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想放棄的那個夜晚:你能挺過多少坎,就能成就多大事




來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每當我睡不著望著天花板發呆的時候,腦海裡此起彼伏,或者對生活失去信心的時候,我經常會想,那些生活在其他角落的人,那些讓人仰慕的牛人,他們經歷過怎樣的人生,是否也在黑夜裡想過放棄。


他們為什麼還在堅持?


下面這篇文字,記錄了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


01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想放棄的那個夜晚。


22年前,馬雲路過教堂,看到有人正在禱告,突然覺得身心俱疲,他勸自己:放棄吧,讓有機會的人去幹吧。

那一年,馬雲33歲,二次創業,正在做中國黃頁。他揹著公文包,畢恭畢敬縮在門口,給辦公室裡的人,推廣自己的網站。

那也是中國第一個商業網站。

有的人很不客氣,一臉嫌棄,“一看就不像是好人”,砰地把門關上。


出租車上,馬雲失聲痛哭:我希望中國人早點成功,不能再拖下去了。

馬雲想放棄的那個夜晚:你能挺過多少坎,就能成就多大事


第一次下海時,更是慘不忍睹。馬雲拉著朋友們,湊錢辦了個翻譯社,準備大展身手。他們租了個小房子,每月掙的錢不到500 ,卻要交1500元的房租,連續虧損了3年。

為了讓公司活下去,馬雲拎著麻袋,到義烏批發了很多小玩意,一邊接翻譯的活,一邊上門推銷襪子、內衣、手電筒。


“受盡了冷言,受盡了白眼。”

02


很長一段時間,馬雲都是別人眼裡的失敗者,徹頭徹尾。第一次高考沒上,數學拿了1分。第二次高考,還是沒上,數學有進步,19分。

落榜後,馬雲到處找工作。當時杭州一家四星級賓館剛剛開張,馬雲和表哥去應聘洗衣房工作。他們大太陽下站了2個半小時,衣服都溼透了,才換來面試的機會。

從賓館出來,馬雲難掩激動,他面試分數不錯,成績比表哥還高。最後表哥被錄取了,馬雲沒有。

杭州警察局招人,馬雲和四個同學一起參加招聘。四個同學都接到了入職通知,馬雲沒有。

還有一次,馬雲和朋友參加KFC招聘。24個人報名,23個成功錄用,馬雲沒有。

他們只是告訴馬雲:你沒有得到這份工作。

後來,馬雲父親託人找關係,給兒子整了出版社打雜的差事。那段時間,街坊常常看到馬雲騎著三輪車送書,輾轉各個出版社、印刷廠。

直到有一天,馬雲隨手翻起一本書,看得胸口一陣沸騰。


他攥著路遙寫的《人生》發誓:我這輩子一定要考上大學。這一次,馬雲數學考了89分,被杭州師範大學英語系錄取了。

很多拒絕,很多失敗,馬雲沒想通為什麼,但他始終說:我從來沒放棄過。而創辦中國黃頁時,馬雲卻陷入巨大的痛苦。

那時,中國黃頁有了起色,被杭州電信收購。在所有人眼裡,這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對馬雲卻是折磨。

他希望中國黃頁能“向世界傳播中國的貿易和商業信息“,沒想到,接受併購,大小決策,各種牽制,爭執不休。

馬雲眼睜睜看著,一切離目標越來越遠,問自己,是不是該放棄了。

當時,他接了個翻譯的活,到美國出差。住所附近,就是那所教堂。

馬雲不信教,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他鬼使神差地走了進去,裡面正在播放丘吉爾最著名的演講,也是他一生中最後的演講。

馬雲愣住了,他感覺丘吉爾一遍又一遍地對自己說:never give up。唰的一下,他眼淚流了下來,頓時整個人都輕鬆了。


到現在,馬雲都覺得那是天意。

03


一年後,馬雲領著團隊一行人,戴著棉帽爬上長城。北京的冬天很冷,其中一個人站在牆角,突然衝著遠處吶喊:為什麼!為什麼!

