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杨朱的一毛不拨有何现实意义?能否更好的维护老百姓的利益?

彭长虎



一、阳朱、杨朱、杨子、阳子,同一个人

在古文中,杨阳是通用的。史书上记载的阳子居,阳子,阳朱,是一个人。历史上叫阳朱,后世多称之为杨朱。更奇葩的是,孔子、墨子、杨朱还是老乡,都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在老子的眼里,杨朱和孔子“气质相近”。在庄子眼里,杨朱和墨子“冠服一致”。

春秋战国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西汉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华文化的昌盛是历史,中华文化被屠杀也是历史。作为战国时期显学之一的杨朱,没有一篇文章(更不用说书籍了)流传下来。非常的遗憾。我们今天能看到的,诸如《重己》、《贵生》、《情欲》、《尽数》、《先己》等篇章,都是杨朱主义的片段,因被人大段的引用,而保留下来的。文章名自然不是原名了。


二、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

大多数人知道杨朱,或者说杨朱的标签,就是这句“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甚至被后世编成了成语“一毛不拔”,吝啬、铁公鸡的意思。实际上,这都是对杨朱思想的歪曲,其中不乏断章取义者。“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这句话根本就不是杨朱说的,而是孟子说的。杨朱的原话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请注意,“天下治矣”才是点题。这句话的主题思想是“如何治天下”。把杨朱这句话,断章取义为“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相当于把“故意杀人者,判处死刑”曲解为统统判处死刑。一句“杀人偿命”的规则,被曲解为满世界杀人。非常的可笑。

杨朱的这句话有正反两个方面的意思:

1、以“利天下”的名义,今天能拔一毛,明天就能割一皮、砍一肢、最终要人命。尊重保护民众,就应该从反对“拔一毛”做起。

2、拔一毛是不可能“利天下”,“利天下”只是借口。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统治,牺牲百姓,百姓不应该配合。诺大一个天下的命运,不能寄托在某一个人的身上(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三、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杨朱有专门的论断:越是自诩可以治天下的,越是不能把治理天下的权力交给他。

杨朱认为:那些自诩可以治天下的,一但拿到了执政权,必定想方设法的实现自己的想法,甚至千方百计的证明自己确实具备治理天下的能力。在这种思想下,国家、百姓都势必成为他的工具、甚至筹码,为实现自己的主义、为证明自己的能干,什么都能牺牲。

后世的独裁者,西方历史也好、中国历史也好,都有为了执政权不惜牺牲一切的。历史事实印证了杨朱的理论。比如汉高祖刘邦的“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 比如汉武帝刘彻的“神权天授”,眼里只有执政者,丝毫没有还有国家、社会、百姓什么事。

杨朱思想,是中华历史上第一部“人权宣言”,这个荣誉,杨朱思想名正言顺。


四、孔子与杨朱之优劣

孔子杨朱同学于老子,而其结果所得于学道成绩之优劣,有三个办法分辨。

第一,老子见杨朱,曰”始以汝可教“。而老子送(送给)孔子:”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语气上就能看出,老子重视杨朱、轻视孔子。

第二,杨朱两次奉教于老子,”咸立即蹴然改容“,不留些许退转之余地(杨朱自诩,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可比明王)。而孔子虽然也奉教于老子,却未必即尽遵行(子贡就说过,”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然非盛容繁礼者,古不得于知政也。古因为未尽遵行也“)。以孔子和杨朱的自身相比,孔子就不如杨朱。

PS:后世腐儒们总把”三人行必有我师“曲解为孔子好学。实际上,孔子从来就不是一个学霸,而是一个学渣。杨朱奉教于老子,是诚心请教,闻过即改。而孔子奉教于老子,基本上就是摆个姿势、做个样子,要这个经历而已。当面唯唯诺诺,一转脸就我行我事。

第三,《庄子》分内篇外篇,显然有内道家而外其他百家之意。杨朱问道老子,记载于内篇的《庄子-应帝王篇》,显然认定杨朱得到了老子的真传(所谓帝王篇,用今天的话说叫治国篇)。而孔子问道老子,记载于外篇《天地篇》,属于单价之旁门外道。

