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最好的自己,置身于百花盛开的春天

小时候我最爱看《十万个为什么》,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总想搞清楚其中的奥秘,可上学后才发现“为什么”并不好玩,因为语文老师会问你“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数学老师会考你“阴影面积怎么求”,英语老师会提问“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如何用”,当新奇变为不得不绞尽脑汁思索的问题时,其中的乐趣便荡然无存了,这似乎与我们时常考虑的各种意义不谋而合。

遇见最好的自己,置身于百花盛开的春天


十年寒窗苦读究竟是为了什么?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地辛劳是图什么?吵闹拌嘴如嗑瓜子般稀松平常的婚姻为何要苦苦支撑?当牛做马养儿育女的结局会怎样?我们无时无刻不被这些疑虑困扰着,犹如面对着无数个五彩斑斓的甬道,可步入其中才发现原来它们都是通往泥潭的死胡同,于是我们变得焦灼难耐、烦躁不安,悔恨与恐惧成为抽打心灵的皮鞭,苦闷和彷徨化作对人生的终极拷问:生命到底是什么?

遇见最好的自己,置身于百花盛开的春天


好像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到的体验与感受,而我最欣赏当代作家木心的体悟:“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换句话说,没有答案才是最好的答案。我们正是在强烈的目的性中多了执着少了趣味,为了考全班第一不敢早睡,为了谋得经理的位子殚精竭虑,为了家丑不可外扬而忍气吞声,为了孩子的开心而委曲求全,我们眼睛紧紧盯着高空绽放的焰火时,却已置身于漆漆的黑夜。

遇见最好的自己,置身于百花盛开的春天


如果我们不去刻意在乎每件事的意义,而是放松放松心情,漫无目的地留意一下周围的景色,也许生活会变得鲜活许多。每解算出一道数学难题都跟在海边捡到一个贝壳般兴奋,哪管他裤管是否被打湿;苦口婆心地拉客户只当是有人肯陪自己聊天,即使买卖不成也不会气恼了,更不必纠结于如何进步的费尽心机;把夫妻赌气视作锻炼肺活量的快跑,便能给马勺包上护套免得跟锅沿叮当硬碰;识破了养儿防老的虚幻,方明白最亲近的人还是老伴。

“如何是好”恰似横亘在我们面前的扇扇门扉,令人沉迷于其背后神秘的诱惑里,沉溺在利弊得失的焦虑中,岂如大胆地推门而入的畅快,哪管他门轴咿呀作响,哪管他门后是否有恶犬,我们不都是在狐疑中趟出了路子,在恐惧里吓大的吗?非要整明白山后的景色是否更加怡人,只会在山峦间的小道上迷路;非得算计清楚捡拾每粒芝麻的收益,到头来只会错过甜美的大西瓜。迷失往往不是因为选择时的判断,而是源于选择后的悔恨。

遇见最好的自己,置身于百花盛开的春天


正是由于不再追究“如何是好”,我们才发现自己永远都处在刚刚好:错过了太阳喷薄而出的瞬间,同样能欣赏光芒四射的朝霞;没有打破头当上部长,可少了日理万机提心吊胆的操劳;没有别墅豪车的排场,而粥可温立黄昏同样温馨可人;少了儿女的陪伴,老两口深切地感受到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真谛。我渐渐明白了,世上何止有十万个为什么,穷尽一生也不会全搞懂,但只要不执着于孰好孰坏、哪个更好的谜团,便能遇见最好的自己,就能置身于百花盛开的春天。

2020.2.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