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着乡愁,看看《印记》

印记

吴同庭

1961年困难时期,我随母亲从井陉县城回到了老家,姥娘家也随着返乡的人们从县城回到了她们的老家南障城村。因姥娘家没有男孩儿,我便又从老家来到了南障城村。

那年初,我已到入学年龄,但到南障城村时已是五、六月份,一年级已开学将近一个学期了,为了不再推到第二年入学,我便插班到一年级,开始了我的学生时代。到了三年级,我不但补上了一年级前半学期落下的课程,我的胳膊上还挂了“一道杠”。少先队活动的时候,老师经常给同学们讲董存瑞、邱少云、罗盛教等英雄的故事,要求大家向英雄人物学习,做又红又专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并多次给同学们讲解“又红又专”的含义。这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对“又红又专”有了初步印象,让我知道了课堂外砖垛上书写“又红又专”的意义,同学们也都懵懵懂懂地按着“又红又专”的要求去做。

四年级的班主任是焦生生老师,他是一位对教学对学生极负责任的老师。为了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搞上去,焦老师除加強课堂教学外,还把我们学习较好的10个同学,按居住片儿区编成两个学习小组,放学后自觉到一块完成作业,温习功课,又让这10个同学和其他同学结对子“一帮一”,同学们的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提高。

一个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时节,焦老师带着全班五十多个学生来到了南障城村北一个叫“寨岸”的高山之颠,那里有日本侵华时修筑的炮台。记着焦老师挎了一个腰鼓,动情的诉说日本侵华犯下的滔天罪行,说到激情之处,他便用劲敲打着腰鼓,把个别同学游离的思想又拉回了他的演讲之中。说到最后他鼓励大家,要不忘国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又红又专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这次活动之后,“又红又专”给我留下了清晰的印象,我们班的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也有了进一步的开展。全班分成若干个学雷锋小组,定期不定期到烈军属、五保户家里帮助扫地、抬水,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

同学们不但在学校表现好,在家里也是小大人,很多同学放学完成作业后帮大人到地里打猪草或干一些其它自己能干的活,还利用节假日到生产队参加劳动挣工分。

在我的小学生时期那些学习标兵和班干部都是思想好、爱劳动、乐于助人而且学习成绩名例前茅的同学。这种导向带动了全班同学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小学生期间老师对我们的思想教育和学习氛围记忆犹新,挥之不去。“又红又专” 表述快捷,生动形象,简单明了,便于记忆,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以至在我参加教学工作后也是按照“又红又专”的内涵和当年老师的教学模式去教育启发学生,孩子们的回报让我很开心。

孙子慢慢长大,我慢慢的变老。小孙子上学了,接送孩子的任务就落在爷爷的身上。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我经常一边走一边给孩子讲这样那样的故事,当讲我小时候学习生活的故事时,小孙子听了有时点头,有时摇头,有时会意的笑了。

2020年3月5日


记着乡愁,看看《印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