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2线建成后,如果俄罗斯停止通过乌克兰管道向欧洲供气,对乌克兰将会有什么影响?

I'm King


对乌克兰的影响是绝对的,那一些欧洲国家他们应该知道自己对能源的需求是一种什么程度。

俄罗斯是一个能源大国,欧洲每年所需天然气的四分之一从俄罗斯进口。为保障出口,俄罗斯修建了多条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以便将其西伯利亚地区和中亚地区的天然气输往欧洲。

从开始制裁,美国都不想欧洲用俄罗斯的天然气,想着把自己的页岩气通过去,但是似乎不太成熟,而且欧洲用俄罗斯的天然气成本也不算太高,由于乌克兰问题,俄罗斯从乌克兰走的天然气管道基本上不顶用了,所以找代替是俄罗斯的必然选择。毕竟欧洲还要用天然气,所以北溪二就开始动工了。

这条线路一旦建成,不在从乌克兰运输天然气,其实乌克兰变得比较被动了,毕竟他自己也需要天然气进口,现在乌克兰用的天然气是俄罗斯通往德国的,然后德国在卖给乌克兰,价格翻了两三倍,你说这尴尬不,乌克兰还是不死心,面临被动是早晚的事。

乌克兰加入北约本来就是不成熟的做法,毕竟紧紧挨着俄罗斯,从战略地缘上考虑,俄罗斯不会放过乌克兰的,现在乌克兰大选,为了给自己拉票,还宣称要收回克里米亚,这不简直在开玩笑,乌克兰现在领导人太想加入北约了,俄罗斯维护自身利益那是肯定的。因为能源问题乌克兰陷入被动其实并不太好,毕竟长期会成为战略资源。




微观V视野


北溪2号线天然气项目,自始至终都遭到乌克兰的强烈反对。为何反对呢?因为它动了乌克兰的奶酪。但也怨不得别人,只怪乌克兰的亲美欧反俄政策。

我们知道,北溪2号线项目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一个天然气管道项目,全长1200公里。此项目建成后,俄罗斯每年向欧洲输送天然气550亿立方米,而且价格便宜,这对俄罗斯和欧洲都是好事。即可给俄罗斯创收,也缓解欧洲能源紧张局面。



但乌克兰坚决反对。为什么呢?如今俄罗斯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主要过境乌克兰,既然过乌克兰境内,就要向乌克兰交过境费,每年达30亿美元,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一旦北溪2号线建成,乌克兰再也要挟不了俄罗斯,手中无任何筹码了。

前不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访问德国时,要求德国退出北溪2号线项目,遭到德国拒绝。美国也出于自身利益不同意建没此项目,但德国态度非常坚决。


可以预见,美国和乌克兰再反对,这个项目都不会停下来。因为放在俄罗斯和欧洲面前的这块“大蛋糕”,谁会轻易放弃呢?


小甜嘟爸爸


乌克兰将吞下多年来一直试图通过天然气要挟欧俄的苦果,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欧洲一直是贫能源经济体,俄罗斯自冷战时期开始就向欧洲地区提供天然气。而在北溪、南溪管道没有建成之前,只有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管道两条线通往欧洲。


在苏联期间乌克兰是加盟共和国之一,矛盾还不明显,但是苏联解体后俄乌各为独立主权国家后矛盾就开始突出,而乌克兰自然而言的开始收取30亿天然气过境费作为财政收入的一种。由于俄强乌弱,所以天然气过境问题经常被乌克兰拿来作为要挟欧俄的筹码。

在2006年和2009年,由于俄乌两国在天然气供应价格和过境运输费率方面存在争议,过境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两度被中断,欧洲人跟着也就被断了供气而叫苦不迭。



乌克兰这样搞弄得欧俄双方都很烦,俄罗斯寄希望与拓展对欧贸易改善经济,欧洲也严重依赖俄罗斯能源,于是绕开乌克兰的“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线路在双方的撮合下应运而生,并与2011年落成。

