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描述了那么多的女子,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

夏夏夏苒啊


曹雪芹的百余万字的长篇章回小说《红楼梦》,思想,内容,深刻广泛,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由兴旺到未落的描述,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衰亡。因此《红楼梦》实际上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未落史。在这个观点下,认识红楼梦里描述的众多女性,爱谁,恨谁,喜欢谁,不喜欢谁,才有一个衡量的标准。

先说布衣喜欢的林黛玉,也是小说主角之一。很多人并不喜欢她,认为她"娇袭一身之病,行动似弱柳扶风",用现代话说娇骄二气,是个不经折腾的病婆婆。更不喜欢她"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形象,气量|,心眼多,成天有病伸吟,无病也折腾,最后把自己折腾而死!

曹雪芹生长那个年代,正处于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亡的年代,巅沛流离的生涯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寄语在"红楼梦"里,又不敢公然违背朝廷,害怕"文字狱",于是把他一腔哀怨和愤怒,情寄在红楼梦人物身仁,代表性人物之一就有林黛玉,把如她描述成叛逆的人物性格,描述成孔孟之道的叛逆者。实际上是寄托了曹雪芹的理想和愿望。这样背景下写出来的林黛玉,用她的柔弱表示了对四大家族,封建社会的抗争,对孔孟之道的叛逆。她的形象是以贵族小姐的身份出现的,她不鼓励贾宝玉走科举之路的封建仕途,从而光宗炫祖,"从不讲那些混帐话"劝宝I立身扬名。这是林黛玉的可爱之处,也是她反叛封建社会义的行为。林黛玉对封建社会的反抗,还件现在她反对"男尊女卑"上,对待妇女的看法上。极力摆脱封建制度对妇女的压迫和剝削上,反对"三从四德丶,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封建主义对妇女的羁绊上。她敢骂那些达官贵人是"臭男人",她敢读禁书"牡丹亭""西厢记",是个封建社会的叛逆者,"飘泊亦如人命薄"的弱女子!这样的女性,这样的林黛玉,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喜欢的吗?

再说布衣最不喜欢的女人,那位"机关算尽,反误卿卿性命"的王熙凤!红楼梦中的主要角色。现在有人喜欢她的"泼辣干练","凡鸟偏从来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个女人,将王府从上到下打整得有条不紊,能力显而易见。但是,布衣不喜,曹雪芹更不喜!"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昂梢眉",一付奸狡巨滑,玩世不恭而又豪强霸占的性格跃然纸上,"身量苗长,体格风骚",一个骚妇人的画象,"丹唇末启笑先闻,末见其人,先闻其声",狂荡不羁,目中无人的强势女人。这种女人,放在现今生活当中,男人也会惧三分!

置于书中,王熙凤实际上是封建社会,四大家族的卫道士,她以奸诈,诡计多端,作威作福的管家形象和执政者,维护着四大家族的繁荣,实际上又是贾家灭亡的掘墓人!王熙凤的不可爱之处,略归结为

1,媚上压下,诡计多端

略举一例:从林黛玉进府开始,王熙凤为了讨贾老太的喜欢那番表演,先称林黛玉为"标致人儿“,赞不绝口,把林黛玉在贾母面前夸上了天。后来林黛玉失宠于贾母后,使用钗,黛掉包计,逼走了贾宝玉,害死了林黛玉,诡计多端,媚I上压下,表现出了水平!

2:残忍狠辣,两面三刀

红楼梦对王熙凤这一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尤其是在害死尤二姐这件事上"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给人一副恪守贤惠,"和颜悦色",量大宽容的嘴脸,背地里却是"借刀杀人",残忍的逼死尤二姐,却让贾府上上下下说不出一点她的不是,尤二姐直至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真正残忍狠辣,杀人不见血。

3,唯利是图,贪得无厌

王熙凤为维持贾府温情脉脉的晚景,竭尽全力!同时,她也是贾府的掘墓人,这种女人是可怕的!为了给自己在贾府倒蹋之后留条后路,把亲生女儿送给农民,为了获取更多的钱材,惯玩借刀杀人的手段。举个列子:十五回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张姓财主的女儿,名金哥,受聘给长安守备李公子为妻,但财主想髙攀,悔约退婚,又惹不起李守备,于是托一老尼,找到凤姐,结果凤姐榨了张财主三干两白银,逼死了一对鸳鸯,手段之狠,视人死为草芥!不仅如此,王熙凤还利用她的权力把荣府的钱到外放高利贷,据为己有,直至荣府被抄时,她私房钱竞达"五七万金",亲手给荣府挖掘坟墓!

