款利息就得水漲船高,必須上升,至少15%以上。

然後,關鍵的問題來了,有多少企業和個人能夠承受這麼高的貸款利息?實體經濟的利潤有這麼高嗎?普通百姓收入有這麼高去付房貸利息嗎?結果就是要麼企業和個人都不敢貸款,要麼貸款把企業拖跨,把個人都拖成“老賴”。

最後,沒有了貸款客戶,銀行還需要這麼多存款幹什麼?問題就繞回了原點。銀行一方面大量資金積壓放不出去,另一方面需要支付高達12%的存款利息,那銀行也得倒閉,別說兌付12%的利息,本金能不能提現都成疑問。

這種理財產品,或許在特定的時期有可能在很小的地域內短期出現,但絕不可能大範圍地公開長期地存在,否則那將是整個社會經濟的災難。


金融知道分子


答:如果有一款100%兌現,能達到年化收益率12%的理財產品,肯定會被民眾搶購一空。因為市面上的年化收益率一般就在3%-4%,在10%左右的是p2p就是因為年化收益率高導致無法賠付暴雷了。

假設真有這麼一家銀行退出這款能達到年化收益率12%的理財產品,不外乎會出現兩種情況。

第一種,銀行吸儲達到一個驚人的地步,得到快速發展。

按市面上的理財收益3%-4%來看,只要有12%的收益全國各地的人們會蜂擁購買,那麼銀行就能獲得鉅額資金。最終通過放貸投資等業務手段能做到高於12%的年化收益率,長期發展下來,這個銀行就成為世界最強大的銀行!



第二種,銀行吸儲達到一個驚人的地步,無力賠付面臨破產。

銀行按其淨資產收益率在8%-9%來算,年化收益率在12%的理財產品將會拖垮銀行,造成收支不平衡一直虧損,最終與p2p 一樣面臨無力賠付的局面,最終暴雷。



總之,虧本的生意沒人願意做,如果有人出高價的話,一定要警惕風險。不要你貪圖別人的收益,別人卻在謀劃你的本金。

覺得不錯記得關注 ,點贊轉發出去謝謝!


小方聊投資理財


我覺得你這個問題有個核心事項要交代清楚,100%保本,100%能兌現好理解,年化收益率12%,到底是保本保收益的12%?還是保本浮動預期收益率12%?


保本保固定收益率12%會怎樣?

如果是保本,保固定收益12%,目前銀行理財不可能有這麼多高的收益率,即便有,首先你得解決投資人憑什麼信任你的問題。你是在合同裡面白紙黑字的寫明瞭,還是隻是空口白牙?如果沒有寫入正式合同,這個產品能不能得到客戶的信任都是一個問題。即便有客戶願意試水,也不會讓你說的所有人都來買,脫銷的問題,因為違規常識很多人會有疑慮的。



如果在合同裡面明確寫明保本保收益年化固定12%,這種產品能過銀行監管部門的審核嗎?如果過了,產品也確實很暢銷,那麼銀行能很快做大理財產品的規模,但這麼高的利息成本,銀行可能最終是揹負不起滴,要麼產品違約,要麼銀行倒閉的。

如果是保本浮動收益率12%

如果是保本,100%能兌現,年化收益率12%是預期收益率,實際是浮動的,那麼這類產品在各家銀行其實非常多,前期有家小銀行的預期收益率都到13%了,但也沒見到所有的錢都投到那家銀行去,所以,保本浮動收益率的產品,吸引力會大打折扣,因為真實的收益率是有變數的。



綜上所述,收益率異常高的銀行理財產品,首先要解決客戶信任問題,還得解決監管層審核問題,如果這些問題都解決了,超高收益率的產品真的出現了,那短期銀行確實可能做大理財產品規模,但長期銀行很可能會倒閉,因為太高的收益率揹負不起利息成本。如果只是保本,打著超高預期收益率,其實是浮動收益率的產品,這類產品的真實吸引力其實沒有想象那麼大。


taojin3399


我暈什麼爛標題,去查下,全世界過十二個點的多了去了,南美洲國家上20的都有


cold很冷


原來光伏電站的投資回報率就可以達到30%~15%不等(分工商與居民),很多人不信,現在想裝可是已經沒以前補貼大了!不過工商業裝光伏電站還是蠻划算的!


兩輪看世界


記得以前銀行儲蓄+保值補貼,年化收益20%幾,也沒有搶破頭,這種情況說明通貨膨脹厲害,存進去一年後不值錢了,人們就搶購黃金,實物


箴言


去通貨膨脹特別嚴重的國家,向委內瑞拉津巴布韋,據稱一定能達到12%,甚至50%一70%。


邯鄲老嶽頭兒


如果有這個產品那是收割中產,記住郭樹清說過的話,這種產品一是不現實二是國家不允許,這樣的東西千萬別信以為真。


ETF分析


建一個平臺,類似支付寶,一對一個人借款中介,平臺收點手續費,12完全可以。


飛飛球369


真有這樣的產品和公司,一定會被國家搞掉,稱非法集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