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玉米上市后,价格能否突破“1元”大关?能否卖个好价钱呢?

新大风歌


如果以标准水(14%)和达到国产三等为标准来计算价格,2019年华北地区新产玉米上市后期整体突破一元每斤,也就是2000元每吨问题不大。但是东北地区的新产玉米想要整体达到这一价格高度则面临比较大的困难。不过后期有很大概率逼近甚至突破“1元大关”,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优质的新产玉米方能如此。


目前,华北地区的优质玉米干粮卖粮已经达到了一元每斤左右,而东北多个地区的新产玉米市场现价还是在八毛到九毛每斤之间。当然,如果能够耐心等待,具体来说可以等到来年的春天再卖的话,2019年产的东北玉米也很有可能卖价达到一块钱一斤。

今天已经是九月的最后一天,华北地区的河北,山东,河南等地的玉米已经上市,受含水量,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其市场价格还是没能突破“一元”大关,大多在九毛钱每斤左右徘徊。而诸如少量收获完毕并且进入现货市场的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的新产玉米(百分之十四水)企业收购价格大多还只在1700至1900元每吨,至于说含水量较大的湿粮或者棒子粮,价格多在五毛左右……

展望后期,个人以为在未来两个月时间里,即便是在国内新产玉米上市高峰来临之际,其市场价格也不会整体突破一元每斤大关,但保持在九毛每斤左右也就是1800元每吨。


截止目前,全国几大玉米产区中已经有不少量的华北玉米和少数的东北玉米开始上市,但是整体来看,距离2019年新产玉米大规模入市还有大概一周左右的时间。可是以目前国内新产玉米的市场价格来看,整体距离2000元每吨也就是一元每斤还有一定的差距。

而随着新产玉米上市高峰的来临,再加之目前仍旧有庞大数量的临储玉米粮源仍在陆续进入国内现货市场,严重挤压新产玉米的市场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新玉米的上市价格良好表现。所以。要想看到今年的新玉米价格“一路高歌”,还需要耐心的等待。


钟情三农


受制于2019生猪存栏量的明显减少,以及农民家庭散养和养殖大户规模的不断缩减,导致了以玉米为主要饲料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下滑,随着北方地区夏季玉米的收割已经接近尾声,大量的新鲜玉米上市,促使玉米价格有达到了一个冰点,目前我所在的菏泽鲁西南农村,新鲜玉米带轴直接出售价格为0.4元每斤,经过简单晾晒过后的玉米收购价格为0.85元,视水分多少上下浮动2角左右。

2019年新玉米上市后,价格能否突破“1元”大关?能否卖个好价钱呢?

祖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种植玉米的产量规模不同、使用量多少、以及玉米的分拣工序不一致,也会导致价格出现一个明显的差价,结合本地区的玉米销售情况,我个人认为,新玉米上市后价格很难突破1元大关,能保住1元的水平线应该就很不错了,并不看好后市的玉米价格走向,玉米今年同样很难卖一个好价钱。

产能保持正常,需求不断减少

虽然这个夏天北方地区严重少雨,玉米一直处于干旱状态,但是浇灌过后的玉米依然有一个很不错的产量,阳光充足,在加上这个季节没有出现很恶劣的雷雨大风强对流天气,导致玉米产量明显减少的倒伏情况没有发生,所以收成相对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随着今年生猪病情的发生,导致了上半年养殖户一片哀鸿,病情促使了养殖户的盲目快速处理出栏生猪,严重打击了养殖人情,也就造成了很大一部分养殖户纷纷改行专业,众所周知玉米是家禽食用占比非常大的一种农作物,玉米产量保持不变,养殖户减少,市场供求关系出现失衡,玉米价格可想而知。

很多农民都有一个误导,认为猪肉以及家禽价格的走高会水涨船高带动玉米等农作物价格的增高,这是一个很片面的认识,我们应该很清楚的了解到,猪肉价格的增高,是因为生猪以及家禽存栏量的减少所形成的,并不是公众对肉类的需求量增大,物以稀为贵,养猪的少了,猪肉行情变好,大量的玉米等农作物存放,所以就会造成玉米滞销,继而引起价格下滑。

说的直白一些,只有公众市场对于猪肉等家禽的需求量增大,带动整个养殖需求,提高农民的养殖热情,才能出现农作物价格的增长,或者是猪肉处于滞销阶段,需求平缓,养猪户存栏的时间增长,也会导致玉米使用量的增加,当然后者是我们并不想看到的。

关于后市玉米价格猜想?

