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我媽家要你管,你才是外人”串門被拒,女子家族群中怒斥

文|東陸十三

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舉世聞名,就算你沒讀過,也一定聽說過。

但我覺得他的另一部著作《霍亂時期的愛情》,才是他最好的作品。在書中有一句話,讓現在的我,深有感觸。

“比起婚姻中的巨大災難,日常的瑣碎煩惱更加難以躲避。''——《霍亂時期的愛情》

在當下,有許多夫妻正經歷著病毒時期的婚姻,在閉門不出的日子裡,本就難以躲避的日常瑣碎,更是鋪天蓋地席捲而來,讓婚姻備受考驗。

“我回我媽家要你管,你才是外人”串門被拒,女子家族群中怒斥

01

讀者喬女士在婚後一直和婆婆住在一起。

婚房是婆婆前幾年全款買的,在市中心,而且還是學區房,所以在結婚的時候,喬女士並沒有要求重新購置新的婚房。

婆家的家庭關係比較簡單,公公已經不在了,小姑子也已經嫁人了,這也是喬女士不介意結婚之後,和婆婆生活在一起的一個重要原因。

喬女士性格內斂,喜歡安靜,生平最討厭與人爭吵;老公和喬女士一樣,也是一位教師,性格溫和,原本夫妻兩人舉案齊眉,相敬如賓,不料小姑子在其中橫插了一手。

小姑子比較早結婚,婆家就在附近的郊區。自小就在市區長大的她,在婆家住得很不習慣,常常會往孃家跑,生完孩子後也是一樣。

婆婆其實挺通情達理,喬女士結婚兩年,和她相處和睦從沒紅過臉,只是婆婆對於自己的小女兒,難免會有所護短。

“我回我媽家要你管,你才是外人”串門被拒,女子家族群中怒斥

02

在喬女士剛結婚的時候,小姑子回來的次數很頻繁,有時候還帶著婆家的親戚一起回來,在市區裡逛完之後,回孃家裡吃個飯,和母親撒個嬌,然後讓哥哥開車送回婆家。

婆婆很心疼女兒,女兒一回來總會整一桌吃的,把小姑子伺候得跟公主一樣。

喬女士不善交際,對於小姑子的到來,禮節上該做的她都做了,但小姑子還是常常在母親和哥哥面前說,嫂子怎麼繃著一張臉,好像不歡迎我回來。

說實話,喬女士確實不喜歡小姑子回來。因為小姑子一回來,不但把婆婆和老公指使得團團轉,而且又吃又拿,毫不客氣。

喬女士比較注重生活的儀式感,常常會買一些草莓、櫻桃之類的水果,還有一些精緻的小蛋糕,留著晚上做果盤和丈夫一起分享。

可是,等喬女士下午下班回來,經常發現她早上買的東西不見了,一問才知道小姑子回來過,其實她買的也挺多,可小姑子不但吃,而且還拿,一點都不留。

“我回我媽家要你管,你才是外人”串門被拒,女子家族群中怒斥

03

喬女士很鬱悶,但她又好面子,不想因為這些小事情和小姑子鬧得不愉快,影響到姑嫂關係和婆媳關係。

所以,她只能找老公發洩心中的不滿。

老公和婆婆一樣,很疼愛小姑子,對於喬女士的抱怨,一般都是採取息事寧人的態度,這讓喬女士更加惱火。

好在不久後,小姑子生孩子,回來的次數漸漸少了些。可好景不長,小姑子的孩子一歲左右,她又開始頻繁往孃家跑,而且還變本加厲。

小姑子常常把孩子往孃家一放,自己跑去逛街,婆婆是小區業委會的成員,經常臨時會有事情外出。所以,孩子就變成了喬女士在幫忙看。

喬女士下午的課比較少,經常會在家寫一些文章,被小姑子這麼一搞,根本就寫不下去,關鍵她帶孩子沒什麼經驗,孩子一旦醒來,哭得驚天動地,她束手無策。

小姑子回來看到,頓時不高興了。

“我回我媽家要你管,你才是外人”串門被拒,女子家族群中怒斥

04

在春節的時候,因為病毒的緣故,小姑子有半個多月沒回孃家了,被困在婆家的小姑子心情煩躁,常和老公吵架,吵完之後就在家族群裡讓人評理。

婆婆是家族群的群主,群裡都是一些她拉的親戚,有空的時候,大家就在群裡聊一些日常瑣事,打發無聊的時間,也順便聯絡一下感情。