。。。。。。。

这样的女,王熙凤!你们喜欢吗?布衣不喜!






老翁历来是布衣


我最喜欢林黛玉。因为她追求真爱,至死不渝。

当她听说宝玉被舅舅打了,脸上满是泪水,眼睛肿得像桃子。当她知道宝玉终于和宝钗的闺房举行了一个盛大的仪式时,她就搬回了潇湘殿。尸体重一千公斤,但她的脚软得像棉花。当她来到潇湘厅门口时,忍不住吐了一口血。当她死了,她叫道:“宝玉,宝玉。”。她对宝玉的爱是真实而纯洁的,没有任何功利,是两人之间的真爱。

她对宝玉的爱让她活得很长。她对理想和爱情的追求是执着的。在封建社会,她的这种品质是很珍贵的。

薛宝钗过于圆滑老练,而黛玉则与众不同。她朴素美丽。虽然她有时喜欢做一个小女孩,但她对自己很孤独,除了佳木和宝玉,她对自己没有任何依赖。她有诗性、灵性,有冲破封建思想的力量。所以我最喜欢她。

我也喜欢石祥云。因为她敢爱敢恨,热情直率,精力充沛,才华横溢,编织女人,诗情画意,样样精通。她父母去世后由她叔叔抚养大。她姑妈对她不好。因此,她的人生经历与林黛玉相似。但她直截了当,开朗,直截了当,调皮,不期待未来。她甚至敢于躺在花园的青石长凳上,喝醉后睡觉。她和宝玉也是好朋友。有时他们很亲密,有时很生气。但毕竟,他们宽宏大量,从不把孩子的私情放在心里。但她没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薛宝钗的影响。




晓雨影视


其实这么多女孩子,我最喜欢的还是林黛玉。林黛玉是十二钗里最特殊,最耀眼的一个女性,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林黛玉的性格最特殊。

可以说林黛玉的性格最不符合大家闺秀,她少了那个时代大家闺秀的温顺。相信很多人对林黛玉的评价都是小性,爱哭,爱吃醋。这样的性格如果放到现在,完全不是问题。但是在那个时代,女子的德行就应该是薛宝钗那样的,喜怒不形于色,更不会争风吃醋。

所以我爱林黛玉,就是因为她保持了这份纯真的本性,没有让封建礼教把自己的本性淹没了。



第二,林黛玉才华横溢。

可以说,林黛玉的才情在十二钗里是最好的。堪怜咏絮才就是在表扬她的才情,把她和谢道韫放在一起比较。林黛玉爱读书,爱弹琴,还喜欢葬花。可以说她把文人的知识和才女的情怀都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了。她甚至对美都有一种特殊的欣赏力,她说她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却在满塘荷叶里咏出李义山的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意境和情调配合的天衣无缝。

第三,林黛玉个性最鲜明。

林黛玉和那个时代的女性不一样,她不喜欢儒家教条的束缚,最明显的就是,从不劝贾宝玉读书考功名。她甚至和贾宝玉一起偷偷的看《西厢记》和《牡丹亭》之类的禁书。可以说,在林黛玉身上有着超越时代观念的特性,这并不是叛逆,而是一种新生和希望。



贾府里,也就在林黛玉和探春这里能感受到灵动的生命,其他地方都是一片死气沉沉。尤其薛宝钗和袭人,简直沉重的透不过气来。

但是林黛玉这种不受儒家教条约束的思想和行为,必然和那个时代发生冲突。这也是她能和贾宝玉心灵相通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们都是仙界里的人,都有一种超越世俗的思想和生命力。所以林黛玉总是不被世人所理解,更不被贾府的人认可,她后来越来越觉得难以生存,甚至觉得风刀霜剑严相逼。但即便这样,她也没有妥协,依然在和那个时代在抗争。