这个管道建成仅1年俄欧双方就达成协议,以超过满负荷10%,既1.647亿方/天的供气量向欧洲供气,可见双方对于不想某国当中间商赚差价。

单单一个北溪1号的建成,就让乌克兰少赚了10亿过境费。如果2号和途径土耳其的“南溪”管道项目再建成,俄罗斯就完全有能力绕开乌克兰直接向欧洲供气。



这不但意味着乌克兰30亿的过境费打了水漂,而且也没有办法再拿天然气过境的问题要挟欧俄,因为失去话语权彻底沦为弱势一方。更悲催的是,乌克兰还不得不花更高的价钱从其他欧洲国家购买二手俄罗斯天然气。

而且对于泽林斯基来说,还将面临来自议会的更多考验。

虽然北溪2号和途径土耳其的“南溪”项目还没有投入运营,但在泽林斯基任期投产已经是大概率事件。在目前同议会和寡头政治不对付的情况下,势必会遭到议会的施压,未来泽林斯基执政将面临更大困境。



乌克兰在全面放弃核武器的时候,就其实已经退出了大国竞争的舞台,单凭能源问题想要挟欧俄还是嫩了一点,一旦俄罗斯停止对乌供气,乌克兰反制的手段很有限,而其自身也将吞下多年来要挟欧俄的苦果。


马克观察


都是乌克兰自己作的!北溪2号线项目,是一个俄罗斯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项目,全长1200公里,建成后,俄罗斯将依靠此项目每年向欧洲输送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这将在给俄罗斯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缓解了欧洲国家对天然气的需求压力,可以说,这个是一个多赢的项目,但这个项目对乌克兰来说,无疑将是一个恶梦的开始。



这个项目之所以绕开乌克兰,完全是这些年乌克兰与俄罗斯交恶的结果,大家知道,俄罗斯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主要从乌克兰境内通过,这让乌克兰每年赚取“过路费”达30亿美元,这笔钱相当于占乌克兰GDP的3%,假如失去了这笔收入,对乌克兰的经济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还有就是,正因为俄罗斯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线在乌克兰境内,乌克兰才可以拿断气来要挟俄罗斯和欧盟,所以,一但北溪2号线建成,乌克兰对付俄罗斯将少了一个最后的抓手,若是和俄罗斯再吆五喝六,俄罗斯就可以直接给他“断气”,这将对严重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乌克兰,可以说是致命一击。

在刻赤海峡事件发生后,乌克兰不是积极的去同俄罗斯缓解矛盾,而是要求德国退出北溪2号线的项目,我感觉乌克兰这个要求实在是愚蠢至极,大家知道,德国之所以积极的参与北溪2号线的建设,其根本的目的就是通过此线,德国省去了经乌克兰天然气的“过路费”,这样,德国将获得更加廉价的天然气,所以,乌克兰这种损人利己的要求当然遭到了德国的拒绝,就是“老大”美国几番软硬兼施,让德国放弃北溪2号线,德国都不为所动,你小小的一枚棋子,是不是太把自己当盘菜了啊😊?在一群寡头的折腾下,乌克兰遭罪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海之波涛3


我们记得,之前因为过境费等问题,俄罗斯对过境乌克兰的管线曾短期停止过供气。后来在欧洲用气国家的强大压力下,乌克兰先服软,俄罗斯也就坡下驴,危机获得化解。


后来因怀疑乌克兰偷气,俄罗斯又曾威胁断气,但欧洲因为有土库曼斯坦的管道气源和源源不断的液化气源,有了反击底气,向俄罗斯提出如果断气,将从欧洲本土向乌克兰反向供气。同时也威胁乌克兰,从欧洲反向供给的天然气售价,将远高于俄罗斯。在权衡利弊后,乌克兰不得不向俄罗斯保证不再偷气,这场危机又获得化解。

