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面落实外嫁女户口,农村女孩出嫁,户口应该落在哪里?

傻妞1550


女孩子结婚以后,户口应该落在婆家还是留在娘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也要比较一下两个村子的经济实力,最主要要看个人的意愿,自己想留在娘家,就不必把户口迁出来,大不了不享受娘家村的福利待遇。如果结婚以后愿意随丈夫户口,那就把户口迁到婆家。户口的去向还有一点,那就是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决定。



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有一些村子里要交提留,也就是农民们所说的人头税。每年到了年底的时候,义务工加上杂七杂八的各种税,每个人要往村里交几百块钱。条件好的村子,各种税就免除了。这种情况下,如果娘家村属于条件好的村子,那女孩子结婚以后,完全可以把户口留在娘家村。反过来如果婆家村不需要交各种税收的话,女孩结婚以后,自然就可以把户口迁到婆家村,这样就减轻了娘家的负担。


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现在好多的村子,为村民发的福利比较多。就拿我们村来说吧,村子里没有了土地,村民们吃的米面和食用油,都是由村里发放。我们村的女孩子结婚以后,有人就把户口留在了娘家村,不想往外迁。但是村里有规定,户口可以留在村里不用外迁,但即使不迁户口,从你结婚的那一天开始,就不享受村里的任何福利待遇。

其实女孩子结婚以后户口愿意留在哪里,我觉得主动权还是在本人。只不过在农村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说家里有兄弟的,可能不希望姐姐或者妹妹的户口,跟父母留在一个户口本上,原因可能是担心姐姐或者妹妹,将来以后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在农村这样的事例有很多,自己的姐妹结婚以后,如果不想迁户口,即使父母同意,兄弟也坚决反对。


现在的户口在哪里不像前几年那么重要了,那时候有人为了各种需求,花钱把农村户口变成非农业户口,而现在户口无论在哪里,根本都无所谓,反正现在既不分房也不分地,只要自己喜欢,落在哪里都可以。


灵子


说起户口我就难受,我老公因为是外地的,因为我不习惯他们那里的生活,婚后我们一直在上海做生意,但是安家在我老家市里,户口一直在我娘家没有迁出,我们是2000年结婚的那时孩子的户口必须随母亲,所以孩子的户口也放在我娘家,但是孩子没有田地,这么多年两次修路,拉电,前几年还要交农业税,该出的钱我们一分没少,到了前年娘家那里要修高铁,用了村里的地,每家按人头会分到一点钱,具体多少我也不知道。后来听爸爸说村里召集开会时,我自己的亲叔叔提出来说我和儿子不应该分这笔钱,听说当时我爸就和我叔吵起来了,我是事后回娘家才知道的,当时我那个气呀,说实话我生气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叔叔的态度,那可是我从小把他当作父亲一样来看待的亲人,却在别人都没发言时这样来说我们,真的很难过,当时很想去找他理论,最终没去,怕让他人看笑话!就因为他说的那些话我们没分到钱。本来去年想把户口迁到市区自己的房下的,去居委会问过了,人家说你想迁过来方便,再迁回去就难了,想想还是算了吧,都说农村户口好,我是一点也没有享受到所谓的好,也不知道到底好在哪里?


嗨七铁板饭


这个问题无非就是关乎到房子、票子、孩子三个方面,很多农村女孩在外嫁的时候都是想着自己的户口不迁出,从利益方面考虑是村里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补贴按照人头分配,如果出去了就不会分到,从个人感情方面考虑就是丈夫和自己感情不和到了不得不分开那一步回到农村最起码还有个依靠。

13年的时候我和我媳妇成亲,那时候我家户口在一个城中村(不是大城市城中村,北方小城市),媳妇家是农村户口,当时结婚的时候媳妇想着说是他们村里的地有可能会被高铁占用,说是户口不迁出,而且每年村里有一个木材厂是村集体的,当时大家都出钱建的厂,当时是按照每家来进行分红,我听完我媳妇说的这些事也就同意了,毕竟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额外收入。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村每年修路、贫困户慰问、还有就是他们村的大门改造工程,我媳妇里里外外捐了快1W元,因为是村集体的事情,所以想着大家都捐,自己也就捐了,这个事情我还是没有太过干预。但事情的转折点在15年发生了。

那一年高铁真修到了媳妇家的地里头了,当时占了好像是3亩地左右,一次性买断给5万/亩,一共是15万,可我们只接到占地通知,却没收到什么时候给钱,后来我就好信的去问,原来这个钱被老丈人他们给领取了,而且用这个钱给小舅子买了房,当时我就气炸了,拿我们当猴耍么这不是,于是我大闹了他们家,媳妇也是气到跟他们要断绝关系,有的时候不是钱的事情,而是明明付出了,缺得不到相应的尊重和回报,后来媳妇一生气把户口直接提出来了,在18年的时候我们这改造,按照人头分钱,我媳妇一次性给分了25万。

通过我这个亲身经历,想必大家心里应该知道这个户口落在哪里是最为合适的吧,其实户口落在哪里都是无所谓的,只要一家人和和气气,幸幸福福的生活,感觉比什么都重要。


一起种植


我就是真实的外嫁女,陕西嫁广东今年第9年了,小孩都8岁了,我的户口没有迁过来,虽然说婆家这边政府的政策好点,但是我还是没有迁过来,因为我小姑是结了婚又离婚,为了户口的问题和前夫争吵了好久,我爸妈就说不要迁走,留在家里,留着吧等我自己名下有了房子我在迁


胖胖的80后


这个问题我也一样有困扰[流泪]