所以林黛玉身上这些特质完全和那个时代的女性不同。在她身上,总有一种灵动和希望,这潭水总是活的。再加上黛玉的美貌和才情,完全让我对她爱意满满。

和林黛玉相对的人就是薛宝钗了,她不论在思想上还是为人行事上,总是和林黛玉遥遥相对。这也是我非常不喜欢薛宝钗的原因。

可以说,薛宝钗在那个年代就是个大贤人,是个恪守妇德的大家闺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薛宝钗满足了所有人对大家闺秀的要求,却唯独没有满足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她用冷香丸来克制自己,来压制自己的欲望,硬生生将一个如花似玉的生命,压成了一个没有棱角,无欲无求的暮年老人。


薛宝钗和黛玉存在金木之争,存在忠诚和背叛之争,甚至还存在人性上的正邪之争。其实看似是薛宝钗赢了,但实际上她输的最惨。金玉良缘最后赢了木石前盟,但这段金玉良缘并不幸福,而且还误了贾宝玉和薛宝钗两个人的人生。木石前盟看似夭折了,但林黛玉却永远活在了贾宝玉心里。



薛宝钗德行看似很高,但滴翠亭的金蝉脱壳完全出卖了她真实的内心。因此她看似是贤女的典范,却留给读者的争议最大。忠诚和背叛之争就更是输的彻底了,林黛玉自始至终都是纯真的自己,即便没有嫁给贾宝玉,但从没有背叛过这份爱情。薛宝钗有没有爱情尚且待定,但《好了歌》里那句: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明显是在说薛宝钗。所以我自始至终对薛宝钗喜欢不起来。


大白话红楼


晴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贾宝玉房里的四个大丫鬟之一。“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袭人,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花姓,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第二位,宝玉房里四个大丫鬟之首。“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紫鹃,《红楼梦》中的人物,原名鹦哥,是贾母房里的二等小丫头。贾母见林黛玉来时只带了两个人,恐不中使,便把鹦哥给了黛玉,改名为紫鹃。



她聪明灵慧,和黛玉关系很好,情同姐妹,一时一刻不离开,是黛玉的“闺中贵友”。 平儿,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王熙凤的陪嫁丫头,贾琏的通房大丫头(妾)。她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女孩儿。虽是凤姐的心腹,要帮着凤姐料理事务,但她为人很好,心地善良,常背着王熙凤做些好事。 香菱,甄英莲(“真应怜”),是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第一个登场的女性人物,金陵十二钗副册之首,原籍姑苏。是甄士隐的独生女,眉心有一点米粒大小的胭脂记。



四岁那年元宵看社火花灯时因家奴霍启(“祸起”)看护不当而被拐子拐走。养大后原是卖给金陵公子冯渊,中途却被薛蟠看上,为此将冯渊打死把她抢了去,薛宝钗给她起名叫香菱。起初是薛姨妈丫鬟后成为薛蟠之妾,因薛蟠外出被带进大观园。 金鸳鸯是红楼人物之一,她在《红楼梦》一书中,是贾母的大丫头。甚受信任,因为这个缘故,她在贾府的丫头中有很高的地位。


贾母平日倚之若左右手。贾母玩牌,她坐在旁边出主意;贾母摆宴,她入座充当令官。 林红玉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贾府的丫鬟, 林红玉原本在怡红院当差,烧茶炉子喂喂鸟雀,因有几分姿色,每每想到贾宝玉跟前现弄现弄,只因袭人等伶牙利爪下不去手。 司棋,《红楼梦》人物。

贾迎春的丫头。脾气刚烈,雷厉风行。排挤柳家的未果,后与潘又安私通,被撵出大观园。最终与潘又安双双殉情而死。做事干脆利落,有“侠女”之风。


影视启谭


《红楼梦》里描述那么多的女子,我最喜欢林黛玉,最不喜欢薛宝钗。

我喜欢林黛玉,是因为林黛玉比较真诚善良,敢爱敢恨,而且还很有才华。特别是和和贾宝玉的爱情,挺感人的,林黛玉和和贾宝玉他们两个彼此心有灵犀,相互爱慕,但最终没能走到一起,也是挺遗憾的。