从这两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俄罗斯做过断供的事,欧洲会受影响,但绝不会到无气可用的地步。但乌克兰受到的伤害最大,不仅在道德形象上会有损失,一旦使用欧洲的反向供气,经济上也承受不起。所以我们相信,乌克兰绝不会再犯贱,做损人不利己的事。


而正因为受到过乌克兰的威胁,下游用气国家,特别是德国,才会与俄罗斯一拍即合,决定另建一个新管线,即北溪二号,完全避开可能会存在道德风险的国家,包括波兰,直接从德国上岸,让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可以不受人为设置的障碍,源源不断供给欧洲,确保用气安全。


新文化街男孩


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高官安德烈·法沃罗夫表示,“我们确定了基本意向:俄天然气公司在欧洲的储备水平高于2018年15%-16%,这是做好了天然气过境运输中断准备的明显表征。这无疑会给乌克兰的系统造成问题。”俄罗斯与乌克兰签署的天然气供应与过境运输合同将于2019年末期满,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俄罗斯、乌克兰和欧盟三方关于下一轮天然气过境输送的会谈的具体日期不明。

乌克兰担忧,俄罗斯天然气过境运输将会中断。很明显,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出口天然气是个长期的战略,而乌克兰正在远离这块蛋糕。当前的俄乌关系,限制了所有经济和能源合作的前景,更重要的是,乌克兰是个中间环节。不管是俄罗斯还是欧盟都不希望俄欧能源合作在乌克兰这个环节上出现瓶颈。

穿越波罗的海的海底天然气管道线二期工程即将收尾,北溪1/2号线全部投入运行后,将基本满足2035年以后欧洲国家对天然气的需求。但这对乌克兰来说是个坏消息。首先,俄欧不再依赖过境乌克兰的输气管线设施,乌克兰彻底失去叫板欧洲和俄罗斯的筹码。而且乌克兰加入欧盟的计划也会变得遥遥无期。

其二,乌克兰将失去输欧天然气管线的合同收益,这对经济困境中的乌克兰无疑是雪上加霜。其三,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天然气出口限制将是单项的,不在需要顾忌欧盟的利益和态度。这将决定,俄罗斯在诸多对乌克兰事务策略会更加强硬。

第四,北溪1/2号输气管线投入运营后,德国将成为该工程在欧洲的终端和分发商。对俄罗斯天然气有需求的欧洲国家,需要从德国转口了俄罗斯天然气。这会进一步提升德国在欧盟中的主导地位,继而也会因为俄德关系的紧密而促进俄欧关系的稳定发展。这样以来,乌克兰不但要花高价买德国转口的天然气,涉及乌克兰的问题还会被俄欧边缘化处理。


高峰军事观察


北溪2号线对俄罗斯和欧洲来说,意义重大。从目前的情况看,那些反对修建该路线的人显然是缺乏深谋远虑的。至少可以这样讲,现在欧洲领袖里,只有普京和默克尔是明白人。北溪2号管线关系到俄罗斯和欧洲的未来,俄罗斯有没有出路,其实也关系到欧洲的命运。欧洲除了英国,普遍缺乏油气资源,而英国的北海油田也储量有限。美国和俄罗斯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现在是竞争对手的关系。乌克兰的突然发难,其实一方面为自己,它想拿住对付俄罗斯的底牌,另一方面,是为了配合美国。下一段再仔细分析。

为什么说这条线对欧洲意义重大,原因是欧洲的很多军事和防务,已经被美国人控制住了。自从二战爆发后,欧洲被打成残垣断壁,欧洲国家时刻处于苏联的威胁之下。当时的苏联,军力非常强大,几万辆坦克,400多万军队。西欧为了自保,就投靠美国,形成了北约对抗华约的情况。美国借机在欧洲大量驻军,有30%的战术核武器布置到了欧洲,特别是德国。欧洲很多国家已经渐渐的丧失了自主发展军工技术的积极性,依赖上美国了。

现在美国打算再用油气资源控制住欧洲,引起了欧洲很多国家的警惕。欧洲也需要考虑欧洲的未来,如果停止从俄罗斯购天然气,俄罗斯经济会陷入巨大的危险,而欧洲人的民生也卡在了美国的手里。

