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强?即使自己家的孩子很优秀?

蚁族小民心


这是真实存在的,只有体会过的人才真的懂得其中的滋味。

昨天跟一个朋友聊天,刚好聊到这个话题。

朋友小学初中的学习成绩很好,基本上都是班里的一二名。但是在爸爸眼中,你永远是做得不够好,因为爸爸只要提到学习,一定是会说到表姐。

表姐的学习确实很好,而且自控力很强。事实也证明她确实是学霸!从小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一路顺风顺水。后来去了美国读医学博士,也是以极佳的成绩毕业,顺利拿到美国医生证。

朋友自己觉得肯定是比不过表姐,但是自己的成绩也是很好的呀。无奈爸爸每次都是这样拿着表姐来说,内心不免会有很大的压抑情绪。

可是多年之后,妹妹告诉ta说:我爸在家总是提到你,这让我觉得自己好失败。

这就是自己的孩子不管如何优秀,家长总是认为不如别人家的孩子。殊不知,家长过高的期望会让孩子压抑,过大的压力也会让孩子在未来的发展中不够自信。


榜样是需要的,但是最好的榜样不是爸妈给定的,而是孩子自己寻找到的。如果孩子自己认定的榜样,你会发现ta动力十足。如果是父母给孩子找到的榜样 ,孩子要不就不屑一顾,要不就压力山大。


我们可以给孩子找到一些榜样,但是不能一味地希望孩子就要向这些榜样看齐。特别地,我们不能总是让孩子看更好的。孩子也需要家长的认可,需要感受到父母的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好,这样的孩子才自信,也会在未来中表现更好。作为家长,我认为接纳孩子才是最关键的一步。

让孩子以一个普通人的姿态出发,反而更容易给我们带来惊喜,您说呢!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很多家长都是这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强,会不自觉的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弱点来对比。

我们小区的轩轩妈就是这样的,轩轩小时候喜欢绘画,轩轩妈就给孩子报了绘画班,孩子也争气,画的不错。轩轩妈又发现小区里轩轩的同学乐乐打的架子鼓也不错,就又让轩轩去打架子鼓,可是轩轩不喜欢架子鼓,每次去上课都不上去。这应该就是父母觉得自己孩子一定要比别人的孩子强的表现吧。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是这几方面的问题

1.攀比心理

在这个什么都看成绩的时代,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强,这也算是人之常情。

2.鞭笞孩子

父母想通过别人家的孩子来给孩子指出一个努力的方向,觉得让孩子看到和别人的差距才能更好的刺激孩子,让孩子行动起来。

其实我觉得总拿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来做对比,不是太好。

例如,孩子这次考了60分,下次考了70分,别的孩子可以考到90分,你说这是该鼓励还是拿别人的成绩来刺激孩子呢。

所以说,总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和自己的孩子作对比,不是一件好事。

你会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吗?可以留言讨论哦!


然规教育说


我觉得有两方面原因:

1、这只是家长的惯性激励。

老一辈也好,新一辈也好,很多父母真的习惯用这种方式激励孩子。有时父母未必真的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好,因为不知道其他更好的教育方法,所以就习惯使用这种“祖传秘笈”来教育孩子,希望以这样的方法令孩子变得更优秀。

前几天看到这样一个新闻片段:母亲节,儿子回家陪母亲大人吃饭,母亲心里其实是很高兴的,但嘴上却不是这样说的。

儿子说:“妈妈,母亲节快乐!”

母亲大人嘴一捌,说:“快乐个啥?星期六、星期天老是回来吃饭,害我累得很!”

儿子连忙说:“妈妈,别累着,我们出去吃。”

妈妈脸一拉:“出去吃什么饭?你一天挣很多钱吗?”

儿子无奈答道:“妈,那你想我咋的?"

这虽只是一个生活片段,却是生活中很多父母的教育方式,明明心里喜欢着,嘴上偏说不。明明是关心孩子的,可说出来的话却像是骂孩子一样。

这并不是父母不爱孩子,只是父母们不善于去表达,或者羞于去表达爱。儿女们也没必要太过计较,因为那可爱的父母们可能转过身去就会在别人面前赞扬起你来:我家那个......这时,到你成了别人家的好孩子了,何等优秀,所以,何必羡慕别人呢。

2、这有可能是家长的片面看法。

有时父母可能真的会觉得别人家的孩子优秀。因为,别人家的孩子并非朝夕相处,父母看到的只是别人优秀的一面,并不知道别人的缺点,所以在父母眼中,别人是完美的。

而自家孩子朝夕相处,优点缺点暴露。想想优秀的你,是不是也经常做一些令父母生气的行为?这时缺点肯定会被放大,优点会被忽略。有缺点的你怎么比得过别人家的”完美“?

