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千窟列鳴沙,崖壁紛披五色霞

敦煌古稱沙州,位於古代中國通往西域、中亞和歐洲的交通要道一一絲綢之路上。這裡因曾經的輝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而聞名於世,是世界遺產莫高窟和漢長城邊陲玉門關、陽關的所在地。

敦煌——莫高千窟列鳴沙,崖壁紛披五色霞

敦煌——莫高千窟列鳴沙,崖壁紛披五色霞

敦煌南枕氣勢雄偉的祁連山.西接浩瀚無垠的羅布泊荒原,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東峙峰巖突兀的三危山,目之所及都是沙漠和戈壁灘零星的駱駝草,廣袤而寂靜。這裡有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石窟.內有大量精美的壁畫與雕塑,以及聞名於世的飛天。被遺忘的輝煌在埋藏幹年後終於被發現,並被賦予了新的使命,人們來到這裡,感受他的深沉與神聖。悠久的莫高窟、奇妙的月牙泉和鳴沙山、還有那殘缺的玉門關,共同訴說著敦煌的滄桑歷史與美麗傳奇。


敦煌——莫高千窟列鳴沙,崖壁紛披五色霞

只要想一想,在茫茫的戈壁上,一條通向天邊的小路,身邊雖黃沙漫漫,但心中有一片綠洲,路途便不再枯燥,那綠洲上還有帶著面沙的樓蘭姑娘。


敦煌——莫高千窟列鳴沙,崖壁紛披五色霞

敦煌——莫高千窟列鳴沙,崖壁紛披五色霞

莫高窟

如果說在廣垠的沙漠中,敦煌這片綠洲是大自然的奇蹟,那麼莫高窟就是這片綠洲中人類的奇蹟。雖然在漫長的歲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襲和人為的破壞,它至今仍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延續時間最長的佛教藝術和歷史文化寶庫。站在莫高窟九層樓上眺望那漫無邊際的戈壁沙漠,會觸摸到莫高窟幹年的跳動脈搏。這幹百年前的遺蹟凝結了藝術與佛派的精華。

敦煌——莫高千窟列鳴沙,崖壁紛披五色霞

敦煌——莫高千窟列鳴沙,崖壁紛披五色霞

月牙泉

月牙泉像初五的一彎新月落在黃沙裡,在沙山的懷抱中嫻靜地躺了幾幹年。從沙山上俯瞰下去依舊清澈如干百年前,夜晚可一睹〃泉映月而無塵〃的景象。鳴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對孿生姐妹,確有〃鳴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所以每提及一個必然少不了另一個,所以這兩個景點形成了一個獨特景觀。但是這個奇景日漸乾枯,所以我們要保護起來,不要讓它消失了

敦煌——莫高千窟列鳴沙,崖壁紛披五色霞

白馬塔

白馬塔為一座覆缽式磚泥結構佛塔,是中國民間建塔藝術和佛教建築藝術的完美結合,塔底部為八角形磚砌塔基,置於八角形磚泥結構高臺之上。整塔結構獨特,造型大方,為中原造塔所稀有罕見。景點比較小,有趣的是院落的四周有非常多的果樹,上面掛滿了蘋果,飄浮著一股誘人的香味。

敦煌——莫高千窟列鳴沙,崖壁紛披五色霞

敦煌——莫高千窟列鳴沙,崖壁紛披五色霞

魔鬼城

雅丹魔鬼城位於新疆、甘肅交界處,身處廣袤無垠的戈壁之中,它佈局有序、造型奇特,是一座獨一無二的天然雕塑博物館。強勁的西北風颳走了戈壁表面的細沙,僅留下青灰色的粗沙粒,使其表面呈現出青色的波浪,一座座土黃色的古城堡聳立在青灰色的戈壁之上。由於風沙的侵蝕,雅丹地貌每年都在消減,所以我們更要保護這片神奇的土地,不要讓它只能成為記憶。

敦煌——莫高千窟列鳴沙,崖壁紛披五色霞

敦煌——莫高千窟列鳴沙,崖壁紛披五色霞

玉門關

現在的玉門關遺址,是一座四方形/」\\城堡,聳立在東西走向戈壁灘狹長地帶中的砂石崗上。前往玉門關景區,可以欣賞到一望無際的戈壁風光、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和形態逼真的天然睡佛,以及戈壁中的沙生植物。這些景物與藍天、大漠、綠草構成了一幅遼闊壯美的神奇畫面。

敦煌——莫高千窟列鳴沙,崖壁紛披五色霞

西幹佛洞

因位於敦煌莫高窟(俗稱幹佛洞)之西而得名,距離敦煌市區約35公里,開鑿於黨河河岸的懸崖峭壁上,是敦煌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藏於巴黎的敦煌遺書記載,西幹佛洞的開鑿時間應早於敦煌莫高窟,最晚也於莫高窟同一時期,它與莫高窟僅隔一道鳴沙山。現存洞窟16個,大都為北魏時所開鑿,只有其中9個窟可以觀賞,其它各窟因無法登臨所以只能在崖下仰望。北魏洞窟第五窟中心柱東面座下有佛門弟子昊藏為其亡袓父母及父母造像寫的發願文一篇,尚有70多字可以辯認,這一北魏時的手書真跡極為珍貴,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敦煌——莫高千窟列鳴沙,崖壁紛披五色霞

三危山

敦煌——莫高千窟列鳴沙,崖壁紛披五色霞

三危山,又名卑羽山,在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綿延60公里,主峰在莫高窟對面,三峰危峙,故名三危。

出敦煌市東南行,在距莫高窟3公里處軌道左行,再2.5公里即到三危山下,穿越山間炸劈出的一長350米的陡峭彎路,越山行3公里即到〃三危聖境〃。東西向約6公里的景區有山門牌坊、王母宮、觀音井、阿彌陀佛殿、觀音殿、龍王廟、平安廟、釋跡牟尼大佛、老君廟等廟宇宮觀建築,遠山上還有樂堂和各種碑刻、塑像。

創作不易。各位朋友點點關注,為喜愛旅遊的你分享更多美景,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