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曾为“和平”而自弃一手好牌,到头来却啥都没捞到

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为啥当初联合国政府会设在美国?的确,二战刚结束那会儿,美国是当仁不让的世界头号强国。拳头大就有话语权,把联合国安在美国看似也没啥问题。不过,这事说来也有斯大林的一份“美意”。原来,作为一个具有远见性且理智的国家领袖,斯大林一早就把问题弄了个明明白白:苏联当真想要发达,一味搞孤立主义是行不通的;为国家发展而主动向西方国家寻求合作,这也没啥好丢人的。


斯大林曾为“和平”而自弃一手好牌,到头来却啥都没捞到


把联合国总部“让”给美国就是这一思想的一个具体体现,其实早在莫斯科战役结束后,苏联高层就悄悄地开始琢磨这事儿了,时任外交人民委员的莫洛托夫同志被委以重任,即研究世界主要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其中西方那几个有头有脸的强国都成了重点研究对象。莫洛托夫后来做出的那份名为《未来和平的最佳基本原则》的报告被直接呈到了斯大林的桌子上,次年9月,高层接连成立了两个部门,旨在处理战争结束后的诸多事宜。这两个部门的领导都是斯大林精心挑选的,分别为伏罗希洛夫和李维诺夫。

在这轮风风火火的行动中,苏联方面秉持着一种怎样的态度呢?《未来和平的最佳基本原则》明确给出了答案:想要维护苏联的国家利益,“保障安全并维持和平”是必不可少的;而追求所谓的“和平”,“苏联就必须保持同西方的伙伴关系,尤其是要保证同美国和英国的关系”。而出斯大林的人事任命上看,释放这种讯号并非说说而已,而是实打实的想要同西方携手共进。

至少在二战结束以前,苏联高层对西方国家的态度一直都比较暧昧,甚至为了合作而做出了不少忍让。虽然这种做法听上去有些颠覆斯大林的形象,但他做这种反差极大的决定咱们也并非无法理解。早在苏俄时代,刚刚挫败十四国武装干涉那会儿,苏维埃高层就踌躇满志地计划建立“苏维埃世界共和国”,敲定的办法简单粗暴,一个字——打。


斯大林曾为“和平”而自弃一手好牌,到头来却啥都没捞到


苏波战争惨胜后,高层又另辟蹊径,开始为国外的难兄难弟疯狂输血。尤其是对处于欧洲地缘中心、当时无产阶级革命闹得轰轰烈烈的德国,苏俄更是要啥给啥,甚至不惜自己勒紧裤腰带。无论是列宁还是托洛茨基,大佬们对此事的看法都颇为乐观,甚至还大手一挥说:“不要吝啬,花它个几百万、几千万吧!”然而,高层很快就发现这并不是个长久之计:这些穷兄弟们钱要得倒是勤快,但办事效率实在是太低。就拿1921年6月来说,苏俄凑了一批资金和珠宝,总价值达到6200万卢布,想方设法地送到了德国,然而仅4个月后,这笔钱就所剩无几了,但德国的革命事业却进展寥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于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儿,斯大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此,他坐稳权位后不久便叫停了援助,也许正是从那会儿开始,他便认真考虑与西方的合作事宜了。当然了,苏联方面首先要做到便是拿出诚意。事实上,苏联在这方面上做得也足够有诚意。例如在1943年5月,斯大林下令解散共产国际。随后,苏联以《牢不可破的联盟》取代《国际歌》作为国歌。在战后重整世界秩序时,苏联也做出了极大的让步,正如咱们在文章开头所说,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这其中就有斯大林的意义。以苏联著名外交家葛罗米柯的说法:

“斯大林试图以此示好美国,让美国能够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斯大林曾为“和平”而自弃一手好牌,到头来却啥都没捞到


当然了,国际社会不是闹着玩,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玩“以德报德以怨报怨”这样的手法就有些太幼稚了。苏联给对这些,西方国家几乎是照单全收,但却并没有如愿摆出好脸色。美国甚至还伙同英法等国,偷偷摸摸保留近百万德军武装,计划同苏联爆发战争后送到前线当炮灰。虽然苏联在这轮交锋中稍稍有些被动,但他们也并非没有给自己留后手。早在1945年初,斯大林在同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代表会晤时便指出:

“如今资本主义世界被划分成了敌对的两部分,即民主国家和法西斯国家。”

这句话看起来不痛不痒,似乎只是在陈述一个简单的事实,但这其中却暗藏杀机。据斯大林阐述,西方的“民主”看起来好,但同法西斯一样,它也有它的腐朽。这些民主国家和法西斯政权共同置身于西方阵营中,它们会相互对抗彼此削弱。而对苏联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斯大林如此认为其实也是有事实做支撑的:当时最接近染红的法国,革命者多达百余万,手握超过25万人的游击队;二战爆发前,英国革命者人数不足2万,战争临近尾声时已超过5万;而在其他欧洲小国,红色势力的影响力也在急速攀升,就连希腊这种人口几百万的小国,无产阶级革命者数量也超过了7万。


斯大林曾为“和平”而自弃一手好牌,到头来却啥都没捞到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国家的红色势力大多还比较激进,他们想顺着苏联的老路走,希望以武力手段夺取政权。可以说,如果斯大林想要像列宁那样再搞“世界革命”,他手里握着的牌可比之前好太多。然而,为了同西方国家合作,他甚至主动要求其他国家“低调”。例如在1944年底,在会面法国无产阶级革命领袖莫里斯·多列士时,斯大林就做出重要指示:革命组织必须尽量避免与法国合法政府冲突,甚至考虑“把武器藏起来”。多列士回国后立刻遵照执行,他高喊“法国只有一个政府、一支共和国军队”的口号,甚至还带着规模庞大的游击队投了诚。

当然了,以斯大林的脾气,如此自废武功是不太现实的,他这样做有着自己的深层打算。斯大林希望以这种方式同西方各国组建“联合政府”,先是围观资本主义阵营内斗,等彼此消耗得差不多时,无产阶级革命者再兵不血刃地接手国家政权。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斯大林甚至不惜放弃了革命者在一些国家所占据的绝对优势,例如在比利时,革命者武装部队规模达到政府警察的10倍,然而苏联却从中调停,甚至还派兵“劝说”,硬是促成了比利时联合政府,而革命者们在政府内阁中也仅获得了2个席位。由此可见,斯大林“联合政府”的思路其实也并不见得总是那么高明,但这是他在“争取和平”的思路、顾全大局的考虑之下能做出的最佳选择了。


斯大林曾为“和平”而自弃一手好牌,到头来却啥都没捞到


可以说,斯大林为顾全红色和西方两大阵营的脸面可谓是操碎了心,而在他的努力下,各国剑拔弩张的氛围也确实消停了不少。眼看一切都在按计划执行,就等着这些国家染红时,时间却证明了“联合政府”不过只是场闹剧。就像人生理的“排异反应”一样,不是所有移植到人体的器官都能适应新身体的。就拿法国来说,1947年3月,法国政府就针对北越军事行动的拨款问题进行投票时,法共议员集体弃权,但法共的部长们却举手赞成。后者的目的不过是为了维护自己手中的权势——还没对对方形成冲击力,法共内部便开始了分裂。2个月后,法国总理保罗·拉马迪埃实在忍无可忍,以凌厉手段剔除了这些异己。

而在其他一些国家,政府中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倒是足够团结,啥都要跟对手对着干,但这也很快引起了对方不满。保加利亚政府一早便吐槽这些硬安插进高层的人“简直就像是发了疯”。而还有一些国家,革命者们进入政府后很快便被同化,不但主动放弃了初衷,甚至还积极为资本主义阵营献计献策。总而言之,斯大林的诸多努力,在短短数年时间里几乎全部付诸东流。


斯大林曾为“和平”而自弃一手好牌,到头来却啥都没捞到


“联合政府”模式的接连失败引起了苏联的不安,但事到如今已无法挽回。其实,这一连串的失败只是国际局势的一个缩影,与之相对的是,随着冷战的不断深化与凸显,斯大林“和平发展”的追求也基本宣告流产。苏联的这番尝试就像是油菜花,短暂却并不怎么绚丽。随后,两大阵营随着彼此仇视的方向一去而不复返了,只是为了“和平”而白白丢掉当初那手好牌,不知苏联人会不会为此感到惋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