顾实曰:吾人不能不谓杨朱确是老子之嫡派正宗,而孔子非其匹也。后世崇儒而黜百家,重视孔子而鄙视杨朱,未免太“有眼不识泰山“矣。

PS:崔述曰:”道家之所谓黄老者,即杨氏也。“ (《孟子事实录》卷下)


五、杨朱与墨子

开篇就说过,”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那么杨朱和墨子有什么关系呢。简言之:

1、杨墨相同之处

立德,仁义之德;

察辩,坚白同异;

离跂,奔走救世;

盛服,皮弁鹬冠,搢笏绅修;

高行,皆以富贵为饬行。

2、杨墨不同之处

墨家讲兼爱,最高之利他主义。杨朱讲为我,从利我到利他。

墨家,赴汤蹈刃,死不旋踵;以死救天下。杨朱,不以天下治利,易一毛;以生救天下。


综上,

第一,杨朱思想属于”帝王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治理国家的思想理论。把杨朱思想理解为”维护老百姓的利益“,太过明珠暗投了。

第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中华文化高峰,固然有兵家、水利家、农业技术家、阴阳学家等其他学派,但政治思想家是其中的主流。诸如我们熟知的儒法道,都属于政治思想学派。以”维护老百姓的利益“的标准来衡量各派,杨朱学派无疑是百花齐放中最灿烂绚丽的一支,其他学派都比不上杨朱学派。

第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杨朱思想名至实归。


沧桑短笛


说起一毛不拔这个成语,大多数人的理解都是形容自私、吝啬的铁公鸡。而说到它的由来――“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这是《孟子·尽心》中的原文。这句话中包涵的历史典故是这样的――

先秦时期有位思想大家叫杨朱。某天,杨朱正在讲学,谈及伯成不肯用一毫去利益他人,舍弃爵位与封地跑去耕种隐居;大禹不愿意以自己的身份谋取利益,结果导致自身伤残。一不利人,二不为己,于是杨朱就总结道:人人都不损失,以后人人都不为天下谋利,天下就大治了。

这个时候禽滑厘跑来踢馆子,他问杨朱:“拔掉您的一根毛来使这个世界有所好处,您会做吗?”杨朱答:“人世那么复杂,当然不是拔一根毛就能帮助的。”

禽滑厘继续问:“如果可以的话,您会做吗?”

杨朱没有回答。

多年以后,孟子得知了这段故事,记之“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立天下不为也”,又称之“杨氏为我,是无君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

但其实这个故事还有后续。

孟孙阳得知这件事之后,反问禽滑厘:“如果有人让你收肌肤之伤,再给你巨额的财富,你愿意吗?”

禽滑厘非常爽快地回答:“我愿意。”

孟孙阳继续问:“如果断你一只手,再给你一个国家,你愿意吗?”

禽滑厘沉默了。

孟孙阳接着说道:“ 一根毛和肌肤相比是微小的,肌肤和肢体相比也是微小的,但是一毛一毛聚集起来成肌肤,一寸寸肌肤聚集起来成了肢体,一根毛就是肢体的一部分,这就可以轻视了吗?”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杨朱学说思想的核心:维护自身的利益。

这本应该是对的,因为他人的索取是无穷尽的,但你的身体只有一副。

但现在网络上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我们现在能够拥有和平安定的生活,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这句话说的是长年累月守卫在边疆的战士,是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无私付出甚至是生命的无名英雄,是所有守护这个社会和平安定的英雄们。

如果没有这些英雄们守卫国家,忍受艰苦,无畏付出,我们哪有如今和平安定的生活?