那天,小姑子又因為一些瑣碎事情和婆婆、老公吵架,然後就在群裡發洩情緒,後來越說越委屈,就艾特了哥哥,讓哥哥開車去接她回孃家。

當時喬女士剛好也在群裡,看到了就順口回一句,現在形勢很嚴峻,到處封路,小區也不讓外人進,為了安全,最好不要串門。

或許是“外人”兩個字刺激到小姑子,原本就在生氣中的她情緒開始失控,對著喬女士就是一陣指責:“什麼叫外人?我回我媽家要你管?你在我家才是外人。”

“我回我媽家要你管,你才是外人”串門被拒,女子家族群中怒斥

05

喬女士有些愣住,但她一向不喜歡爭吵,更何況在家族群裡,所以她選擇隱忍不說話。

滿腹怨氣的小姑子見喬女士沒有回應,就更加生氣了,在群裡巴拉巴拉說了一大堆,而且越說越過分,喬女士忍不住了,就讓在房間裡玩遊戲的老公去微信群裡看看。

老公看了一下見形勢不妙,就私聊妹妹,讓妹妹控制情緒,誰知小姑子不聽勸,反而在群裡說今天誰勸都沒用,還說哥哥軟弱,一直被喬女士欺壓……

就這樣,小姑子想回孃家串門被嫂子婉拒,在家族群裡當眾指責嫂子近30分鐘;喬女士被小姑子說得火冒三丈將怒氣發洩在老公身上,閉門在家好多天的老公也控制不住情緒,和妻子吵起來。

在客廳看電視的婆婆聽見小兩口吵架,有些詫異,夫妻倆感情一向不錯,從沒像今天這樣吵得這麼兇,甚至還提到了離婚。

聽了半天才有些搞清狀況,趕緊回房間拿手機進家族群一看,頓時明白了。婆婆見女兒還在群裡發瘋,趕緊出手,直接把女兒踢出群,然後去勸架。

“我回我媽家要你管,你才是外人”串門被拒,女子家族群中怒斥

情感分析:

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其實,根據資料記載,這句話真正含義是:在古時嫁女,母親會在女兒坐進花轎之後,在轎前潑灑一盤清水,寓意女兒冰清玉潔如水純淨,希望親家能夠厚待自己的女兒。

後來,這句話漸漸變了味道。夫家希望嫁進門的媳婦,能夠與孃家切斷關係,把心思放在新家庭;孃家的兄嫂則希望嫁出去的妹妹,別總往孃家跑,覬覦孃家的財產。

嫁出去的女兒,漸漸成為了一個尷尬的存在,在婆家很難得到完全的信任,就像一個外人;回到孃家,尤其是有兄嫂的孃家,孃家人也只是把你當做客人。

但我覺得,嫁出去的女兒無論在婆家還是在孃家,只要認清自己的定位,保持界限感,那麼一樣也可以收穫尊重和信任。

“我回我媽家要你管,你才是外人”串門被拒,女子家族群中怒斥

周國平在《人與永恆》中寫道:

“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後界限,這兩人之間,這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確定的。一切麻煩和衝突都起於無意中想突破這界限。”

喬女士的小姑子,作為一個嫁出去的女兒,正是因為缺乏界限感,才導致孃家許多瑣碎的事情發生,讓兄嫂發生了衝突。

我覺得一個缺乏界限感的人,不但會給別人的家庭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也同樣經營不好自己的家庭。

所以,為人為己,一定要擁有界限感。

“我回我媽家要你管,你才是外人”串門被拒,女子家族群中怒斥

同時,我認為喬女士的做法也不妥當,有些東西不能一直依靠老公,要學會自己去捍衛,自己爭取。

正如梁文道說:“一個女人,一定要有自己過好日子的能力,要有別人沒法拿走的東西,這很重要。”

願所有女人都能擁有捍衛自己權益的能力,都能堅守屬於自己的東西,讓婚姻經得起歲月的考驗,開出幸福的花。

--END--

作者:東陸十三,自由撰稿人,用文字行走江湖,用筆尖觸碰心靈,用溫暖照亮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