乌克兰之所以出手,一方面是油气管道不从乌克兰过,它每年少收30亿美元的过路费。但这个钱只是乌克兰的经济总值的2%,真的没了,也不要紧。但没了管线,乌克兰没办法卡住俄罗斯的经济命脉,没了对付俄罗斯的底牌。

再加上乌克兰已经倒向了美国,自然要听美国的。


兵说


乌克兰就好比是俄罗斯东气西输高速公路中途经过的一家收费站,如今北溪2快建成送气了,相当于高速公路改道封路,收费站自然要关门歇业。

(图:俄罗斯天然气输气管道)

第一,享受几十年的“大家庭”廉价天然气红利没了,对拮据的乌克兰财政雪上加霜。

乌克兰有石油,但天然气的产量却低得可怜。过去好在有俄罗斯老大哥罩着,舒舒服服享受了几十年廉价气的红利。眼下俄乌关系降到冰点以下,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改道北溪2号线,受益的是缺乏天然气的德国及整个欧洲,受损最严重的国家无疑首推乌克兰。

前一阵子俄罗斯以天然气产量不足为由,中断了对乌克兰的供气,造成乌国内数千家企业停工。乌克兰本身是有丰富天然气资源的,但要实现开采应用需要海量资金,无奈之下乌克兰只能选择进口。乌每年天然气缺口约500亿立米,两国关系闹僵后乌克兰进气价格是俄罗斯国内售价的五倍,就这样气源也难以保证。


(图:俄乌输气线路示意图)

过去乌克兰还有个叫板的抓手——俄输气管道过境乌克兰,略微捣一捣乱俄罗斯和欧洲就急得哇哇叫。等到北溪2建成,乌克兰这家“收费站”就算彻底废了,只能委屈地等着俄罗斯施舍几立米天然气,或者花更高的价钱从保加利亚等欧洲国家购买“返销气”。

这对拮据的乌克兰财政等于雪上加霜。

第二,由于过往经常因为俄过境天然气问题产生摩擦,乌克兰早就在购买“返销气”。

从俄罗斯送过来的天然气就像老大哥琢磨不定的脾气,时有时没有。乌克兰的对策是抓住过境管道这根软肋,找种种借口或者偷气或者关掉阀门,反正两国经常因为气的问题呕气斗气。

(图:一对斗气五年的冤家)

鉴于俄罗斯把供气当成双边关系的杠杆来用,供气断断续续难以保障。乌克兰索性打肿脸充胖子由欧洲各国购买高价气,价格高到什么程度呢?每1000立米339美金!

虽然很贵乌克兰却不能不买。工厂停工是小事儿,到了冬季乌克兰大平原寒风凛冽,缺少天然气供暖不足,4400万老百姓还不全冻成冰棍啦?

有高价购气先例,俄罗斯输气管道改了路线,倒不至于导致乌克兰生产生活陷入瘫痪。


(图:德国已开通使用的北溪线)

第三,泽林斯基抓紧跟“天然气女王”季莫申科整合,改善乌俄关系,现有管道还能盘活。

从前俄罗斯天然气过境乌克兰,后者可以获得三笔好处:一是收取过境费增加了财政收入;二是能买到相对低价的俄罗斯天燃气;三是节省了从欧洲高价购气的成本。

要知道乌克兰采买天价气,多花的费用最终要平摊到每个老百姓头上。这对于就业率惨淡、收入锐减的乌克兰人来说,相当于每个家庭都背负着沉重的消费负担。

解决的办法也不是没有:新总统泽林斯基抓紧跟季莫申科祖国党整合,让昔日的“天然气女王”出面改善俄乌关系,抛开跟俄敌对的立场,要低价天然气不要激进地置气。

(图:季莫申科和普京漫画)

果如此 ,就算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改道北溪2号线,现有的乌克兰境内输气管道也可以盘活再利用——乌克兰使用低价气的同时还能收取不菲的过境费,何乐而不为呢?