林黛玉比较多愁善感,而且还有一点小小孤傲,但这些都阻止不了我喜欢这个人物。

我最不喜欢薛宝钗,薛宝钗这个人城府很深,比较圆滑事故,而且八面玲珑。她其实不太在乎贾宝玉爱不爱她,她在乎的是权利和地位。

薛宝钗的这个性格也许是跟她的身世有关,造就了她必须有这样的性格。

我之所以不喜欢薛宝钗,是有一集是她嫁祸林黛玉,从这一点上我就觉得她很不实在。

《红楼梦》结局是薛宝钗和贾宝玉结婚,最后贾宝玉疯了,我就觉得薛宝钗非常的可怜,她虽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但是我觉得她是很可怜的。


姐妹排行老四


有一道红楼经典送命题。说,林派还是薛派。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有点像粉丝掐对家,只不过文人嘴更欠,心更刁,极尽拉踩之能事。其实,真心是没有必要的,就好比你咋知道你家哥哥有朝一日是不是能组个cp,宝钗和黛玉无论如何,相惜是绝对有的。所以,我当然站林妹妹啦。

首要原因是因为她长得好看。曹雪芹大大一定爱极了笔下的这个人物,恨不能天底下的钟灵毓秀皆落在她身上。似蹙非蹙罥烟眉,似喜非喜含情目。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姐姐是任是无情也动人的花王,而她呀,不是人间富贵花。

她的才华也是不必说的。潇湘馆的书房,堆了一屋子的书,经年勤学不倦,给了她葬花词字字泣血,诗会所作风流别致的底气。其实她也并非不通俗物目下无尘的女子,她的玲珑心思,连王熙凤都比不了。说她情商低,可她若愿意,谁不觉得她可心儿又可爱。只是她和宝姐姐毕竟是两类人。同样事事都明白,不过一个随分从时,一个放飞自我而已。

袭人向她示好兼试探,她说,这日子,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这话说起来何其痛快,也因为这句话,袭人彻底倒向了薛宝钗。 可世上的道理本就是这样,风刀霜剑永远无法被花团锦簇掩盖,只是这一句实话,却并非人人都有这个勇气宣之于口,现之于行。

可我之所以喜欢她,除了以上官方的理由外,最重要的,大概是,我这辈子都成不了她。

这是一个极骄傲的姑娘。她确实有骄傲的资本。她的父亲名门之后,一榜探花,她的母亲豪门贵女,金尊玉贵,她本人绛珠转世,仙子历劫。然难得的不是安逸的时候身怀傲气,而是在风催雨折时一如往昔。丧父,丧母,寄人篱下,外祖母护她不住,心上人自有金玉良缘。天差地别的境遇,可她永远都是那个骄傲又纯粹的黛玉。

即便在今天,当女性也可以不用被困在后宅,可以凭自己安身立命的时候,我们哪怕再不甘,也要被逼着学一学宝姐姐的随分从时,克制放飞自我的躁动内心。我们想要唱歌,却被扼住咽喉,想要跳舞,却被缚住双足。方圆不能周,方枘圆凿之下,就是外圆内方又有什么意思。如果真的可以九死未悔,屈原自己又何必哭哭啼啼地作妇人之态,盼着谁怜惜呢。不忘初心,哪里这样容易。

鲁迅说过,娶媳妇是万万不能娶她这样的,等闲人消受不了。你看,在现实里,这个姑娘,女性不愿做她,男性不想娶她。所以这样一个美好的经典文学意像,我们就对她好点儿吧。

我们怜惜的,永远都是书里的林妹妹。

结尾附晓旭版美照一张。来源于网络,侵删。


葱妹


喜欢的女子很多,但我要推荐一位非常不起眼的小角色“赖嬷嬷”!