同样个人认为,从现在到年前玉米价格应该会保持在一个平稳下降的水准,涨幅希望不大,但是降价也不会很巨大,2019年新上市的玉米,能卖的都已经卖了,不能卖的农村都已经做了储存的大算准备,惜售心理明显,玉米价格真正的拐点应该出现在年后。

好了伤疤忘了疼,病情带给养殖户的创伤会随着时间而抹去,再加上下半年肉类价格的不正常爆发,一些幸运养殖户的暴富,跟风的心理在加上各种有利政策的扶持,会促使养殖业出现一段小的高潮爆发,所以新兴养殖户的加入,以及养殖大户的增产增量会带动玉米等农作物需求的增强,供应关系的活跃会形成玉米出现一个涨价的阶段。

我在这里建议农民父老乡亲的是,现在晾晒过后的玉米不要盲目出售,完全可以择高价而动,既然晒干了,那就不妨多储存一段时间,今年降水量不多,晾晒过后的玉米完全可以储存到年后,到时候在出售也不晚,种地不容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千万不要践踏自己的劳动收入。

我是农村小小李,菏泽农村人如果你对我的回答有些许满意,希望你能给我一个点赞关注,你的小手一挥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农村小小李


价格一元还需要突破吗?本来价格就一元有余。谈到玉米,农民兄弟都有一肚子的伤心泪吆!八十年代直到现在,四十年来一直是一元左右徘徊,其它工农业产品比起初翻了几倍十几信的价值,这理那里说去。近段时间由于生猪存栏下降有人因为玉米价格会有波动,本人看来,波动不大,因为俺周边有很多养殖户改养了鸭,鸡等其它蓄禽产品,同样是玉米的用量大户。再者,生猪不久就能复兴原有产能,所以说,一小会波动并不是真正价格的体现。


用户4451388095969


今年天气干旱少雨,有很多农村几乎绝收,能浇的地还好点,总体来说不是很理想。现在的新玉米我们这是九毛五。放到冬天或来年春天有望突破一元。





王大在农村


目前各地秋收玉米已经陆续开始,因玉米晾晒需要一定周期,再加上黄淮海地区还有秋耕和秋种农忙工作,因而当前新季玉米还没有全面上市,只能对于近期玉米走势做一个预判:9月份是以玉米掉价为主,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习惯早卖粮食农户的积极性,因而9月底的玉米行情出现了下跌态势放缓迹象,部分地区玉米价格也迎来了小幅上涨,涨幅仅为每吨10元左右。在我看来,10月份玉米价格或将迎来趋稳并有所上涨,但涨幅应该并不会像去年那么明显,毕竟今年需求不给力,供应端却是新粮和陈粮众多,使得市场上供过于求局面严重,会制约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因而今年玉米价格突破“一元”可能会比较渺茫,农户需要调整心态,可在价格较为合适时分批出售,避免“卖跌不卖涨”!



因我们这边地处鲁西北,是处于华北平原南端,目前已经陆续开始收获玉米,而一些习惯早卖的农户是出现的带棒玉米,虽然新季玉米质量还不错,产量大概在1200斤左右,但因上市供应量多和水分大,当前新季带棒玉米价格仅为0.42元/斤左右,即亩产收益才500多元,去除农业生产成本后基本上利润所剩无几,不过,近期也出现了贸易商抢购低价带棒玉米囤货现象,随着需求提升,或将有助于后期价格上涨,但后期也面临各地新季玉米全面上市压力,使得玉米价格上涨幅度非常有限!

根据相关预测,随着9月份低价持续打击,目前急于早售的农户基本上卖的差不多了,很多农户开始改变售粮状态,选择观望待涨的农户越来越多,使得市场上新季玉米供应量增长有所放缓,为此一些工厂开始从收购标准上下手,或许已说明目前玉米价格已经开始触底,很难继续大幅下跌了!另外,一些市场敏感的贸易商为抄底,也会在玉米行情趋稳时迫不及待的增加采购量,进而有助于提升玉米行情,因而后期在新季玉米全面上市前或将迎来小幅上涨!



不过,也要看到下半年玉米行情的不利因素,俗话说“玉米价格上涨看山东”,因很多玉米需求企业位于华北和山东等地,往往这里需求量大,但近些年随着环境治理影响,下半年为了保障空气质量会有一些限流措施,因而在环保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可能不利于玉米需求方增加开机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物流运输,再加上新季玉米潮粮比较多,水分不均匀,并不利于需求企业扩大备货量,导致目前随用随收较为普遍,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玉米需求量提升,使得玉米价格上涨较为困难。

另外,今年养殖业受到重创,使得玉米饲料需求量大幅下滑,尤其是今年养猪业的存栏量下滑了近40%,恢复产能之路又比较漫长,使得玉米饲料需求很难在短期内大幅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玉米价格上涨!再加上今年上半年东北等地贸易商选择了囤粮惜售策略,以及临储玉米去库存压力,使得下半年玉米陈粮供应量充足,会加剧与新季玉米的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使得今年后期玉米价格反弹的幅度和时间非常有限,因而农户售粮切莫盲目跟风,尽量适时出售,争取种植效益最大化!

由于今年玉米行情不乐观,接下来的市场调控政策目前并不明朗,使得后期玉米价格上涨空间比较模糊,目前很多惜售看涨的供应方也在期待后期玉米托市收购、用粮了企业补贴等政策出现,以及临储玉米的及时退出,使得玉米市场供应量有望减少,需求量明显提升,进而有助于玉米价格出现阶段性上涨趋势,因此,当前处于收获时节的农户可以适当惜售待涨,如果不着急出售时可以考虑等到年底企业备货阶段,届时会因需求方备货量增加,或将有助于玉米高价行情的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