——就看泽林斯基怎么选择了!


回马一腔


如果北溪项目建成使用、俄罗斯停止使用经乌克兰的管道,就意味着俄罗斯和欧盟直接联络 不在需要乌克兰 乌克兰在欧洲安全事务中靠边站

简单说就是,北溪项目让俄罗斯可以直接供气给欧盟,乌克兰管道再无用处,乌克兰对于欧盟而言不再是能源安全问题的保障。如此一来,乌克兰对于欧盟就再也没有用处。

在北溪项目没有投入的情况下,欧盟想要保障自己的能源安全,就必须保证乌克兰的安全。一旦北溪项目投入使用,乌克兰是否安全就和欧盟的能源安全问题无关了。

在欧盟冷漠对待乌克兰的情况下,俄罗斯一方面通过北溪项目直接增强和欧盟的关系,另一方面,不断挑拨乌东地区,或者宣布独立后加入俄罗斯,或者武装乌东地区推翻亲欧乌克兰政权,建立亲俄的乌克兰政权。

实行绥靖政策的欧盟,不会为了乌克兰这个不再重要的地方和俄罗斯开战。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宣布要制裁北溪项目的相关人员和公司的原因——把乌克兰绑在欧盟的战车上。

对于要加入欧盟、北约的乌克兰而言

德国和俄罗斯修建的北溪项目,威胁着乌克兰的国家安全。

2014年普京趁乌克兰政权动荡之际出兵占领克里米亚,让克里米亚人在俄罗斯军队枪口下进行公投,违背了俄罗斯保障乌克兰领土完整的承诺。

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之后,乌克兰和俄罗斯已经闹翻,双方不再可能回到以往的友好关系中。

加入欧盟、北约已经写入乌克兰的宪法,乌克兰的亲欧战略已经不可能改变。

客观上,乌克兰已经成为北约东扩的前哨基地。而不久前美国增加在波兰的驻军,更加增强了乌克兰北约前哨的地位和作用。

法国和德国,一方面需要乌克兰、波兰、波罗的海三国为他们阻挡俄罗斯,一方面想要从俄罗斯直接获取大量能源,有点过于天真和幻想。

对于乌克兰而言

能源问题是个大问题,解决方案只有两个:

1、开采乌克兰丰富的煤炭资源;

2、开采黑海的天然气和石油。

开采煤炭和黑海天然气石油,不仅能够让乌克兰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也能够给欧盟在能源来源上提供新的方向,不至于过于依赖俄罗斯。



观风使


乌克兰要独立,就必须实现能源多样化,如果继续在能源上对俄罗斯依赖,以等、靠、要的思维混日子,乌克兰无论在经济上、军事上都不会振作发展起来。

以日本、韩国为例,日韩都是资源贫乏的国家,难道日韩要舍远求近,指望中国卖石油煤炭给它们吗?当然不会,中东、非洲、大洋洲、美洲的石油、煤炭、铜矿、铁矿……等等,任由日韩采购。

乌克兰经济为什么发展不起来,而邻国波兰经济却飞速发展,人家波兰就没想过买俄罗斯石油天然气,而去买万里之外美国的。乌克兰就像一个乞丐一样等俄罗斯施舍,这样的心态还发展个毛线经济,乌克兰人都去波兰打工吧。

乌克兰想低价买俄罗斯石油,俄罗斯肯定在经济上卡乌克兰的脖子,这是必须的,因为两国是邻国。俄罗斯人不傻,借俄能源还想发大财,还真把俄人当招财猫了?不搞垮你千家万家企业,人家俄人还真不甘心。既想低于市场价40%买石油天然气,又想造坦克建舰船卖钱,你乌克兰人大概睡疯了。

俄人建什么北溪南溪石油天然气管道,都与乌克兰无关,这样才现实。实现能源多样化,才是乌克兰发展的唯一出路。以色列、新加坡如此,乌克兰凭啥不能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