其实在大多数父母眼中,无论自己的孩子是否优秀,但在父母心中都是最好的。


十安育儿


现在社会很多家长都是这样的心态,根本原因在父母多多少少都有比较心理。

为什么会有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家孩子强的认知呢?

因为别人都把自己家孩子最优秀的一面拿出去秀,比如第一单元他考了100分,家长满世界炫耀,而第二单元就考了80分,父母就觉得丢人藏着掖着。而你只知道他家孩子考了100分,所以印象里他家孩子很优秀。而你自己的孩子一手带大知道他的全部,优点和缺点。

还有许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往往都是看到自己孩子不足的地方,你拿10cm的绳子和人家20cm长的绳子比,当然是比别人短。

最后想说,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只要在养育的过程中我们都尽心尽力,孩子身心健康,他就是最美的发光体。


六two麻麻


这应该是跟很多家长的看问题惯性有关。很多人会习惯性的看到别人孩子的优点,拿别的孩子的优点来对照自己孩子的缺点,自然会感觉自家的孩子远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还有一种错误的方式就是,只看到自家孩子的优点,拿自家孩子的优点和别人家孩子的缺点相比。这两种都会造成对自己孩子错误和片面的认知,从而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



而既能看到自家孩子的优点,又能够明确的了解自家孩子缺点的家长,还是非常少的。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如果不能够全面了解自己孩子的优缺点,了解别人的家庭教育,那么就很容易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输给其他的家庭。

知己

所谓的知己,就是应该全面了解自己孩子的天赋,并根据自己孩子的天赋来做科学的规划,尽量的扬长避短。

在孩子核心素养的培养上也是如此,要了解到自己孩子在核心素养上有哪些不足,有哪些方面做得不错,有哪些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和改善。

所以在家庭教育上,如果能够做到有效的知己,那么就可以在家庭教育上变得轻松自如。



知彼

所谓的知彼就是应该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了解国际前沿的现代家庭教育知识。如今的家庭教育研究发展非常的快速,很多的时候可能几年前的知识,就已经变得落伍和落后了。现实中不要说我们的家长,就是非常多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在全新的现代家庭教育知识的认知上都是非常落后的,很多的还在用几年前、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知识和经验教育孩子。如果别的家长都是用全新的,最科学的现代家庭教育知识在教育孩子,而我们还在用已经被淘汰的知识在教育孩子,那么这种差距自然而然就会远超我们的想象。

所以,如果能在家庭教育中做到知己知彼,自然就可以轻松的培养出天才。这就需要我们的家长朋友,有效的提升自己的现代家庭教育素养。


学习力教育视点观察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别人家的媳妇、老公总是最好最漂亮”,孩子也是别人家的比自家的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认知?山村老师认为其罪魁祸首:攀比心在作怪!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家长的心愿,但身为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而不是用自家孩子身上的缺点去和别人家孩子身上的优点做对比。如果用自家孩子缺点和别人家孩子优点做比较,家长永远只会觉得自家孩子不如人。

其实家长的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行为,他会给孩子带来一系列的伤害:

拿自家孩子与别人孩子做比较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孩子在完全依靠父母的阶段,他们最在乎的是父母的感受和看法,如果爸爸妈妈都说别人做得好,自己做不到的时候,留给他们的只能是深深的无助和自卑。

记得小学时候,父亲总把我拿了和同村中学习最好的孩子做对比。每次考试结束之后,都会对我说:“你看,某某又考了满分,而你呢?才考了90多分,别人行,为什么你就不能?难道你就比别人差”。也许父母说这话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的上进心。但父母忽略了,父母的这种行为,会让孩子理解成对自己能力的否定,像一个蹲在角落里被遗弃的孩子,只看得见他人的光鲜和靓丽,看不见自己的秀美风景,难以建立真实的自信。

拿自家孩子和别人孩子做比较会让孩子感觉没有价值感

当父母在数落自己的孩子,这也不如别人,那也不如别人的时候,孩子内心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无能感,这种无能会让他淹没在毫无价值感的自我评价中。

很多时候,我们的父母在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的时候,自家孩子往往无形中被父母贴上“不够优秀”的标签,自己的努力被父母否定。当父母在否定自己孩子的时候,父母无法关注到孩子内心的孤单,想要被认可的渴望,以及对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希冀。



总结语: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这是一种非常不明智的做法,不仅害了孩子还害了家长。自己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孩子,独一无二的孩子,和别人又有什么关系呢?身为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而不是盯着孩子身上的缺点并无限放大。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愚见,对于这种别人家的媳妇别人家的老公别人家的孩子都比自家好的观点,各位网友又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各位留言吐槽!