贾母要给凤姐过生日,突发奇想玩起了众筹,兴致勃勃把各屋的夫人、小姐和有头脸的奴才都召集了来。退了休的赖嬷嬷,就是在这一回出场的。

她的出场,和别的老妈子可不一样。在贾母面前,尤氏、凤姐都站着,她却坐着。凤姐过生日凑份子,她的份例是按主人的标准,在少奶奶之下,小姐们之上。

两个儿子分别在荣宁二府当大管家,儿媳是管事婆子,一家人都在贾府的重要岗位上任职。作为贾府最有脸面的下人,赖嬷嬷却没有被眼前的风光迷惑。正是她的眼界和格局,福荫了儿孙数代。

《红楼梦》中大部分下人,都让儿女进贾府继续当奴才,皆因这是一份好工作,钻营得好,事少钱多还有面子,世代为奴又有什么关系。

赖嬷嬷却做了一个完全相反的决策,为刚出生的孙子赖尚荣赎了身。在她的未雨绸缪之下,赖尚荣不但没当接班奴才,而且照着“公子哥儿似的读书写字”的方式培养,并靠着贾府的关系,捐了个县官,彻底摆脱了固有社会阶层,得以和宝玉一桌喝酒称兄道弟。

她教育孙儿:“县官虽小,事情却大,作那一处的官,就是那一方的父母。你不安分守己,尽忠报国,只怕天也不容你!”

一句话,就显出了老太太的格局。这个老嬷嬷,面上恪守奴才本分,实则善用资源借力,对外长袖善舞,对内严于律己,既能闷声发大财,也能抓住机遇完成阶层逆袭,最终带领整个家族华丽转身。



快乐小将


对薛宝钗和史湘云印象比较深刻,感觉现实中经常会遇见类似的人,也比较好打交道。如黛玉者,感情很真挚,可惜太敏感了,累人。其它种种美女,如繁星点点点缀夜空,无心留恋,只能报以45度仰望天空的石化姿势。





Morn


我更喜欢大气的薛宝钗。薛家女儿薛宝钗恰是一朵艳丽的牡丹,却芳华内敛,没有林家妹妹时不时露出的锋芒。她一直是坚韧而隐忍的,因为她是薛家的女儿,因为薛家有她不是很精明的母亲薛姨妈,还有一个不成器的哥哥薛蟠。她代表着薛家女儿曾有的荣光,又不得不面临着那个显赫一时的家族的危机。在我看来,在大观园众多的姐妹中,若为男儿,能为家族博上一博的只有薛家女儿宝钗和贾家的探春。薛家女儿不应只是那困于闺房的名门小姐,她应是女中的豪杰。只可惜她的思想中有太多那个时代对于女子的限制,只落了个悲哀的结局。

最不喜欢的是妙玉,可爱的一面只表现给宝玉。为人清高是一回事,自命清高又是另一回事,一个在世修行的人那么势力,给对老太君就给好茶,给刘姥姥喝茶用的茶杯都要扔了,还“若是我吃过的,就是砸碎了也不能给她”叫人打水洗地。种种行为都让人愤怒!



打春绿视频剪辑


我最喜欢林黛玉。作为旧时代弱女子,却能执着追爱,当宝玉被贾政毒打,黛玉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当知道宝玉宝钗闺房成大礼,痛苦的黛玉,身子竟有千百斤重,两只脚却象踩着棉花一般,一口鲜血吐了出来。直到她临死时,尚在呼念宝玉。

她单纯、美丽。她有诗才,有灵性。在大观园众花之中,唯有黛玉的美尤其让人心生疼怜。

这是多么才华卓绝的奇女子啊!读《四书》,读角本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隐、陆游等人的作品,熟读成诵,且有研究;善于鼓琴,且亦识谱。她的身上,有薛涛、李清照等历代才女的影子。不仅才情旷世,而且性格脱俗纯真。难道她没有洞察时弊的敏锐吗?不是的,凤姐的花招她一清二楚,贾府的“后手不接”之患她也并非茫然无感。但她既没有入世的兴趣,也不屑处世的心机。打个比方吧,林妹妹是大观园中的屈原。

红楼儿女中最不喜欢的人物是花袭人。与黛玉的高洁相比,身为丫头却八面玲珑,让宝玉凡事相商的袭人,不仅地位上处于另端,更是品行的另端。

伺候贾母的时候,心里眼里是贾母,伺候宝玉了,心眼里则全是宝玉。有贾母靠山,有宝玉信任,王夫人那里通风报信,怡红院丫头们说,十足的“花点儿狗”派头。 

好个卧底,让清清白白的晴雯遭了殃。而事实上,晴雯是丫头中的黛玉,两相对比,更显袭人的不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