从这一个角度上来看,“维护自身的利益”这一说法就有些狭隘,或者说自私了。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我们做人做事,凡事都讲究一个度,这个度又是依对象而定的。

我们常常有提到两组词,“小我”与“大我”,“小爱”与“大爱”。在我看来,这两组词是一一对应的――“小我”有“小爱”,“大我”要“大爱”。

何为小爱?父母子女兄弟血脉相连之爱,夫妻伴侣之爱,同道好友之爱。

何为大爱?对家国之爱,社会之爱,他人之爱。

在个体面前,自我利益很重要,但在家国大义面前,自我又是多么地渺小,甚至不足以去计较。

然而这并不是我们可以进行“道德绑架”的理由。

他人愿意付出,那是他们自我道德感驱使,他们愿意做,但不代表着他们有必须奉献的义务。

在身体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付出,那便是无私了。

而身体可以承受却依然不愿付出,那便是自私。但这是自私,却不是错误。如果因为自私而伤害了他人伤害了社会,那便是犯罪。

在我看来,道家杨朱的一毛不拔在如今给人的启示便是一个,不要一味愚昧地付出。而要维护老百姓的自身利益,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显然更有用。


锦城春


什么是“道”?

或许有一种图腾可以形象解释:那就是“人首蛇身”,也就是“在头人(酋长)领导下行进的人类族群”。

道家杨朱学派的“一毛不拔”的意思是什么?

作为老子的高徒,杨朱“一毛不拔”的意思就是讲解的“无为而治”。

与老子的另外一个高徒孔子“中庸之道”也是讲解的“无为而治”的本质没有本质的区别。

杨朱的“一毛不拔”形象的比喻,就是一个“妈妈”就算再偏心,也不能有帮助那些自己有“偏好”的子女存在“拔毛”行为,因为那样就意味着“一碗水没有端平”,是不“公平”的,没有做到“大公无私”。

孔子的“中庸之道”,也是要求“妈妈”要不偏不倚,不过不及,不温不火,对子女“一视同仁”,从而可以“大公无私”。

道家贵族思想讲究“万物负阴而抱阳”,提倡“母神”信仰,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妈妈”,比如《山海经》中所谓的“昆仑山”,实际上就是一座“妈妈山”,“昆”的意思就是“母神生日(太阳)的地方”,就意味着“开天辟地”,“仑”的意思就是“母神生人的地方”,就意味着“女娲造人”,如果联系考古依据,三星堆文明有“扶桑神树”产日的传说,三星堆旁边的大山就有“昆仑”的含义,那“大巴(蛇🐍)山”就很大可能是传说当中的“昆仑”。

道家的管理思维,一个国就是家的范围的扩大,所以叫“国家”,这个家庭的户主是“父神”,而当家人则是“母神”,对于家里的兄弟姐妹,父母必须一视同仁,不能有体谅某个子女存在帮助行为,而是要“一毛不拔”,这才能够达到公开、公平、公正的地步,更有利于人类族群的发展壮大。


河东来


杨朱,应该是扬子。其人的怪诞在于他的观点是:“拔一毛而不为”!这是是有违常理的思想。但是,笔者以为他的这个观点是“非善非恶”摒弃了二元性。这正是他高明和难以理解之处。扬子的处世哲学,就实现意义而言,只要每个人摆正自己的人生定位,履行好自己的责职,就是对国家、社会与家庭的贡献!


美赫亮鉴


仅就这一句话无法解读杨朱思想。但从列子的解释看,可以认为与老子无为思想一脉相承,至于是否代表老百姓的思想,恐怕存有疑虑。我们无法知晓杨朱思想的真实意思。仅从思想史上看,在人类思想的早期,劳动阶级是没有自己的知识分子,因而没有代表劳动阶级的思想体系表达。仅就损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这句话作通常理解,恐怕没什么現实意义,无论怎么说,人类生活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就算他十分地好,也是无法做到的。


与菩萨同在


一毛不拔不是自私自利,而是人人都做好自己的事情,各司其职,这样天下就井然有序,达到天下者,人人之天下。社会上正是因为有的人奉献太多,有的人贪得无厌,打破了那种平衡。这就是老子讲的损有余以奉不足之为道也。一毛不拔现实意义,就是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苛求别人的帮助,万事求自己,这个世界是内在决定外在,只有内心真正的富有,才是别人想偷也偷不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