山村老师看教育


1、因为不熟悉,别人家孩子总是好的。

2、用别人家孩子,打压自己孩子。

3、老板,总会说他有个朋友,他朋友的团队一个月做多少流水,多厉害,也是一样道理。

4、别人的媳妇怎么好!别人的老公怎么棒,也是一样的。

5、只有提示别人爸爸怎么样,别人妈妈怎么样才会冠名不孝顺来约束。

所以拿不熟悉,不了解,别人的同自己的对比,是家庭伤害的表现。

家庭成员中,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不然家长比别人孩子。

如果孩子拿别人家长挖苦自己家长怎么办?

如果说别人爸爸有钱,商业巨头,开豪车,保镖随从一大堆,作为普通家长怎么办?

人比人气死人。

所以家庭成员之间,最好不要对比!

对比别人家孩子,会引来拼爹对比。

自己一定强过别人的爸爸或是妈妈吗?如果不能就要停止伤害。

家庭成员中,更重要的是关系维护,不是优胜劣汰,不是竞争与攀比。


搭配风暴


现代的社会的压力很大,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又过分的高,孩子成绩好了,父母就想是否能全面都好?如果全部科目都好了,父母想孩子是否在文艺方面有突出项?当孩子成绩好,有文艺特长了,父母又会想是否体育方面也能更好?这种想法很普遍。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随着要求的提高,父母的攀比心也会提高,他们看见别的孩子有某个特长了,也要求自己的孩子的也要具备,这种攀比是错误的。

天底下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各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特点,我们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会别人的孩子的特长,这个是不现实的,不明智的。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孩子的特点,发扬光大自己的孩子的优点,不要去和别人的孩子比较,这样只会伤害我们的孩子的自信和自尊,打击自己孩子的奋斗精神。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得不偿失。希望这些父母要因材施教,树立孩子的自信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克服攀比意识,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给孩子放手。这样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发生。孩子会给你意外的惊喜。

希望这个回答能满足你的要求,你的关注,转载和评论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有关家庭教育的小知识请关注我的视频。


北京积极人生


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中国家庭,现在都处于一个打压自己的孩子,表扬别人的孩子,但其实。都是在互相残杀的一个教育模式里面,也就是说一个家庭表扬的另一个孩子,其实在对方的家庭中也在遭受着打击。

我们现在见到的情形就是,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上进心,孩子的各种主动能力,在家长的打击下,若是再见,随之而来的就是学习成绩下降,学习主动,积极性下降,最终家长后悔,应当鼓励,结果鼓励也是显得那么苍白,让孩子不相信,让自己言不由衷。

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相信,每一个人都有鼓励对于表扬,还是有着由衷的热爱的,虽然说有时候表扬和鼓励并不见得是完全有作用,但是打击和批评绝对没有任何作用,只能起到反作用,甚至让孩子主动放弃。

因此,建议家长在没有办法客观公正的看待孩子的状态,以及学习成绩的时候,尽量的使用表扬或者期待的一种态度来判断,在我们的教育学中有一个期待效应,其实也有人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去了解一下这一个教育学上的观点,因此,我们如果按照这个观点来看待的话,孩子能否成才基本上也是可以有一个预期目标的。

总之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实在不能把握客观,那么尽量的就以表扬为主,鼓励为主,相信为主以及期待孩子能够成为你心目中最优秀的那个接班人。

不要再打击恐吓,威胁孩子了。没有太大的作用。虽然说表扬和鼓励不一定有错。但是,万一有作用呢?


义诚老师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

①关键是自已和小孩朝夕相处,对小孩的阳光面,习以为常,不以为然。而对小孩的阴暗面知道太多,而且天天面对,日日相伴,自已也对孩子的阴暗面忧在脸上,愁在心里,整天絮叨,但孩子的缺点,改正的慢,或许没有改正。在你的心里成了结。

②别人家的孩子,你看到的只是阳光面,而阴暗面,被掩盖,你是看不到的。自然,阳光的孩子正能量满满!所以,你总是觉得别人的孩子好。

③不管是别人的孩子,还是自已的孩子,他们都是好孩子。对于他们的正能量,我要鼓励,对于负能量要矫正。

以上是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算是抛砖引玉吧。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