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焦岱鼎湖延壽宮的歷史記載和傳說

鼎湖延壽宮 歷史記載和傳說 秦代:秦始皇嬴政己卯25年(公元前221年)在焦岱建造鼎湖宮御羞苑,為大秦的上林苑別宮。距今已有2260年曆史。

藍田焦岱鼎湖延壽宮的歷史記載和傳說

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漢武帝劉徹在焦岱鼎湖宮大修上林苑。 元狩登亥五年(公元前118年),漢武帝劉徹休息養病於鼎湖宮上林苑,其後將該宮更名為鼎湖延壽宮。 漢宣帝劉詢地節四年(公元前69年)立皇后五年後,廢漢孝宣霍皇后(霍光女兒霍成君)於昭陽臺宮,後將其送到鼎湖延壽宮,其在該宮內自殺,就近埋葬在距鼎湖延壽宮以西三里的獨立小山包上,山包高約30米,即貴人剎的桃花嶺上。 2004年2月24日,《西安日報》18版車寶仁著文《黃帝“鑄鼎”“昇天”於何處》中記敘:“《地理志》:湖本在京兆……鼎湖延壽宮遺址今在藍田縣焦岱鎮,原註文在藍田極為正確。《貞松堂集古遺文》卷13第23頁有“藍田鼎湖宮行鐙” ……《秦漢瓦當文字》卷1第10頁有‘鼎湖延壽宮’ 瓦,12頁有‘鼎湖延壽保’瓦,‘湖字’皆作‘胡’。” 《漢長安詞典》第207頁:“鼎湖宮,西漢離宮。漢武帝時營造,位於上林苑東南邊界,相傳黃帝在此鑄鼎,鼎成後,天上有龍降臨,迎帝上仙。皇帝的隨從、小臣攀龍髯而上者72人。漢武帝因黃帝故事命名該宮。鼎湖延壽宮遺址在今藍田縣焦岱鎮。”

藍田焦岱鼎湖延壽宮的歷史記載和傳說

《西安通覽》第913頁記敘:《三輔黃圖》鼎湖宮:“昔黃帝採首山銅以鑄鼎……漢武帝於此建宮。”陳直注:“鼎湖宮遺址在今藍田縣焦岱鎮。”有鎮南出土“鼎湖延壽宮”瓦當作證。白鹿原從古至今,又名首陽山,鼎湖宮於此而得名,是漢武帝避暑之地。也是防禦匈奴進攻長安的戰略退避要地,粉色有長鬍騎校尉駐守。《漢書·郊祀志》載:“天子病鼎湖甚,即指此。” 傳說漢武帝劉徹對鼎湖宮十分喜歡,下旨進行擴建,又修建了上林苑,宮闕精巧,氣勢宏偉。劉徹曾在此宮休息養病,後將該宮更名為鼎湖延壽宮。同時再次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擴建,使宮殿連綿三里,金碧輝煌,十分壯觀,並從長安至鼎湖延壽宮專門修築了官馬大道。 傳說,鼎湖延壽宮在宋朝時因一場大火,將此宮化為灰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