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之後景泰藍的“復興”之路

景泰藍”三個字的組合非常微妙。“景”,景色、景觀、景緻,是人們看待事物的客觀態度;“泰”則反映了人們內心的主觀感受,例如人們常說的“國泰民安”;然而“藍”又迴歸到極為具象的視覺感受。“景泰藍”三個字成為一件器物的代稱,給人的感受是多重的,與此同時這一發源於歐洲,被國人發揚光大的宮廷藝術也經歷著戲劇性的起伏命運。

與歷史上任何一種手工業的發展相同,景泰藍工藝的發展也與當下政治格局有著親密的依存關係,歷經了晚明民不聊生的黑暗政治,景泰藍的發展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1644年順治帝遷都北京,清朝取代明朝成為新的統治者。1662年康熙帝即位,康熙中期以後,因戰亂而遭到嚴重破壞的手工業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景泰藍工藝也隨之逐步復甦。康熙皇帝在位61年,他個人嚮往西學並對創新有著濃厚的興趣,受西方進口銅胎畫琺琅的啟發,在康熙皇帝的倡議下瓷胎、玻璃胎、紫砂胎畫琺琅相繼誕生。

雍正皇帝登基後下決心整頓吏治,在位期間實施攤丁入畝、改土歸流、廢賤籍等政策,一掃往昔官場頹風,使得政治空前清明,人口增值、國庫充盈,對於“康雍乾”盛世三朝來說,著實起到了承前啟後的關鍵作用。雍正一朝景泰藍製作工藝更加精進,顏色也富於變化。受雍正皇帝個人藝術審美的影響,雍正時期的各類畫琺琅藝術品也極為精湛。


在父輩們奠定的穩固政局和良性發展的社會經濟基礎之上,乾隆繼位之時可謂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他的心態自然也多了份自信和灑脫,由此也可以理解乾隆皇帝趨於繁華的審美傾向。如此審美反映在乾隆時期的景泰藍上,就是明豔、熱烈、輝宏。乾隆皇帝曾先後兩次下旨燒造銅胎掐絲琺琅大佛塔,每次燒造6座,共12座。這12座佛塔通高均為2.31米,但形制各異,佛塔的製作雲集了掐絲、鏨花、點藍等11個工種眾多工匠的通力配合,為目前最高的景泰藍佛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