他們在北京呆了14個月,累死累活,刨去吃穿,一分錢沒掙到。

離開北京返回杭州的那一晚,馬雲請大家吃飯,嘴上沒說,心裡難受。最後一群人唱著《真心英雄》,把馬雲團團圍住,抱頭痛哭。

路很難走,但已經難不倒馬雲:“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是絕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

這就是殘酷的生活。所以,你今天必須很努力,才能面對明天的殘酷;明天你必須很努力,才有可能看到後天的太陽。”

也是這一次撤退,馬雲在湖畔花園的三室一廳,創辦了阿里巴巴。最難的時候,18位合夥人每人只領象徵性的500元工資,但就連這點錢,都一度發不出來。

馬雲到處跑融資,每天回到公司,他都神氣地對彭蕾說:今天我又拒絕了一家風險投資。

事實上,有些投資機構甚至還沒聽介紹,就直接馬雲請出去:要在中國做電商,瘋了吧。

多年之後,彭蕾才知道真相:馬雲足足被拒絕了37次。


馬雲想放棄的那個夜晚:你能挺過多少坎,就能成就多大事


後來馬雲連自嘲,被拒絕習慣了。馬雲說:我是犯過無數錯誤的人,今天的阿里,在前面15年內至少有100多次滅頂之災都過來了。儘管我內傷很重,但我永遠面帶笑容。

咬牙到了第38次,有個叫孫正義的男人,給了馬雲6分鐘時間介紹項目。

這6分鐘,為阿里掙來了2000萬美元救命錢。

早年,曾有外媒質疑阿里,口號震天卻還沒有開始賺錢。


記者盯著馬雲的眼睛問,你什麼也沒做成,但似乎雄心勃勃,意欲為何。

馬雲嘴角一挑:嗯,我要改變世界。

曾經的18個合夥人,今天已經成了十萬餘人、良將如潮的精兵部隊。

曾經被媒體評價為騙子公司的阿里,今天已經成為市值4600多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七的巨頭。

曾經被各種權威商學院判了死刑的阿里模式,今天已經迭代了30年,長成一片森林。


2018年,馬雲在以色列發表演講,他動情地說:“阿里成立的時候,我們什麼都沒有。沒有人相信我們可以成功。19年來,我們唯一做對的,就是永不放棄。”


馬雲想放棄的那個夜晚:你能挺過多少坎,就能成就多大事


“過去的19年裡,阿里巴巴經歷了很多。我們有失敗,有挫折,有錯誤。我不止一萬次對自己,對同事和朋友們說,‘Never give up’。”


那句丘吉爾“鼓舞”馬雲的話,現在馬雲講給了全世界。

04


收購沃爾沃的那天,在英國倫敦一間辦公室裡,合同摞在桌上足足有半米高,李書福一直低頭簽字,遞一個籤一個。

那是2010年的早春,單單籤自己的名字,李書福就花了半小時,放下筆後他趴桌上一動不動。身邊的助理心想,董事長大概累了,需要休息。

直到要和杭州總部連線時,旁邊人不得不叫醒李書福。

李書福慢慢直起身來,還沒有開口,眼淚就像斷線的珠子一樣流了下來。

那一刻,他的腦海裡浮現了很多畫面。

在最開始計劃收購沃爾沃時,李書福給其總部寄過英文信,回信寫著:“對不起,沃爾沃不賣。”

李書福不肯罷休,他打探到,沃爾沃CEO會參加一個底特律車展。臨時定了航班,李書福就往美國趕。他還託公關公司走了關係,勉強換來30分鐘的對話機會。

聽完李書福的慷慨陳詞,對方依然說:“對不起,沃爾沃不賣。”


整整3年,李書福聽過無數拒絕。

就在籤合同的前一小時,李書福接到了相關領導來電,說無法出席簽約儀式。為了邀請他們,李書福曾經花了很多功夫。

李書福看著臺上臨時上場致辭的官員,一瞬間百感交集。那個人也曾數次婉拒過自己。

簽約的一週前,整個吉利的談判團隊仍然憂心忡忡,覺得項目組隨時可能會解散。

局面一度僵持不下,當時沃爾沃的負責人,已經氣到拍桌子,幾次要離席。有的吉利員工按原計劃飛到倫敦援助,剛下飛機就收到短信:不用來了,談不下去。

所有人幾天不著床。

有的員工為了調時差,清晨5點到附近的金融街跑步,遠遠瞥見一個個子不高、穿西裝的人,走進一看,發現是李書福。他已經在那裡散步很久了。

沒有人知道,一連幾夜沒睡的李書福想了些什麼。


為了湊齊收購沃爾沃的81億,李書福到處去跑貸款,碰了一鼻子灰。沒有一家銀行看好這件事。只有一個建行的浙江分行,同意拿出2億元。

銀行借不到錢,李書福甚至把自己的融資計劃,告訴好幾位企業家朋友。其中有人表示感興趣,但最後沒談成。

李書福甚至找到了香港李嘉誠的基金,對方回應:對汽車不感興趣。

幾次兜兜轉轉,李書福對接上北京市政府。他們決定出資30億,支持吉利併購案。一切都談妥了,吉利在北京辦公室都租好了,成立了一家註冊資本5億的公司。

“意向合同、框架都簽了,真正要出錢的時候,可是突然,在幾個小時之內,整個情況全部變了。”