09年远嫁到广东河源,最开始是觉得迁户口手续麻烦,所以一直没有去迁,再后来了解了一下政策就是外嫁后如果出现离婚的情况,女方户口要想迁回原籍地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是农村户口需要原籍地村委百分之多少的人签字同意才能让你迁回去,这种希望太渺小,农村户口有村集体土地等分配,一般农村人来说你出嫁了的女儿是不会同意再回来村里分集体财产的,所以我觉得很心塞,虽然我现在户口还在原籍地,但是村集体财产已经没有我的份,这种农村默认不成文的规定在你出嫁那天就是没有的了[流泪]

随着结婚后生育小孩,要办理准生证,又需要两头提供派出所证明的生育材料超级麻烦,然后小孩大了,升小学要提供相应的材料等等都很麻烦,又萌生了迁户口的想法.总而言之很纠结[酷拽][酷拽][酷拽]

女人,没有根的感觉[流泪]



肉多多球宝贝


在以前农村女孩嫁到自己村子或者是临近村子的比较多,所以一般户口都不会迁走,除非是遇到分地或者是分村子福利的事情后才会迁走。前段时间和几个闺蜜聚会,因为一个闺蜜定在今年结婚,聊天时便谈到了户口的问题。闺蜜和她的未婚夫都是农村人但是都在市里上班,但是闺蜜未婚夫的县城去年刚刚划定成石家庄市区,以后享受的政策便是石家庄市里的政策,所以我们便给闺蜜出主意让闺蜜婚后将户口迁到老公那里,这样在孩子出生后便是石家庄户口,以后上学也会很方便。

  现在农村户口所拥有的福利越来越多,而且随着国家对于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建设征地补偿、扶贫搬迁、项目开发等等都会按照户口人数多少经营补偿,因此作为农村户口能享受的福利待遇更大。即使自己外嫁在城里,只要肯努力,在城里工作生活各方面待遇基本跟城里没有丝毫差别。在农村集体利益分配时不再算数,甚至形成村规民约进行约定。而出嫁的女儿户口没有迁出,在婆家得不到相关利益,落了个两头空,合法权益受到不应有的侵害。由于这种纷争比较突出,国家规定从2019年对农村出嫁女儿 的户口问题全面落实,将农村的各项利益严格和户口挂钩。

  “出嫁女”除了受到家族亲属间的冷漠与离弃外,在所生活和居住的土地上,又受到村组中乡里乡亲的敌对与排斥,毕竟农村拆迁时,还有很多集体利益是按照人头分配的,“出嫁女”及其子女落户在村里,就会挤占其他村民应得份额与利益。因此,在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集体收益分配时,参会村民经常对“出嫁女”抱着敌对的态度,认为什么都不给“出嫁女”最好,有的村民甚至还想厮打参与开会的“出嫁女”,村组成员对“出嫁女”的漫骂攻击情况,在农村时有发生。


爱恨交加情仇世家


我结婚的时候没有迁户口,就一直在妈妈家。后来有了大宝一直没得空给孩子落户口,过了一周岁去落,派出所的人说过了一周岁要出生医院的证明,然后又跑到医院开证明,医院说只能给出生证明,别的不给开。没办法我就别自己的户口迁至买的楼房的社区,因为楼房社区对落户没有要求。就这样我和大宝组成了一个户口本。如果婆家没要求的话户口在娘家也挺好的,但是如果婆家那边政策好或者按人口拆迁的话可以迁到婆婆家那边


如意三宝


我是2006年结婚的,婚后有两个女儿,我们是异地恋,我是湖南的,而她是河南的,结婚这么多年了,她和两个女儿的户口都在河南,为了迁户口的事,我们都吵了很多回,现在大女儿在她娘家上学,一直到现在,期间我提出要接回到湖南上学,都被她拒绝,小女儿一直跟我们在工作地上学,去年我家的房子要拆迁了,为了多得一点补偿,我又提出迁她们娘仨的户口,为了这事又吵了一宿,我终于看清了她压根儿就没打算和我白头到老,算了我也想通了,这样的老婆可有可无吧,等房子拆了,我还是和她离婚吧!


百丽人生


结婚好几年了,户口还在娘家没有迁出来。有分红或者什么的我也没有份,就是户口在那儿而已。我们有农村医疗合作社,今年每人250元,我每年都给我爸钱让他交我那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怕以后如果生病住院了,可以报销一半医疗费。婆家这边的分红也没我的份,因为我没有迁户口,有时候想想,两边都不是家,我得存好我自己的养老钱


还有没注册的用户名吗太tm烦人了


陕西嫁福建,本着给自己留后路的思想,和两个女儿户口在娘家十几年,那时弟弟没结婚,本想着哪天过的不痛快了还能带着孩子回娘家去,随着后面弟弟结婚生子,让我感觉到自己嫁出去了,已经不是这个家的人了,并非弟弟不好相反的我弟弟真的很好各方面都考虑到我,也随着小孩的长大,要读书,买房等等吧,还是决定把户口迁回福建,老公这边是少数民族以后小孩读书什么的都有好处吧,具体什么好处也不太懂,就跟弟弟说要迁户口,弟弟说迁了也好,好好过自己日子,不要想那些有的没得,户口迁好以后我感觉弟弟也松了口气好像轻松了,老公呢老婆孩子户口都回来了心里也踏实了,不好的一点是我在娘家有土地好像两亩吧,迁到婆家没有土地划分,祖上是几代贫农对土地还是有感情的,另一方面土地是每一个农民人的保证,如果城市不如意回到乡下还可以种我的地,就这样历史一个月一家人终于在一个户口本上了,我觉得一家人就应该在一起,在一个户口本上,这才像一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