簽約正在倒計時,錢還沒到位。各種變數讓李書福措手不及,他顧不上說理,每週在好幾個城市來回飛,接洽各級官員。

最後,李書福簽下了2個終身反擔保,終於從成都政府、上海政府、大慶政府貸出70億。

“我把身家性命都賭上了。”李書福說。

這是當時中國汽車企業最大規模的海外併購。記者會之後,李書福坐在酒店的房間裡,長時間地沉默。

助理難掩激動,對李書福說:“恭喜你啊,董事長,萬里長征終於走下來了。”

李書福很沉靜,沒有歡呼,也沒有喜形於色,只說了句:“我們才走出了第一步。”

20年前,李書福放著掙錢的摩托車廠不幹,偷偷花了10億研究汽車,差點就坐牢了。

所有人都嘲笑他是瘋子,當時他幾欲淚下,懇求國務院副總理:請國家給我們一次失敗的機會吧。

2018年,吉利出資90億美元,一舉成為奔馳的最大股東。李書福站在中國民營經濟論壇上,告訴所有人:我要讓中國汽車跑遍全世界。

05


格力差點被賣了一家外企,作價9億,那是2004年。


當時,外企負責人敲開董明珠的門,開出一個讓人無法拒絕的條件:如果同意我們併購格力,公司可以給你開8000萬的年薪。


靠著類似的手段,這個神秘外資買家已收購了多箇中國企業。


時任總經理的董明珠說,我不滿意,我也不願意,隨後把客人送走。


當時她的工資,不到對方對方開價的百分之一。


那一年,很多城市迫切希望有個500強企業,珠海也是。國有資產佔58%的格力,最後的生死大權,並不在董手裡。


“對方收購成功,就意味著中國品牌的失敗。”她四處奔走,把自己累進了醫院。


從她當上部長開始,在長達12年時間裡,她每年發燒40多天,怎麼都查不出原因,只能靠住院打針捱過去。


最嚴重的一次,她躺在病床上,看著醫生拿著病例簿,一輪輪到她跟前詢問,突然崩潰大哭,“那時才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當時她真正想的是:我兒子怎麼辦。


後來,董明珠也顧不了那麼多了,她驅車趕到省政府,氣憤又痛心地找省委書記彙報:


“併購出一個500強,不是中國的品牌,有什麼值得驕傲的?有什麼值得自豪的?


格力今天不是500強,不代表未來不是。第一,格力有自己的管理和研發。第二,格力從1997年開始沒有找銀行貸過1分錢。


格力電器是有未來的,不能賣!”


聽完,書記沉默了,沒有表態。


走出那間辦公室時,董明珠告訴自己:

哪怕我是在為國企打工,作為一個國人,我自己堅持了自己的理想,堅持了自己的原則!


在某個深夜,董明珠夢到自己過世的媽媽。她抱著媽媽,嚎啕大哭,拼命地喊,拼命地叫,醒來滿臉淚水。


董明珠不知道自己究竟要怎麼走,是要堅持自己的原則鬥下去,還是就此鬆手?


她記得,在那個夢裡,媽媽對自己說了一句話:你想好的事就要堅定地去幹!


半個月後,省裡派來調查組,最後宣佈:格力不賣。


鬥爭了29年,董明珠也曾問:這一切值得嗎?


“讓世界美好,你不能讓所有人做犧牲,大部分人是享受這個成果,但是一定有極少一部分人,他必須付出。”這是董明珠給出的答案。


在今年,董明珠帶領格力,以3400多億的市值,首次衝進世界500強,也是中國自己的500強。

06


有人說,創業者的悲哀,在於你自己如履薄冰、隨時破產,卻還要給別人創造安全感;你無人訴說,無人幫助,還要裝作自信和堅強去鼓勵他人。


真正的勇士,往往在黑夜裡崩潰痛哭,卻在白天重新出發。

普通人何嘗不是如此?

很多時候,成年人的世界是沒有“放棄”這個選項的。

也許此刻生活讓你絕望,但是這個世界上一定還有人正在經歷你根本無法想象的事。

你現在嫌棄的日子,可能是別人踮著腳都夠不到的生活。

生活不易,卻也從來不難。

所有的事情抗過去了再回頭看,其實真沒什麼大不了的。

所以再堅持一下,你並不失敗,也不孤獨。


1.想放棄的那個夜晚(大人別出聲)

2.我要回去1999年來,你有什麼話需要帶回去嗎?(拾遺)

3.新制造時代:李書福與吉利、沃爾沃的超級製造(王千馬 梁冬梅)

4.這就是馬雲(陳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